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调和肝脾之四逆散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四逆散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电刺激法制备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同时检测大鼠下丘脑CRH mRNA和垂体ACTH mRNA含量变化。结果四逆散能改善大鼠行为表现,降低大鼠血浆ACTH、下丘脑CRH、血浆CORT的含量及下丘脑CRH mRNA和垂体ACTH 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四逆散可有效调整慢性应激大鼠HPA轴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及游泳力竭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的差别,并采用生化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醇(CORT)的含量。结果:逆灸命门+力竭组力竭游泳时间较力竭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各组内HPA轴的3种激素表现同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命门组大鼠的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无明显变化;力竭对照组大鼠的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力竭对照组比较,逆灸命门+力竭组大鼠的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运动力竭后HPA轴出现过度应激,逆灸命门穴可缓和其应激程度,这可能是逆灸命门穴能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其游泳力竭时间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背部循经推拿手法对慢性束缚应激亚健康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与CRH蛋白表达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影响,探讨推拿调理亚健康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与推拿干预组,每组20只。模型组连续21 d造模干预,每天给予3 h的连续束缚以限制其活动。干预组于每日造模后1 h内给予背部循经推拿干预。正常组正常饲养,每天亦经过前两组同样的抓取、固定而非束缚等过程。造模干预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方法检测下丘脑CRH mRN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CRH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CTH与CORT。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2)模型组血清CORT浓度高于正常组(P0.05),干预组CORT浓度较模型组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干预组血清ACTH浓度均高于正常组(P0.05),但干预组ACTH浓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应激致亚健康模型大鼠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亢进,推拿干预能够下调下丘脑的CRH mRNA表达从而下调血清CORT与ACTH含量,达到拮抗亚健康状态下HPA轴的功能亢进,改善亚健康状态身心症状,这是推拿调理亚健康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五脏俞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应激下血清皮质醇(CORT)、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变化,探讨五脏俞穴位埋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埋线组(C组)、模型+应激组(D组)、模型+应激+埋线组(E组)。应激从第5周开始,每天1次给予制动应激,持续4周。五脏俞穴位埋线从第1周开始,每周1次,共8次。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5组大鼠ACTH、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CRH、CORT含量降低(P0.05),ACTH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ACTH、CRH、CORT含量及E组CRH含量升高(P0.05),E组ACTH含量降低(P0.05),CORT含量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E组ACTH、CORT、CRH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障碍,慢性应激可加重HPA轴的功能紊乱,五脏俞穴位埋线可改善慢性应激和衰老导致的HPA轴功能障碍状态,降低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脑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7只。空白组不予造模,其余3组均采取束缚-浸水(RWIS)造模法造应激性胃溃疡(SU)大鼠模型,首次造模后第3日,除空白组外各组重复上述造模过程再次造模。造模后第1日进行干预,针刺组针刺中脘、足三里穴,连续5d。药物组每日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溶液2m L灌胃,连续5d。5d后测定大鼠血清、脑组织中CRH、ACTH水平,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充血明显,有斑点状糜烂、出血,损伤程度明显;针刺组和药物组损伤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脑组织中CRH、ACTH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血清CRH、ACTH、下丘脑CRH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1),垂体ACTH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下丘脑CRH水平下降(P0.05),血清中CRH、ACTH、垂体ACTH水平明显有下降趋势。结论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与CRH、ACTH水平升高有关。针刺可以有效进行干预,而且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中枢和外周CRH、ACTH的水平,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得到调节,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JNK信号通路被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阻断后,电针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和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关键指标的调节作用,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电针组、溶剂组、阻断剂组、氟西汀+阻断剂组、电针+阻断剂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拟抑郁症模型,持续21天,采用糖水实验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垂体ACTH、下丘脑CRH及血清ACTH和COR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垂体ACTH和血清CORT表达显著增加(均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CTH含量显著增加(P 0. 05);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血清ACTH、垂体ACTH显著降低(均P 0. 01),电针组血清ACTH显著降低(P 0. 05)、垂体ACTH显著降低(P 0. 01);与阻断剂组相比,电针+阻断剂组血清ACTH、垂体ACTH显著降低(均P 0. 05),氟西汀+阻断剂组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HPA轴上的关键指标ACTH、CORT和CRH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且与阻断剂SP600125的协同抗抑郁作用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头皮丛刺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证明头皮丛刺对焦虑症的治疗作用,并且通过分析头皮丛刺对焦虑模型大鼠的血浆和下丘脑中CRH、ACTH、CORT水平表达的影响,讨论头皮丛刺对焦虑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头皮丛刺组。采用不可预知的应激性刺激法进行焦虑症大鼠模型复制。分组后头皮丛刺组针刺大鼠百会穴、神庭穴、四神聪穴,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14天。