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孕产妇输血传播病毒感染及其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孕产妇中的感染状况及母婴传播途径。方法 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04例孕产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的TTV DNA,并对两对母婴TTV阳性的TTV基因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孕产妇TTV阳性率为13.46%(14/104),新生儿脐血阳性率为4.81%(5/104)。两对母婴TTV序列片段(1915-2185核苷酸片段)分析发现,母血与脐血TTV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00%。结论 孕产妇中存在TTV感染,并可能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2.
1997年底,日本学者Nishizawa等运用代表差异分析法(represen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首次从1例输血后患非甲至庚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病毒。由于该患者的姓名简写为TT,且是在输血后感染该病毒,故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该病毒一经发现,即被认为是一种肝炎相关病毒,  相似文献   

3.
输血传播病毒的母婴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1] 运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首次从 1例输血后患非甲~庚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 ,发现了一种新病毒 ,该病毒的 3个英文首字母恰与输血传播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一致 ,故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 (TTV)。目前关于TTV的基因型、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等各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拟对目前人们关注的几个问题 ,尤其是在母婴传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TTV的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输血传播病毒在妇产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TV是一种新的DNA病毒,它广泛存在于世界人群中,感染率各学者报道不一,在人体的唾液、粪便、精液及眼泪中均发现其存在、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致病性及其与其他肝炎病毒的关系尚不能确定。在妇产科领域,母婴间是否存在垂直传播,孕妇及婴儿、儿童的感染率与感染的可能途径,各报道不一。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母体感染的病原体不仅导致母体发生严重的疾病,而且可以在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垂直传播给胎儿和新生儿,严重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所以,产科感染一直是产科学和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病原体的发病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以往,细菌的感染曾经是导致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干预孕期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变化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40例HBV DNA阳性孕妇采用双盲对照法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孕28周起至产后1周,观察组每日1次口服拉米夫定(片剂)100 mg,对照组则口服与拉米夫定相同形状的食物片剂(安慰剂)1粒.分别于孕28周和40周时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定量.新生儿出生后按乙型肝炎免疫程序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追踪随访婴儿12个月并检测其血清HBV DNA和HBsAg、HBeAg、抗-HBs定量.结果 (1)孕28周时血清HBV DNA载量:观察组为(3.6±2.5)copy/ml,对照组为(2.9±2.0)copy/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孕40周时血清HBV DNA载量:观察组为(1.8±1.1)copy/ml,对照组为(3.6±1.8)copy/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28周与40周(即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孕28周与40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妇共分娩41例新生儿,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1例.随访婴儿12个月结束时,有2例失访(5%,2/41).39例婴儿中感染HBV 4例(10%,4/39),其中观察组2例(10%,2/20),对照组2例(11%,2/19)(P>0.05).(4)4例感染HBV婴儿的母亲在孕28、40周时,血清HBV DNA定量分别为(3.1±3.4)、(3.1±3.2)copy/ml,未感染HBV婴儿的母亲在孕28、40周时分别为(3.4±2.2)、(2.6±1.5)copy/ml.(5)观察组抗-HBs平均为(594±416)U/L,对照组平均为(458±398)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孕期给予拉米夫定进行干预,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可明显下降,但拉米夫定并没有降低乙型肝炎感染例数.  相似文献   

7.
亚临床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亚临床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垂直传播途径。 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应用共有引物多聚酶链反应 (CP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分析技术 ,对 183例孕妇亚临床型HPV感染垂直传播进行研究。结果 孕妇宫颈分泌物、外周血及羊水HPVDNA检出率分别为 35 5 1%、5 1 11%和 2 5 0 0 % ;经产道、胎盘的垂直传播率分别为4 0 74 %和 5 2 17%。结论 亚临床型HPV感染的垂直传播途径除经产道、羊水外 ,尚有血行性经胎盘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是人类先天性病毒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之一 ,目前的研究显示 ,越来越多的人体疾病都与HCMV感染有关。因此 ,HCMV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孕期原发性HCMV感染不仅导致母体发病 ,而且可以通过妊娠、分娩、哺乳等垂直传播给下一代 ,影响胎儿与新生儿的健康。因此 ,HCMV感染垂直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就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以探讨HCMV的宫内感染机制 ,了解其传播方式 ,从而指导HCMV的预防与控制。一、HCMV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机制HCMV属疱疹病毒亚科 ,…  相似文献   

