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期痴呆病证结合肾虚精亏证大鼠模型与痰浊阻窍大鼠模型Tau蛋白在脯氨酸富集区磷酸化位点的情况,分析磷酸化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隔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及切断术,随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老年期痴呆病大鼠模型;随后在疾病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房劳水劳刺激和投喂高脂乳剂的刺激,建立相应的病证结合老年期痴呆大鼠模型。最后采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Tau蛋白在脯氨酸富集区Thr181、Thr205、Thr231、Ser262磷酸化位点的异常磷酸化状况。结果:在Tau蛋白脯氨酸富集区,与老年期疾呆组相比,病证结合痰浊阻窍证组主要在205和231位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病证结合肾虚精亏证组主要在181,205,231位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结论:老年期痴呆各典型证候在Tau蛋白脯氨酸富集区的磷酸化位点上有特异性,揭示了"同病异证"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痴呆证候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老年期痴呆证候研究中存在的命名、分型、诊断等不规范现象,探讨可行的研究思路。证候命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证候名称中所包含的要素不一致和普遍存在"异字(词)同义"现象。证候分型不规范表现为分型数量及内容大相径庭,病机认识各有千秋。证候诊断不规范主要表现为相同证候名称下的症状内容和排序不一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分期分证"、"病证结合"的原则是解决证候命名混乱、实现老年期痴呆证候分型化规范、促使证候诊断标准达到统一的可行途径。此外,现代医学所认识到的许多疾病的特异性症状也可纳入到中医证候学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143例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纳入病例的143例痴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3例痴呆患者中,中医基本证候以肾虚髓减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是心肝阴虚证、痰浊阻窍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其中仅属虚证者77例,实证者17例,虚实夹杂者49例。单一证候70例,证候类型由多至少依次为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复合证候73例,证候类型由多至少依次为肾虚髓减证、心肝阴虚证、痰浊阻窍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结论老年期痴呆的病机较为复杂,为多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单纯的病机比较少见。本虚标实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病机,本虚证中,以肾虚髓减最为显著。标实证中,痰浊阻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检测对老年期痴呆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Aβ)对老年期痴呆(seniledementia,SD)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及脑血管病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D患者,43例V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normalcontrols,NC)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1-42浓度。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CSF中;①Tau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②Aβ1-42浓度低于正常对照者(P<0.05);③根据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检测诊断老年期痴呆的灵敏度分别为51.55%、45.36%;特异性分别为90.90%、93.62%;结合Tau蛋白浓度及Aβ1-42浓度诊断SD的灵敏度为74.23%,特异性为93.33%。结论:临床上检测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无纤维缠结被认为是Alzheimer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后,Tau蛋白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因此Tau蛋白也可能参与了缺血后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脑缺血损伤后Tau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Tau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员,其磷酸化水平的增高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Alzeimer's disease,AD)、癫痫、额颞叶痴呆、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朊蛋白病等.Tau病是以异常磷酸化Tau蛋白聚集为病理特点的年龄相关性神经变性病.Tau病根据微管相关蛋白Tau(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tau,MAPT)基因剪切不同分为6种同型异构体,外显子9、10、11、12各编码一个微管结合模序氨基酸重复序列,有外显子10编码氨基酸序列的Tau蛋白异构体为4R,其他的异构体为3R.皮克病(Pick's disease,PiD)中3R占优势,而皮质基底节变性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4R占优势,根据MAPT中基因突变的位置,额颞叶痴呆FTLD-tau可以出现3R、4R或二者均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Tau蛋白及Tau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叶酸对转染人APP695质粒的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Tau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修饰的影响.方法:稳定转染人APP695质粒的N2a细胞根据叶酸不同剂量分为4组,叶酸缺乏组(0μmol/L)、叶酸正常组(10 μmol/L)、叶酸低剂量组(20μmol/L)、叶酸高剂量组(40 μmol/L).各组细胞作用96 h后,用Real-time PCR检测其tau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Tau总蛋白以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 Ser396)的表达.结果:与叶酸正常组相比,叶酸的添加对tau mRNA及总蛋白的表达水平作用不明显;叶酸对Tau蛋白Ser396位点磷酸化有显著的影响,随叶酸剂量的增加Tau Ser396位点去磷酸化逐渐增强.结论:添加叶酸能对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细胞中磷酸化Tau蛋白Ser396位点有显著的去磷酸化作用,提示叶酸对AD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痴呆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Tau蛋白(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临床诊断提供生化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技术,对AD组1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组15例、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 disease, ND)组20例及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20例CSF-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作比较分析.结果:AD组CSF-Tau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D三个不同临床阶段间及CSF蛋白总量正常组与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以CSF蛋白总量为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ND组r=0.16(P>0.05),无相关性;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NC组r=0.53(P<0.05),具有正相关性.结论:CSF-Tau蛋白含量检测对AD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年期痴呆中医证型的脏腑传变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老年期痴呆(SD)是发生在老年期的、大脑获得性高级功能全面损伤的、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性疾病,突出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和智能障碍。SD包括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和血管型痴呆,它的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脑[1~12,16~25]。从1980年起的20年中随机抽取5个1年,在此阶段所有SD临床证型的文献中随机抽取出1/4的具体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两阶段抽样),发现中医临床证型命名繁杂多样。