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代谢综合征临床流调过程中的"诊断标准选择"、"证候指标确定"、"信息采集控制"、"辨证数据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代谢综合征调查表,结合中医特点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在保留中医原貌的前提下较为客观的分析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是目前一套较为适宜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11年6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数文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16篇文献进行证候分布研究。结果:16篇文献共1 316例,虚证671例(占50.99%),实证215例(占16.34%),虚实夹杂430例(占32.67%)。共有证候类型32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证,11次(68.75%),其次是津亏血瘀7次(43.75%)、肝肾阴虚6次(37.50%)、阴虚内热4次(25.00%)。按病例数排列,气阴两虚证244例(18.54%),津亏血瘀证200例(15.20%)、阴虚津亏125例(9.50%)。结论:干燥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以阴虚和阴虚夹实为主,阴虚是主要证候类型,瘀血是其发病中的1个主要因素,阴虚(津亏)血瘀可能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68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得临床信息进行归类,辨证后得出中医证候,分析和探讨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有5个主要中医证候,气阴两虚证200例,痰湿阻遏证190例,阴虚热盛证132例,痰瘀互结证104例,阴阳两虚证57例。结论:代谢综合征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其次是痰湿阻遏证、阴虚热盛证、痰瘀互结证、阴阳两虚证;其病情发展演变规律顺序为痰湿阻遏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脂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最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1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证候规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基本证候入手,对CFS患者的常见证候及组合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其与病情、病程的联系.结果:130例患者的常见基本证候有6种,组合形态共41种,以肝郁与气虚、心虚组合的几率最高,达45.4%,且无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这3个证候所占比例均较高,其中肝郁一直居主要地位.结论:CFS是一种涉及多脏腑系统的疾病,证候表现虚实夹杂,且肝郁贯穿于疾病的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7.
56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与CD_4~+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采集56例艾滋病感染者的基本资料及中医证型,调查艾滋病感染者人口学资料,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随机收集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门诊及住院患者56例。采集相关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艾滋病感染者人口学特点:男女比为1.074∶1;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39例占69.64%,初中以上17例占30.36%;无业人员28例占50%,其余28例占50%。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及性接触为主。②艾滋病感染者中医症状分布:常见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乏力、易感冒、咳嗽、健忘、失眠、盗汗、小便颜色发黄、急躁易怒、少气懒言。③中医证型出现频率构成比由高到低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肺气不足、痰热蕴肺,脾虚湿盛,气血不足、风寒袭肺,痰浊阻络,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虚火上扰,脾肾阳虚。④56例H IV/A IDS患者中医证候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组组间比较P值均为0.000,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证型与CD4+的绝对值有相关性,随着CD4+的值的逐渐减少,中医证型由实证渐变为虚实夹杂、虚证。 相似文献
8.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复杂多样,涉及多脏腑,其总的病机为津液代谢失调,不能正常散布。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不同脏腑病变的表现不同,从而临床表现出不同的证型。临床常见的基本证型为阴虚内热型、气滞血瘀型、燥邪犯肺型与气虚阳弱型,临证时可根据兼夹情况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医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7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75例,取得显效率37.3%,总有效率80%的良好疗效。治疗前后还进行了唾液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本组患唾液中Na~ 较正常人组为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且与其他理化指标的好转有明显相关性,这证明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胸痹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归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证型分布依次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痰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痰瘀交阻证>单纯血瘀证>单纯痰浊证=单纯阴虚证>单纯阳虚证>单纯气滞证>单纯气虚证;进一步归纳:阳虚及其各兼证组(单纯阳虚证 阳虚痰瘀证 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及其兼证组(单纯气虚证 气虚痰瘀证)>阴虚及其兼证组(单纯阴虚证 阴虚痰瘀证)>气滞血瘀组>痰瘀交阻组>单纯血瘀组>单纯痰浊组>单纯气滞组.阳虚兼证组内出现率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见舌象有:舌质紫暗、淡紫、暗红、淡红,舌体胖大、齿痕、嫩,苔多白腻、白滑,脉象常见沉弦、沉弱、沉涩.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机复杂,虚实相兼;阳虚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14.
提出干燥综合征(SS)是毒邪引起“毒痹”证的代表病种。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SS发病的内在因素;外感毒邪是引起和诱发SS的外因;痰瘀毒内生是导致SS发病及发展的病理基础。SS可用攻毒疗法即袪毒、泄毒、解毒、制毒、搜毒、攻毒的治疗原则及方法进行治疗,并介绍了笔者多年使用毒药治疗SS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中医证候和分布规律。方法选入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于广东工业大学医院龙洞门诊部和汕头市中医院就诊的经检查确诊的1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据《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按照Hunt-Hess分级标准进行分型。结果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符合中医证候的风证,出现率为100.00%,血瘀证、火热证的出现率也较高,分别为58.93%、53.57%;患者证状多以组合证型呈现,二证、三证较多,其中风瘀证、风火证、风火瘀证出现率较高,分别为29.46%、25.00%、14.29%;患者Hunt-Hess分级在中医证型的表现形式为无论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如何,风证、瘀证的表现率都较高,各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级和Ⅱ级患者无痰证、阴虚、气虚证表现,痰证患者在III级表现最高,和II级与IV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中医证候表现有一定相关性,西医的病情分型可为中医证候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0例中医证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源性)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以UACS(鼻源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观察。结果UACS中医证型分布为:风痰恋肺证76例(38%),风痰郁热证58例(29%),风寒夹湿证34例(17%),阴虚肺燥证32例(16%);患者鼻部疾病史结合中医证型统计分析表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非变应性鼻炎是UACS(鼻源性)主要病因,分别占46.0%、25.5%、14.5%。结论UACS以风痰恋肺证及风痰郁热证为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分类,并观察其中医证型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代谢综合征各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s—CRP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的演变而变化,肝阳上亢〈痰浊阻遏〈痰瘀互结〈阴虚热盛〈阴阳两虚〈气阴两虚(P〈0.05)。结论hs-CRP的水平可反映代谢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可将hs—CRP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抑郁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2.0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出现频次前3位的证候是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和肝郁脾虚,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心,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气滞、气虚和阴虚。结论:目前抑郁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十分分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