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STAGO STA-R Evolution和迈瑞Precil C3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用STA-R Evolution、Precil C3510血凝分析仪同时测定69例临床血浆样品PT,比较2种血凝仪PT结果。依据EP9-A3指南,用ESD法进行离群值检验,绘制散点图、偏差图、频数分布图,用Passing-Bablok回归及Bland-Altman图进行方法学比对和偏移评估。结果 STA-R Evolution、Precil C3510血凝仪PT检测结果分别为19.00(13.85,25.65) s、20.50(13.83,26.30)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SD法未发现离群值,PT差值具有恒定CV变化; 2种血凝仪PT结果比较,无系统差异、随机差异和比例差异,2种血凝仪间偏移在临床可接受水平内(1/2 CLIA'88 TEa); PT各医学决定水平点预估偏移均在临床可接受水平内。结论Precil C3510和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结果具有可比性,偏移在临床接受范围,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两台血凝分析仪(法国Stago公司Stago CT型和StagoRE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对两台血凝分析仪用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用配套质控物常规室内质控评价凝血常规的稳定性;使用比对试验评价两台仪器检测凝血常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PT、INR、APTT、Fib 4项试验比对结果的变异百分率(CV)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两台血凝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除Fib相关系数r值为0.959 8,其余检测项目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 0。结论通过不同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的比对试验,有效提高了本科室不同血凝分析仪器间的可比性,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实验室以及同一实验室的不同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将不同实验室的14台血凝分析仪分为3组,分别为STA系列(A组)、ACL系列(B组)、CA系列(C组),同时检测同一批号不同水平质控品(水平1、2、3)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以同一实验室检测原理基本一致的2台血凝分析仪同时检测139份受检血浆的PT、INR、APTT、PT演算法测定FIB(PT-FIB)、Clauss法测定FIB(FIB-C).结果 3组血凝分析仪检测INR水平3的结果分别为5.35±0.20、4.35±1.00、4.46±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TT水平3的结果分别为(17.1±0.3)s、(15.5±1.1)s、(14.8±1.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检测指标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的结果表明,B组和C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高达66.7%(10/15).同一实验室的ACL Futura和CA 510血凝分析仪检测PT的结果分别为(17.7±6.7)s、(20.1±10.9)s,检测INR的结果分别为1.75±1.07、1.64±0.91,检测PT-FIB的结果分别为(3.51±1.50)g/L、(3.68±1.93)g/L,检测FIB-C的结果分别为(2.61±1.31)g/L、(2.58±1.45)g/L,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测APTT的结果分别为(49.9±21.5)s、(39.1±16.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二者检测PT、INR、APTT、PT-FIB和FIB-C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984 3、0.988 8,0.987 0,0.975 6,0.994 0;偏倚分析结果显示,2台血凝分析仪检测PT、INR、PT-FIB和FIB-C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检测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血凝分析仪,其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血凝分析仪应通过定期比对和试剂的标准化,以改善和保证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病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瓣膜病并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成试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华法林给药方式和剂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前先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INR达标时间以及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PT值以及AP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T值以及APTT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INR达标时间较短(P 0.05);两组出血以及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病并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前先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抗凝效果显著,并可有效缩短INR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合并慢性房颤的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远期凝血国际标准化比较(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以前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房颤而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108例,术后均进行正规华法林抗凝治疗,在其出院半年以后在门诊进行凝血系列检查(PT,PT%,PTR,INR,Fbg,APTT)。按是否发生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分为栓塞组、出血组、无并发症组,应用SPSS软件分析安全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值范围。[结果]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栓塞4例、出血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所有病人纤维蛋白原(Fbg)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随INR波动,与华法林的用量无关。华法林用量与PT及INR值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合并慢性房颤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PT范围为14.4s~28.7s,INR范围为1.51~2.63。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系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的一致性,并观察质控物的基质效应。方法选取不同水平患者样本100份,采用CA7000血液凝固分析仪、Top700血液凝固分析仪、CP2000血液凝固分析仪(分别简称CA7000、TOP700、CP2000)同时检测PT、PT-INR、APTT、Fib、TT、DD、FDP,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结果的相关性,计算两两系统间相对偏差。选取18种不同来源质控物在3种检测系统上同时检测PT、Fib、DD,评价质控物互换性。结果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PT、PT-INR、Fib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2为0.91~0.99),两两系统间偏差分别15%、15%、20%;3种系统检测DD的结果显著相关(r2≥0.90),CA7000、CP2000检测DD一致性好,但Top700测定结果显著低于CA7000、CP2000;不同系统检测患者样本APTT、TT结果有中度相关性(r2为0.56~0.76),且三者间测定结果有系统偏差。3种系统均采用同一品牌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检测FDP,系统间FDP检测结果有良好相关性(r20.99)。不同系统检测DD结果相关性良好(r2为0.92~0.99),但两两系统间测定结果偏差显著。18种质控物PT、Fib、DD的检测结果在3种检测系统间均无互换性。结论不同检测系统血液凝固试验检测结果一致可比程度不同,血凝质控物基质效应显著,使其在不同系统上检测结果偏差大于患者样本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用于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的南京地区未成年人群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参考区间。方法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南京地区1 032例体检健康的未成年人PT、INR和APTT,建立参考区间。结果不同性别未成年人群PT、INR和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T、INR和APTT在婴儿组、幼儿组和学龄前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为≤6岁组,参考区间分别为10.67~12.97 s、0.93~1.13和22.59~38.22 s。