9.
输血传播病毒母婴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孕产妇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率及其在母婴间的传播途径。方法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检测60例健康孕产妇(观察组)静脉血TTV,并对TTV阳性产妇的乳汁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检测。并以251例健康非孕妇女(对照组)的TTV感染情况作对照。结果 观察组TTV感染率为28.33%,对照组TTV感染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TTV阳性产妇乳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0例妊娠晚期妇女宫颈分泌物及其新生儿生后12 ̄48小时的咽部分泌物,13例剖宫产术中留取的羊水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结果:孕妇宫颈、新生儿咽部、羊水中的HPV检出率分别为53.3%(16/30)、46.7%(14/30)、23.1%(3/13)。3例羊水阳性者中,1例伴有新生儿咽部分泌物阳性。提示:HPV可经羊水传播给胎儿,剖宫产不能完全阻止母婴垂直  相似文献   

11.
孕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脐血中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孕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脐血中的感染状况,探讨TTV的传播途径。方法 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50例孕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TTV DNA扩增,对8例PCR阳性扩增产物再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1)150例孕妇血清TTV DNA的阳性率为11.3%(17/150),17例孕妇血清TTV DNA阳性者中,乳汁阳性11例,其新生儿脐血均为阴性。(2)检测3例孕妇血清TTV DNA序列及乳汁TTV DNA序列,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7.6%-99.2%;5例孕妇血清TTV DNA序列之间同源性为71.5%-92.8%,与日本原型株NSS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1.5%-92.8%。结论 孕妇血清及乳汁中存在TTV感染,经乳汁传播可能是该病毒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78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 :预防组 30例 ,于孕 2 8、32、36周肌肉注射HBIG 3次 ,每次 2 0 0IU ;对照组 4 8例 ,只随访查体不用药。检测母儿血清乙肝标志物 (HBVM)和细胞因子IFN γ ,IL 12 ,IL 6水平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DAS ELISA) ,测定HBVDNA含量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技术。结果 :78例HB 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宫内感染 10例 ,宫内感染率为 12 .82 % .HBIG预防组孕妇的胎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预防组新生儿脐血清抗 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预防组孕妇血清中IFN γ ,IL 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IL 6水平、HBVDN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孕妇HBIG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3.
Liu HY  Kong BH  Luo X  Xu YP  Dai MS  Jiang S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0):599-603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R区域基因HLA DR3、HLA DR4、HLA DR13、HLA DR15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方法 ,检测 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 (研究组 )和 4 0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外周静脉血中HLA DR3、HLA DR4、HLA DR13、HLA DR15基因表型分布及频率。结果  (1)研究组孕妇HLA DR3基因频率为 19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 0 % (P <0 0 5 ) ;HLA DR13基因频率为 2 6 % ,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的 17 5 % (P <0 0 5 ) ;两组孕妇HLA DR4、HLA DR15的基因频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研究组孕妇中 ,HBV高复制状态者的HLA DR3基因频率为30 0 % ,显著高于低复制状态者的 7 9% (P <0 0 5 )。 (3)将研究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 ,根据脐血清HBsAg、HBVDNA的检测结果分为 :宫内感染组和宫内未感染组 ,宫内感染组孕妇HLA DR3的基因频率为 5 0 0 % ,显著高于宫内未感染组的 14 7% (P <0 0 5 )。其余各基因表型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宫内感染组新生儿HLA DR3基因频率为 30 0 % ,明显高于宫内未感染组的 7 4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孕妇HBsAg携带与HLA DR3和HLA DR13表达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胎盘HBV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51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HBV标志物及其新生儿血清HBsAg;PCR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和PBMC中的HBV DNA;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孕妇胎盘组织中HBsAg。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孕妇PBMC HBV DNA阳性、胎盘HBV感染等73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51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151例新生儿中,血清HBsAg阳性5例,血清HBV DNA阳性29例,PBMC HBV DNA阳性36例,HBV标志物任一项阳性57例,宫内感染率为37.8%(57/151)。(2)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孕妇PBMC HBV DNA阳性、胎盘HBV感染比值比(OR)分别为2.25(1.08~4.72)、2.69(1.26~5.73)、4.63(1.70~12.62)。(3)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OR为4.24(1.22—14.69)。(4)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的危险因素为孕妇PBMC HBV DNA阳性,OR为24.53(7.92~76.01)。结论孕妇PBMC和血清HBV DNA阳性及胎盘HBV感染为HBV官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孕妇PBMC HBV DNA阳性可能是形成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脐血HBVDNA ,婴儿出生后 1 2h内及第 1 4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并按0、1、6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 ,分别于婴儿 7月及 1 2月时随访 ,检测HBV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 ,婴儿 7月时未感染乙肝但抗 HBs阴性者加强注射乙肝疫苗 5μg。 结果 :HBsAg、HBeAg及抗 HBc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HBVDNA阳性率为1 8.37% (9/ 4 9) ;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为 1 2 .50 % (2 / 1 6) ;HBsAg及抗 HBc阳性者为1 2 .50 % (3/ 2 4 ) ;HBsAg,抗 HBe和抗 HBc阳性者为 1 .37% (1 / 73) ;脐血HBVDNA阳性的新生儿均生于HBVDNA阳性的母亲 ,阳性率为 1 8.52 % (1 5/ 81 ) ,不同HBV携带状态的脐血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总母婴传播率为 9.78%。结论 :孕妇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有关 ,孕妇血清HBeAg阳性或HBVDNA含量高是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孕妇血清HBVDNA阴性者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极小。在新生儿、婴儿接受被动及主动全程联合免疫的条件下 ,产时、产后HBV的母婴传播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垂直传播阻断的围生期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婴垂直传播是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主要途径。通过HIV检测与医学咨询、围生期保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提供关怀和支持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率。  相似文献   

