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方法12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癌切除,将残胃或连同脾脏、胰尾移于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上吻合8例,弓下吻合4例:手工吻合2例,器械吻合10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和手术早期死亡。结论采用将残胃或连同脾脏和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可增加残胃上移高度,保证食管残胃的无张力吻合。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82年1月~1984年1月在100例胃次全切除及胃癌根治手术中,用上海产GF—Ⅰ管形消化道吻合器及XF—90.XF—60残端缝合器行胃肠吻合与残端闭合手术159次。本文将这部分病例与同期内用手工吻合的52例胃次全手术对比分析,旨在对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用吻合器和手工吻合的手术结果_作比较。吻合器组100例,男性8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正常胸部改变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83例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弓上吻合病例随访中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胸腔胃自弓上与食管残端吻合后 ,与左侧胸腔内后方呈囊袋状自上而下走行 ,在左膈肌近中心腱部位的切口移行入腹腔 (95 2 % )。吻合口充气征常见 (78 3 % ) ,其中可见防止胃液返流的人工瓣膜 ,呈结节或瓣膜样软组织影突向腔内 (57% ) ;胸胃的中下部前壁相邻肺可见盘状肺不张 (51 8% ) ,胸胃内侧壁一般光滑 (74 7% ) ,部分可见胃黏膜皱襞症 (2 1 / 83 ,2 5 3 % ) ;左侧胸腔胃内均可见假肿瘤征 (1 0 0 % ) ,为突向胃内的软组织肿块影 ,中心部脂肪低密度影为其特征 ;4例胸胃部分突入纵隔或右侧胸腔 (4 82 % )。结论 CT胸部扫描可准确反映食管癌切除后 ,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后的解剖变化及对邻近脏器解剖与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94年2月至1996年3月在48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食管胃围领套入式端侧吻合方法进行食管胃吻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46~67岁,中位年龄58.7岁。食管癌33例,其中上段食管癌4例,中段食管癌16例,下段食管癌13例;贲门癌15例。胸内食管胃层一层围领套入式端侧吻合37例,其中弓上吻合9例,弓下吻合28例,颈部食管胃层一层围领套入式端侧吻合11例。1.2手术方法按常规程序和方法进行食管瘤贲门癌切除,闭合贲门或胃残端,将胃上提至主动脉弓下,弓上或颈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吻合方式和传统吻合方式对食管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全组 40 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均行左颈、右胸前外侧和上腹正中联合三切口食管胃三排无包套吻合术。A组 2 0 0例行食管断端弧形切割、胃半弧形切口胃部分粘膜食管吻合术 ;B组 2 0 0例按传统吻合方式即食管断端水平切割食管胃吻合术 ,两组进行术后几项观察指标的对照评估 :术后进食情况 ;吻合口大小及返流情况 ;餐前餐后食管液PH值测定 ;食管 2 4hPH值测定 ;食管测压分析 ;内镜活检。结果 全组发生吻合口瘘 13例 ( 3 2 5 % ) ,胸腔感染 5例 ,死亡 3例 (A组 2例 ,死 1例 ;B组 3例 ,死 2例 )。除食管测压分析显示A、B两组间无差异外 ,其他各项观察指标均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结论 新的吻合方式较传统吻合方式明显提高了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在行食管下段癌及贲门肿瘤根治性切除时,多切胃小弯侧组织及将血运较差的胃底切除,常规清扫第二站淋巴结。将食管断端全层与胃切端制作的粘膜下层管行单层宽边吻合后,再将残胃浆肌层切缘与吻合口上方食管周围的筋膜及胸膜作悬套缝合,使食管与胃粘膜下层紧贴套入,吻合口在无张力及隔绝胸腔负压的环境下愈合。结果:选择性15例食管下段癌及50例贲门肿瘤施行食管胃粘膜下层植入吻合悬套术,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未发生吻合口并发症。结论:作者认为本改良术式既达到根治切除目的,又能有效地预防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操作较简便,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加胃整形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对116例胸内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的同时,将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把胃整形后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结果此种手术方法能使整形的管状胃经食管床顺利上提至颈部,符合生理解剖.不减少胸腔内容积,保证了食管-胃能在无任何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吻合,且管状胃的血运良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贲门及部分胃小弯侧组织切除加胃整形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4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上段癌3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癌6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6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3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12例.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随访20例患者中,4例术后第3年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存活的16例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在食管贲门癌术中置人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并探讨其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中的意义。方法 90例食管贲门癌患于术中,将食管镜经胃残端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球部,再通过食管镜内腔置人十二指肠营养管;于术后24h开始滴注或推注氨素营养液,每天50—100g,直至术后第10—12天完全经口进食。结果 90例食管贲门癌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全部成功,每例耗时仅4—8min,术后早期营养状态良好,无吻合口瘘、胃梗阻、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经食管镜置人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方法简便、安全、实用、经济,该法对于食管贲门癌患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节约住院费用、减少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9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后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198例患者均进行过经上消化道的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贲门腺癌53例,食管鳞癌123例,食管腺癌22例。病变长度0.5-11cm。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02至2012-02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1.52%(3/198),均经通畅引流、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平均住院15天。结论器械吻合提高了食管胃的吻合质量,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及行食管胃吻合重建消化道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治疗的7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手术方法为:切除病变缝闭胃残端.于胃后壁,切开正三角形两侧边浆肌层,游离成"∨"形浆肌层瓣,纵行切开"∧"形游离食管前壁肌层,切开胃三角形底边黏膜,与食管黏膜做吻合后,将胃后壁"∨"形浆肌层瓣与食管"∧"形肌层瓣缝合.食管后壁全层与剩余胃黏膜层吻合.上提吻合口周围的胃壁,使浆肌层瓣突入食管腔内,包套重塑His角.术后随访并观察食管胃反流、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围手术期2例死亡,病死率为2.63%(2/76),其余7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年,有反酸症状者1例,占1.35%(1/74),行X线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钡剂明显反流;纤维内窥镜检查发现黏膜轻度改变.其余73例(98.65%)患者无症状,行X线钡餐透视和纤维内窥镜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具有明显的抗反流、防止吻合口狭窄作用,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残胃癌     
残胃癌是胃手术后较少见的一种并发病,是指良性疾病进行胃部分或次全切除后,在残胃内发生的癌。国内残胃癌至1984年报告158例,发病率为0.3—11%。本病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但以吻合口为最多见。Morgenstern报道1100例中,91%发生在胃肠吻合口部位。其次为贲门。大多数为进展期癌。其肉眼形态和组织学类型与胃癌基本相同。可见到肿块呈结节状、溃疡型、浸润型或仅见吻合口糜烂、粗糙不平或僵硬。其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多见,其次为未分化癌。  相似文献   

13.
