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灸百会穴为主治疗周围性眩晕76例赵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300193)主题词眩晕/针灸疗法,穴,百会,灸法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笔者采用灸百会穴为主对76例周围性眩晕进行了观察,疗效显著,总结如下。116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脑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风先兆症状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压灸百会穴结合电针颈夹脊、风池穴治疗;对照组以单纯电针颈夹脊、风池穴治疗。2组均以5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结果:治愈率及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0.0%、53.4%,对照组分别为16.7%、43.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T、PGI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而治疗后ET的下降和PGI2上升所产生的变化可能是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实按灸百会穴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实按灸百会穴配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愈显率为41.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经卡方检验,均P<0.05,表明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明显(P<0.01)。结论实按灸百会穴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程子俊针灸临床经验“通脱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通脱法”治疗组及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的对照组各40例.分别治疗2个疗程,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痊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6例,好于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8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脱法”针刺具有疏经通络,解脱(解除)病痛之功效,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的特点,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1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7例,采用针刺治疗;药物组34例,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6星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针刺组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VM) 均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 虽有降低,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药物组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有所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VM的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PI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临床疗效上分析,针刺组及药物组均有效,但针刺组要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项七针针刺联合百会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项七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百会穴压灸治疗。两组治疗后均采用海特光照射颈枕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 ESCV)评分及颈部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ESCV评分及红外热成像温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SCV评分及红外热成像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项七针针刺联合百会穴压灸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颅底组穴配合热敏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颅底组穴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针刺颅底组穴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采用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治疗结束第1疗程、治疗结束第2疗程及随访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中医眩晕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及随访期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颅底组穴配合热敏灸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快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减少眩晕发作的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颅底组穴联合热敏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颅底组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elocity,Vm)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m高于治疗前,PI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Vm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颅底组穴联合热敏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及血流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风池穴阴中隐阳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医院(长沙市八医院)针灸康复科病房2016年6月—12月收治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纳入时间顺序进行编号:1~60号。采用随机化分组。随机分为针刺手法+西药组(A组)、常规西药组(B组)、普通针刺+西药组(C组),每组20例。三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0%、90%。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B组(P0.05)。结论运用"阴中隐阳"手法针刺双侧风池穴改善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该手法优于单一西药及普通针刺加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百会穴压灸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眩晕是由风阳上扰、痰浊中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引起的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梅尼埃综合征等。近年来,笔者采用百会穴压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30例;年龄22~63岁;病程3~7天。临床均见反复或突发性头晕,天旋地转感,甚则如坐舟车,伴头痛头胀,颈部僵直,部分可伴恶心呕吐,胸闷心慌,视物不清,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排除可引起眩晕的其他颅内疾病。患者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辨证属痰浊中阻型。2治疗方法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将百会穴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9,(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和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经颅多普勒(TCD)血流流速及搏动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后,两组的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和其搏动指数(P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5.
16.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指供应大脑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多种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症状。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加之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后循环缺血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眩晕复发率较高,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少,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1组(49例)和对照2组(49例)。治疗组采用“通脱法”针刺治疗,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大血流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83.67%、73.4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5);对照1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②治疗前后3组各动脉类型(LVA、RVA、BA)组内比较,椎一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动脉类型分别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脱法”针刺治疗能明显缓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扩张椎一基底动脉、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局部血管痉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属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疾病,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5%,其发病率较颈内动脉系统疾病少,但后循环相关病死率为20%~30%,明显高于前循环。此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近年来相关文献,输入(关键词:针灸) AND(关键词:后循环缺血) OR(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纳入综合影响因子大于0.5的正式期刊发表的文献及硕博论文,排除综合影响因子小于0.5的文献。分析出毫针刺、艾灸、电针、腧穴注射、腧穴贴敷、综合疗法等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疗效显著,同时整理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DARS)和眩晕障碍筛查量表(DHI-S)的评分变化;通过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DARS和DHI-S评分及TCD检查中各动脉血流速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优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9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5 mg,每日1次,共治疗21 d);治疗组给予"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百会、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眩晕症状积分的变化;经颅多谱勒测定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3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率,以评价其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和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