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梗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NR1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舍曲林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0),心梗组(n=20),抑郁组(n=10),模型组(n=20),舍曲林组(n=20)。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建立抑郁模型,通过糖水消耗试验及旷场试验对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海马组织NR1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抑郁组及模型组行为学评分下降:糖水偏爱百分比下降,运动减少,直立次数减少。②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抑郁组及模型组海马NR1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了12%±5%、30%±11%和57%±9%;舍曲林干预可增加模型组海马NR1表达(17%±6%)。结论:舍曲林可能通过调节海马NR1表达,改善心梗后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舒肝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四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并用旷场、糖水消耗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及凋亡,应用蛋白印记分析检测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舒肝解郁组大鼠自发活动显著增加;糖水消耗量、糖水偏爱率显著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大鼠海马CA3区细胞结构破坏显著改善,凋亡细胞数及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0.01);氟西汀组与舒肝解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促进抑郁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损伤的修复和/或新生;减少大鼠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阻止脑神经细胞的凋亡;疗效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肝郁脾虚抑郁大鼠海马、大脑皮层、骨骼肌、小肠部位的氧化应激与能量代谢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醒脾解郁方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舍曲林),每组12只,采用6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建立肝郁脾虚抑郁大鼠模型,应激同时灌胃给药,于2~6周每组每周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眼眶取血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含量,并于2、6周末各组分别随机取6只处死,取海马、大脑皮层、骨骼肌、小肠组织,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应激2周时,模型组海马、大脑皮层、骨骼肌MDA含量升高(P 0. 05,P 0. 01),应激5周及6周时模型组血清SDH含量降低(P 0. 05),应激6周时模型组海马、大脑皮层、骨骼肌MDA含量升高且ATP含量降低(P 0. 05,P 0. 01),小肠ATP含量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醒脾解郁方在第2周表现出对海马及皮层MDA含量的下调作用(P 0. 05),在第6周表现出对海马、皮层、骨骼肌MDA含量的下调作用(P 0. 05),对海马、皮层、骨骼肌、小肠ATP含量的上调作用(P 0. 05,P 0. 01)以及对血清SDH在第5、6周时的上调作用(P 0. 05),西药组仅在5周时表现出对血清SDH含量的升高作用(P 0. 05)以及6周时对小肠ATP含量升高作用(P 0. 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早期(约2周时),大鼠出现海马、大脑皮层、骨骼肌部位的氧化应激损伤;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后期(约5~6周时),大鼠出现海马、大脑皮层、骨骼肌、小肠部位的氧化应激损伤伴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障碍。中药醒脾解郁方对上述部位具有抗氧化、改善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异常的作用,且此方面的作用优于舍曲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孤养,并予以21 d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空白组除外);模型组造模后不予其他处理;氟西汀组每日氟西汀灌胃(按照1.8 mg/kg)1次;麦粒灸组灸百会、大椎、至阳、合谷(双)、太冲(双),每穴3壮,每日1次;治疗10 d后各组大鼠禁食12 h过夜,次晨以脱臼法处死大鼠,快速取出大鼠海马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结构,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海马BDNF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溶解,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性;②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麦粒灸组均可明显增加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结构改善,细胞核溶解程度减轻,无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水肿和空泡样变性;③氟西汀组与麦粒灸组比较,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结构轻度异常,核仁完全溶解。结论 "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可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上调BDNF蛋白表达量和改善海马神经元结构可能是改善抑郁症状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复合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与前额叶皮质中五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影响,探讨加味四逆散抗青少期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只成熟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配种。从每只母鼠子代中随机挑选出4只雄性和4只雌性出生后24 h的子鼠,共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母子分离组、复合应激组(母子分离结合慢性应激)、加味四逆散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于出生后第56天(PND 56)进行行为学观察,并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母子分离组及复合应激组PND 56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和5-HIAA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除雄性大鼠旷场实验总路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大鼠活动度、中央区路程虽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合应激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总路程、活动度、中央区路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均低于母子分离组(P0.05或P0.01)。与复合应激组大鼠比较,加味四逆散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海马及前额叶中5-HT和5-HIA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有升高体质量和旷场实验结果的趋势。各组内不同性别比较显示,除加味四逆散组雄性大鼠体质量高于雌性(P0.05),其余如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等指标均无明显性别上的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和5-HIAA含量而改善复合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海马形态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海马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模型组给予孤养加21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CUMS)。采用Open-Field、糖水消耗量及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光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测试显示其直立活动得分及水平活动得分均减少、糖水摄入百分比减少及学习记忆力下降;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层变薄,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紊乱,疏松,细胞结构不完整,甚至有大量细胞缺失;透射电镜下,模型组海马神经元较少,细胞核呈现皱缩改变,核膜凹凸不整模糊不清,并有局部断裂;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消失。