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从IL-6、TNF-α水平变化揭示老年MS肾脏损伤的炎性反应机制。方法:喂养法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动物模型,分为青年正常组、青年模型组、老龄正常组、老龄模型组,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血压、血脂、内脏脂肪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及血清IL-6、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脏和肾小球部位IL-6、TNF-α的表达。结果:24周时成功复制MS模型。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分别较青年正常组、老龄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老龄模型组IL-6水平较青年模型组显著(P<0.01),老龄正常组血清IL-6水平较青年正常组增高(P<0.05);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肾小球TNF-α和IL-6的表达均分别较青年正常组和老龄正常组明显增强(P<0.01),青年模型组肾小球IL-6的表达较老龄模型组增强(P<0.05)。结论:TNF-α和IL-6介导MS肾脏损伤,其中外周循环中TNF-α和IL-6的作用明显,IL-6介导的肾脏损伤在老年MS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及增龄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大鼠肾脏损伤病理变化及增龄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喂养法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青年正常组、青年模型组、老龄正常组、老龄模型组,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血压、血脂及内脏脂肪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常规和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TC、TG、LDL、HDL水平分别较青年正常组和老龄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LDL、TC/HDL水平老龄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升高明显。青年和老龄模型组大鼠肾脏均出现肾小管、肾小球及肾间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老龄模型组大鼠的病理变化更为严重。结论:代谢综合征可引起肾脏病理损伤,老年较青年严重可能与增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的炎性机制与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月龄)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和模型组(40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分别喂养至16周.判定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和中药组(10只).从17周开始,中药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用代谢安、蒸馏水灌胃,1 d 1次,连续用药至24周.16周末和24周末分别检测各组大鼠TNF-α、IL-6 血清水平及血管组织表达.结果:16周时,模型组的TNF-α、IL-6 血清水平及血管组织表达均较正常组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周时,中药组TNF-α、IL-6 血清水平及血管组织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与炎性状态具有相关性;中药代谢安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对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左归丸母代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模型大鼠血清及以胰腺指标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雌雄同笼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GDM孕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门冬胰岛素组(20 U·kg-1),左归丸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g·kg-1)。各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2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FBG),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及炎性因子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胰腺PDX-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门冬胰岛素组血糖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胰腺PDX-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左归丸中剂量组血糖及炎性因子TNF-α,IL-6,IL-8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胰腺PDX-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左归丸可能通过降低GDM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以提升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上调PDX-1蛋白和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β细胞的损伤,降低大鼠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红花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血脂模型法进行本次研究.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西红花籽油1.7ml/kg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西红花籽油3.3ml/kg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西红花籽油10.0ml/kg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西红花籽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6.
清肠泡腾栓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TNF-α、IL-8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肠道泡腾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实验分设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及空白泡腾栓、清肠泡腾栓、清肠栓、SASP栓组,ELLESA法检测血清、结肠上清TNF-α;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IL-8(mRNA)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较正常组升高(P<0.05),结肠黏膜IL-8(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清肠泡腾栓可明显降低结肠上清TNF-α含量以及IL-8(mRNA)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模型组TNF-α、IL-8较正常组升高或降低,提示UC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可能性;清肠泡腾栓明显下调UC模型大鼠TNF-α、IL-8,提示清肠泡腾栓在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方面具有确切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喉科六味汤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膨胀海绵鼻腔填塞联合香烟雾化的方法,制备大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模型,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喉科六味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均为10只。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处理15 d后,记录各组大鼠鼻部症状总评分,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明显增高(P 0. 01),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 0. 01);中药各剂量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P 0. 01)。结论:加味喉科六味汤可有效控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大鼠的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抑郁组和类风关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类风关组、抑郁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能降低其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乌金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HMGB1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和中药组,采用腹腔注射LPS和D-GalN混合液,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6、24和48 h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和肝组织HMGB1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IL-1β和HMGB1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乌金汤中药治疗组血清TNF-α在6、24和48 h均降低(P<0.05或P<0.01),IL-1β在24 h降低(P<0.05),肝脏HMGB1表达在6h和48 h较模型组下降(P<0.01)。结论:复方乌金汤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与其降低炎症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毒素清颗粒对支原体肺炎老龄大鼠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毒素清组和阿奇霉素组,采用气管插管法复制支原体肺炎模型。分别以毒素清(3.995 g.kg-1.d-1)、阿奇霉素(23 mg.kg-1.d-1)灌胃7 d。第8天取材,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原体PCR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肺脏含水量和病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表达。结果:阿奇霉素组BALF肺炎支原体阳性为0例(0%),毒素清组阳性3例(30%)。青年和老龄模型组BALF中sIgA和FN分别较青年、老龄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含水量、外周血TNF-α,IL-6,IL-8显著升高(P<0.01),且较青年模型组变化显著(P<0.01)。与老龄模型组比较,毒素清组和阿奇霉素组sIgA,FN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含水量、TNF-α,IL-6,IL-8显著降低(P<0.01);毒素清组BALF中sIgA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P<0.01),IL-8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结论:毒素清对老龄大鼠支原体肺炎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羌蓝汤解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iv内毒素后,在体温升高的同时血浆cAMP含量与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家兔ig20g/kg羌蓝汤可以抑制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变化规律,以探讨传统药对黄芩配伍黄连对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方剂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比例,选择按1:0、1:1、1:2、1:3、2:1、2:3、3:1、3:2、0:1等9个比例分别配伍,水煎煮回流法提取,经分离精制,制得各供试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成分黄芩苷、小檗碱的相对峰面积变化与配伍比例的关系。结果: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后主要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各有不同的影响,黄芩苷溶出率与黄芩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溶出率与黄连比例亦成非线性关系,黄芩的最佳配伍比例是3:1,黄连的最佳配伍比例是1:3。结论:按不同比例配伍黄芩、黄连合煎过程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