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缺血修饰白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修饰白蛋白是心肌缺血发生后到发生细胞坏死之前的一个非常早期的指标,主要根据人血清白蛋白N末端与钴离子的结合力的改变而测定,心肌缺血一旦发生,就迅速升高,缺血停止后仍能持续数小时。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短期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照组,UA组与AMI组间血清IMA值无差异;冠脉单支病变组血清IMA值显著低于冠脉三支病变组;冠脉Gemini积分<20分组血清IMA值显著低于>40分组;UA和NSTEMI患者低危组血清IMA值显著低于高危组.结论 IMA有可能作为诊断无心肌细胞坏死急性心肌缺血和反映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风险在10%左右。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缺血时间过长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目前,生化标志物检测组合仍是ACS风险预测的首选[1]。通常选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c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为诊断ACS的标志物[2],然而,这些标志物仅仅在心肌细胞坏死之后释放入血液中才能被检测为阳性,不可作为判断心肌  相似文献   

4.
刘红  杨营军 《山东医药》2008,48(16):63-64
检测90例急性冠脉综合证(ACS)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结果ACS患者胸痛发作2h时血清IMA水平明显升高,并达高峰,4h时持续升高,6h时下降至正常范围.胸痛发作2、4h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UAP组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和STEMI组(P<0.05).认为IMA可作为诊断ACS的早期敏感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因胸痛4 h就诊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依据,分为ACS组(112例)和非缺血性胸痛(NICP)组(44例)。在胸痛〈4 h和4~8 h分别抽血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脏肌钙蛋白I(cTnI)等心脏生化标志物,并结合CAG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发病4h内对ACS诊断敏感性最高的是IMA(87.50%),特异性最高的是cTnI达95.45%,准确性最高的是IMA达80.77%;4~8h对ACS诊断敏感性最高的是IMA,达91.07%,特异性最高的是cTnI(97.73%),准确性最高的是CK和IMA,二者分别为85.90%,85.25%,无显著差异,并列第一。综合判断,无论是〈4h,还是4~8h,敏感性和准确性最高的是IMA,特异性最高的是cTnI。4 h内IMA等5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达89.28%,特异性达95.45%,准确性达91.02%,均为最高水平。结论:对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IMA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最高,cTnI的特异性最高,IMA等5种指标联合检测可将其诊断提高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测定与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multi-sil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联合检查诊断早期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8例疑诊早期...  相似文献   

7.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赖泽仁  李凌  金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3):1267-1269
目的 与传统的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指标心电图(ECG)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相比,观察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AC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急诊胸痛入院的老年患者76例,入院后即刻查IMA、cTnT和ECG三项指标,用常规方法诊断,观察IMA对ACS的诊断性能。结果 IMA诊断缺血性胸痛的敏感度为80%,特异性仅46%。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0%。结论 IMA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早期指标,IMA、cTnT和ECG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急诊室快速、正确地诊断ACS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生化标记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生化标记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均在组织已发生坏死后才释放入血;而研究发现缺血修饰白蛋白能在ACS的早期可逆阶段检出,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有助于ACS的除外诊断及短期危险分层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生化标记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生化标记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均在组织已发生坏死后才释放入血;而研究发现缺血修饰白蛋白能在ACS的早期可逆阶段检出。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有助于ACS的除外诊断及短期危险分层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诊老年患者共153例作为病例组,年龄>65岁,入选患者均有胸痛、呼吸困难、或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典型(或不典型)症状的疑似ACS,所有患者在就诊即刻、12 h抽血检测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入院后常规查18导联心电图(ECG)、心脏彩色B超、胸部X线、腹部彩色B超和冠状动脉造影。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抽血检测IMA水平。分别评价IMA、cTnI、ECG指标对老年ACS患者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ACS患者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IM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结果 153例病例中,12 h cTnT阳性86例,最终诊断ACS 95例,95例包括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36例、急性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1例、非ACS 58例;来诊即刻IMA对12 h cTnT阳性及最终诊断ACS的敏感度[95.3%(82/86)、96.8%(92/95)]、阴性预测值[92.7%(51/55)、94.5%(52/55)]最高,cTnT即刻的敏感度[26.7%(23/86)、25.3%(24/95)]、阴性预测值[50.8%(65/128)、44.5%(57/128)]很低,ECG对12 h cTnT阳性及最终诊断ACS的敏感度[40.7%(35/86)、41.1%(56/67)]、阴性预测值[52.3%(56/107)、47.7%(51/107)],3个指标联合应用对12 h cTnT阳性及最终诊断ACS的敏感度[98.8%(85/86)、97.9%(93/95)]、阴性预测值[98.1%(50/51)、96.1%(49/51)],在4组中ACS组IMA明显高于非ACS组且有统计学意义,AMI组高于UA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MA在急症患者中对AC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价值很高,对危险分层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缺血修饰白蛋白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可的心肌缺血检测指标,主要由缺氧心肌产生的应激诱发循环中白蛋白的降解而产生。