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病种病例分型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提高医院对病种质量费用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消耗.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例实行病种病例分型,建立全病种的质量费用参考标准,完善病种质量反馈与分析制度、考评制度,开展对科室或医生的医疗质量和工作绩效的评价.结果科室病种质量费用意识加强,病例质量优良率由80.01%上升到86.22%,药品费用比例下降到40.32%.讨论实施病种病例分型管理,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规范医疗行为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疗质量分析又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依照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选定的102种疾病,对我院1996年出院的7151例病人中的14种疾病进行了病种统计与质量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文所用的病种质量控制资料均来源于科室呈送的病人出入院卡。1.2 统计方法:所有病人出入院卡均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9)进行,所有符合标准规定疾病的出入  相似文献   

3.
病例分型在病例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医院医疗质量是病例单元质量的综合体现。对每个病例进行分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病例诊疗过程的诊断、治疗等环节有无缺陷情况,分析病例住院日和医疗消费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然后根据病例转归结果作出评价。医院根据需要分别汇总相关病例的评价结果,可以对每个病种、每个医生、每个科室以及全院的危重病例率(CD率)、优良病例率、各项控制指标(住院日、医疗费、药费)超标病例和超标率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形成了医院医疗质量以病例为质控点,以病种、医生、科室单元为控制线的层级管理,综合各层级病例质量评价结果,即可实现医院病例质量的…  相似文献   

4.
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制订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134 613份病案,采用"病例分型质量费用管理系统"、Foxpro 6.0和SAS6.12软件,制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值,并按照考评办法,对24个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各临床科室的评价结果与医院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运用病例分型制定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研究所得结论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单病种疗效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我院6种疾病单病种疗效质量和文献资料分析,比较我院进行病种控制与管理的结果。[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和各科室特点,以我院近三年疗效的均数为院内标准,制定我院的病种控制与管理标准。[结果]我院的病种质量控制结果高于卫生部部颁标准。[结论]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广新型的医疗手段和方法,及时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是搞好病种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医院病种费用管理路径,提高医院经济的内涵质量,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方法 按照点线面逐级分解、正逆向相互促进的管理思路,运用波士顿矩阵对医院科室和疾病收支结余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医疗业务收支的科室和病种。结果 建立了基于点线面分析模式的科室与病种费用管理方法,明确了病种成本管理思路和实施路径。结论 基于点线面分析模式的病种成本管理路径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双线管理思路,通过推动医院诊疗病种的结构转变,提高了医院经济的内涵质量,也促进了医疗质量的规范提升。  相似文献   

7.
临床科室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公平、合理地对临床科室医疗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评价,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难点,也切实影响到医疗质量管理的成效[1-2].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开展了全方位的质量监督考核,坚持奖惩兑现,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病例分型管理软件在我院应用初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医疗质量评价和费用管理控制问题,我院于4月份开始应用病例分型管理软件,从“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2001-2004年出院病例数据,应用病例分型管理软件对病例进行分型,建立了我院病种病例分型质量、费用标准,参照本院的病种病例分型质量、费用标准及标准值评价、分析和小结了我院2005年1~4月各科室出院病例的质量情况,同时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得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医院标准化管理检控操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医院经营状况和医疗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和检控,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在长期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质量考评项目及检控评价方法。经采用德尔菲法论证,筛选确定了“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系统”39项指标,“医院各部门、科室考评项目”各66-73个检控点;编写了《医院质量控制与评价操作手册》及操作系统软件。系统运行后,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单病种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模型,对达县地区人民医院1989~1991年12种4039例具有代表性病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部份病种医疗质量与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有一定差距,且各年各病种质量不稳定,有的呈下降趋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出该院1991年部份医疗质量水平有所下降。为此,笔者提出了加强管理,稳定病种质量,重视病种质量综合评价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病种质量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的一种监控评价方法。本从病种筛选、质控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病种质量管理的研究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对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病种医疗质量管理是适应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能使医疗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更加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12.
病例分型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制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方法: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134613份病案,采用《医院病例分型质量费用管理系统》、Foxpro6.0和SAS6.12软件,制订24个临床科室各指标标准值和实际值,并按照考评标准,对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评价结果与医院实际情况相吻合,所得结论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急需建立医院质量评价体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医院急需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从技术效果评价走向全面质量评价,建立项目、病例、病种、科室,医院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评价标准及量化手段,研究满意度评价.研究指标分析与控制,提高质量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4.
单病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医院以单病种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在我国已得到普遍的重视,既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又能相对客观地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有力地推动了医疗卫生改革工作的深入与发展。 卫生部于1992年制定了《102种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海南省卫生厅1993年推出了20种单病种质量控制报表,分别从诊断标准、入院指征、疗效判定标准、质控标准、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单病种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代表性,对提高医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费用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在单病种质量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1 单病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1 病种诊断标准的制定及覆盖面问题 为使同一个病种的标准统一,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可比性,诊断标准必须统一按ICD—9编码,如急性阑尾炎、急性心肌梗塞、小儿肠炎等,不可有其他合并症,但实际情  相似文献   

15.
医院深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主题,是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院积极适应新医改形势,紧紧围绕"质量建院"的方针,不断完善质量建设标准,强化全员培训和监督评价,把医疗质量建设成效与科室及个人利益挂钩,有力地提升了医院医疗质量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宁夏某三级医院为样本医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六个病种作为样本病种,利用三种方法对样本病种的医疗质量情况做出评价,探寻宁夏某三级医院病种医疗质量的优劣,从而为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应用文献复习法,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即秩和比法、密切值法和病例分型三种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密切值法与病例分型法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得到的结果相同,而秩和比法与他们的结果截然相反,出现很大的反差。本研究认为三种方法中结果最准确的、最可靠的是密切值法。结论在综合性医院进行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时最好应用密切值法或病例分型法,医院需加强数据库的管理与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水平的优劣,为医院管理部门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加权TOPSIS法对某二甲综合医院2016年临床各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结果: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存在差异,且评价结果好的科室与评价结果差的科室差异明显。结论: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影响医疗质量的原因,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医疗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应用病例分型分级质量包罗模型评价法原理,研究和建立一种以单个病例评价对象、以病种病例分型为评价单元、具有质量、效率、医疗消耗三大指标特征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即以病种病情分型、治疗转归和以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为主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逐个病例与其相应标准对照比较,以百分法区分优、良、中、低、劣。基于单个病例医疗质量评价,对全院或科室的医疗诊断治疗质量、医疗费用消耗和工作效率进行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促进临床与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自行设计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监控员根据手册的各项要求实时检查并记录,医院感染控制科每月审查,每年进行评价,并纳入到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中.结果 使用管理手册3年来,监控小组的监测能力和各项监测项目明显提高,评价合格率≥96.30%.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有利于促进临床与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按照DRGs的分组统计理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全面可行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让医疗服务水平得以可信性评价。方法利用DRGs分组工具,将某院收治病种分组,与国内排名前38位的三级综合医院相应疾病组进行核心指标完成情况比对,获得各科室各疾病组的多项指标O/E值,分析O/E值能真实评价医疗服务效能。结果运用DRGs系统,每月能准确抓取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组和不同医师的临床诊治信息,通过横纵向对比分析,有利于找出科室质量管理缺陷,促进临床重点专科打造。结论DRGs是一种高效的医疗管理工具,基于DRGs系统构建的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推动医院精细化质量管理的落实,提升医院质量管理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