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估TSG助听器(GN Resound Live 9 TS)改善患者耳鸣的效果,从而检验该技术用于治疗单纯性耳鸣和耳鸣伴有听力障碍患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 Inventory,THI)作为评估素材,分别对9名受试者在TSG助听器配戴前后的耳鸣残疾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①全部受试者配戴GN Resound Live 9 TS助听器前后THI总分和各条目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 ; ②GN Resound Live 9 TS助听器配戴前后受试者THI的功能性、情感性及严重性得分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001).结论 GN Resound Live 9 TS助听器对单纯耳鸣受试者或耳鸣伴有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均显示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助听器治疗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我科采用配戴助听器作为听力补偿手段治疗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105例,记录患者耳鸣情况(耳鸣病程、耳鸣音调、单侧耳鸣或双侧耳鸣)、配戴助听器前的听力下降情况(耳聋病变类型、听力 损失程度)、助听器配戴情况(每日配戴时长、配戴总时长、单侧配戴或双侧配戴),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配戴助听器后以上因素对于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结果  ①配戴助听器治疗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总有效率为72.38%;②双侧配戴助听器治疗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显著性高于单侧配戴助听器(χ2=4.435,P<0.05);③每日配戴助听器时间越长、配戴助听器总时间越长,治疗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越高;④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越高,配戴助听器的疗效越低(χ2=8.373,P<0.05)。⑤配戴助听器对于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与听力损失类型比较、与不同耳鸣音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戴助听器治疗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可行性高,长期疗效显著。配戴助听器对于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而言,不仅是一种听力补偿的措施,更对耳鸣治疗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耳鸣残疾量化表得分评估耳鸣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是否影响耳鸣严重度。方法对97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系统的耳鼻咽喉科检查、听力学检查和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听力损失程度与THI得分的关系。结果 97例中,男36例,年龄18~78岁(平均47±12.5岁);女61例,年龄15~71岁(平均55±17.6岁),经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患者的TH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耳鸣患者的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与THI得分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耳鸣残疾评估量表得分分析可知耳鸣患者的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对耳鸣严重程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配戴助听器治疗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入组时的听力图类型将56名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耳鸣患者分为平坦型、上升型、下降型和切迹型4组,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评估其配戴助听器前后耳鸣的变化程度,了解配戴助听器治疗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耳鸣患者的疗效。结果配戴助听器半年后,耳鸣情况得到改善,无论从THI总体得分,还是分别从功能性、情感性、严重性三个方面的评分来看,配戴助听器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平坦型、上升型、下降型、切迹型4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配戴助听器对部分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耳鸣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言语、空间与听觉质量量表(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用于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评估作用。方法以100例老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60~9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其中,无助听器使用经验者44例(75.8±8.1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59.8±13.3 dB HL)、有助听器使用经验者34例(77.5±6.3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64.5±17.8 dB HL,助听器佩戴时间大于三个月)进行横断面研究;22例(74.3±8.6岁,气导纯音平均听阈58.1±12.6 dB HL)首次配戴助听器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二组参与横断面研究者进行一次SSQ评估,前瞻性研究组分别在助听前和佩戴助听器1个月后进行二次SSQ评估,均采用面对面问答方式用SSQ量表评估三组受试者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有助听经验组SSQ问卷言语理解(97.29±23.43分)、空间听觉(131.94±19.27分)、声音质量(143.53±20.31分)和总分(372.76±51.92分)均显著高于无助听经验组(分别为58.66±30.13、99.41±37.09、108.09±43.28、266.16±78.18分)。