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梅尼埃病耳蜗电图-SP/AP比值的阳性标准,目前国内外学者有的用0.43、0.40、0.37、0.30、0.25各种阳性标准,众说纷法,莫衷一是。我们对57例梅尼埃病患者及20耳听力正常青年人的耳蜗电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耳正常青年人的耳蜗电图-SP/AP比值为0.27±0.08(x±2SD为0.43)其中有2例可达0.38;57例梅尼埃病患者中,有45例(78.9%)-SP/AP≥0.4,有38例(667%)-SP/AP≥0.43;听力损失在中、重度以上27例,其中24例(88.9%)≥0.40。根据结果,我们认为,用于一般临床诊断,可以应用-SP/AP≥0.4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耳蜗电图 (ECoch G)在梅尼埃病诊断中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对交替短声诱发的负性总和电位 (SP)与动作电位 (AP)比值 (SP/ AP)的影响。方法 :采用鼓膜电极耳蜗电图描记术 ,对梅尼埃病 90耳 (梅尼埃病组 )和其他原因感音神经性聋 6 0耳 (感音神经性聋组 )及正常听力 5 0耳 (正常对照组 )记录了 AP和 SP各参数 ,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P潜伏期 3组差异无显著性 ,AP振幅正常对照组高于梅尼埃病组和感音神经性聋组 (P <0 .0 5 ) ,SP振幅正常对照组高于感音神经性聋组 (P <0 .0 1)而低于梅尼埃病组 (P <0 .0 1)。SP/ AP振幅比值梅尼埃病组 (48.0 9± 14 .38) % ,明显高于感音神经性聋组 (2 0 .0 2± 15 .0 0 ) %和正常对照组 (2 3.85±8.0 5 ) % ,(均 P <0 .0 1)。梅尼埃病组 SP/ AP比值与主观纯音听阈呈正相关 (r =0 .5 6 0 1,P <0 .0 1) ,其异常率为 73%。梅尼埃病不同听力损失组中 ,SP/ AP比值轻度耳聋组低于中度和中重度组 (均 P <0 .0 1) ,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低频型低于平坦型 (P <0 .0 5 ) ,高频型和前两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SP/ AP振幅比值异常增大有助于梅尼埃病的临床诊断 ,在一定范围内随听阈提高而增大 ,必须有足够的残余听力才能记录质量好的图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耳蜗电图无波形引出者听力损失程度及有波形引出者中-SP、AP振幅,探讨该病患者耳蜗电图特点及该病与内淋巴积水的关系。方法记录电极放置在紧贴鼓膜紧张部中央的位置,记录62例突聋患者患耳(66耳)和健耳(51耳)的耳蜗电图,分别测量两组中-SP、AP的振幅,并记录无波引出者的听力损失程度。结果两组-SP振幅分别为:患耳0.30±0.38μV,健耳0.16±0.1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振幅分别为:患耳0.82±0.85μV,健耳0.69±0.49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P比值分别为:患耳0.38±0.15,健耳0.27±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82%患耳-SP/AP比值异常增高,9.80%健耳-SP/AP异常增高。突聋患者患耳无波形引出者纯音听阈89.0±17.8dBHL,与有波形者纯音听阈(58.1±18.4dBHL)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突聋患者患耳较多出现-SP/AP比值异常增高,提示突聋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测听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分析71例(130耳)临床拟诊为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耳的听力学检查结果。听力图为低频减退者55耳、平坦型者26耳、钟型者17耳、高频减退者32耳。综合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电图的-SP/AP振幅比的结果分析,这组患耳中低频减退型多为蜗后病变所致,且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其余3型多为耳蜗病变所致,且多为31岁以上者,鉴于约1/3患者以蜗后病变为主,称本病为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似  相似文献   

5.
