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电针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以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将旷场试验得分相近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正常组孤养处理;其他组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制备PSD模型。造模结束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溶液每日0.2mg/kg灌胃,电针组给予每日30min电针治疗(取穴:百会、丰隆、太冲、三阴交,丰隆、太冲接电针)。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1d。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和行为学改变以及海马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RS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使核糖核酸(BDNFm RN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信使核糖核酸(CREB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应激21d时,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体重增长缓慢,旷场试验得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SD模型制备成功。治疗21d时,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体重增加(P0.05),自发活动增多(P0.05),糖水消耗量增加(P0.05),海马BDNF、ERK、p-ERK、p-RSK、CREB、p-CREB、BDNFm RNA、CREBm RNA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上述指标西药组和电针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PSD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对BDNF/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因子ERK、p-ERK、p-RSK、CREB、P-CREB进行调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皮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2月龄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PD184161组,每组15只。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于实验前1d及实验第1、2、3周末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对皮质CREB、BDNF mRNA行定量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皮质ERK1/2、p-ERK1/2、p-RSK及p-CRE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下降,从第2周末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下降(P<0.05,P<0.01)、ERK1/2、p-ERK1/2、p-RSK、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PD184161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提高,从第2周末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上调(P<0.05),ERK、p-ERK、p-RSK、p-CREB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与中药组比较,PD184161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下降,第3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下降(P<0.05),ERK、p-ERK、p-RSK、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对药酸枣仁-合欢花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具有抗抑郁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CREB信号传导通路,增强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皮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2月龄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PD184161组,每组15只。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于实验前1d及实验第1、2、3周末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对皮质CREB、BDNF mRNA行定量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皮质ERK1/2、p-ERK1/2、p-RSK及p-CRE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下降,从第2周末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下降(P 0.05,P 0.01)、ERK1/2、p-ERK1/2、p-RSK、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PD184161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提高,从第2周末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上调(P0.05),ERK、p-ERK、p-RSK、p-CREB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与中药组比较,PD184161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糖水消耗度下降,第3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CREB、BDNF mRNA水平下降(P0.05),ERK、p-ERK、p-RSK、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对药酸枣仁-合欢花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具有抗抑郁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CREB信号传导通路,增强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针刺研究》2009,34(3)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及S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慢性应激法刺激造抑郁大鼠模型,电针"百会"三阴交",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14 d。使用开野试验和糖水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使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测定SS及SS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糖水摄入量与正常组比较均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组的水平、垂直运动次数较治疗前及模型组均有升高(P<0.0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SS、SS mRNA表达均降低(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SS、SS mRNA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抑郁大鼠行为学,提高抑郁大鼠海马SS及SS mRNA的表达,电针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电针干预观察对WKY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前额叶皮质谷氨酸受体(GLUR1)、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5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另外45只WKY抑郁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假针组、模型组,每组15只;电针组取百会和印堂穴连续针刺干预21 d,假针组取穴同电针组,予针刺皮层安慰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常规饲养,不做干预。