17.
孕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与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母婴传播情况。方法运用PCR结合DNA探针杂交检测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不同孕期的405例孕妇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DNA分型检测,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出生洗净后对其口咽部和生殖器黏膜细胞进行HPV-DNA分型检测,对各自感染率及感染分型进行分析。结果405例孕妇中71例感染HPV病毒,感染率为17.5%;宫颈光滑组定为宫颈正常组,其HPV病毒感染率为5.6%(12/214);宫颈病变组感染率为30.9%(59/191);孕期被检出的型别有16、18、31、33、35、43、56、58、6、11型,分别占HPV感染的37.7%、7.8%、7.8%、6.5%、1.3%、3.9%、2.5%、10.4%、9.1%、13.0%。57例新生儿中,16例感染HPV病毒,感染率28.1%;感染型别有16、11、6、35、31、58,除1例外均与其母亲感染型别相同,经阴道顺产与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HP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9.4%(6/31)和38.5%(10/26)。结论孕期存在HPV病毒感染,以16型病毒感染为主,宫颈病变与HPV病毒感染关系密切;HPV病毒存在垂直传播,以16型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Yue YF  Jiang H  Shi L  Li LF  Xi BS  Yu YL  Chen GF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24-22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宫内感染的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 5 9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及其新生儿脐血清中HBVDNA(研究组 ) ,1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 )阴性的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的HBs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HBcAg)的阳性率。 结果  ( 1)研究组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新生儿脐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4 7 5 % ( 2 8/ 5 9)、5 2 5 % ( 31/5 9)、4 5 8% ( 2 7/ 5 9) ;对照组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新生儿脐血清中均未检出HBVDNA。 ( 2 )研究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BsAg及HBcAg的阳性率 ,呈现出由蜕膜细胞 ( 76 3%及 5 9 3% )、滋养层细胞 ( 72 9%及 5 5 9% )、绒毛间质细胞 ( 6 2 7%及 5 0 8% )至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 5 2 5 %及 4 4 1% )依次递减的趋势 ;但其中有 4例孕妇胎盘组织中HBsAg及HBcAg的分布与上述特点相反。研究组孕妇有 32例羊膜细胞中检出HBsAg及HBcAg。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的HBsAg及HBcAg检出率为零。结论 孕妇血中HBV主要是通过感染胎盘导致胎儿感染 ;但也可能存在胎盘以外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