研究发现,缺血修饰白蛋白不仅与心肌缺血有关,也可以在缺血性脑卒中、肺梗死、周围血管栓塞等缺血性疾病中出现在妊娠时亦可升高。虽然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其在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预测心血管事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缺血修饰白蛋白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为心肌缺血发作时人血清白蛋白氨基酸末端序列乙酰化或缺失所致,IMA是迄今为止唯一经美国FDA批准上市销售用为临床诊断的心肌缺血生化标志物.鉴于缺血修饰白蛋白敏感性极高,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缺血修饰白蛋白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作为心肌缺血标志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救治的发病6h内可疑缺血性胸痛,且不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标准者。全数患者在入院即刻分别检测IMA、cTnT、CK-MB,并在发病12h后再次检测cT-nT。由2名心脏科专家在对IMA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做出12h和临床最终诊断。根据12hcTnT结果和临床最终诊断,分别计算IMA诊断精确度。结果:313例可疑胸痛者中12hcTnT阳性、最终诊断ACS者分别为116和163例。对预测12hcTnT阳性,以急诊即刻cTnT特异性(99.49%)、阳性预测值(96.55%)、阳性似然比(47.31)最高,IMA测值最低;IMA敏感性(94.83%)、阴性预测值(95.59%)最高,阴性似然比(0.08)最低,IMA阴性组有6例患者12hcTnT阳性。对最终诊断ACS,IMA的特异性(90.79%)和敏感性(74%)均较低。163例最终诊断为ACS的患者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66例,STE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7例。3组IM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较非ACS组IMA水平显著升高。结论:IMA存在少数假阴性,使临床安全性受限。由于IMA极低的检验特异性,且无法区别UA和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对ACS危险分层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4.
15.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心肌缺血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水平,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疾病诊断、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7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并以120例无急性心肌缺血者作为对照(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3例,健康者40例),采集肌钙蛋白指标及GRACE评分,并对所有入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118.02±38.14,U/m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121.34±53.73,U/ml),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95.03±32.78,U/m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101.65±30.04,U/ml),健康人群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71.87±10.86,U/ml),五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最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GRACE评分无相关性;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内和出院前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无差异;④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肌钙蛋白I无相关性;⑤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用于诊断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ROC曲线敏感度为68.7%,特异度为60%,曲线下面积为0.641,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准确性较低。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型心肌缺血标志物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无区别;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诊断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准确性较低,目前不能还作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8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49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74例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组)、395例急性胸痛者(急性胸痛组,包括急诊ACS患者133例与随诊胸痛患者262例)和68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PCI组)血清或血浆IMA水平,并对其中急诊ACS患者进行IMA水平动态观察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根据ROC曲线,当临界值为0.45时综合评价最佳。ACS组和病毒性心肌炎组IMA水平分别为(0.55±0.11)吸光度单位(ABSU)和(0.38±0.11)ABSU,高于健康对照组[(0.34±0.08)ABSU,P〈0.05],且ACS组和病毒性心肌炎组之间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胸痛组中急诊ACS患者IMA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0.54±0.12)ABSU和77.4%,高于随诊者的(0.44±0.12)ABSU和39.3%(P〈0.01)。在133例急诊ACS患者中,首诊1h内IMA阳性率为82.O%,高于同期cTnI阳性率40.6%(P〈0.01),就诊后6—24hIMA与cTnI水平及阳性率较首诊1h内显著升高(P〈0.01)。在72例急性胸痛发作3h内入院且cTnI均为阴性的ACS患者中,首诊IMA阳性率为86.1%,心电图阳性率为72.2%,两者联合测定阳性率为93.1%。PCI术后即刻患者动脉血浆IMA水平较术前IMA明显升高(P〈0.05)。首诊ACS患者IMA水平高于临界值,于入院1天达峰值,且持续升高,后缓慢下降,入院14天IMA均值接近正常水平。结论IMA早期诊断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