行为学测定: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大鼠的焦虑行为轻重;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法测下丘脑CRH、ACTH、CORT、NPY含量; RT-PCR法检测NPY受体Y1 mRNA、Y5 mRN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开臂次数(OE)占进入两臂区停留总次数的百分比(OE%)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头皮丛刺组的OE%值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浆和下丘脑中CRH、ACTH、CORT浓度以及下丘脑NPY浓度明显变化;与模型组对比,头皮丛刺组大鼠血浆和下丘脑中CRH、ACTH、CORT的浓度以及下丘脑NPN浓度明显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内的NPY受体Y1mRNA、Y5mRNA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对比,头皮丛刺组大鼠下丘脑中NPY受体Y1 mRNA、Y5 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头皮丛刺对焦虑症有治疗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作用于HPA轴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和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轴 )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 7种不同的应激方式交替作用于SD大鼠 2 1d ,制成慢性应激模型 ,用韩氏电针仪 ,以 2Hz频率 ,0 .6mA电流强度 ,电针“百会”和“印堂”穴 ,每天 1次 ,每次 2 0min ,共2 1d。通过开野实验及糖水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 ,运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下丘脑CRF、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含量 ,并与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束缚组做比较。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 ,模型组及模型束缚组开野实验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 ,糖水的摄入量明显减少 ,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含量明显升高 ,而电针组和百优解组可明显增加开野实验的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的摄入量 ,并可降低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分泌。结论 :慢性应激引起大鼠的活动性降低 ,探究行为减少和HPA轴亢进 ,电针可能通过调整垂体ACTH、肾上腺CORT的过度分泌 ,从而纠正HPA轴亢进 ,进而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相似文献   

9.
健脾益气中药对慢性应激大鼠HPA轴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之中药复方四君子汤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设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四君子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电刺激法制备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观察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同时检测大鼠下丘脑CRHmRNA和垂体ACTHmRNA含量变化。结果:四君子汤能改善大鼠行为表现,降低大鼠血浆ACTH、下丘脑CRH、血浆CORT的含量.控制下丘脑CRHmRNA和垂体ACTHmRNA的过量表达。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复方可有效调整慢性应激大鼠HPA轴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龙牡桂枝汤及其拆方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调节作用,阐释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幼年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盐酸哌甲酯组(2 mg·kg~(-1)),龙牡桂枝汤组(30 g·kg~(-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21 g·kg~(-1)),甘麦大枣汤组(9.24 g·kg~(-1)),石菖蒲-远志组(4.62 g·kg~(-1)),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盐皮质激素受体(MR),糖皮质激素受体(GR),CRH及海马GR,M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盐酸哌甲酯组、龙牡桂枝汤组大鼠血清CORT,ACTH,CRH水平,下丘脑GR,CRH及海马MR,GR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其海马GR mRNA表达明显高于盐酸哌甲酯组(P0.01)。拆方研究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和甘麦大枣汤组大鼠血清ACTH,CRH水平,下丘脑MR,GR,CRH及海马GR,MR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大鼠血清CORT水平明显升高(P0.01),石菖蒲-远志组大鼠血清ACTH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龙牡桂枝汤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与提高血清CORT,ACTH,CRH水平,增加下丘脑MR,GR,CRH及海马GR,MR mRNA的表达,从而调控HPA轴功能有关。各拆方药组对HPA轴功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石菖蒲-远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血清及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SGU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7只。采用束缚-浸水应激法制备SGU模型。艾灸治疗组灸"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每次20min,1次/d,共5d;西药治疗组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按0.2mg·kg-1·d-1灌胃给药,共5d。用Guth法测定胃黏膜损伤程度,HE染色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下丘脑中CRH,血清、垂体中ACTH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HE染色示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血清及下丘脑CRH、血清及垂体ACTH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艾灸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均降低(P0.01,P0.05),光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减轻,血清及下丘脑CRH、血清及垂体ACTH含量降低(P0.01,P0.05)。结论:艾灸可有效逆转SGU引发的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及脑组织中CRH、ACTH的含量,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模拟失重和辐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方法:采用头低位-30°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60Co-γ射线照射模拟辐射.中药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按7g/(kg·d)给予太空燮理汤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采用放免法检测3个时间点(实验第11、16和21天)各组大鼠血清中CORT、下丘脑中CRH和垂体中ACTH的含量.结果:实验第11、16和21天悬吊组和悬吊加辐射组大鼠血清CORT和垂体ACTH含量高于正常组;悬吊组和悬吊加辐射组大鼠下丘脑CRH含量在实验第11天高于正常组.在实验第16天和21天低于正常组;实验第11天悬吊加辐射组大鼠血清中CORT的含量高于悬吊组;实验第11、16和21天,中药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低于悬吊加辐射组,垂体ACTH含量低于悬吊加辐射组;中药组大鼠下丘脑CRH含量在实验第11天低于悬吊加辐射组,在实验第16天和21天高于悬吊加辐射组.结论:单纯失熏和失重加辐射均可引起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紊乱;失重加辐射复合因素对血中CORT含量的影响与单一失重因素作用不同;太空燮理汤能够调节失重加辐射引起的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阴益肾颗粒(YYP)对糖皮质激素(GC)致肾阴虚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YYP高、中、低剂量组(6.48,3.24,1.62 g·kg~(-1)·d~(-1))和六味地黄丸组(0.39 g·kg~(-1)·d~(-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予氢化可的松50 mg·kg-1ip 7 d建立肾阴虚证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予蒸馏水(10 m L·kg-1·d-1)ig,YYP高、中、低剂量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大鼠予相应药物ig,共7 d。