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9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头晕5年余,血便、腹痛、腹泻3年,左耳耳聋2个月"入院.患者2006年8月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 ℃,伴畏寒、头晕、颈前隐痛,后出现左侧桡动脉无搏动,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有狭窄,左侧椎动脉起始处窃血,诊断为"大动脉炎",予以醋酸泼尼松片30 mg/d,来氟米特片20 mg/d治疗,发热消退,头晕消失,以后药物逐渐减至醋酸泼尼松片20 mg/d,来氟米特片10 mg/d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2.
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200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符合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来氟米特组(26例)和甲氨蝶呤组(36例)。来氟米特组按体重>50kg和<50kg,在治疗开始的3d分别给予负荷剂量50mg/d和40mg/d,在此之后的维持量分别是每周50mg和40mg。甲氨蝶呤组第1周口服5mg,第2周口服10mg,第3周及第3周以后每周口服15mg。2组均每日3次口服柳氮磺胺吡啶0·75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做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同时测定血常规、血沉(ESR)、肝功能、肾功能及尿沉渣。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0个月、18个月做骶髂关节CT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来氟米特组共22例随访至18个月,甲氨蝶呤组有29例随访至18个月。从6个月开始来氟米特组BASDAI比甲氨蝶呤组明显好转(P<0·01)。2组BASMI及ES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骶髂关节CT及X线平片对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且各自与治疗前对比无加重。来氟米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4/22),甲氨蝶呤组为31·03%(9/29)。2组均无肾脏异常及肺间质病。结论本研究提示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与甲氨蝶呤相似,不良反应较甲氨蝶呤少。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6岁,因"颜面红斑伴关节肿痛5年,言语含糊伴右眼睑下垂2个月"于2008年4月9日入院.5年前患者出现颜面红斑伴有关节肿痛、发热,补体C3、C4显著降低及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SA抗体(+),在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给予"泼尼松30 mg/d"及"氯喹"口服,后因视物模糊停用"氯喹",换用"硫唑嘌呤"不规律服用,同时继续口服"泼尼松30 mg/d",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具体不详),1年前当激素减量至15 mg,患者皮疹反复,但较前减轻.2个月患者感言语含糊,右眼睑下垂,晨起时明显,时有颜面部红斑出现,无肢体乏力等不适.  相似文献   

4.
例1 男,16岁.2年前因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一过性皮疹和膝关节疼痛,诊断斯蒂尔病,给予泼尼松60mg/d,甲氨蝶呤10 mg/周,后逐渐减量,体温可降至正常范围,渐减泼尼松剂量至10 mg/d维持;1年前再次出现发热,伴四肢酸困疼痛,给予泼尼松50mg/d,甲氨蝶呤10 mg/周口服,效欠佳,仍有间断发热,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给予来氟米特10 mg/d治疗,1周前出现头部及颜面部皮疹伴痒感,后逐渐累及全身,高热不退,体温最高41℃,皮疹呈充血性红色斑丘疹满布于颜面、躯干及四肢,伴瘙痒,局部有破溃结痂.血常规:血红蛋白115 g/L,白细胞0.6×109/L,中性粒细胞0,血小板74.9×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 92 mm/1 h;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 9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56 U/L;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大,脂肪肝,脾大.骨髓象:增生极度低下,粒系占4.0%,比例明显减低,红系占17.5%,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诊断为斯蒂尔病、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入院后停用来氟米特,给予激素、抗感染、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骨髓造血、升白细胞及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腹痛、腹泻、严重肠道感染,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5.