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初次佩戴助听器一个月后的SSQ问卷言语理解(106.27±13.86分)、空间听觉(136.00±14.09分)、声音质量(151.73±13.91分)和总分(394.00±34.70分)均显著高于佩戴助听器前(分别为65.64±21.89、115.09±17.17、111.91±25.41、292.64±45.58分),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均显示,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声源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SSQ量表可以有效评估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使用效果;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在言语理解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声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耳鸣并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声治疗的患者48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TEQ)评分的差异,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耳鸣响度、耳鸣频率及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为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结果 治疗后48例患者中痊愈5例(10.42%),显效13例(27.08%),有效13例(27.08%),无效17例(35.42%),总有效率64.58%(31/48)。治疗前THI评分为46.96±9.05分,TEQ评分为13.77±2.36分,治疗后THI评分为30.38±14.82分,TEQ评分为9.69±4.20分,治疗前后的THI评分差异和TE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耳鸣响度、耳鸣频率及听力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老年人配戴助听器的效果。方法采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和患者导向的听觉改善分级(client oriented scale of improvement,COSI)问卷门诊或电话随访62例老年助听器配戴者(年龄62~87岁,平均73.45±5.54岁,配戴助听器时间为6周左右)的主观效果,包括配戴助听器后听力残疾的改善程度、最终能力和满意度等,并将SADL问卷结果与Cox等1999年建立的标准值作比较;比较耳背式与耳内式、双耳与单耳助听器配戴效果的差异。结果 62例受试者SADL问卷总平均分4.97±0.35,积极作用4.38±0.51,服务与花费4.55±0.39,负面作用5.82±0.68,个人形象5.88±0.60分;COSI问卷改善程度的得分为3.05±0.57,最终能力3.54±0.45分(分值越高代表效果越好)。SADL问卷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Cox的标准,耳背式助听器在个人形象方面的得分低于耳内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耳内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耳配戴助听器后SADL和COSI问卷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DL和COSI问卷作为评估老年人助听器配戴效果的有效方法,简单易懂、耗时短;对于老年人,耳背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好于耳内式,个人形象方面差于耳内式助听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助听器干预对久居(超过40年)西藏高原地区听障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49例(63耳)助听器佩戴者进行分析,包括听力情况、听阈、助听器后言语及助听器效果国际问卷主观感受相关分析等,并对助听器补偿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 63耳中,中度听力损失34耳,重度听力损失25耳,极重度听力损失4耳。其中单耳35例,问卷平均得分(20.34±4.39)分;双耳14例,问卷平均得分(27.07±4.16)分;双耳得分高于单耳分数。助听言语分辨率与问卷主观评估呈正相关(r=0.528,P<0.01)。助听阈值显示大多数患耳未得到最佳的听力补偿,但助听器干预前后听力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听力补偿更为明显。助听后言语测听显示,助听后言语最大分辨率较助听前高(P<0.05)。结论 高原地区听障者对助听器的使用客观听力参数与主观评价相对一致,助听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双耳验配较单耳验配更具优势,总体助听效果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ITMAIS)评估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幼儿助听(hearing aid, HA)后6个月内的早期语前听能发育(early prelingual auditory development, EPLAD)规律及价值.方法 以配戴助听器时年龄为1~2岁的51例双耳极重度SNHL幼儿为研究对象,分为1岁组(28例)和2岁组(23例),比较助听器配戴时及配戴后3个月、6个月的ITMAIS得分,并与同龄未助听的不同程度SNHL幼儿比较,以此评估其EPLAD情况.结果 1岁组、2岁组幼儿在配戴助听器后3、6个月时的ITMAIS得分(3个月时分别为30.6%±17.0%、41.4%±23.5%,6个月时分别为41.42%±24.2%、50.1%±27.6%)较配戴前(分别为9.7%±5.2%、17.9%±10.1%)均显著提高(P<0.05);两组幼儿的ITMAIS平均得分在配戴助听器后6个月时接近或达到同龄未助听的重度SNHL幼儿平均水平.结论 助听器有助于极重度SNHL幼儿在配戴助听器早期(6个月)提升其EPLAD水平;ITMAIS测试是一项简单、有效、可用于评估助听器配戴幼儿初期康复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特点、耳鸣与听力损失的关系、耳鸣对患者的影响程度, 探讨突聋患者耳鸣的产生机制。 方法 突发性聋伴有耳鸣患者231例常规采集病史, 填写耳鸣致残量表(THI)及视觉模拟得分表(VAS), 同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耳声发射、耳鸣检测及掩蔽试验等检查。分析患者的耳鸣特点、耳鸣与听力的关系、耳鸣的THI及VAS得分以及它们特点。 结果 ①听力损失特点:低中频下降型20例(占8.7%), 中高频下降型60例(占26.0%), 平坦型44例(占19.0%), 全聋型79例(占34.2%), 不规则型28例(占12.1%);②耳鸣频率:低频耳鸣(≤500 Hz)49例(占21.2%), 中频耳鸣(51~2 000 Hz)54例(23.4%), 高频耳鸣(>2 000 Hz)122例(52.8%), 未匹配6例(占2.6%)。其中听力损失类型为低中频下降型的患者中, 低频、中频、高频耳鸣的比例分别为75%、15%、10%;中高频下降型患者中, 低频、中频、高频耳鸣的比例分别为13.3%、26.7%、60.0%;全聋型患者中, 低频、中频、高频耳鸣的比例分别为17.1%、19.0%、63.3%。