PT、INR和APTT在学龄组和青少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为6岁~18岁组,参考区间分别为10.76~13.20 s、0.94~1.15和20.11~35.47 s。结论未成年人群与成年人的PT、INR和APTT参考区间有差异,实验室必须建立针对未成年人群的血凝项目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常见内源性干扰物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判断凝血结果异常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表观健康成人血浆50份制成正常混合血浆(NPP),使用干扰物检测试剂盒中的胆红素F、胆红素C、血红蛋白、乳糜模拟内源性干扰物,将干扰物与NPP以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含不同浓度干扰物的血浆标本,以加入空白干粉液的NPP作为对照,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检测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当胆红素F血浆浓度在0~207.50μmol/L时APTT结果不受影响,在0~518.76μmol/L时PT、TT、FIB、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胆红素C血浆浓度在0~271.60μmol/L时Fib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在0~543.20μmol/L时APTT、PT、TT、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血红蛋白血浆浓度在0~98.88 mg/dL时DD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在0~247.20 mg/dL时APTT、PT、TT、Fib检测结果不受影响;乳糜血浆浓度在0~3 382.56 Ftu时APTT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叠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以及单独使用华法林抗凝时便携式凝血仪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应用。方法对于重叠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以及单独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便携式凝血仪和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分别同时检测INR,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采用便携式凝血仪的偏倚度、准确度。结果重叠抗凝组和单独抗凝组使用便携式凝血仪检测的INR与实验室IN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5和r=0.866(P<0.01),重叠抗凝组的偏倚度高于单独抗凝组(分别为0.19±0.58和0.02±0.53),重叠抗凝组和单独抗凝组的两种INR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分别为80.0%和88.9%。结论重叠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时和单独使用华法林抗凝时,便携式凝血仪检测的INR与实验室检测的INR有良好的相关性和准确度。低分子肝素重叠抗凝时,用便携式凝血仪检测INR的偏倚度高于单独华法林抗凝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小RNA-195(miR-195)在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116例孕产妇DVT患者为DVT组,另选择同期109例产检并分娩且未发生DVT的孕产妇为非DVT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miR-195、D-二聚体(DD)、红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表达水平;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iR-195对孕产妇并发DVT的诊断价值,Pearson分析miR-195与DD、红细胞计数、Fib、PT、APTT、INR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年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产褥期卧床时间、miR-195、DD、Fib、PT、APTT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10.025、9.565、5.408,t=2.591、9.430、18.139、2.923、9....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18-1920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治疗效果及抗凝强度的范围。方法选取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华法林服用剂量按INR值范围2.0~3.0调整,观察组华法林服用剂量按INR值范围1.5~2.0调整。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INR抗凝强度的范围1.5-2.0更安全可靠,预后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28~40周)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与正常育龄未孕女性的区别.方法 用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检测160例正常育龄未孕女性和160例妊娠晚期女性PT、FIB、APTT、TT、DD.结果 两组人群血凝指标中PT、FIB、APTT、DD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正常育龄未孕女性相比,晚期妊娠孕妇处于动态平衡的高凝状态,联合检测血凝指标PT、FIB、APTT、TT、DD,可及时了解孕妇凝血功能,提示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家兔心脏骤停(CA)后心肺复苏(CPR)的基本生命支持(BLS)阶段中凝血-纤溶改变以及抗凝溶栓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交流电诱发CA后对照组只进行BLS,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和肝素进行干预,分别于诱发CA前(0 min)、CA后5、10、15、20、25、30 min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和D-二聚体(DD).以全部实验动物诱发CA前所测值为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并看作各个观察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两组完全随机化设计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同组内不同时点之间资料的比较采用配伍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组内动脉血PT、INR、APTT的值在CA后CPR的BLS阶段随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TT值、Fib和DD质量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t-PA质量浓度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P<0.05),PAI-1质量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实验组经抗凝、溶栓药物干预后,PT、INR、APTT和TT的值出现明显升高(P<0.05),Fib质量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5),DD、t-PA和PAI-1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PT、INR、APTT、TT、t-PA和PAI-1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明显不同(P<0.05),DD的变化两组相似(P>0.05).结论 在CA后的BLS阶段出现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动态改变:凝血活性增强,而纤溶活性降低.给予溶栓、抗凝药物的干预可以使血液的抗凝作用和纤溶活性增强,有可能逆转凝血-纤溶功能的失衡或保持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湖南地区儿童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检测湖南地区1 824名0~18岁健康儿童血浆PT、INR、APTT、Fib和TT 5项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并建立参考区间。结果 5项指标的参考区间分别为:PT,11.06~14.62 s;INR,0.72~1.22;APTT,32.01~49.31 s;Fib,1.42~4.16 g/L(≥6岁且<13岁),1.76~4.29 g/L(<6岁或≥13岁);TT,14.26~18.76 s。结论建立了湖南地区儿童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不同年龄段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徐州儿童医院体检合格的儿童1 469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和抗凝血酶(AT)结果分8个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T的参考区间(单位:s):<1周为13.20~17.95,1~4周为12.00~15.60,4周~6个月为11.32~14.30,6个月~18岁为11.20~14.10;INR的参考区间:<1周为1.02~1.49,1~4周为0.9~1.26,4周~6个月为0.81~1.11,6个月~18岁为0.81~1.10;APP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34.06~59.11,4周~1岁为32.61~49.99,1~18岁为31.19~46.21;Fib的参考区间(单位:g/L):<1周为1.24~3.65,1~4周为1.67~3.96,4周~1岁为1.52~3.22,1~18岁为1.78~3.76;T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15....  相似文献   

16.