观察大鼠活动度、体毛、尾色、摄食量、大便、体重等一般情况的变化,摘取两侧肾上腺,称肾上腺质量及计算肾上腺脏器指数,ELISA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浓度,RT-PCR检测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 mRNA的表达,并行肾上腺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体重明显减轻(P0.01),肾上腺质量,肾上腺脏器指数,CRH,ACTH,CORT均明显降低(P0.01),CRH,ACTH,CORT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肾上腺病变重;与模型组比较,YYP高、中、低剂量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大鼠一般情况得到改善,给药后体重增加(P0.01),肾上腺质量,肾上腺脏器指数,CRH,ACTH,CORT升高(P0.05,P0.01),CRH,ACTH,CORT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肾上腺病变程度减轻。结论:养阴益肾颗粒对GC所致肾阴虚证大鼠HPA轴的抑制状态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方法:复制慢性应激和孤养大鼠抑郁模型,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醇(CORT)。结果:半夏厚朴汤能够降低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血清CORT的表达。结论:半夏厚朴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理与抑制HPA轴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慢性应激状态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32只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空白组、慢性应激组、盐酸哌甲酯组和龙牡桂枝汤组,各8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水平,RTPCR法检测下丘脑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及垂体CRHR1、CRH-BP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慢性应激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数显著减少(P<0.05),血清CORT、CRH、ACTH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下丘脑CRH、CRHR1、CRH-BP mRNA及垂体CRHR1、CRH-BP mRNA表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采用给予孤养大鼠以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检测应激后造成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变化,同时观察针刺干预效应及不同针法的疗效比较.结果型组、生理盐水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药物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百会、太冲具有较明显的抗抑郁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对HPA轴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对心肌缺血合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机理。方法选用SD大鼠以建立心肌缺血合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检测针刺前后超声心动图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2组比较,电针治疗2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降低,E/A值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蛋白,血清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降低。结论电针"内关"穴可改善心肌缺血合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心脏功能和HPA轴功能亢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PA轴,产生对心脏和脑的调节作用,从而发挥心脑同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功能的改变,探讨补肾益气方对哮喘的干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致敏并激发制备哮喘模型,中药组采用相应剂量药物灌胃给药,西医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最后1次激发24 h后,采用Buxco有创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血清、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Tregs比例;ELISA法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气道阻力及气道炎症显著增加(P<0.05);BALF中Tregs比例明显下降(P<0.05);血清及BALF中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浆中CORT、ACTH水平明显下降(P<0.05);下丘脑CRH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哮喘组比较,低、中、高剂量中药组气道阻力和气道炎症明显减轻(P<0.05);BALF中Tregs比例显著增加(P<0.05),并增加血清中IL-10水平(P<0.05);血浆中CORT、ACT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丘脑CRH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哮喘大鼠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Tregs功能紊乱,补肾益气方可显著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可能与其改善HPA轴与调节Treg细胞功能,增加内源性皮质酮,增加血清IL-10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按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相关激素含量及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大鼠。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三阴交组、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连续7 d。ELISA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下丘脑CRH及血清ACTH、CORT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各针刺组间比较,百会+神门组的疗效优于百会+三阴交组及百会+非经非穴组。结论针刺可能通过调节HPA轴相关激素水平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按经选穴针刺可能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CRH、ACTH与CORT的影响。方法:6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艾灸组(32只)、假手术组(8只)、NMDA组(8只),空白组不予干预,其余各组通过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法复制IBS模型。造模完成,艾灸组以悬灸命门穴出现尾温变化为依据,分为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实验第21、28、35天,NMDA组套管植入海马微量注射5μg/μL NMDA 1μL,假手术组、艾灸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CRH 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CTH、CORT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CRH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NMDA组CRH mRNA表达升高(P0.01),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CRH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CRH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ACTH含量均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ACTH含量无明显差异,NMDA组ACTH含量升高(P0.01),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ACTH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ACTH含量降低(P0.05);(3)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NMDA组CORT含量无明显差异;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CORT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CORT含量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可有效改善IBS模型大鼠相关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NR的表达,降低下丘脑CRHmRNA表达及血清ACTH、CORT含量,恢复HPAA负反馈调节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