现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线索探讨SD脏腑归属的疾病机制和证型演进的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PKA、GSK-3β和cdk5对微管相关蛋白tau的位点特异性磷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cAMPdependentproteinkinase,PKA)、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kinase5,cdk5)在体外和培养的细胞中对tau蛋白位点特异性磷酸化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人最长的异构体tau441作为底物,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观察以上3种酶对tau蛋白位点特异性磷酸化的调节作用。结果:PKA在体外能够磷酸化Ser214、Ser262、Ser409,但在培养的细胞中,PKA的激活仅使得tau蛋白在Ser214位点的磷酸化增加,而不能磷酸化Ser262和Ser409。在体外和培养的细胞中,GSK-3β和cdk5均能磷酸化tau蛋白许多位点,包括Thr181、Ser199、Ser202、Thr205、Thr212、Thr217、Ser396、Ser404,使得tau蛋白的迁移减慢。结论:在培养的细胞中,PKA的激活使得tau蛋白在Ser214位点的磷酸化增加。GSK-3β能更好地磷酸化tau蛋白微管结合域下游的磷酸化位点,而cdk5则更容易磷酸化其上游的位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老年期痴呆疾病负担现状,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老年期痴呆疾病负担评价体系的发展进程、各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宜从个人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来综合评价老年期痴呆所致疾病负担,失能调整生命年可作为评价患者群体个人负担的较佳指标,而对老年期痴呆所致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评价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患者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证候特征,研究VaD发病机制。方法应用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量表中文版(BMDC-NPTB-CR)和B lessed行为量表(BBS)筛选VaD患者(n=66)和无认知损害的脑梗塞患者(卒中组,n=51)。VaD诊断基于《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的标准及临床痴呆量表(CDR);Hachinski缺血量表和Cornell抑郁量表(CSDD)用于鉴别诊断。定式表格调查证候,《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诊断证候。结果VaD组比卒中组的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单证阳性率增高;SDSVD证候总分以及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热毒内盛证积分显著性增高。结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热毒内盛证在VaD患者中出现频率高、表现严重,是VaD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33-36+封三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AD模型小鼠脑内氧化应激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tau转基因小鼠)和天麻素治疗组,治疗组小鼠选取tau转基因小鼠,隔日给予天麻素[5 mg/(kg·d)]灌胃处理3个月,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tau转基因小鼠)则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通过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相关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脑内p-tau202磷酸化水平及CHAT的表达;并考察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脑内p-tau20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小鼠,而天麻素治疗组小鼠脑内p-tau202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小鼠降低;氧化应激结果显示,天麻素干预处理后,小鼠脑内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较,天麻素治疗组小鼠脑内CHAT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天麻素能够通过减少氧化应激进而降低AD模型小鼠脑内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最终起到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模型,分别用同位素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ERK的水平.结果:同位素方法检测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的活性,发现手术组手术侧为(13.46±3.23)pmol·mg-1·min-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80±1.50)pmol·mg-1·min-1、假手术组(10.74±1.62)pmol·mg-1·min-1和手术组非手术侧(10.79±2.23)pmol·mg-1·min-1;Western blot显示ERK水平在手术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升高,说明ERK信号转导途径在AD发病早期有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ACS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hs-CRP;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血常规统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粒细胞。评价hs-CRP与其他各因素的关系。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年龄、尿素氮、肌肝、尿酸、中性粒细胞及hs-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000;尿素氮:P=0.026;肌酐:P=0.001;尿酸:P=0.029;中性粒细胞:P=0.000;hs-CRP水平:P=0.000),患者hs-CRP水平与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性(空腹血糖:r=0.678,P=0.029;中性粒细胞:r=0.151,P=0.000)。结论hs-CRP水平升高与ACS的发生有关,ACS发病时多伴有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老年性肠梗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口服等方法治疗,对照组应用肥皂水及开塞露保留灌肠等方法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分级积分,排气时间、并发症率、手术率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择时选用增液承气汤缓解急性期老年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许红梅  南飞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298-1299,1302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利培酮与单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BPSD患者分为奥氮平联合利培酮组与单用奥氮平组,治疗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评定患者痴呆状况,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减少(P<0.05)。奥氮平联合利培酮组在治疗6周末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奥氮平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奥氮平联合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少于奥氮平组(x2=4.03,P<0.05),两组在口干、嗜睡及失眠、体质量增加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利培酮组与单用奥氮平对BPS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疗效相当。奥氮平联合利培酮在认知功能及药物的安全性方面优于单用奥氮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部分缩窄大鼠腹主动脉致心室重构模型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心室重构特点。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部分缩窄大鼠腹主动脉致心室重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关于虚证和血瘀证辨证标准,观察术后动物的每周一般状态以及心率、力竭性游泳时间、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进行中医证候评价。结果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表现为虚症和血瘀证,术后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发生异常的抬高或降低的导联数明显增加(P<0.01),心率明显增快(P<0.05)、力竭性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1)、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明显增加(P<0.01),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 I)明显增加(P<0.01);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发生异常的抬高或降低的导联数增加、心率增快、力竭性游泳时间的缩短、IVSTd、LVPWTd和LVM I的增加仍同4周时的改变性质,但LVDd发生显著性增加(P<0.05),EF也发生明显减小(P<0.05)。结论部分缩窄腹主动脉致心室重构大鼠中医证候表现有心气虚证及血瘀证的特点,血瘀证贯穿于病变整个过程,心气虚证随着病变的发展而出现并加重。该模型大鼠心脏早期左心室呈现典型的向心性肥厚的病理改变;造模8周后该模型呈既有向心性肥厚又有离心性肥厚的混合型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