听力下降最明显的频率对数与耳鸣频率对数呈线性关系, r=0.592, P<0.01;③耳鸣响度:0~30 dB HL 45例(占19.5%), 31~60 dB HL 60例(占26.0%), 60~90 dB HL 102例(占44.2%), 大于90 dB HL 18例(占27.8%), 未匹配6例(占2.6%)。耳鸣响度与听力损失程度(250~4 000 Hz平均听阈)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r=0.216, P=0.001<0.05。④耳鸣致残级别:按照Newman等依据THI得分将耳鸣残疾分级, 其中1级27例(占11.7%), 2级耳鸣44例(占19.0%), 3级66例(占28.6%), 4级94例(占40.7%)。⑤THI及VAS得分特点:THI得分与听力损失程度无相关性r=0.087, P=0.287>0.05。VAS得分与听力损失程度无相关性r=0.002, P=0.982>0.05。THI得分与耳鸣频率对数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056, P=0.402>0.05。VAS得分与耳鸣频率对数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003, P=0.970>0.05。THI得分与耳鸣响度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039, P=0.563>0.05。VAS得分与耳鸣响度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136, P=0.110>0.05。结论 ①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中高频耳鸣最常见;②耳鸣频率与听力损失类型显著相关, 低中频下降型以低频耳鸣多见, 而中高频下降型及全聋型以高频耳鸣多见;③听力损失最大的频率与耳鸣的频率有较高的一致性;④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急性期的耳鸣致残程度以3~4级为多;⑤THI及VAS得分与听力损失的程度、耳鸣的频率、耳鸣的响度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思诺思对合并睡眠障碍的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对照方法,将68例合并睡眠障碍的主观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片)及甲钴胺片(弥可保)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思诺思临睡前口服,并对全部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分别进行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Iity in-dex,PSQI)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 THI 评分(31.94±17.501分)和 PSQI 评分(4.68±4.132分)均较治疗前(分别为51.88±18.725、13.47±3.38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对照组治疗后的 THI评分(42.06±18.55分)和 PSQI 评分(12.24±3.742分)较治疗前(分别为50.29±16.88和13.59±3.43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治疗后治疗组 THI 和 PSQI 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结论思诺思能改善合并睡眠障碍的主观性耳鸣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和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耳鸣掩蔽结合心理咨询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 对35例(48耳)耳鸣患者进行耳鸣掩蔽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半年后填写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根据THI量表得分变化分析疗效.治疗后THI得分比治疗前减少≥20分认为治疗有效.结果 所有耳鸣患者均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20例完成半年随访.耳鸣掩蔽结合心理咨询前后THI评分减少≥20分者15例,有效率为43%(15/35),半年后有效率为45%.男女之间耳鸣严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40~49岁和50~80岁组治疗效果最好,20~29岁和10~19岁组治疗效果最差,但各年龄段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及半年后THI、E项(感情评价)、F项(功能性评价)、C项(严重性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不同耳鸣持续时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51).结论 耳鸣掩蔽结合心理咨询治疗耳鸣能够取得一定疗效,并且效果稳定.有高频听力损失患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全自动程序切换技术(Liaison Full Shell)助听器在临床中对听力损失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本临床测试是通过助听器使用者的日常经历与临床客观验证来证明被测助听器的效果,采用前后对照试验法,以此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及客观性。本临床测试是对试验用助听器配戴前后的听力水平和言语理解度做出比较。在配戴试验用助听器前。测出受试者每个人的听力损失类型及程度.言语理解度.不舒适阈,然后听力师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验配与调试,每一位受试者配戴每一种试验用助听器不少于3周时间,其间受试者有任何的不适。都应接受听力师的调试。若调试没有效果将中止临床试验。在配戴试验用助听器后,用声场测试受试者配戴助听器后的听阈值,用2cc3耦合腔和真耳测量客观方法验证助听效果。结果在20倒中,平均听阈值提高到35dBHL,在真耳测试中全部达到目标增益和最大输出。在声场测试中。平均功能增益达到60dB HL。结论助听前和助听后的听力阈值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全参数生物反馈在治疗主观性耳鸣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行全参数生物反馈治疗10次,观察治疗前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得分及全参数生物反馈指标的变化。结果耳鸣患者治疗前后THI总分分别为44.9±22.3和28.0±14.8,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冶疗前后生物反馈指标肌电分别为6.7±1.6和5.1±1.2,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治疗前后仪波分别为13.3±6.4和16.4±6.2,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前后SMR波分别为5.4±1.6和6.2±2.2,差异显著(P〈0.05)。