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气化痰丸为痰火通用方。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也。是方夏、星燥痰湿,杏、陈利痰滞,枳实攻痰积,黄芩消痰热,茯苓渗痰湿,瓜萎下气利痰而润燥。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大热、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本品辛散苦降、大热燥烈,长于疏肝气、降厥阴寒气上逆,温中而和肝胃,散寒燥湿而助脾肾之阳,故用治厥阴头痛、胃痛,可以散厥阴之寒邪而止疼痛;用治胸腹胀满,呕吐吞酸,可以温中而消胀满,疏肝和胃而止呕制酸;用治寒湿而泻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蜂蜜就被认为是一种极好的药食兼用的天然物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其人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泽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解毒:柔则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疼: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蜂蜜生凉热温,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罔不宜之."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蜂蜜就被认为是一种极好的药食兼用的天然物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泽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解毒;柔则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疼;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蜂蜜生凉热温,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罔不宜之。”  相似文献   

5.
正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但因其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纲目》曰:"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临床上,知母可以治疗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秋季气温变化大,与此同时,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燥邪有"温""凉"之分燥邪是六淫之一,因为它产生于秋季,而秋季介于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之间,所以燥邪会根据时段的不同结合温热或是寒凉之邪,从而有"温燥"和"凉燥"的区别。初秋,暑气未散,温热犹在,燥邪与温热之气相合,则表现为"温燥";时至深秋,冬季临近,寒气渐起,燥邪与寒邪相结合,则又会表现为"凉燥"。  相似文献   

7.
湿温证治     
湿温是夏秋季节常见病,中医多以清热解毒,芳香化浊,淡渗化湿治之,关键在于肺肃清热。肺经受邪,水液往往因之发生障碍。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肺气化则脾湿自化,其兼邪随之亦化。常用三仁汤加减治湿初起、开肺清利湿热。表证明显者,应调整肺气的宣降功能;热重者,邪多在胃、脾,脾主湿胃主燥,胃经受邪多从热化,应以苦清为主,通常用王氏连林饮。湿温化燥化火,从病理来说,寒郁久化火,湿郁久化热,但无论湿热轻重,蕴结时久,他燥化火而耗伤津液,或成脏腑之燥结,病邪传入营血,就不拘泥于通常湿温治疗的禁忌。湿温比燥多兼少…  相似文献   

8.
鹅不食草又名石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可药用,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夏秋两季花开时采收,洗去泥沙,晒干。主要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本草汇言》曰:"石胡妥,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其味辛烈,其气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经,上达头脑。"关于鹅不食草治病的功效,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从前有一个农家的孩子,自幼患鼻炎,长年鼻塞流黄脓鼻涕,臭烘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夏日,天气越来越热。按照中医"热者凉之,燥者清之"的原则,清燥解热乃夏季养生之首要,而一碗可口的粥乃是解热之良品。粥具有温、软、淡、香、黏等特点,便于消化吸收,又能保护胃黏膜,增添津液。特别是粥熬好后上面漂浮着的一层黏稠的物质,中医称之为"米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甚至拿来和参汤相提并论。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喝粥,还能起到益寿延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宣堂 《安徽医药》1998,2(1):38-39
《本草纲目》全面概括了明代以前关于细辛的认识:“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宜用之。口疮、喉痹、匿齿诸病用之,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发之之义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宜用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惊痈、眼目诸病宜用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及身窍,便涩宜用之。”总之,细辛性味辛温,人肺、肾、心经,可祛风散寒,温肺化饮,通窍止痛,主要用于以下病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村医药》2006,13(1):70-71
乳痈乳痈,常见于产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为多见。中医认为由于肝气郁结,阳明经瘀热壅滞,或乳儿口热,致使乳汁凝滞而发病。也有因寒凝气滞而发病者。古人对乳痈的病因、发病经过、症状、以及预后有详尽之描述。如隋·巢氏《诸病源候论》中云:“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劳伤血气,其脉虚,腠理虚寒,客于经络,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其血又归之,气积不散,故结聚成痈。痈气不宣,与血相搏,则  相似文献   

12.
陈皮作为一味中药,无论是入食还是入药都有其独特之处。《舌尖上的中国2》就介绍了陈皮在美食中的作用。陈皮,是橘子皮晒干后而成。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肺、脾经,有理气和中、降逆止呕、燥温化痰之效,适用于脾胃气滞、胸腹满闷、呕逆食少、纳呆倦怠、大便溏薄、咳嗽痰多等症。现介绍几则陈皮药膳食疗方,供选用。陈皮粥陈皮10克,大米50克。  相似文献   

13.
健康美食     
《健康管理》2012,(10):94-94
寒露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为寒露节气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宜食甘淡滋润之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相似文献   

14.
当归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王芳  李东 《中国药房》2003,14(10):630-631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是临床常用药 ,俗有“十方九归”之称 ,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既能祛邪又可补虚的中品。《景岳全书·本草正》曰 :“当归 ,其味甘而重 ,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 ,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诚血中之气药 ,亦血中之圣药也。”对当归的性味和归经的认识 ,历代医家基本相同 ,一般认为其味辛、甘 ,而性微温 ,归心、肝、脾三经。其理论依据正如《汤液本草》中所说 :“当归 ,入手少阴 ,以其心主血也 ;入足阴厥 ,以其肝藏血也。”祖国医学认为 ,当归…  相似文献   

15.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摄领疮"或"顽癣",本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缺氧,风多雨少,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气侯干燥,高原居民,多喜食辛辣,炙膊醇酒厚味,爱服温热滋补之药,而蔬菜果食滋润之品相对较少,故燥热内盛者多。燥热内盛,毒伏营血,耗伤阴液,复感风燥毒邪,外发肌肤而成本病。若病日旧,或反复发作,阴血耗伤,肌肤失养,以致血燥,"燥胜则干""血燥生  相似文献   

16.
<正>紫苏梗味辛性温,具有解表开腠,宣肺止咳,利肺下气,疏肝解郁,醒脾和胃等多种功用。《本草正义》记载紫苏梗“茎干中空,芳香气烈,故能彻上彻下,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隔,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姜云香主任医师临床上喜用紫苏梗佐治上感、咽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笔者发现,随着紫苏梗配伍的不同,其功用亦不相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内经》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明代《景岳全书》则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气主阳,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气属阳,血属阴,气以推动、温熙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中医有“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故两者不可分离.气和血无论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影响的.当人体发生全身性病理变化(即内分泌紊乱)时,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则导致淤血内停,气滞不畅,阴血不能到达皮肤颜面、营养肌肤,而皮肤中的黑色素就不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排出去,长期如此,就形成色斑.  相似文献   

18.
“燥”的三个阶段燥邪内应于肺,肺气失宣,"燥胜则干",故多见咽干、干咳、痰黏等症,甚则痰中挟红。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津液不布,故或可见大便干结。“燥者濡之”为治疗燥邪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燥证,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佘自强 《家庭药师》2011,(7):100-101
中医理论中,外感六邪为重要病因之一,所谓"六邪",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较长、气温高,烈日当空,此时外感邪气以"火"和"暑"为主。火邪的性质特点就是"其为阳邪,易伤津耗气热为阳邪……"。火热之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阴液;津能载气,热邪在迫津外泄之时,往往导致气随津泄;且"壮火食气",故热邪致病,可出现体倦乏力、少气、纳差、便溏等气虚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温病学思想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创立了比较完善的温病学辨证论治体系,成为祖国医学中温病学说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直须凉血散血"、"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防治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