结论孤养加21d CUMS可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力下降可能与应激造成海马形态结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美多芭与安坦摄入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行为学及大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改变,探讨药物治疗对PD抑郁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D大鼠45只,随机分为PD组、安坦组和美多芭组,进行行为学、体质量、糖水偏爱测试判断抑郁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与额叶5-HT的表达。结果 PD组、安坦组和美多芭组平均体质量和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美多芭组与安坦组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PD组(P<0.05),美多芭组大鼠额叶与海马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数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D大鼠可表现抑郁,美多芭与安坦治疗加重PD的抑郁症状。美多芭导致额叶与海马5-HT降低,可能与抑郁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p-Tau)的表达水平,探讨p-Tau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对照组大鼠每天抓取1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1、7、14和28 d分批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水偏好实验,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好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大鼠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直立次数和修饰行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1);CUMS后1 d,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7 d后开始高于对照组(P<0.05),14 d时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增高,这可能影响微管的稳定性,破坏细胞骨架稳态,从而导致海马神经元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下牙槽神经损伤后半月神经节(TG)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线粒体参与外周神经损伤及修复机制的结构基础.方法 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只,实验组8只,建立大鼠单侧下牙槽神经压榨损伤的动物模型,选取代表性时间点制备TG电镜样品,透射电镜下观察TG神经元细胞体及其轴突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电镜下,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侧TG神经元细胞体及其轴突中均富含线粒体,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清楚,嵴致密、排列整齐,罕见线粒体的肿胀或空泡样变性.实验组大鼠下牙槽神经压榨损伤24h后,损伤侧TG神经元细胞体及其轴突中线粒体发生肿胀、嵴溶解等结构异常性变性.1周时,实验侧TG神经元、无髓鞘的C型及有髓鞘的A型轴突中均出现大量空泡样变性线粒体.结论 下牙槽神经压榨损伤后,损伤的TG神经元线粒体会发生肿胀等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合欢花水提物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氟西汀组及合欢花水提物低、高剂量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复制抑郁模型,且每日进行应激刺激前1 h,合欢花水提物低、高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分别给予0.15 g/kg、0.90 g/kg合欢花水提物、1.8 mg/kg氟西汀溶液灌胃处理(1次/d,连续21 d),而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及海马组织中Janus激酶(JAK2)、p-JAK2、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合欢花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及氟西汀组模型复制前1d、模型复制第22天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糖水偏爱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点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糖水偏爱值有差异(P <0.05);各组穿越格数、直立次数、糖水偏爱值有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培元解郁方对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对色氨酸-犬尿氨酸(TRP-KYN)代谢的影响以及对海马和皮层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7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天丝饮组、四逆散组和培元解郁方中、高剂量组,糖皮质激素注射28 d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造模结束后进行敞箱测试和糖水消耗测试;采用HPLC-MS/MS技术检测血清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犬尿烯酸(KA)、喹啉酸(Q)含量,RT-PCR检测海马和皮层神经元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结果糖皮质激素注射28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敞箱活动的总得分显著降低(P0.05),KYN/TRP、KYN/KA比值显著升高(P0.05),海马BDNF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皮层N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培元解郁方可显著提高大鼠糖水消耗量(P0.05),敞箱活动总得分(P0.05),降低KYN/TRP、KYN/KA比值(P0.05),升高KYN/Q比值(P0.05),升高海马BDNF mRNA表达水平(P0.05),降低皮层NR mRNA表达(P0.05)。结论培元解郁方可以通过下调TRP-KYN代谢,抑制神经毒性,提高神经保护;通过促进皮层和海马尤其是皮层的神经元可塑性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兴奋性氨基转运体3(EAAT 3)、囊泡谷氨酸转运体2(VGLUT 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8天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药物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EAAT 3、VGLUT 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EAAT 3表达下降,VGLUT 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比较,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EAAT 3表达升高,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VGLUT 2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以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EAAT 3、VGLUT 2表达的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缬草对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大鼠大脑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细胞增殖及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方法:70只大鼠被分成正常对照组、未用药模型组、阴性对照模型组、阳性对照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缬草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给予其余6组大鼠4周慢性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除未用药模型组大鼠正常饲养外.其余6组大鼠在模型建立后分别灌服5%羧甲基纤维素钠、氟西汀以及低、中、高剂量缬草.灌药周期均为3周。灌药结束后,体内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海马增殖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组织5-羟色胺水平,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计数海马神经元数量。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缬草治疗组的海马5HT含量增加,并恢复至正常水平。灌服低剂量缬草3周后.抑郁大鼠海马BrdU阳性细胞数目和神经元数量恢复性增加至正常对照组大鼠的水平。 结论:小剂量缬草能够促进抑郁大鼠大脑海马5HT水平及细胞增殖数量恢复至正常状况,同时具有保护海马受损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醒脾解郁方对轻中度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共61例,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醒脾解郁颗粒模拟剂),试验组给予醒脾解郁方配方颗粒。