记录干预前后各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量,并观察旷场实验行为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干预后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GLUR1、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电针组、正常组大鼠体质量、旷场试验水平穿越格数与垂直运动次数明显高于假针组和模型组(P<0.01);糖水消耗百分比中电针组、正常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针组(P<0.01);电针组前额叶皮质GLUR1、NR2B蛋白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 电针可以明显缓解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前额叶皮质GLUR1、NR2B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受体、离子通道基因表达谱变化及甘麦大枣汤加味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作抑郁症模型大鼠,通过旷场行为测定和饮水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各类受体mRNA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并以文拉法辛为对照,观察甘麦大枣汤加味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垂直活动及糖水消耗量显著下降(P<0.01),海马单胺类(DA、5-HT、NE)、氨基酸类(NMDA、GABA、Gly)、神经肽类(AT、AVP)受体亚型表达下调,BDNF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麦大枣汤加味23g/kg与文拉法辛25mg/kg大鼠水平运动、垂直活动及糖水消耗量显著上升(P<0.01),海马单胺类(DA、5-HT、NE)、氨基酸类(NMDA、GABA、Gly)、神经肽类(AT、AVP)受体亚型表达上调,BDNF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味与文拉法辛可上调海马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肽类受体亚型,改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功能,增加BDNF表达,从而纠正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干预CFS的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腹部推拿组每组各10只,采用慢性应激方式建立CFS模型。腹部推拿组给予按摩"关元""中脘"穴两手法治疗10 min,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连续14 d。通过力竭游泳实验、鼠尾悬吊实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RT-PCR法检测海马区BDNF和CRE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升高,鼠尾悬挂实验时间缩短,腹部推拿组大鼠BNDF和CREB 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升高,其中CREB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推拿干预CFS的机制与上调海马组织BDNF和CREB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周志华  周海虹  陆汎  韩咏竹  胡纪源  王训 《中医杂志》2011,52(22):1947-1950
目的观察柴郁温胆汤及其不同配伍组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组、化痰组、调气血组、养心脾组和马普替林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从应激第2天起分别灌胃给药至实验第23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CREB和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REB和BDNF表达的总面积、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组、化痰组、马普替林组能够显著上调大鼠海马CREB和BDNF表达(P<0.05或P<0.01);养心脾组能够提升CREB表达的总面积和阳性细胞数(P<0.05);调气血组能够提升BDNF表达的平均光密度(P<0.05)。结论柴郁温胆汤能够明显上调大鼠海马CREB和BDNF表达,其中以化痰药的配伍组合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四关”穴及其相应单穴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激酶类家族 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蛋白表达变化,研究电针四关穴治疗PSD时的抗抑郁机制,并探索四关穴的治疗中两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关组、合谷组及太冲组。除空白组外,余大鼠均予PSD造模,空白组及模型组不做针刺,余组均电针相应穴位治疗,连续3周。通过多次糖水消耗实验及敞箱实验观察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BDNF及TrkB含量。结果 ①PSD造模后,各组大鼠糖水消耗比、穿行格子数、竖起修饰次数等行为学均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 < 0.05);②治疗后各组大鼠敞箱实验穿行格子数,四关组高于模型组(P < 0.05);合谷组在21天高于模型组(P < 0.05);太冲组在14天高于模型组(P < 0.05),第21天与模型组比无显著差异(P > 0.05)。③治疗后敞箱实验竖起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比变化均为:四关及太冲组均高于模型组(P < 0.05),合谷组与模型组比无明显差异(P > 0.05)。④与模型组比较,四关组、太冲组及合谷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均增高(P < 0.01),合谷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少于四关组(P < 0.05)。结论 电针四关能显著改善PSD大鼠行为学指标,在提升敞箱实验穿行格子数时,合谷穴及太冲穴起到协同作用,在提升敞箱实验竖起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比时,太冲穴起到主要作用;电针四关改善PSD大鼠行为学指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BDNF、TrkB蛋白表达,进而改善神经元生存、发育及功能有关;四关穴治疗PSD时的协同作用得到部分体现,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K252a的作用下,“通督解郁”针刺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CREB通路的作用机理。方法:6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针刺组、模型+DMSO组、模型+K252a组、氟西汀+K252a组和针刺+K252a组,每组8只。造模在CUMS结合孤养法外,针刺组、针刺+K252a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K252a组在造模前30 min分别施行手针百会、神庭,电针内关、太冲治疗(频率2 Hz,连续波,电流1 mA,留针30 min)和灌胃治疗;模型+DMSO组和模型+K252a组、氟西汀+K252a组及针刺+K252a组分别在造模前1 h侧脑室注射DMSO溶液和K252a,共21 d。行为学采用体质量、糖水偏好实验以及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评价;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前额叶组织BDNF、TrkB和CREB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IOD;Western blot及PCR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中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LSD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差、糖水偏好指数SPI和BDNF、TrkB、CREB的阳性细胞IOD、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IT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氟西汀组大鼠的体质量差、SPI和BDNF、TrkB、CREB的阳性细胞IOD、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T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K252a组大鼠的体质量差、SPI和BDNF、TrkB、CREB的阳性细胞IOD、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T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K252a组大鼠的体质量差、SPI和BDNF、TrkB、CREB的阳性细胞IOD、蛋白及mRNA表达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T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解郁”针刺对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上调了前额叶皮质上的BDNF/TrkB/CREB通路,从而起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改良的4-VO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术后第31天将实验各组大鼠处死,鼠脑染色切片,观察大鼠海马及颞叶皮质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对照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中枢胆碱能神经元计数/视野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胆碱能神经元的计数较低,与西药组、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西药组与电针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与药物治疗对脑缺血后的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电针治疗对保护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对慢性抑郁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组(生理盐水)、六味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2. 60,7. 81,23. 50 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成CUMS模型。每周称体质量,观察其行为学指标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其海马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30),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活动能力、兴趣等明显降低(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2. 