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住院的5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增加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与心理卫生指导,根据评估情况,采用口头、书面、发放宣传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指导.结果 使冠心病患者的重复住院率下降达13.7%,死亡率下降达4.8%.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冠心病发作的诱因,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老年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加心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单独传统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32例,进行为期12周的疗效观察。用NOSIE中的四个因子分评定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痊愈+显著进步)23例占71.88%,有效28例(显效+有效)占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例占43.75%和19例占59.38%(x^2分别为5.18和6.48,p均〈0.05)。NOSIE评定显示观察组社会能力的改善、社会兴趣的提高、老年抑郁症状的改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护理效果和社会功能并能缩短疗程,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在SCL-90调查中显示冠心病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2.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几十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吸烟和体力活动减少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多数病人靠长期口服药物和住院治疗,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伴有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影响药物的疗效。患者不良情绪和心理应激对病情反复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52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7.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316-3317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纳入我院心内科住院部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SAS、SDS评分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研究前、后后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研究前,试验组SAS评分为(51.1±2.3)分、SDS评分为(49.8±1.6)分,均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后,试验组SAS评分为(41.6±0.9)分、SDS评分为(40.2±1.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年龄40~60岁的8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干预加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于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测量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心功能指标和躯体症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心理、生理指标,疾病知识,平均住院天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辅以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有益于改善各项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延续性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96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相对更高(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负性生活事件对老年心理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负性生活事件对老年心理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杨苏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83负性生活事件;;老年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程雨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4):117-120
目的:分析系统化失眠干预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以系统化失眠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DASS-C21)评分、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应用系统化失眠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调节其心理状态,纠正睡眠障碍,还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而减轻对其日常生活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有冠心病的老年确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冠心病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采用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其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在治疗半年后出现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整个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均没有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对患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采用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房颤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n=30)及对照组(n=30),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 d、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房颤治疗疗效,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18.
老年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老年人冠心病的心理特点。1.1紧张恐惧型:就诊后患表现精神紧张.情绪、易激动,主诉多.过多探听自己的病情,总感觉胸闷,心悸、失眠等。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负荷加重,促使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109例老年CHD的心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文共采集2003年-2005年住院CHD病人109例。男性78例、女性31例。年龄:60-85岁。诱因:劳累占48例,情绪激动占28例,精神紧张占21例,精神刺激12例。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治疗需长期终身治疗,多数病人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与诸多的心理因素有关。不良的情绪反应易导致病人病情加重,所以护士在护理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治疗及时的心理干预,改善心理状态,使冠心病病人的治疗康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