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数据重建获得CT仿真支气管镜图像,并对CTVB图像进行分析。结果:CTVB显示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45%的亚段支气管,并可显示支气管腔内壁、腔内病变,肿瘤呈结节状隆起,表面光滑,还能显示支气管梗阻远端的情况。结论:CTVB是一种无创性观察气管、支气管的方法,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是中央型肺癌诸多检查方法的一种极好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诊断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门占位、拟诊中央型肺癌360例,均进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以术后或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准,比较以上3种检查手段诊断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的价值。结果:确诊肺癌320例。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9.5%、90.4%,均非常显著高于痰脱落细胞检查的40.8%(P<0.01);3种方法联合检查的特异性为98.5%,显著高于单项检查(P<0.05)。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0.3%、86.8%,非常显著高于痰脱落细胞检查48.6%(P<0.01)。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腺癌、腺鳞癌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阳性率显著不差异(P>0.05)。结论: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对于中央型肺癌均是较好的诊断手段,且对不同病理类型诊断价值相似。  相似文献   

3.
中央型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在肺段以上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病人的预后尤为重要。螺旋CT的局部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及高分辨率CT(HRCT0在早期发现病灶,鉴别诊断和肿瘤分期上有重要价值。就支气管的CT显示,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和中央型肺癌CT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共88例,将SCT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I期83.3%,Ⅱ期87.0%,ⅢA期94.1%,ⅢB期95.0%,Ⅳ期100%,总体符合率92.0%。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2.9%,特异性83.3%,准确率83.0%。结论: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随着CT的临床应用,人们对肺癌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8例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以探讨CT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对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49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与CT医学影像检查,将两种检查所得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49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经X线胸片检出率仅为75.51%,经CT检查诊断率为93.88%(P〉0.05),提示CT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较高。结论应用CT诊断中央型肺癌可获得满意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医师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肺癌侵犯肺静脉干的CT,MRI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肺癌侵犯肺静脉干(pulmonaryvenoustrunk,PVT)的病理方式及其与CT、MRI表现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观察31例肺癌侵犯PVT的大体及显微病理改变,盲法判断CT、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病理表现分为三组:5例癌肿与管壁一侧相贴,主要侵犯外膜;16例癌肿沿管壁环形堆积式浸润;10例癌肿沿管壁长轴匍匐式浸润。CT、MRI表现亦分为三组:肿块与一侧管壁相贴,管腔通畅;肿块包埋PVT,管腔狭窄或闭塞;肿块位于心包外段,同时心包内段PVT增粗、信号异常。CT、MRI征象与病理表现Kappa值各为0.37及1.00。结论:肺癌以相贴、环形堆积浸润、纵向匍匐浸润等方式侵犯PVT,MRI征象与之密切相关。因此,MRI是术前判断癌肿侵犯PVT方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肺血管集聚征在小肺癌CT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肺血管集聚征在小肺癌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43例 2cm内的孤立性肺结节行CT薄层扫描 ,病灶局部放大 ,观察肺结节与血管的关系。结果 :43例中显示血管集聚征 2 4例 ,其中良性结节 3例 ,小肺癌 2 1例。结论 :肺血管集聚征在小肺癌CT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CT薄层扫描有助于肺内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螺旋CT筛选检查早期肺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6  
目的 评价低剂量螺旋CT筛选检查(简称筛检)对肺癌高危险人群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方法 对无症状300例体检者胸片及CT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为年龄45岁以上,吸烟10年包(10年以上,每日1包)以上,或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以前无癌症史,身体状况适合手术治疗者,低剂量CT扫描采用Philip SR 7000及GE LightSpeed Plus多层面CT扫描机。图像由2位放射医师在工作站显示器上以电影显示方式观察,存储至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结果 低剂量CT共检出56例(19%)非钙化结节(其中恶性4例),胸片检出9例(3%)(其中恶性3例),均为1期病变。低剂量CT检出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病变9例(3%),其中早期中央型肺癌例(1%),胸片均未检出,胸片、CT对肺癌筛检的敏感度分别为43%、100%,特异度分别为89%、80%。结论 初步筛检结果表明低剂量螺旋CT明显提高了对肺内非钙化小结节及支气管细微病变的检出,可检出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髓样癌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CT表现特点和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TC的CT表现,并与病理所见作对照研究。