2组患者均每日服药1剂,上下午分服,共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量表分数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外周血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腺嘌呤核苷二磷酸(AD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含量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24总分以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绝望感5类因子,SDS总分,中医证候气虚与气滞分数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AMD-24总分以及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绝望感6类因子,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2个单项因子,HAMA总分及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2类因子,SDS总分,SAS总分,中医证候气虚、气滞、痰湿分数均下降(P<0.05),HAMD-24评分总有效率为93.55%(显效率为70.97%)。在作用机制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AMP含量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外周血ATP含量升高(P<0.05)。安全性指标: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试验组2例患者出现腹泻,均在短期内自愈(2~3 d),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的病例。结论与中药安慰剂相比,醒脾解郁方可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且可以提高外周血ATP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有温肾助阳作用的右归丸和有滋阴降相火作用的知柏地黄丸对雌性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右归丸大、小剂量组,知柏地黄丸大、小剂量组,用化学发光法测定E2水平,用放免法测定P、T水平。结果知柏地黄丸大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和右归丸大、小剂量组比较,E2水平明显下降(P<0.05);知柏地黄丸小剂量组与右归丸大、小剂量组比较,E2水平明显下降(P<0.05)。知柏地黄丸大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和知柏地黄丸小剂量组比较,P水平明显下降(P<0.05)。各组T水平无差异。结论右归丸对血清E2、P、T水平无影响。大剂量知柏地黄丸可降低血清E2、P水平,对血清T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槐定碱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制备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槐定碱低、中、高(5、10、20 mg/kg)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实验结束后测定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和心脏质量指数(HM/BM),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dp/dtmax降低,LVEDP升高,HM/BM升高(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加药各组的±dp/dtmax升高,LVEDP降低,HM/BM降低,除低剂量组-dp/dtmax外,余者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电镜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肌丝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嵴模糊不清,有显著的病理学改变;槐定碱低剂量组的肌丝溶解有轻微恢复,中、高剂量组肌丝溶解现象消失,肌丝排列整齐。结论槐定碱能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呼吸肌疲劳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组,每组20只。采用熏吸香烟并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膈肌超微结构,测定膈肌线粒体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reduc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oxidase,NOX)、琥珀酸脱氢酶(succino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CO)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膈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形成空泡,肌原纤维走向紊乱,局部肌丝溶解消失。各治疗组膈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以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的作用为最优。模型组NOX、SDH、CCO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黄芪建中汤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COPD大鼠膈肌线粒体NOX、SDH、CCO活性(P0.05,或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可明显修复COPD模型大鼠膈肌线粒体结构,剂量依赖性地升高膈肌线粒体NOX、SDH、CCO活性,从而延缓COPD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方法刺激妊娠期孕鼠,建立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应激模型组、氟西汀阳性药组、逍遥散低剂量组和逍遥散高剂量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模型,ELISA试剂盒检测子代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子代小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蛋白表达水平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应激模型组子代小鼠糖水偏好度显著降低(P<0.01),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旷场试验小鼠探索能力显著降低显著降低(P<0.01),血清和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BDNF、Trk B蛋白表达和CREB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应激模型组比较,氟西汀和逍遥散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子代小鼠糖水偏好度(P<0.05),减少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改善旷场试验小鼠探索能力(P<0.05),增加子代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水平(P<0.05),上调BDNF、Trk B蛋白表达和CREB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逍遥散可改善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模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DNF/Trk B/CREB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复方柴金解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及海马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5.4 mg/kg)、复方柴金解郁片高、中、低剂量组(2.74、1.37、0.68 g/kg),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模型,于造模同时给药,连续28 d.采用蔗糖偏好实验和旷场测试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结果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以及海马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 与抑郁模型组比较,复方柴金解郁片组大鼠蔗糖偏嗜度及活动次数均显著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提升,海马病理损伤情况得到缓解,血浆CRH、ACTH、CORT含量下降,海马组织内5-HT、NA、DA含量上升,5-HIAA含量下降(P<0.05).结论 复方柴金解郁片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情绪和学习记忆功能、缓解海马组织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抑制HPA轴亢进、增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5-HT、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12.5 mg/kg)组、四逆散(10,5 g/kg)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糖水偏爱实验和open-field实验测定动物行为学,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下丘脑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含量,探讨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偏嗜度、open-field实验得分明显偏低,下丘脑中5-HT、NE和DA的含量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10,5 g/kg)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偏嗜度、openfield实验得分明显增加,下丘脑中神经递质(5-HT、NE和DA)的含量明显偏高。结论四逆散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