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及鼾症儿童多导睡眠图的特点及多导睡眠图对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74例OSAHS儿童及62例同年龄组原发性鼾症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PSG)监测,并进行比较,观察呼吸紊乱指数、觉醒次数、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等16项指标。 结果与鼾症组相比,OSAHS儿童周期性腿动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的呼吸紊乱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PSG是鉴别诊断儿童OSAHS与鼾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PSG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强调PSG是诊断儿童睡眠有关疾患,特别是OSAHS的分型、病情评价的有用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儿童睡眠结构的改变,探讨OSAS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3年10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5例OSAS儿童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于夜间睡眠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手术前后宏观睡眠结构和微观睡眠结构的变化。 结果手术治疗对OSAS儿童宏观睡眠结构无明显改善。微观睡眠结构:术后觉醒指数(27±02)较术前(62±04)明显减小(t=725,P<001)。 结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对OSAS儿童睡眠结构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微观睡眠结构上,即觉醒指数明显减小。因此微观睡眠结构的改善应该是OSAS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发病率较高、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产生低氧血症,并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在围手术期如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可能发生猝死等严重后果。现对我院妇科近期手术病例中出现的3例此类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并以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再将两组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两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阳性率,分析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探究PC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STOP-Bang的阳性率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肥胖组比对照组肥胖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阳性率高,且观察组非肥胖组比对照组非肥胖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PCOS患者肥胖、HOMA-IR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成正相关(r=0.436、0.367,P<0.05)。结论 PCOS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程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具有鼾症和睡眠障碍病史、拟诊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及其对多导睡眠图(PSG)结果的预测价值。 方法36例患儿经整夜的多导睡眠图监测,计算出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对所有患儿行日间肺功能检测(脉冲振荡法IOS),检测通气功能及气道阻抗等多个参数。将PSG阳性结果组和PSG阴性结果组患儿的多个肺功能参数应用统计学软件作分析比较,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AHI与肺功能参数的依赖关系。 结果两组患儿气道阻抗(R5)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高呼气流量(FEV1/PEF)差异有显著性。PSG阳性组的R5及FEV1/PEF明显升高,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应用Logistic分析得出回归方程Log it(P)=-12.03446-0.535244×R5+5.797626×FEV1/PEF。即应用R5和FEV1/PEF可以推算出患儿出现PSG阳性结果的概率。 结论可以考虑将肺功能作为儿童SAHS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尤其是PSG检查前的筛查及对PSG阳性结果的预测,以探讨简便经济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合并与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的多导睡眠监测指标,试图从睡眠结构和 睡眠主要参数的层次上来探讨ADHD的发病机制。 方法选择2004-01—2006-10于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OSAHS患儿36例作为OSAHS组,合并有OSAHS的ADHD患儿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无OSAHS及 ADHD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之间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并由神经康复科专科医 生对其是否患有ADHD作出诊断。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OSAHS组、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睡眠结构进行比较,并对OSAHS组和观察组进行呼吸事 件及血氧状况的比较。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及观察组睡眠Ⅰ期增加,睡眠Ⅱ期、SWS及REM睡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REM%为8.66± 3.94,观察组的REM%为5.65±5.41,REM%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儿童呼吸事件的次数与持续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下降较OSAHS 儿童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观察组儿童REM%及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可能在ADHD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鼾症儿童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的特点及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PSG对2001~2004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以打鼾为主诉的患儿,进行夜间连续睡眠呼吸监测7h,以PSG的监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将患儿分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及非OSAS组即原发性打鼾(PS)组。监测指标:鼾声指数、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LSaO2)、血氧下降≥003的次数、SaO2<090的时间等,对各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66例鼾症儿童中确诊为OSAS为43例(652%),PS者23例(348%)。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而两组患儿的AHI、鼾声指数、LSaO2、血氧下降≥003的次数、SaO2<090的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PSG是鉴别诊断OSAS与PS的重要方法。打鼾患儿应及早行PSG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OSAS,避免OSAS的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睡眠呼吸障碍是否为自发性早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从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住院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相关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病史信息以及柏林问卷(Berlin Questionnaire,B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依据我国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诊断为自发性早产者为自发性早产组(46例),无早产等合并症的足月产孕妇为足月产组(407例)。比较2组孕妇的一般情况、睡眠呼吸障碍问卷评分等相关因素,并分析可能影响自发性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自发性早产组孕妇的年龄、孕前BMI、既往流产次数及早产史均高于足月分娩组,受教育程度低于足月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发性早产组PSQI总分和BQ阳性率高于足月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可能影响自发性早产的混杂因素后,BQ阳性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风险约是BQ阴性孕妇的2.61倍(OR=2.61,95%CI:1.21~5.64,P=0.015)。结论:妊娠晚期具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风险的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状况调查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调查北京地区2~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中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二者的差异。 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对北京6个近郊区县随机整群抽取6193例2~12岁健康儿童和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疾病专业门诊随机抽取的200例2~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47.0%(94例)。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11.0%(22例),喉头哽咽1.5%(3例),张口呼吸13.0%(26例),睡眠呼吸暂停1.5%(3例),磨牙8.0%(16例),梦呓7.0%(14例),梦游0.5%(1例),睡眠中肢体抽动4.0%(8例),睡眠不安28.5%(57例)。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高,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应引起重视。对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应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耳蜗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6例(52耳)OSAS患儿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结果与28例(56耳)正常儿童DPOAE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6例OSAS患儿多导睡眠图(PSG)示最低血氧饱和度(5791±1861),呼吸紊乱指数(2910±2331),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OSAS患儿F1~F4频率段DPOAE反应幅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F4~F11频率段的DPOAE反应幅值及F1~F11频率段DPOAE检出率均较正常儿童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OSAS能导致患儿耳蜗功能受损,对OSAS患儿应常规做耳声发射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特征及其母婴近期结局.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子痫前期孕妇,共有68例孕妇纳入研究,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设为O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50例腺样体肥大、打鼾患儿进行睡眠监测,分析睡眠指数。方法:采用美国伟康公司Alice4多导睡眠监测仪,每例患儿监测的参数包括脑电图、眼电图、下颌肌电图、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SpO_2、体位、心电图等。结果:睡眠指数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呈正比。轻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19例,其余3例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睡眠指数偏高多数发生于肥胖、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睡眠监测,正确评估和诊断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  相似文献   

13.