结果:肿瘤侵及一叶甲状腺22例,双叶6例。5例密度不均匀,23例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实质性占位(弥漫型19例);25例增强扫描,17例原发灶轻度强化。淋巴结转移20例,其中行增强扫描的18例转移淋巴结多强化明显。对照病理,5例密度不均匀者镜下见囊变坏死(3例)或肿块内夹有未被侵犯的甲状腺组织(2例),而23密度均匀者未见上述改变,肿瘤组织中细胞分布大致均匀紧密,转移淋巴结内血管丰富。结论:MTC的CT表现以弥漫性均匀低密度肿块、轻度增强、多累及一叶甲状腺为特点,转移淋巴结以强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肝细胞性肝癌(PHCC)的血供方式及其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盲法下观察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CC病例的螺旋CT强化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将PHCC的血供分为4型。并将PHCC血供类型与癌细胞分化程度(Edmonson分类法)和组织学类型(WHO分类法)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PHCC中,肝动脉供血型共36例,占72%;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共6例,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对中央型肺癌(CLC)气管、支气管树的肿瘤侵犯进行评价并与横断面图像对比,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CLC的患者行前瞻性CT检查,采用直接增强扫描,在工作站得到气管、支气管树MPR和VRT图像。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的诊断标准分为5级。盲法阅片,对比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建图像质量很好、好、差分别占50.0%(23/46),41.3%(19/46),8.7%(4/46)。横断面图像与MPR+VRT对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评价的敏感度分别为82%和93%(χ^2=5.531,P=0.019),特异度分别为83.9%和90.3%(χ^2=0.574,P=0.707),准确度分别为82.4%和92.4%(χ^2=5.859,P=0.015)。结论 MPR+VRT对CLC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横断面,特异度提高了6.4%。特别是对于显示气管、支气管交界部位,肿瘤与隆突的关系以及肿瘤沿支气管外膜侵犯方面MPR+VRT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7.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对AAH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AAH的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摄X线胸片并经高分辨率CT(HRCT)及增强扫描,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6岁。由影像科医师及病理科医师共同阅片,将影像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胸部正侧位片3例未检出病变,5例参照CT可以辨别出小类结节或淡片影。CT8例均见肺结节影,其中右肺上叶4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1例,左肺上叶2例。最大20.0mm×18.1mm,最小5.0mm×4.1mm。HRCT均为非实性结节,密度不均匀,平均CT值最高为一-362.7HU,最低为-485.6HU,平均为(-423.0±47.0)HU;4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病变均为类圆形,边界较清晰,边缘有浅分叶者2例。未见毛刺征和胸膜牵拉征。镜下表现为结节边界清楚,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明显;肺泡间隔轻度增厚,上皮细胞沿肺泡间隔增生,细胞间排列紧密,但无重叠及挤压;核质比例轻度失调,有轻度异形性。结论有助于AAH影像诊断的指标为:(1)偶尔发现的肺结节,无症状;(2)病变通常直径≤10mm;(3)HRCT表现为非实性结节,可有空泡或空气支气管征;(4)HRCT无毛刺征和胸膜牵拉征等表现。最终确诊仍需组织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中央型肺癌(CLC)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进行评价并与横断面图像对比,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例CLC患者行前瞻性的CT检查,采用直接增强扫描,在莫斯科上得到纵隔,肺门血管CTA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图像。纵隔、肺门血管肿侵犯的诊断标准分为5级。盲法阅片,对比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横断面图像和CTA对评价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的敏感度分别为84.0%和97.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7.878,P=0.005).特异度分别为89.3%和91.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01,P=0.751)。准确度分别为86.3%和9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532,P=0.019)。结论:CTA判断CLC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横断面图像,特异度略高于横断面图像,CTA应成为CLC术前检查,确定手术方案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拟行保留肺功能的非全肺切除手术及体外循环的患者。目的:分析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高分辨率 CT(HRCT)的影像特征,以期进一步提高其HR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1例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患者行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胸部X线平片和HRCT.结果:HRCT图像上16例表现出数量不等的边界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13例可见磨玻璃样密度,4例有密度减低区,5例显示局限性的空气残留(airtrapping)并形成“马赛克”样灌注,2例出现散在的小叶中心性气肿、2例发生肺纤维化。结论;HRCT可以清晰显示过敏性肺泡炎病变的类型及分布。HRCT图像上表现为弥漫性边界模糊的小叶中心性结节或小叶中心结节与磨玻璃样祺及密度减低区同时存在时,应考虑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颅咽管瘤:MRI 和CT 表现及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颅咽管瘤CT、MRI特征,探讨影像学表现和病理间的联系,尤其是MRI的T1高信号的产生基础,方法:CT及MRI检查21例颅咽管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囊液进行内容物的镜下分析。结论CT、MRI相结合可以准确诊断颅咽管瘤,颅咽管瘤囊液内的高信号主要与囊液内的蛋白质有关,与胆固醇类物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