华法林(Warfarin)是临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目前推荐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来监测药物剂量。我们对33例口服华法林患者各凝血因子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它们的变化以及与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一、检测对象 1. 口服华法林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1周以上的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2~55岁,平均40.2岁。2. 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合格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9岁。 二、标本采集空腹抽取静脉血2.7 ml,用109 mmol/L柠檬酸钠9∶1抗凝,以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后置于-80℃冰箱内保存,在1个月内检测完毕。 三、检测方法采用美国Coulter-IL公司生产的ACL-2000型全自动凝血仪及配套试剂,以一期法检测各凝血因子活性(F Ⅱ∶C、F Ⅴ∶C、F Ⅶ∶C、 F Ⅷ∶C、F Ⅸ∶C、F Ⅹ∶C、F Ⅺ∶C、F ⅩⅡ∶C)和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以正常、异常质控血浆作质量控制,各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标准曲线r值在0.990~1.000之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派瑞林修饰石英晶体微天平(P-QCM)芯片家用便携式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准确性及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家用P-QCM凝血分析仪和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检测仪分别检测50例门诊住院患者的PT、INR。比较两种凝血仪在PT、INR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P-QCM凝血仪的PT、INR批间CV值小于5%。P-QCM凝血仪与Sysmex CS5100凝血仪的PT-INR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均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40和R2=0.922(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P-QCM家用凝血仪检测PT、INR符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可以用于家庭口服华法林剂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已在实验室使用两年的德国美创AMAX-200血凝分析仪性能是否满足临床需要。方法运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公布的专业技术方案,用新鲜混合血浆和定值参比血浆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项目,进行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抗干扰能力等试验。结果 PT(s)、APTT(s)、TT(s)和Fib(g/L)的批内精密度为1.01%~5.22%,批间精密度为3.47%~4.71%,携带污染率为0.4%~3.4%,均小于5.0%。抗黄疸能力强,在加入总胆红素浓度0~3198μmol/L时Fib、TT、APTT影响度小于5.00%,但PT影响度相比较其他项目增大(为7.09%),均在美国CLIA′88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加入三酰甘油含量0~5.64mmol/L时,PT、TT、Fib、APTT受干扰小,但三酰甘油含量大于5.64mmol/L时,PT相比较其他项目影响度增大(影响度在9%~10%);而溶血标本,Fib在血红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4.8g/L时干扰增大(影响度为-10.69%~-11.64%)。故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溶血和重度黄疸标本,以保证检测质量。结论德国美创AMAX-200血凝分析仪在使用两年后仍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继续适用于检验科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新投入临床使用的1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TA-R Max)性能,并与现用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TA-R Evolution)进行结果比对分析。方法在2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检测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对新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等进行评价。结果在新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重复测定正常和异常混合血浆的批间精密度,PT分别为1.12%和1.46%,APTT为0.94%和1.59%,FIB为1.83%和4.13%,TT为0.87%;批内精密度,PT为0.72%和0.44%,APTT为0.39%和0.65%,FIB为1.37%和1.75%,TT为0.87%;携带污染率为0.17%;FIB的实际检测值与理论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929 X-0.0937(P>0.05),截距与0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斜率与1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台仪器相关性分析:PT、APTT、FIB和TT的测定结果r值分别为0.9896、0.9840、0.9951和0.9619,相对偏差分别为1.91%、2.73%、0.29%、1.51%,小于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2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投入使用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线性和携带污染率,2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结果一致,有良好的相关性,均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20.
叶萍  董雪梅  张翀  杜晓钟 《检验医学》2020,35(4):334-337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检测结果,为临床准确评估孕妇出凝血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对7 802名健康孕妇及168名非孕女性(非孕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孕周将7 802名孕妇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分析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浓度、DD的检测结果。结果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PT、APTT、TT逐渐缩短,而Fib和DD逐渐升高。非孕对照组与妊娠期各组比较、妊娠期各组之间比较,Fib与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确定了兰州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D的评估标准,提高了出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