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预防性调牙合的时机的观察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256603)赵呈利梅香舒静媛山东省滨州医学院口腔系教研究李言君陈淑兰本文对龋洞充填后进行预防性调牙合的时机及意义进行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深龋病例161例,208颗,男69例女92例;...  相似文献   

2.
金属嵌体修复磨牙邻(牙合)面洞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金属嵌体与银汞合金充填磨牙邻(牙合)面洞的疗效。方法 选取上(牙合)第一磨牙因龋损而制备近中邻(牙合)面洞者,分别以金属嵌体或银汞合金修复各50颗牙,跟踪观察5年(1997~2002年),比较结果。结果 用嵌体修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邻(牙合)面洞成功48颗牙,失败2颗牙,用银汞合金修复成功37颗牙,失败13颗牙。结论 用嵌体修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邻(牙合)面洞的疗效明显优于银汞合金修复者。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87年下半年内,使用上海青浦齿科材料厂生产的GI—Ⅰ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充填龋齿。随机选择62例,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从10岁至55岁,20岁以上者50例。共89颗患龋恒牙,其中第一磨牙40颗,第二磨牙18颗,第二双尖牙10颗,其余各牙21颗。(牙合)面洞41个,邻(牙合)洞26个,牙颈部楔状缺损18个,前牙邻面切  相似文献   

4.
成人前牙反牙合因影响面容、咀嚼等功能,常急切要求医 师为其进行快速牙齿美容。作者选择部分患者进行美容修 复,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71颗反牙合牙,其中男性21例,女 性25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19岁,平均31岁。71颗被 修复牙中,上颌中切牙18颗,上颌侧切牙49颗,上颌尖牙4 颗。 1.2 治疗方法 1)行根管治疗。反覆牙合3mm以上的前牙 常规进行根管治疗。2)牙龈修整术。对唇侧龈缘与邻牙龈 缘不协调者进行牙龈修整术,切除塌陷或赘生的牙龈,恢复 龈缘的位置和外形,使之与邻牙牙龈协调一致。3)桩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金属嵌体与银汞合金充填磨牙邻He面洞的疗效。方法 选取上He第一磨牙因龋损而制备近中邻He面洞者;分别以金属嵌体或银汞合金修复各50颗牙,跟踪观察5年(1997-2002年),比较结果。结果 用嵌体修复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邻He面洞成功48颗牙,失败2颗牙,用银汞合金修复成功37颗牙失败13颗牙。结论 用嵌体修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邻He面洞的疗效明显优于银汞合金修复者。  相似文献   

6.
牙隐裂临床上颇为常见,裂纹不易发现,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牙拔除。本文对1995年~1998年在我院治疗的部分病例40例患者48颗隐裂牙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单位:300041天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一、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8~69岁。40例患者48颗均为磨牙,其中上颌32颗,下颌16颗。大多数患者平常有咬硬物史,冷热刺激敏感,咀嚼无力,严重者可引起牙髓炎症状。临床上大多数牙合面明显磨耗、牙尖高陡、边缘锐利、侧方牙合障碍,有的患者甚至呈反横牙合曲线,隐裂部分用2%碘酊涂于牙合面可见与发育沟相重叠,并越过边缘嵴达邻面,活髓…  相似文献   

7.
隧道式充填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隧道式充填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邻面龋坏所致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牙35颗,常规牙髓治疗后进行隧道式充填,跟踪随访2年。结果 1a后35例患者的35颗牙进行临床复查,成功率为100%;2a后,2例2颗牙失访,33例患者的33颗牙进行临床复查,成功率仍为100%。结论 隧道式充填法保留了患牙的邻面接触点和边缘嵴,对于恢复牙齿的邻接关系,提高患牙抗折力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改良隧道式充填法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隧道式充填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因邻面颈部龋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后牙41颗,常规牙髓治疗后,从邻面龋洞颊舌侧为人路作改良隧道式充填,跟踪随访1~2a,评价其疗效。结果 1a后,1例失访,其余19例患者的40颗患牙完好,成功率100%;2a后,19例患者的40颗患牙复查,成功率仍为100%。结论 改良隧道式充填法保留了患牙邻面接触点和边缘嵴,因而保留了良好的邻接关系,提高了患牙的抗折力,简化了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9.
选择2008年至2009年在我院就诊患者28例共28颗患牙,其中前磨牙11颗,磨牙17颗。患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牙体缺损部分被倾斜邻牙遮挡,若调磨邻牙去除倒凹对邻牙会有较大损害,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后磨牙牙髓治疗后三种洞型进行折裂负荷测试。其抗折力分别为:邻牙合洞型1725N(176.02kgf),牙合颈洞型2282N(232.93kgf),带固体 的邻牙合洞+牙合面洞型1765(180.11kgf)。证实了牙合颈洞型抗折力最好,带固位沟的邻牙合洞+牙合面洞型次之。经统计学处理,邻牙合洞型和牙凳颈洞型抗折力有显著性差异,而邻牙合洞和带固体钩的邻牙合洞+牙合面洞型的抗折力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志华 《口腔医学》2008,28(9):500-501
目的 比较银粉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结术修复后牙邻<牙合>面Ⅱ类洞的疗效.方法 185例患者的232颗患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银粉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结术修复后牙邻<牙合>面Ⅱ类洞,两年随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修复两年后,银粉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结术的成功率分别为94.8%和88.8%.结论 两种方法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都较适合后牙邻<牙合>面Ⅱ类洞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复面Ⅱ类洞邻面部分、银汞合金充填(牙合)面部分时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680颗复面Ⅱ类(MO、OD)患牙分成两组,试验组560颗患牙在洞的近、远中部分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其洞型的(牙合)面部分用银汞合金充填;对照组120颗患牙用传统方法银汞合金充填随访2年.结果2年后试验组患牙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牙修复成功率(x2=10.44P<0.01).结论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复面Ⅱ类的邻面部分银汞合金修复(牙合)面部分,这种充填修复复面Ⅱ类洞的方法是可行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前磨牙区多生牙的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就诊的146例前磨牙区多生牙患者,对性别、年龄、部位、数目、对邻牙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146例(245颗)前磨牙区多生牙发生于下颌前磨牙区有208颗(84.90%),牙列位置中以腭/舌侧最常见,有209颗(85.31%);方向上以垂直阻生最常见,有216颗(88.17%)。形态中以补充型的最常见,有221颗(90.20%)。分型中Ⅱ型的有131颗(53.47%)。对邻牙产生继发影响的发生率分别为I型(71.21%)、Ⅱ(32.82%)、Ⅲ(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磨牙区多生牙多发于男性,多发于下颌舌侧,形状多为补充型。分型多为Ⅱ型。  相似文献   