观察分析71例(130耳)临床拟诊为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耳的听力学检查结果。听力图为低频减退者55耳、平坦型者26耳、钟型者17耳、高频减退者32耳。综合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蜗电图的-SP/AP振幅比的结果分析,这组患耳中低频减退型多为蜗后病变所致,且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其余3型多为耳蜗病变所致,且多为31岁以上者。鉴于约1/3患者以蜗后病变为主,称本病为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似不恰当,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疏波和密波短声诱发的动作电位 (actionpotential,AP)潜伏期差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鼓膜电极耳蜗电图描记术 ,对 5 0例正常听力耳和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图类型的梅尼埃病 90耳及其他原因感音神经性聋 6 0耳分别记录了疏波和密波短声AP潜伏期 ,并对其计算得出的差值进行分析。结果 梅尼埃病组疏波和密波短声诱发的AP潜伏期差 (0 30± 0 15 )ms( x±s,下同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18± 0 0 7)ms和其他感音神经性聋组 (0 2 0± 0 10 )ms ,(P值均 <0 0 1) ;梅尼埃病组轻度和中度聋组AP潜伏期差高于中重度聋组 (P <0 0 1) ;低频型和高频型患者高于平坦型 (P <0 0 1)。正常组和其他感音神经性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感音神经性聋组AP潜伏期差异常率为 4/6 0 (6 7% ) ,梅尼埃病组 5 8/90 (6 4 0 % )。结论 梅尼埃病患者中疏波和密波短声诱发的AP潜伏期差可出现异常增大 ,这一客观参数可能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调查1972~1990年就诊单侧突聋1313例,初诊及突聋发病后2个月分别测听力。将两次听力、年龄、性别、有无眩晕症状及治疗方法输入计算机综合分析。听力曲线分5型:高频听力损失、低频听力损失、平坦型、重度聋及其它。1313例中392例(29.2%)伴眩晕,915例(69.7%)无眩晕,6例情况不明。年龄6~79岁,平均39.7士14.4岁。眩晕组平均38.0士14.8岁;无眩晕组平均40.4士14.1岁,两组差异显著(P<o.OI)。听力图分析;重度聋组及高频听力损失组伴眩晕者分别占全组的69.2%及43.3%。年龄小于14岁,重度聋及高频听力损失组占比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眩晕与突发性聋预后的关系,对1972~1990年的1313名发作2周以内的单耳突发性聋患者进行了研究。男716人,女597人。年龄6~79岁。其中伴眩晕者392人(29.9%),无眩晕者915人(697%),不明者6人,将患者听力曲线分为5种类型;高频听力损失型;低频听力损失型;平坦型;深度听力损失型;其它。结果发现:伴眩晕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无眩晕组。眩晕在深度聋组发生率最高(692%),其次是高频聋组(43.3%),这两类患者在<14岁年龄组比率较高。?65岁年龄组患者平坦型听力曲线多见。此外,按听力曲线分类研究后还发现:平坦型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类型及其疗效。方法将80例(91耳)耳聋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儿童组、青中年组、老年组,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听力损失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儿童组、青中年组、老年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12/16)、75.86%(22/29)、78.26%(36/46),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频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分别为低频型96.00%(24/25),高频型53.33%(16/30),平坦、全聋型77.78%(28/3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低中频型的疗效最好,平坦型及全聋型其次,高频型的疗效最差,临床上可依据听力损失类型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听神经病”的命名经历几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我国学者顾瑞将其称之为“中枢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依据是:①纯音听力正常或轻度减退而言语听力显著减退;②镫骨肌反射不能引出或反射衰减阳性;③多数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可引出SP,AP振幅降低或消失;④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引不出或不能重复,特别是不能引出Ⅰ~Ⅴ波,提示病变在听觉传导的中枢通路。提出“Ⅰ型传入神经元病”概念,其依据的是患者有双侧进行性听力损失,严重的言语听力障碍,纯音测听以低频为主的上升型听力图,言语测听和ABR改变比纯音听阈改变严重,耳声发射多正常且幅度增大,不被对侧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单侧听神经病(UAN)的听力学特点,以提高对UA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UAN患者的听力学资料,并与双侧AN及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N患者340例。