来氟米特导致严重皮疹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抗炎及免疫抑制剂。因其较好的疗效和较小的副反应 ,渐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领域 ,我们在临床中遇到 1例来氟米特导致严重皮疹者 ,现报道如下。患者女 ,53岁 ,因“多关节肿痛 9年余 ,伴皮疹 5个月 ,加重 1个月”入院。 9年前先后出现多关节肿痛。 2年来双手畸形 ,双肘、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晨僵 90min。半年前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服来氟米特 (商品名爱若华 ,批号 0 1 0 52 2 ,中美苏州长征 -欣凯制药有限公司 ) 1 0mg/d治疗 ,2周后双手、足散发皮疹 ,伴瘙痒、脱屑 ,仍自行继续服药。…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 ,92岁。 2 0 0 2年 8月 15日因双手足红斑、大疱伴糜烂渗出 1个月 ,以大疱性类天疱疮住我院。给予泼尼松 4 5mg/d口服 ,治疗半个月 ,双手足皮疹干涸、结痂。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 ,并逐渐减量至 5mg /d。2 0 0 3年 5月 10日患者右足背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皮疹 ,无疼痛 ;5月 16日右足外踝上方及右足背出现张力性水疱 ,穿刺抽液。后右踝处反复出现张力性水疱 ,患者再次住院。给予头孢吡污 1g ,静脉滴注 1次 /d ,并将泼尼松加量至 15mg/d口服治疗 ,不能控制病情。 6月 2 1日给予人免疫球蛋白 10g ,静脉滴注 ,1次 /d ,治疗 3d ,患…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5岁。于2011年8月29日因“持续发热1个月,排尿困难并下肢无力半个月,加重1周”人院。患者2010年1月因“多关节疼痛3个月”住我院,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7×10’/L,抗核抗体(+),ds.DNA(+),抗狼疮细胞抗体(+),红细胞沉降率120mm/h,补体C3 0.54g/L,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口服强的松50mg/d、来氟米特20mg/d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出院,2个月后继续服用来氟米特及激素小剂量维持。2011年7月27日无诱因出现发热、乏力,体温最高39℃,  相似文献   

8.
例1:男,57岁.主因"多关节肿痛4年,发现血尿4 d",于2008年1月8日人院.缘于2004年无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渐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PIPJ)、掌指关节(MCPJ)、腕、肘、肩、髋、膝、足跖趾关节(MTPJ),伴肿胀、晨僵,每日持续1 h.查肺CT:双侧肺野呈毛玻璃样及网格状高密度影,双肺上叶见多发小空泡影,提示两肺间质样变及两肺上叶肺大泡,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肺间质纤维化,予泼尼松50 mg/d,渐减至10 mg/d维持,甲氨蝶呤(MTX) 10 mg/周.来氟米特(LEF)10 mg/d,柳氮磺吡啶2 g/d,环磷酰胺(CTX)0.4 g,每2周1 g,后改为1个月1 g,总量8.8 g.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间断关节胀痛1 a,尿黄15 d,面黄、目黄4 d,加重伴头晕2 d于2012年2月5日入院。既往:2010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风湿科诊断为"成人Still病",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于2010年8月因症状好转停药。同年9月份出现一过性皮疹,再次就诊,继续口服激素,2010年11月逐渐减量,至2011年3月停药。因症状缓解不明显,于2011年4月去上海某医院就诊,诊断"类风湿疾病",自行口服"风湿灵关节炎胶囊"直至发病前1周停药,共约4个月。入院前半个月出现尿黄,4 d前出现面黄、目黄,加重2 d。否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异性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为结直肠癌化学预防奠定基础。方法选取经肠镜及病理证实为结直肠腺瘤样息肉、且息肉直径在0.5cm以上的患者30例,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每天400mg,疗程为一个月。采用PCR-ELISA试剂盒检测息肉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比较其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腺瘤样息肉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在给予塞来昔布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异性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可以抑制癌前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牛膝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0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O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牛膝及塞来昔布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塞来昔布口服,疗程4周.应用膝关节骨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比较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膝关节液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治疗后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WOMAC评分分别为(2.17±1.62)、(3.43±1.76)分,关节液中PGE2水平分别为(21.76±4.10)、(26.20±4.11)ng/L,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用药过程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牛膝联合塞来昔布治疗OA临床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7岁.主因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1年,反复发热3个月伴全身皮疹2d于2010年11月2日入院.2009年11月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SLE、间质性肺炎",并给予泼尼松60mg/d、羟氯喹口服0.2g/d,环磷酰胺0.6/次,每4周1次共6次,静脉冲击治疗,2010年7月开始泼尼松10mg/d,羟氯喹0.1g/d维持治疗,2010年8月患者开始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咳嗽,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及尿痛.2010年9月患者因发热到我科门诊就诊,门诊诊断考虑"SLE活动",泼尼松加量至30mg/d口服,之后患者仍间断发热,故2010年10月患者因反复发热3个月到某三甲医院就诊,并收入院,经过系列检查最后诊断为"结核菌感染",感染部位不明确,依据是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以特异性抗原为刺激原,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提示有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严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特别是对关节损害的作用。