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补骨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骨脂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活性。其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包括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补骨脂定、巴库查耳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等香豆素类、黄酮类、单帖酚类化合物。本文就补骨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由于人工获得大量苔藓植物比较困难,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长期受到忽视,直到近30年来,组织培养和化学合成等方法的使用才使苔藓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获得进展。研究表明,苔藓植物中含许多新颖的结构骨架,有些化合物表现出有意义的生物活性,是新的天然活性产物的宝库。本文介绍了近5年来关于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生源途径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茯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对茯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从茯苓中分离得到并鉴定的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类、二萜类、甾醇类、其他类及多糖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抗肝纤维化、利尿、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结论茯苓的现代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方爱娟  徐凯节 《中国药业》2013,22(15):113-114,F0003
肉豆蔻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脂肪油、苯丙素、木脂素和黄酮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止泻、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该文对近年来肉豆蔻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车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对车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从车前子中分离得到并鉴定的化学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类。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车前子具有利尿、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脂、抗炎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结论车前子的现代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对中药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夏枯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 ,并且对其主要的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夏枯草含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 ,主要有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 ,它具有降压、抗菌、抗病毒及抗炎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结论为夏枯草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及作为珍稀名贵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烧伤及外科创伤等。现代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白及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报道为多糖类、菲类、联苄类、萜类等类型。为了促进白及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文对白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水半夏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生物碱类、脂肪烃与脂肪酸类、核苷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等;生物活性主要体现在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所展现药理作用,如止咳化痰、抗肿瘤等;我国水半夏资源丰富,具有广阔开发应用研究前景。该研究对近年来有关水半夏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几年来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应结合药理实验,对不同的化学成分分别加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龙血脂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华七叶树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数据库检索及文献查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中华七叶树种子主要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10个,具有抗炎消渗、抗肿瘤、抗病毒、抗血管生成和减肥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结论七叶皂苷Ⅰa和七叶皂苷Ⅰb,异七叶皂苷Ⅰa和异七叶皂苷Ⅰb是中华七叶树种子中含量最高的4种功效成分,其药理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山苦茶是我国海南民间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植物饮料和药用植物。民间被广泛用于解油腻和助消化的保健饮料。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苦茶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消食等功效。在本文中我们对近年来关于山苦茶中重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太子参研究现状与研发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子参含环肽类、糖苷类、挥发性物质、脂肪酸及酯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心肌保护、免疫增强、抗氧化、抗应激、治疗糖尿病及止咳等药理作用,是儿科临床组方常用中药。近两年来,太子参价格一路攀升,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药材之一。文中综述了太子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太子参今后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阐明太子参功效物质基础、揭示种质(遗传)及生态环境对太子参品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慧  车鑫 《中南药学》2010,8(8):571-574
目的对峨眉千里光(Senecio faberii Hems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活性筛选。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杯碟法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结果从峨眉千里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sitosterol(1)、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2)、1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3)、10α-hydroxyoplopan-4-one(4)、friedeline(5)、friedeli-nol(6)、4-hydroxy-3-methoxycinmamaldehyde(7)、loliolide(8)。生物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化合物2对大肠埃希菌有弱的的抑制作用,化合物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化合物8对枯草芽孢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3、4、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当归和丹参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丹参、当归及当归加丹参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中段,制成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min时,分别iv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加丹参注射液,观察在急性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心功能及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和丙二醛(MDA)变化.结果:丹参、当归及丹参加当归都可以使模型兔心电图Ⅱ导联∑ST段压低;LVSP,±dp/dt_(max)和增强,血浆CPK和MDA降低.结论:尽管3种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都有保护作用,但当归丹参1:1配伍应用与两单位药单用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中药配伍的严格性.  相似文献   

16.
柘荣太子参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性质微温,味甘,性较润,有益气生津、补肺健脾之功效,功用与人参相仿,但以"清补"见长,特点为益气但不升提,生津但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主治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心悸不眠,虚热汗多。既能对无明显疾患者有清补作用,也能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疾病进行食疗,堪称"老少皆宜"的清补药品。本文从化学成分、食用和药用应用等方面对太子参近年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多批次商品药材混合粉末水提物比较大黄、虎杖、何首乌的止血作用。方法将10批次的大黄、虎杖、何首乌药材粉碎,分别将10批次的同种药材等比混匀,以各药材的混合粉末水提物给药。采用毛细玻管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计算凝血时间缩短率。结果大黄、虎杖、何首乌均有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结论多批次商品药材混合的方法适用于不同药材间同一药效的比较,既节约资源,又增强了代表性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的止血作用最强,其次为虎杖,何首乌最弱。  相似文献   

18.
何首乌降脂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亚军  张丽 《安徽医药》2009,13(2):131-133
目的筛选何首乌降脂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和二苯乙烯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来优选提取工艺中的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加10倍量水,每次提取1.5h。结论确定的提取工艺合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对附子、附子与炙甘草、附子与生甘草的水煎液进行定量分析。其结果:附子与炙甘草同煎较附子单煎其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率降低28.68%;附子与生甘草同煎其溶出率降低8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