60,7. 81,23. 50 g·kg~(-1)可明显提高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P 0. 01)和旷场实验的站立次数(P 0. 01);7. 81,23. 50 g·kg~(-1)明显提高旷场实验的总距离(P 0. 05,P 0. 01);2. 60,7. 81 g·kg~(-1)可缩短水迷宫实验寻台潜伏期(P 0. 01);7. 81 g·kg~(-1)可增加血清中雌激素含量(P 0. 05);CUMS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内的GPR30,PI3K,CREB,BDNF mRNA表达明显下降(P 0. 05,P 0. 01),六味地黄汤2. 60 g·kg~(-1)显著增加海马组织内的GPR30,CREB mRNA表达(P 0. 05,P 0. 01),7. 81 g·kg~(-1)明显增加海马组织内的GPR30,PI3K,CREB,BDNF mRNA表达量(P 0. 05,P 0. 01)。结论:六味地黄汤具有抗抑郁作用,逆转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学习记忆障碍,其中中剂量组药效最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中雌激素和提高大鼠海马GPR30,PI3K,CREB,BDN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功能受体酷氨酸激酶B(TrkB)在癫痫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以及茸菖胶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的远期影响.[方法] 以戊四唑点燃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观察致痫大鼠的惊厥发作次数?级别?潜伏期,采用RT-PCR检测BDNF和TrkB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与治疗前相比,均可减少大鼠的发作程度,治疗前造模各组的发作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茸菖胶囊治疗后,治疗大鼠的发作评分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发作评分较低(P<0.05),茸菖胶囊组与丙戊酸钠组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海马组织BDNF mRNA表达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BDNF mRNA表达较正常组?中药组和VPA组明显增多,中药组表达较其他各组增多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海马组织TrkB mRNA表达与BDNF mRNA表达趋势相同.[结论] 茸菖胶囊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大鼠的发作次数及级别,其作用机制与调控海马组织中BDNF?TrkB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γ-氨基丁酸(GABA)受体(GABA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机制。方法将77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9只及模型储备组59只,运用Zea Longa线栓结合内囊注射NMDA受体制作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模型。18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取双侧阳陵泉、曲池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期只固定不作任何干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各组大鼠Zea 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量表评分,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治疗前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肌张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杏仁核、额叶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 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Liang J  Lu J  Cui SF  Wang JR  Tu Y 《针刺研究》2012,37(1):20-24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空白+针刺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每组6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应激的方法造模。针刺干预选用"百会"透刺"印堂"穴,直刺单侧"内关"穴,留针20min,隔日1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BDNF mRNA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额叶皮层、海马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空白+针刺组大鼠额叶皮层、海马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内BDNF含量减少,针刺治疗可以上调额叶皮层和海马区BDNF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发挥抗抑郁治疗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50,GBE50)对衰老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炎性细胞因子以及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11只)、GBE50低剂量组(10只)和GBE50高剂量组(12只)。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42天的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造模第22天开始,GBE50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GBE50 75、150mg/(kg·d)灌胃给药,持续21天。用药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IL-1β、IL-6和TNF-α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IL-1β、TNF-α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IL-6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GBE50低、高剂量组前额叶皮层和海马IL-1β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GBE50低、高剂量组前额叶皮层和低剂量组海马TNF-α蛋白含量明显下调(P<0.05,P<0.01);GBE50低剂量组前额叶皮层和GBE50高剂量组海马IL-6蛋白含量明显上调,GBE50低、高剂量组前额叶皮层IL-6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GBE50低、高剂量对大鼠海马CA1区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具有明显恢复作用。结论 GBE50对衰老大鼠神经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细胞因子、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移植组、电针+ADSC组。NSS法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采用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结果:电针+ADSC组海马区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上调。其中电针+ADSC组NSS评分低于电针组和ADSC组,而BDNF和TrkB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海马区BDNF和TrkB的表达,改善干细胞生存内环境,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脑组织海马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究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动脉线栓结合内囊注射NMDA受体制作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模型。45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药结合组(针刺阳陵泉、曲池+加味芍药甘草汤水煎剂灌胃)、西药组(巴氯芬溶液灌胃)、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和假手术组(干预同模型组,只分离不结扎不插线)。各治疗组大鼠成模后第1日开始干预,连续5 d。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BDNF、GABAa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肌张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和肌张力评分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神经功能、肌张力评分明显降低(P<0.05),BDNF、GABAa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西药组比较,针药结合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针药结合可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神经损伤,缓解卒中后肢体痉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中GABAa、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