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胸骨后胃颈部食管—胃吻合法安徽省阜南县医院外科(236300)王学勤,董金发,何影半个世纪以来,在食管癌切除及其途径、消化道重建的方法与径路和提高术后效果减少并发症三大方面上,许多学者创造了不胜枚举的方法和经验。在这基础上,笔者自19...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胃大部切除改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20例。随访期均在一年以上。经X线造影、纤维胃镜检查,以及胃液中胆酸盐含量测定均未发现残胃内有胆汁返流。我们认为空肠y型吻合口的角度是造成胆汁返流的主要因素。y型空肠吻合口角度越大,向残胃内返流的力越大;若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锐角时,此种力变小,当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0度时,即无胆汁向残胃返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吻合器和吻合环的合理使用,改进胃切除术后胃肠吻合方法。方法 全胃或胃部分切除后,用吻合器或/和吻合环完成消化道重建,包括食管空肠吻合、食管胃吻合、胃十二指肠吻合、胃空肠吻合和空肠端侧吻合等。结果 本组用吻合器或/和吻合环完成消化道重建182例,均为一次获得成功。无吻合口漏、出血及感染。术后3∽12个月随访复查胃镜或钡餐,仅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余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与传统手工吻合相比,吻合嚣和吻合环有方便、怏捷、可 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探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并有利于防止吻合口瘘或狭窄等。作者认为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尽量使用一次性吻合器和吻合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进型胃前壁黏膜活瓣成形在贲门癌切除术后的抗反流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型胃前壁黏膜活瓣成形治疗贲门癌患者384例.剥除胃浆肌层,暴露黏膜形成上窄下宽如烧瓶平面图形样,窄部黏膜比吻合口边缘宽1.0~1.5 cm,宽部黏膜距吻合口3~6 cm,然后食管黏膜与胃窄部黏膜分层吻合,浆肌层与食管肌层吻合,使胃黏膜折叠形成活瓣置入胃腔内,距下缘浆肌层约2cm环缩下缘边径中三分之一胃浆肌层,使凸入胃腔活瓣轻度展开,并形成一相对高压腔.结果 除4例并发吻合口瘘,3例合并胸腔感染外,其余病例均恢复顺利,大部分患者半年再次复查,有反流症状6例,余均无明显反流.结论 胃前壁黏膜活瓣成形可有效地起到抗反流作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型胃前壁黏膜活瓣成形在贲门癌切除术后的抗反流作用。方法采用改进型胃前壁黏膜活瓣成形治疗贲门癌患者384例。剥除胃浆肌层,暴露黏膜形成上窄下宽如烧瓶平面图形样,窄部黏膜比吻合口边缘宽1.0-1.5cm,宽部黏膜距吻合口3-6cm,然后食管黏膜与胃窄部黏膜分层吻合,浆肌层与食管肌层吻合,使胃黏膜折叠形成活瓣置入胃腔内,距下缘浆肌层约2cm环缩下缘边径中三分之一胃浆肌层,使凸入胃腔活瓣轻度展开,并形成一相对高压腔。结果除4例并发吻合口瘘,3例合并胸腔感染外,其余病例均恢复顺利,大部分患者半年再次复查,有反流症状6例,余均无明显反流。结论胃前壁黏膜活瓣成形可有效地起到抗反流作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性贲门癌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336例65岁以上贲门癌患者经腹经食管裂孔行根治性切除,利用吻合器将残胃或空肠与食管行端侧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未发生死亡,无吻合口漏,返流性食管炎157例,吻合口狭窄15例,应激性溃疡10例,呃逆50例,胃瘫17例,术后住院时间11~25天。结论老年贲门癌患者经过术前适当调整接受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是安全的,且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性贲门癌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336例65岁以上贲门癌患者经腹经食管裂孔行根治性切除,利用吻合器将残胃或空肠与食管行端侧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未发生死亡,无吻合口漏,返流性食管炎157例,吻合口狭窄15例,应激性溃疡10例,呃逆50例,胃瘫17例,术后住院时间11~25天。结论老年贲门癌患者经过术前适当调整接受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是安全的,且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胸腔内吻合、食管胃颈部吻合两种吻合方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吻合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食管胃胸腔内吻合,观察组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食管切除长度及切端癌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放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切除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食管切端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胃排空障碍、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酸、嗳气、胸痛、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而言,食管胃颈部吻合能够达到与胸腔内吻合相当的治疗效果,尽管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但其手术切除范围更广,切缘阳性率更低,远期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