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勇  李妮  彭馨怡 《四川中医》2023,(1):160-163
目的:探讨自拟黄芪生骨方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效果及对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POP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编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POP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MD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POP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D、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BMD、BGP、BALP、PINP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β-CTX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POP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黄芪生骨方联合双膦酸盐治疗POP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患者骨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益脾膏联合阿法骨化醇及碳酸钙D3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IN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β-CTX(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益脾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评分、血清PINP及β-CTX含量、骨密度、生存质量(SF-36)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2组患者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血清PINP含量较治疗前升高,β-CTX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PINP含量高于对照组,β-CTX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骨密度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脾...  相似文献   

3.
王平  左新河  喻秀兰  王芳 《河北中医》2022,(11):1817-1820
目的 观察痛痹补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痛痹补肾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疼痛症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骨钙素(BG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ⅠN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穴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灵龟八法开穴针刺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开穴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DPN,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陶静  曲崇正 《新中医》2022,54(10):120-123
目的:观察温中除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脾肾两虚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肾两虚型老年POP患者,根据挂号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中除痹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腰椎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腰椎、左侧股骨颈BMD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腰椎、左侧股骨颈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GP、A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BGP、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中除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脾肾两虚型老年POP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BMD,改善血清骨形成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气阴两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乌苯美司胶囊(百士欣,临床常用增强免疫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抽取静脉血,测定CD3﹢、CD4﹢、CD8﹢、CD19﹢百分含量,CD4﹢/CD8﹢比值、NK百分含量及评价中医症候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前后及治疗后CD4﹢、CD8﹢、CD19﹢百分含量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NK百分含量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NK百分含量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升高CD3﹢、NK百分含量及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应用于Ⅲ期NSCLC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补肾活血汤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早期骨量减少患者骨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生存质量等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纳入本研究的90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早期骨量减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碳酸钙D3片口服治疗,配合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加味补肾活血汤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 PⅠNP)、β-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BGP)、血钙、血磷等骨代谢指标以及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CO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改变情况,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以评价药物安全性,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 PⅠNP、25-(OH)D、BGP及血钙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β-CTX含量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β-CTX含量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BGP含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O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丽人贴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寒湿凝滞型月经后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丽人贴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只采取针刺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79.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丽人贴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月经后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西药基础治疗,穴取1大椎、大杼、肝俞;2中脘、膻中、足三里;3脾俞、肾俞、命门;4神阙、关元。每次取1组穴位,4组穴位轮流选用。观察组予隔药饼灸,药物组成:补骨脂30g、熟地黄30g、白术30g、党参30g、淫羊藿20g、仙茅20g、丁香5g、肉桂5g。对照组予隔面饼灸。两组均每穴施灸5壮,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血清β-CTX均低于治疗前,腰椎及髋部BMD、血清PINP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血清β-CTX均低于对照组,腰椎及髋部BMD、血清PIN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隔药饼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优于隔面饼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曼吉磁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曼吉磁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曼吉磁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较单纯针刺疗效有优势,能更好地改善患儿面部神经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16例肾虚血瘀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两组均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和碳酸钙D3片;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雷火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腰背痛、腰膝酸软症状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和b-胶原特殊序列(b-CTX)和骨密度(BMD)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背痛、腰膝酸软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LP、BGP和b-CTX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腰背痛、腰膝酸软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2、ALP、BG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口服药物基础上,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缓解患者腰背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抗阻运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密度(BMD)、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50)、联合对照组(n=50)、对照组(n=50).