其中UAN11例,占AN患者3.2%。左耳5例,右耳6例;男4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1.00:1.75;年龄5~35岁。平均20岁;病程平均3.1年。患者均诉单侧听力减退,听不清说话6例。伴耳鸣4耳,无眩晕发作。纯音听力图下降型5耳(45.4%),低频上升型4耳(36.4%),平坦型1耳(9.1%),盆型1耳(9.1%);听力损失极重度聋6耳(54.5%),中重度聋3耳(27.3%),中度聋2耳(18.2%)。纯音听阈各频率均值UAN组明显高于双侧AN组,健侧听力图正常。言语识别率患耳差,健耳正常。声导抗患侧声反射消失,健侧引出,1例双耳同侧及交叉部分频率引出。听性脑干反应(ABR)患耳自波Ⅰ起均未引出(〉100dBnHL),健耳正常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引出双侧均正常或基本正常,同正常对照组相比,DP—gram幅值和SNR值在全频(0.5~8.0kHz)降低(P〈0.05).以中、高频显著(P〈0.01),而低频较双侧AN组明显降低(P〈O.01)。4例UAN健耳的对侧声抑制DP-gram幅值下降.患耳的对侧声抑制效应减弱或消失,甚至在5kHz幅值增加较健耳及正常组显著(P〈0.05)。7例行眼震电图(ENG)检查,患耳半规管功能减退及麻痹各1例;5例行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双侧未引出1例,引出4例,其中患耳幅值降低2例。结论:UAN的听力学特点与双侧AN基本相同,但UAN以下降型听力图和极重度聋较多见,DPOAE幅值与双侧AN比较全频降低。健耳对侧声抑制明显,患耳对侧声抑制效应减弱或消失。需注意与一般单侧感音神经性聋相鉴别。DPOAE及ABR对诊断、鉴别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报道感音神经性聋100耳的耳蜗电图AP波和SP波的反应阈、两者的振幅、潜伏期及SP/AP波幅度比的测试结果。并对Metz重振阳性和阴性的AP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AP和SP波的振幅、潜伏期的关系以及SP/AP波幅比与Metz重振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耳蜗电图在梅尼埃病(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确诊、可能和疑似MD组,将可能和疑似MD组合并为可疑MD组。依据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对确诊MD组患耳按听力损失程度进行病情分级。采用短声(click)和1 000、2 000、4 000Hz 3种频率tone burst(TB)分别对测试耳进行耳蜗电图测试,并计算和电位(SP)与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P)的振幅比值(SP/AP),同时采用由click刺激声引出的AP疏波和密波潜伏期的差值(AP shift)辅助诊断。分别计算不同刺激声不同测试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比较MD的诊断阳性率。结果:确诊MD组click SP/AP阳性率为41.2%,TB 1 000、2 000、4 000Hz阳性率分别为80.4%、72.5%、37.3%,AP shift阳性率为45.1%。配对χ^2检验显示,TB 1 000 Hz与click SP/AP阳性率比较、TB 2 000Hz与click SP/AP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TB 1 000Hz诊断阳性率最高,即灵敏度最高。确诊MD组与可疑MD组患耳click SP/AP阳性率分别为41.2%和12.0%(P〈0.05),AP shift阳性率分别为45.1%和8.0%(P〈0.01),χ^2检验显示2组间click SP/AP和AP shif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蜗电图在M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作用显著,特别是采用1 000Hz和2 000HzTB刺激声,其诊断灵敏度高达80.4%和72.5%。AP shift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在辅助诊断MD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徐进  刘铤 《耳鼻咽喉》2001,8(1):7-10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听力损失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14例(16耳)听神经瘤患者行纯音听阈、阻抗、听性脑干反应(ABR)、诱发耳声发射测试(EOAE)及CT和(或)MRI扫描。EOAE能引出的4耳还检测其传出抑制功能,ABR不能检测且EOAE不能引出的重度聋(听力损失大于80dB)有5耳行鼓岬刺激试验(PST)。结果:16耳听神经瘤中2耳(12.50%)听力损失源于神经性损害;6耳(37.50%)蜗性损害;8耳(50%)蜗-神经性损害。能引出EOAE的4耳均有传出功能障碍。结论:EOAE可评价听神经瘤的耳蜗功能形态;ABR结合PST能分析听神经瘤的蜗后神经功能。听神经瘤的听觉病理可同时或单独发生于听外周的耳蜗水平、第Ⅷ对颅神经(传入神经)水平和橄榄核耳蜗传出神经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儿和听力学小组负责评估听力缺损性质、程度、听力图形态和对称程度,最后评估听力缺损的稳定性或进行性。以1.0、20kHZ平均听阈减去0.25、0.skHZ平均听阈低频倾斜结果;以4.O‘8·okHZ平均听阈减去1.O、2.okHZ平均听阈为高频倾斜结果。倾斜程度分平坦(倾斜<10dB/倍频程)、上升(向上倾斜>10dB/倍频程)、下降(向下倾斜>10dB/信频程)。以所有记录阈值等于或好于15dBHL为正常耳,任何标准听力测试频率(0.25、0.5、1.0、20、4.0、8.okHZ一SATFS)闽值在15~25dB为临界。按下列标准确定听阈变…  相似文献   

16.
