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新生儿血浆生长抑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主要分布于胃肠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为了探讨新生儿血浆SS水平及其意义,本文检测了47例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第1、5、9天血浆SS水平的变化,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47例均为本院产科正常分娩出生  相似文献   

2.
血液动力流变学无创伤性检查,国内儿童正常值报告尚不完全。低年龄儿童的参数尤感缺乏。为此,我们采用XG—Ⅱ型血液循环功能测试仪检测挠动脉图的方法对163例1~7岁儿童进行了血液动力流变学16项参数检测,以供临床参考。检测对象163例1~7岁儿童系来自托儿所,经检查无心肺疾患的健康儿童。每岁1组共6组,男女未分计,各组例数见附表。检测方法受检前先测量体重及身高,休息10分钟后坐位测量血压,以该仪器描记挠动脉图形,根据挠动脉图形(见XG-Ⅱ型血液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简称MBD)的铁营养状况及本症与铁营养的关系,本文对92名确诊为本症的病儿进行了铁营养指标的实验室检测,并检测了同年龄同条件非多动症的正常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多动症组SF、Hb 低于正常组,而FEP 却高于正常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部分多动症的病因,可能与营养性缺铁有关。本文未对多动症病儿进行铁剂治疗观察,其疗效尚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浆渗透压正常值。方法检测2003年1月~2004年12月郑州地区省、市医院妇产科,我院儿保科、新生儿科共30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浆渗透压,其中104例同步检测血Na 、血糖和BUN值。分析胎龄、年龄、体重、性别、出生地区对新生儿血浆渗透压的影响。结果30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渗透压直接检测值为(285·88±9·40)mOsm/L;其中104例的直接检测值与计算值分别为(285·38±9·60)mOsm/L、(283·02±8·94)mOsm/L;直接检测值和同步检测计算值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胎龄、年龄、体重与血浆渗透度的相关数为r=0·0299(P>0·05),r=-0·1440(P<0·05),r=-0·0432(P>0·05)。不同出生地区、不同性别新生儿血浆渗透压无明显区别。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浆渗透压和正常成人血浆渗透压正常值相接近,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P)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乳胶凝集法(Latex)法对42例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是诊断DIC的早期、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乳胶凝集法(Latex)法对42例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诊断DIC的早期、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象 :窒息组为足月重度窒息儿 2 0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均 <3分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3189± 2 13)g ,胎龄 37~ 40周 ;2 0例中有颅内出血者 2例 ,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15例 ,合并吸入性肺炎 12例。早产儿组 :18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 8~ 10分 ,男 13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 (2 0 2 9±36 6 )g ,胎龄 32~ 36周 ,经头颅CT证实无颅内病变。对照组 :足月健康新生儿2 2例 ,出生体重 (32 14± 30 2 ) g ,胎龄37~                   表 1 三组新生儿生后血浆CGRP的动态变化 (ng/L…  相似文献   

8.
体液的渗透压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必要因素,具有与体液pH同样之重要意义。我们对正常及窒息新生儿血清、尿液渗透克分子浓度测定和计算,并进行了比较,以探索尿液、血清渗克分子浓度比值(简称尿血渗比)在对窒息儿预后估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症肺炎及重度哮喘儿血浆内皮素—1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测定健康儿及重症肺炎和重度哮喘儿血浆内皮素-1,结果重症肺炎及重度哮喘儿治疗前血浆ET-1均较健康儿明显升高,治疗后重症肺炎儿血浆ET-1降至正常,而重度哮喘血浆ET-1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亦较重症肺炎组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健康儿及重症肺炎和重度哮喘儿血浆内皮素-1(ET-1),结果重症肺炎及重度哮喘儿治疗前血浆ET-1均较健康儿明显升高,治疗后重症肺炎儿血浆ET-1降至正常,而重度哮喘儿血浆ET-1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亦较重症肺炎组高(P<0.001)。提示ET-1参与了重症肺炎及重度哮喘的病理生理变化,是重症肺炎及重度哮喘发病的重要促发因素之一,还可能在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湿热心脏炎患儿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9例风湿热心脏炎患儿及21的健康儿童血浆ET及CGRP。结果患儿治疗前血浆ET升高而CGRP降低,心功能好转后分别回降及回升。心功能Ⅲ、Ⅳ级和心功能Ⅰ、Ⅱ级患儿及对照组儿童血浆ET逐渐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而CGRP却逐渐升高,但后两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治疗前患儿ET与CGRP水平成直线负相关(γ=0.68,P<0.01)。结论血浆ET及CGRP可作为风湿热心脏炎患儿心功能状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与肾病综合征之间的关系,采用比色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了活动期肾病综合征患儿59例、治疗后48例的血浆NO及ET水平,并设2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发现肾病综合征活动期血浆NO与ET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活动期与缓解期血浆NO与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NO水平与E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5,P<0.05),显示NO与ET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IE新生儿血浆N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血清电解质的变化,评价血浆NT-pmBNP对新生儿窒息并心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确诊为HIE的64例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对各组HIE患儿及41例健康新生儿(健康对照组)采用竞争性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浆NT-proBNP,采用电解质分析仪检测其血清钾、钠、氯、钙水平.结果 轻度HIE组血浆NT-proBNP[(3 540±992)p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 192±1 486)pmol/L](t=1.908 P<0.05);中度HIE组血浆NT-pmBNP[(4 012±1 002)pmol/L]明显高于轻度组(t=1.979 P<0.05);重度HIE组血浆NT-proBNP[(4 228±1 087)pmol/L]明显高于中度HIE组(t=2.71 P<0.05).血钠、氯、钙随HIE程度的加重而渐降低.轻度HIE组血清钠、氯、钙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45,2.56,3.01 Pa<0.05),二组血清钾水平无明显差异(t=1.18 P>0.05);中度HIE组血清钠、氯、钙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t=2.78,2.91,3.21 Pa<0.05),二组血清钾水平无明显差异(t=1.09 P>0.05);重度HIE组血清钠、氯、钙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t=2.92,2.98.3.32 Pa<0.05),二组血清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t=1.21 P>0.05).重度HIE组血浆NT-pmBNP水平与血清钠、氯、钙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762,-0.781,-0.802 Pa<0.01).结论 HIE患儿血浆NT-pwBNP水平能反映其心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及疗效.