试验组给予抗阻运动加内服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联合对照组给予抗阻运动加口服阿伦磷酸钠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岳建彪  苟静  魏翾娣  薛敏 《陕西中医》2022,(10):1380-138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运动干预治疗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5例老年绝经后O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8,抗骨质疏松膏方+肾腧穴、脾腧穴埋线+运动干预+利塞膦酸钠片治疗)、对照组(n=37,运动干预+利塞膦酸钠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疼痛、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生活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水平及不同部位骨密度(BMD)(腰椎L1~4、股骨颈)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3.78%(P<0.05)。治疗前,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血清OC、PINP、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SF-36评分和腰椎L1~4、股骨颈B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运动干预治疗老年绝经后OP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升骨代谢水平,增加BMD,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周秀  彭霞  杨东  吴欢 《陕西中医》2020,(10):1440-1442,1470
目的:探讨益肾补骨汤联合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施行经PK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肾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愈合情况(骨痂生长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伤锥情况(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腰部功能恢复情况[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骨代谢情况[骨钙素(BGP)、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Cobb角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 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治疗前急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观察组ODI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两组BGP、BMD及AL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补骨汤联合PKP手术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并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患者腰椎功能,改善骨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萨仁  王富春  池岛乔 《针刺研究》2004,29(2):140-144
目的 :通过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基因表达 ,研究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8个月龄SD雌性大鼠 40只 ,双侧卵巢切除后 ,均分为模型、针刺、艾灸、西药四组。相同水、饲料喂养 3个月后 ,针刺、艾灸、西药组治疗 3个疗程。将 40只鼠断头取血 ,检测血清中骨钙素(BGP)、雌二醇 (E2 )含量 ;取双侧股骨测骨密度 ;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右侧胫骨 ,分离骨髓细胞 ;利用对L92 9细胞的杀伤作用检测TNFαmRNA生物活性 ;利用RT PCR技术检测TNFαmRNA表达。结果 :针刺、艾灸组BGP、E2 较模型组有显著增高 (P <0 0 5) ;L92 9死亡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 <0 0 0 1) ;RT PCR显示TNFα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 :针刺、艾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在基因转录后水平上进行的 ,即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通过调控TNFαmRNA表达 ,从而控制TNFα蛋白合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症(GIOP)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GI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强的松激素和补肾活血汤,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骨化三醇胶囊和碳酸钙D3片,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尿钙、尿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和血甲状腺旁激素(PTH)水平,骨密度(BMD)值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3.3%)高于对照组(30.0%)(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血钙、血磷升高,BMD值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背疼痛、下肢疼痛、步履艰难症状和总积分明显下降(P0.05),PTH水平明显降低,BMD值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GIOP的效果好,能减轻激素和副作用,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耳鸣响度评分和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耳鸣发生环境、对睡眠影响、持续时间、对生活工作影响、对情绪影响和主观感受6个维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响度评分和THI评分降低(P<0.05),不同时间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降低耳鸣响度,改善耳鸣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壮骨方煮散(剂量相当于饮片半量)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绝经后低骨量人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脾肾两虚夹瘀型绝经后低骨量患者随机分为壮骨方煮散组、壮骨方饮片组、西药组、壮骨方煮散+西药组、壮骨方饮片+西药组,每组30例,干预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评定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腰椎羟基磷灰石密度、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总Ⅰ型胶原N-端前肽(P1NP)、β-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肽(β-CTX),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壮骨方煮散+西药组、壮骨方饮片+西药组腰椎羟基磷灰石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优于其他3组(P<0.05);壮骨方煮散组、壮骨方饮片组、壮骨方煮散+西药组、壮骨方饮片+西药组中医证候积分、OC、P1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作用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壮骨方煮散可改善脾肾两虚夹瘀型绝经后低骨量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与碳酸钙D3片治疗可以提高骨量,作用与饮片相当,其机制可能在于抑制骨吸收、减缓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两组常用选穴处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选穴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应用Spiegel睡眠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针刺1组总有效率为89.3%,针刺2组总有效率为93.1%,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1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针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2组治疗后疗效最好。结论针刺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针刺2组疗效优于针刺1组,其处方可作为针刺治疗失眠的基础选穴处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铺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骨性特异性磷酸酶(BALP)及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铺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维D2磷酸氢钙片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BMD、BALP及BG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L2-4及股骨颈BMD、BGP和BALP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L2-4及股骨颈BMD、BGP和BAL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铺灸能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积分,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体内BMD、BALP及BGP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