对215名病人和117名突聋病人进行ECoChG检查,分析两组的电生理变化以探讨二者的发病机理。检测指标包括总和电位(SP)/动作电位(AP)值、听力曲线及治疗后的听力变化。结果发现:①组病人和突聋组病人中分别有用%和76%的病人SP值大于正常平均值;若以ZSD(标准差)为标准,两组分别有64.4%和36.8%的病人SP值超过正常平均值;若以3SD为标准,则分别有46.6%和23.2%超过正常平均值,②两组病人中SP/AP比率与听力曲线有关。若不考虑听力曲线类型,组SP/AP平均值高于突聋组。在突袭组,上升型和平坦型听力曲线病人中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听力损失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46例(167耳)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AS 统计软件对纯音听阈情况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听力损失曲线为全聋型,纯音高频听阈(4?000?Hz及8?000?Hz)损失较重,高频听阈(4?000?Hz+8?000?Hz)大于低频(250?Hz+500?Hz)听阈的患者预后不佳;多因素分析显示,8?000?Hz的听阈水平与预后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4?000?Hz听阈及听力损失类型。结论:从单、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突聋应采用多因素逐步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使预后和疗效评估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高频听力损失程度是突发性聋预后的一个可靠评估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听力损失程度和听阈图型与突发性聋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听力损失程度和听阈图型与突发性聋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2例(97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升型和反盔型听力损失预后最好,总有效率均为100.0%;缓降型其次,总有效率70.0%(7/10);全聋型总有效率为66.7%(14/21),陡降型较差,有效率为50.0%(4/8)。虽然全聋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陡降型,但无一耳痊愈,而陡降型有1耳痊愈。另全聋治疗后有6耳仍为全聋,1例提高65dBHL,1例提高50dBHL。耳聋程度中,轻、中度各1耳,虽然总有效率最高,但均未痊愈,经治疗后,听力各提高17dBHL和19dBHL,中重度、重度、极重至全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痊愈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d0.01),中重度组痊愈率最高38.5%(10/26耳),其次重度组,痊愈率为33.3%(12/36耳),极重至全聋最差为6.0%(2/33)。结论:耳聋的程度与总有效率无明显关系,但与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突发性聋的不同听阈图型与听力的预后极为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理性听阈上限一向受重视,高频听力损失常是临床听功能紊乱的先兆。常现纯青听阈测定限于0.25~skHZ,因语言及日常生活的声音主要在此范围内。自1964年Rosen等介绍高频听力计的临床应用以来,业已证实耳蜗底转对后天及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具较大易感性,公认skHZ以上高频听力较skHZ以下者更易受有害因素的影响。DemlarZOK高频听力计和电子骨导测听计,可用以测试高达20~24kHZ的高频听力。该作者用带TDN刁9耳机的PetersAPS型测听计测试0.25~skHz的常现纯音听阈,用带BeyerDynam-icDT-48耳机的PetersAPS测听计测试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颅内压升高对耳蜗总和电位(SP)的影响。方法:对31例颅内压升高的患者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和AP-SP复合波的检测,计算-SP和AP的比值(-SP/AP)。结果:所有患者纯音听力正常,ABR波Ⅰ-Ⅴ间期均小于4.5ms;所有患者的-SP/AP均大于0.27,其中22例大于或等于0.4,结果:颅内压升高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优势-SP,因此,-SP/AP≥0.4,并不一定是梅尼埃病患者或蜗性病性病变的特性,也许可用来作为诊断颅压力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