14.
改良联合充填法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垂直型食物嵌塞,临床上常采取调(牙合)等方法综合治疗,但对邻牙间无接触的病例效果不理想。笔者自1987年以来将一些口腔科专著介绍的联合充填法作了某些改进后应用于临床,共治疗15例,30颗牙,  相似文献   

15.
改良粘固支架增加后牙邻牙合窝洞固位力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230001)丁晓红鸠尾固位是制备后牙邻牙合洞银汞合金充填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临床上往往因牙齿龋坏过大或生理解剖形态造成牙合面窄小不能制备出满意的鸠尾固位形而影响了充填后的效果。笔者曾给一位病人...  相似文献   

16.
牙根横折的治疗(附25例报告)南京市口腔医院内科龚玉宽本组共25例(27颗牙)。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13~52岁。前牙16颗,后牙11颗,根折部位:根上段折7颗,根中段折14颗,根下段折6颗。均为恒牙。治疗方法:①牙间固定法:门诊常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7.
后牙复合树脂嵌体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以来,应用复合树脂嵌体对215例牙体缺损患牙(主要用于[牙合]面洞、邻[牙合]面洞、牙颈部洞,要求患牙具有足够的健康牙体组织)进行充填修复,其中男112例,女103例,年龄18~60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烤瓷贴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 997年开始应用烤瓷贴面修复技术为 3 6例患者的 74颗患牙进行修复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 :30 0 0 4 1天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一、材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3 6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2 8例 ,年龄范围在2 1~ 4 3岁 ,共有患牙 74颗。这 74颗患牙均为上前牙 ,四环素牙 1 8颗 ,氟斑牙 2 4颗、前牙切 1 / 3缺损 1 5颗 ,前牙切角缺损 1 0颗 ,前牙间小间隙 7颗。患者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 ,上前牙均无明显前突 ,前牙为非对刃牙合或反牙合。2 .材料 :烤瓷贴面用日本SHOFO烤瓷贴面专用瓷粉系列。粘接用日本SHOFO烤瓷贴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修复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磨牙牙体缺损患者60例.30例患者共计35颗患牙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工作模型、对验模型及咬合记录的三维数据;用软件的全冠设计程序设计有咬合关系及邻牙接触关系的全解剖形态氧化锆全瓷单冠;用数控机床和氧化锆块制作、终烧结并上釉完成最终修复体,临床试戴并粘固(全瓷冠组).30例患者共计30颗患牙制作金合金铸造单冠(铸造冠组).参考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评价标准,戴冠后即刻、3、6、12、24个月临床观察和评价修复体外形、颜色、自身和对(牙合)牙磨耗及修复体破损情况.结果 35件氧化锆全瓷冠均未出现崩瓷及折裂,修复后24个月5例患者5件全瓷冠对(牙合)牙出现Ⅰ级磨耗,1例患者1件全瓷冠对(牙合)牙由修复后即刻的Ⅰ级磨耗变为Ⅱ级磨耗,全瓷冠抛光后对(牙合)牙磨耗未进展.30件金合金铸造冠无磨穿等破损现象,对(牙合)牙无明显磨耗.结论 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磨牙牙体缺损,美观程度较好、不易破损、磨耗,但氧化锆全瓷冠可在一定程度上磨耗其对(牙合)天然牙,应严格把握临床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段式横断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对邻牙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双侧低位水平阻生牙患者62例,共124颗牙。将患者左右侧阻生牙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2颗。A组采用三段式横断法拔除阻生牙,B组采用两段式横断法拔除阻生牙。比较两组术后1周邻牙温度敏感、叩痛及松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A组患者邻牙的温度敏感、叩痛及松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时,三段式横断法可以减少邻牙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的拔牙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