联合检测HIE息儿血浆NT-proBNP和血清电解质水平对于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预测预后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正常儿童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保守治疗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其是否可以早期预测Kalamchi-MacEwen Ⅱ型股骨头坏死.方法 在标准的骨盆正位片上,测量1~10岁正常儿的股骨近端Alsberg角,每个年龄段测量100例,共1000例;同时,测量112例行保守治疗(Pavlik支具或闭合复位)DDH患儿术前的Alsberg角,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儿比较.对随访至骨成熟期,获得成功复位(同心复位,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的42例(64髋)患儿,及24例(28髋)发生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复位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演变规律.结果 正常儿Alsberg角随年龄呈下降趋势,1岁时左侧平均为76.5°±3.4°,右侧为76.7°±4.6°;10岁时降至左侧65.2°±4.1°,右侧64.7°±4.3°.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不同性别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左侧P=0.072,右侧P=0.342).DDH患儿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1.5°±3.9°,年龄匹配的正常儿为74.9°±4.5°(P<0.001).获得成功复位的患儿,复位后Alsberg角逐年下降,最后随访时平均为68.4°±6.0°(56°~88°),接近同龄正常儿.在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0.4°±4.6°(74°~86°),最后随访时为86.2°±5.5°(70°~97°).结论 正常儿童股骨近端的Alsberg角随生长发育逐年减小,DDH患儿的Alsberg角较同龄正常儿明显增大,但获得成功复位后,Alsberg角逐渐恢复正常发育.但在发生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治疗后Alsberg角不随年龄减小,反而增大.因此,Alsberg角可能是DDH保守治疗后发生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血浆蛋白质成分(含氨基酸)检测的进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浆蛋白质是血液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具有重要而广泛的生理功能。血浆蛋白质种类繁多,目前已研究过的至少有300种,其中已分离出纯品或接近纯品者即达100余种。血浆蛋白的代谢与众多脏器和组织关系密切,当这些脏器或组织发生病变时必然会引起相关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因此,血浆蛋白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实验室诊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检测了 3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意义。临床资料 :34例新生儿HIE的诊断及分度均符合杭州会议标准 ,其中男18例 ,女 16例。根据临床有无惊厥发作将患儿分为惊厥组与非惊厥组。对照组为 12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 ,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正常新生儿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PA)及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收集32名ICP孕产妇(ICP组)和32名对照孕产妇(对照组)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娩前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分娩时应激自我评价。在新生儿娩出后即刻收集脐静脉血,记录出生结局,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脐血中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含量。结果:ICP组产前心理焦虑和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分娩时应激自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ICP组脐血中CORT和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1),而DHEA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P组DHEAS/ACTH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RT/DHEAS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CP孕产妇的甘胆酸水平与脐血中的DHEAS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47,P<0.01)。结论:ICP可导致新生儿HPA轴的反应性下降,DHEAS分泌亢进,CORT与DHEAS存在分离现象,肾上腺皮质胎儿带可能存在功能损伤。[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5-8]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新生儿血浆及气道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影响,探讨其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使用机械通气新生儿设为机械通气组,31例未使用机械通气新生儿设为非机械通气组,动态观察机械通气组患儿在机械通气后1、24、48、72 h和撤机后24 h血浆中SP-A及在机械通气后1、24、487、2 h BALF中SP-A在各时段的变化,非机械通气组也以同样时段采集静脉血及BALF,用Western dot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SP-A水平。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相关性分析应用直线相关公式计算关联系数r值。结果机械通气组患儿血浆中SP-A水平明显升高,BALF中SP-A水平显著降低,与非机械通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SP-A水平与使用机械通气天数相关。机械通气后48 h血浆及BALF中SP-A水平出现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好转撤机,血浆中SP-A水平逐渐回落,提示机械通气后48 h患儿可能开始出现肺损伤。结论动态观察新生儿机械通气时血浆及BALF中SP-A水平可能有助于监测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发生,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特点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临床怀疑真菌感染的早产儿,应用MB -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同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检测.确诊真菌性败血症的患儿为病例组,未确诊者为对照组.分析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结果 30例疑诊患儿,病例组14例.病例组中,71.4% (10/14)的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血培养均为假丝酵母菌(念珠菌).临床表现除出现感染症状外,85.7% (12/14)的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42.9%( 6/14)的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合并真菌性脑膜炎.病例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为181.1(129.6~1009.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0(5.0 ~8.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合并真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为1565.5(183.6~3549.3) pg/ml,8例未合并真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为159.0(48.0~183.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浆1,3-β-D葡聚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多见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以念珠菌血症多见,多数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易合并真菌性脑膜炎.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检测血浆及气道灌洗液中SP-A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6):459-4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