分析2~12岁儿童的睡眠状况及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门急诊就诊 的300例2~12岁儿童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情况下由专人负责对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所调查儿童睡眠障 碍相关症状的总发生率为65.72%(186/283),入睡困难发生率为19.43%(55/283),嗜睡发生率为7.42%(21/283)。2~12岁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不等,最长 (11.75±1.19) h,最短(9.00±0.84) h。影响儿童睡眠的可能危险因素是:性别、年龄、呼吸系统疾病史、父母吸烟史、父母学历、父母打呼噜史、睡眠环 境等因素。结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2~12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非常高。家庭社会环境和身体疾病是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 素。  相似文献   

14.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也称为睡眠障碍性疾病,包括睡眠启动及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及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各种功能障碍等。近十余年来,儿科因睡眠问题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国内开展的“全国2~12岁儿童睡眠状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存在睡眠问题的儿童约为28.87%[1]。然而,国内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推测除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外,也可能与研究采用的评估方法及技术不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中主要通过问卷调研形式来评价睡眠状况,因此,当评定结果异常时发现的仅为异常的睡眠行为表现,而不是睡眠障碍性疾病。   儿童睡眠障碍可引起儿童身心发育障碍,导致学习与记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等问题。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多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有研究认为,2~6岁儿童的遗传与环境因素是睡眠障碍的两大主要致病因素。此外,儿童心理行为异常、躯体器质性疾病等也常致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与睡眠卫生、社会、家庭、营养和抚养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2]。   随着对儿童睡眠认识的不断深入,睡眠障碍及其相关疾病已受到儿童神经、精神、心理、呼吸内、耳鼻喉、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等各专业的重视。但仍有许多问题,如诊断、治疗等内容尚需各学科达成共识,共同协作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肺功能、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对30例COPD和25例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结果:重叠综合征组与COPD组的夜间最低SaO2有显著性差异(P〈0.05),AH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夜间缺氧往往比单纯的COPD更为明显。应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妇女睡眠呼吸障碍(SDB)的发生情况,探讨SDB高危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妊娠中期及139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流行病学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家族史、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孕期睡眠情况,身高、体重、颈围;并记录孕妇的产检及分娩情况,包括妊娠结局、合并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期SDB的发生率较高,妊娠晚期的SDB发生率为38.13%,高于妊娠中期(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睡眠障碍的相关症状发生率也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加,其中以夜间憋醒(P0.05)、用口呼吸(P0.05)、夜间多尿(P0.01)、睡眠时多汗(P0.01)明显。较粗的颈围(OR=1.309,P0.01)及打鼾家族史(OR=2.885,P0.01)为打鼾的危险因素。且当颈围≥36cm时,打鼾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大(P0.01)。打鼾可增加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12.0%vs 3.9%,P0.05)。打鼾组的分娩前体重指数(BMI)、打鼾家族史及被动吸烟者均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SDB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加,且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相关;妊娠期可通过孕前BMI、颈围、被动吸烟等因素筛查SDB的高危孕妇,并尽早对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广州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OSAHS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1例患儿在肺动脉高压未纠正前接受传统方法扁桃体剥离联合腺样体刮除手术,1例患儿术前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纠正肺动脉高压后接受等离子双扁桃体切除联合腺样体消融手术。结果 术前纠正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前未纠正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反复出现严重低血氧症,导致不能正常拔除气管插管,在重症监护室2d后才转入普通病房。对2例患儿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均明显改善,呼吸暂停指数术前分别为90.0、29.2,术后为3.5、4.6;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0.43、0.63,手术后为0.95、0.92,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伴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OSAHS患儿,手术是一线治疗方案,但OSAHS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出现率高,围术期处理非常重要,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纠正患儿肺动脉高压,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睡眠是整个脑部特有的现象 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睡眠?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想要彻底解决的问题。最近,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针对睡眠的原因提出了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血浆内皮素 1(ET 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广州市2004年2月至2004年11月在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OSAS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测定血浆ET 1及AngⅡ水平。 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OSAS患儿血浆ET 1及AngⅡ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 1水平对多导睡眠图(PSG)结果无明显影响;AngⅡ浓度与最低SaO2相关。 结论血浆ET 1和AngⅡ水平增加与OSAS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子痫前期(PE)是重要的孕期心血管风险暴露,增加母子两代远期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加强临床监测、风险因素评估和早期干预将有益于促进PE女性及其子代心血管健康。PE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是女性孕期心血管风险防范的关键之一。除药物干预之外,体重控制、筛查和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减盐等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