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景  沈钺 《天津护理》2011,19(5):262-263
分析4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躁动原因,早期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改善监护室环境,做好约束患者的管路、皮肤和心理护理,对减少急性颅脑外伤躁动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78例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颅内和颅外两方面的因素。采取了相对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加强安全防护,加强专业护理水平,予以舒适护理等。认为细致观察病情,用评判性思维分析躁动的原因和对症护理能有效缓解躁动患者的症状,减轻痛苦,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复方冬眠灵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躁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复方冬眠灵治疗32例重型颅脑外伤躁动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复方冬眠灵,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根据躁动分级和镇静程度调整剂量,加强呼吸道护理与安全护理.认为以上护理要点有利于保证复方冬眠灵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4.
躁动是指颅脑损伤后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昏迷逆转苏醒过程中出现的精神与运动兴奋的一种临床表现,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颅脑损伤的不同阶段。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由神志清楚转变为躁动提示病情恶化,颅脑损伤稳定期患者由昏迷转为躁动多为病情好转的标志,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躁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合并躁动病人应用异丙酚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异丙酚2mg/kg静脉推注后改为4mg·kg~(-1)·h~(-1)微泵维持。结果:用Raymay氏镇痛分级法评定镇静效果明显,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死亡率11%),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定义、机理及分类,引起躁动的原因,以及为减少或避免躁动的发生及减轻躁动造成的不良后果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总结分析了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原因包括病情转危,病情转归,额叶挫伤,气道不适、不畅,休克,尿道不适、不畅,高热,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等.认为密切观察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躁动不安是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易造成脑灌注压异常、颅内出血及意外伤害等并发症.临床上常用的处理措施是用约束带捆绑或氟哌啶醇、吩噻嗪类药物镇静,但捆绑易引起患者抵抗挣扎致躁动升级、颅内压升高;上述药物可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延迟清醒、影响病情观察[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挽救病人的生命。方法 护士运用良好的急救护理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密切配合医生抢救,对患者进行救护工作。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及时;隹确而有效地进行院前急救,使病人的生命得以维持,为进一步的诊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抢救成功率由先前的90%提高至95.27%。结论 迅速正确的护理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护士熟练的急救技能,迅速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对保全患者生命,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颅脑外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在原发损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及神经生化改变,导致病情恶化加大死亡风险,因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防控制癫痫发作。配合药物治疗,积极护理,以降低癫痫发病率,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  相似文献   

11.
颅脑外伤作为常见的外科急症,由于其病情重、致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成为外科棘手的难题,临床研究发现优质的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将对近年来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未来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发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方向,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综合判断、心理支持以及细致周到的护理.认为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对于改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35例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护理体会,分析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做出预见性的评估,实施全面整体护理措施的重要性。结果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生活4例,基本生活自理7例,中残9例,重残11例,死亡4例。结论通过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做出预见性的评估,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吴亚萍 《护理与康复》2012,11(4):347-348
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和护理。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常常是多因素引起,常见原因为颅内压增高、呼吸道不畅、体温增高、大便秘结、膀胱膨胀、休克、疼痛、精神异常等。针对躁动原因,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对策,有利于控制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16.
重型颅脑外伤具有病情危急多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观察不仔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1月共收治28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将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作为观察重点,做到勤询问、勤观察、勤分析,准确判断颅内压增高和脑部不同挫伤所致的不同临床表现,指导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溃疡贴对颅脑外伤躁动患者Ⅱ—Ⅲ期压疮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58例颅脑外伤患者(GCS8~13分),将其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未发生压疮者均为16例(分别归为A观组和A对组)、已发生Ⅱ—Ⅲ期压疮者分别为12、14例(分别归为B观组和B对组。A观组根据受压情况预防性使用溃疡贴,A对组予常规处理。B观组用生理盐水棉签将创面及创面周围彻底清洗,无菌干棉签将伤口及伤口周围拭干。若有水泡,在无菌操作下用5mL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净,将溃疡贴轻轻抚平、完全敷贴于压疮上,并由中心向周围抚平,稍用手轻轻捂住敷料贴加温10s左右,视伤口渗液多少决定换药时间。B对组常规用生理盐水清洗,红外线灯烤碘伏消毒,无菌纱布包扎,若纱布渗湿随时给予更换。结果A观组预防效果优于A对组(100%比75%,P〈0.05),B观组治疗效果亦好于B对组(100%比64%,P〈0.05)。B观组Ⅱ、Ⅲ期压疮治愈时间均少于B对组[(3.5±1.36)d比(5.13±1.12)d、(8.91±2.84)d比(11.91±2.12)d,均P〈0.05]。结论早期评估前给予溃疡贴可预防压疮并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操作简便,减少了换药次数,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总结了36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分别从瞳孔、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意识状态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急,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及周到细心的护理,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控制好颅压和出血,预防和合理处理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将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予以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激素治疗、对症处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后越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效果越好.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早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预防高压氧治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并总结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及综合护理支持,3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比64.4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X^2=19.522,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消除症状与体征,加速觉醒反应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脑外伤并发症及降低高压氧引起的不良反应,且能保证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