结论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有效,可明显降低THI总分,改善耳鸣症状,随着耳鸣患者症状减轻,其对应生物反馈指标也发生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宁夏地区136例听障患者发放助听器后的配戴效果,了解使用助听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听障患者助听器验配及项目执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询问病史,进行耳内镜检查、纯音听力测试,了解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及听阈曲线类型,为患者进行助听器验配,采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w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通过面对面问答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助听器效果评价,比较不同配戴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阈曲线类型助听器IOI-HA的得分。结果118例(86.76%)助听器使用者认为配戴助听器后对生活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帮助;130例(95.6%)助听器使用者认为使用助听器后生活满意度有中等及以上提高;每天使用时间及参与社会活动时仍存在的困难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平均得分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以上两个项目的平均得分逐渐减少;不同文化程度、听力损失程度、听阈曲线图类型的听力障碍患者配戴助听器使用效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助听器使用者对配发的助听器总体较为满意,使用情况良好;助听器使用时,还要大力提倡坚持配戴、及早干预;加强对助听器配戴者回访的管理,对于助听器使用中的不足与问题应及时调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耳鸣掩蔽疗法在早期噪声性听力损失伴耳鸣患者中的掩蔽效果,为临床该类耳鸣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8例早期噪声性听力损失伴耳鸣患者进行常规听力学检查和耳鸣检测,所有患者掩蔽治疗6个月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疗效评估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及主观视觉模拟量表,测试比较其治疗前后的最小掩蔽声大小。结果:耳鸣检测结果显示该类患者的耳鸣主频绝大部分(59例,86.8%)为4kHz,残余抑制试验完全阳性者居多(44例,64.7%),掩蔽治疗效果好,有效率达83.8%,其中3例耳鸣完全消失;治疗前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得分、主观视觉模拟量表得分和最小掩蔽声大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噪声性听力损失伴耳鸣患者的掩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越来越需要信度较高的客观技术评估婴幼儿听力损失程度来指导助听器验配并评估验配效果。经新生儿听力筛查确诊的听力损失婴幼儿通常应在出生后6~8周接受包括佩戴助听器在内的听力干预。对这些低龄婴幼儿应用行为测听技术进行助听器的效果评估是非常困难的,听觉诱发电位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TEQ)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耳鸣为第一主诉初诊的187例患者(13~80岁,平均42.5±13.5岁)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TEQ评估,以患者自填的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作为对照,研究TEQ的汇聚效度;从中抽取96例患者由两名专业医务人员在半天内对同一患者进行2次TEQ评估,评估耳鸣严重程度,以比较不同测试者间的重测信度;抽取57例患者给予治疗一个月,根据治疗前后患者主观感觉耳鸣有无变化,应用效应量(effect size, ES)计算公式评估TEQ反应度(responsiveness);记录TEQ评估每位患者的测试用时及患者自填THI的时间,以比较测试时效.结果 187例患者TEQ、THI总分分别为10.69±2.88和43.12±19.40,相关系数r=0.79(P<0.01),TEQ与THI汇聚效度好;接受两名测试者评估的96例患者不同测试者间TEQ重测信度为0.94(P<0.01),TEQ的重测信度良好;57例患者治疗一个月后自觉耳鸣症状改善组(36例)治疗前TEQ得分10.69±2.74分,治疗后为7.83±2.74分,效应量为1.04,为较大效应量;说明TEQ能敏感反映患者症状变化,反应度良好.TEQ评估时间(3.27±1.01分钟)显著短于THI评估时间(11.17±3.11分钟)(P<0.01).结论 TEQ的准确性、可靠性、敏感性及可操作性均较理想,且费时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适用于对耳鸣严重程度和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助听器对耳鸣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助听器对耳鸣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例伴有听力下降、病程在1年以上的耳鸣患者,观察配戴助听器至少6个月后耳鸣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耳鸣患者中痊愈3例(15%),显效5例(25%),有效7例(35%),无效5例(25%),总的有效率为75%(15/20)。每天使用助听器超过4个小时的患者有效率为90.9%,而每天使用时间少于4个小时的患者有效率为5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听力下降的耳鸣患者,配戴助听器不仅能够补偿听力,而且对耳鸣也有治疗作用,每天较长时间配戴助听器的患者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M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1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的10例难治性MD患者,行患侧鼓室内置管灌注甲泼尼龙的疗效.随访(15.4±5.4)个月.根据MD诊断依据及疗效评估分级标准判定眩晕、听力及活动能力的治疗效果,依据耳鸣致残量表分析耳鸣的治疗效果.结果:7例患者眩晕完全控制(A级),2例患者分别于灌注后9、11个月复发眩晕(B级),但发作频率、眩晕程度、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轻,1例患者于灌注后18个月复发,眩晕程度较前无明显减轻(C级).2例患者纯音听阈改善达A级,4例患者听力较前提高达B级,4例患者听力较前无明显变化(C级).10例患者活动能力完全改善(A级).灌注前患者THI得分为48.80±7.25,灌注后患者THI得分为41.90±7.78.无一例发生不可愈合的鼓膜穿孔.结论: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能有效控制MD患者的眩晕、耳鸣,改善部分患者的听力.对于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无效的MD患者,选择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