方法108例早期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前作相应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来氟米特30mg/d,连续2天后改为20mg/d,甲氨蝶呤10mg/w,羟氯喹400mg/d治疗12个月后,再评价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的改变。结果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12个月后,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关节肿胀亦得到明显改善,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尤以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效果明显。关节侵蚀及Larsen-Dale积分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改善亦较其他两组显著。但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变不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关节损害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5岁.因腰骶疼痛伴晨僵4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2002年出现双侧腰骶部疼痛,在外院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骶髂CT示骶髂关节炎.外院诊断考虑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予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25 mg/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组(SMT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w;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MTPLF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w;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MTPLF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1次/w,来氟米特20 mg 1次/d,持续给药3 d后改为50 mg 1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即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及血清学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疼痛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ESR、CRP、IL-1β、IL-6和TNF-α均明显降低(P<0.01),且MTPLFT组均优于SMTT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通过降低ESR、CRP、IL-1β、IL-6和TNF-α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报道女性腰椎休门病1例。患者系30岁女性,间断腰痛1年,加重2个月余。存在"炎性腰背痛",但入院后查HLA-B27阴性,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密度增高、关节面光滑、间隙清晰,骶髂关节MRI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无狭窄、软组织未见肿胀,腰椎MRI示L 2~5椎体变扁、邻近椎间盘疝入、考虑"休门病",根据以上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主因"间断发热伴皮疹、关节痛6个月,间断腹痛15 d"于2010年9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午后及夜间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不超过38℃,伴红色圆形皮疹,分布于四肢,突于表皮,压之疼痛,关节痛以肩、肘、膝大关节为主,游走性,偶有咽部疼痛,时轻时重,无声音嘶哑、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于某医院感染免疫科,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4岁。因乏力、眼黄、肤黄4 d入院。入院前18 d因腰椎间盘膨出致腰腿痛而服塞来昔布200 mg,1次/d或 1次/2 d,2周后(共服药10片)出现乏力、感冒样症状、眼黄、肤黄及皮肤瘙痒,食欲无明显减退。入院时体检:体温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8岁。因周身皮疹伴腹痛5d,黑便3d入院。患者自述上班期间接触石灰氮1h后于下肢足踝、小腿、上肢分批渐序出现紫红色皮疹,5h后出现剧烈腹痛,腹痛位于脐周及上腹部,呈绞痛样阵发性加剧,未向肩背部放射,无发热、恶心、呕吐,3d后出现黑便伴腹泻,3~5次/d。曾在工厂医院就诊给予奥美拉唑40mg静滴,达喜口服3d无效后遂入我院。入院体检:周身可见紫红色皮疹,尤以双下肢及臀部分布密集,皮疹呈对称性分布,高于皮面,压之不褪色,中央可见点状出血,微痒无痛,新旧皮疹混杂分布。  相似文献   

20.
Wnt信号传导通路在塞来昔布抗结肠癌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Wnt信号传导通路在塞来昔布抗结肠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16 d后,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塞来昔布组(25、50和100 mg·kg-1·d-1),对照组灌胃给予灭菌蒸馏水,各塞来昔布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塞来昔布.给药35 d后,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瘤组织COX-2蛋白表达,以TUNEL方法 检测细胞凋亡,以Western印迹方法 检测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和β连接素(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低、中和高剂量塞来昔布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4.94%、39.20%和59.20%,与对照组比较,塞来昔布各组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各组COX-2、surviv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塞来昔布对肿瘤生长、细胞凋亡、COX-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程度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不同剂量的塞来昔布均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是通过COX-2依赖或非依赖途径对Wnt信号通路的抑制来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低剂量塞来昔布是临床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