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营养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索对糖尿病切实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门诊糖尿病患者278例,采用配对设计将其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营养干预组还采取综合的营养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及相关生化指标测定,以观察营养干预的效果.结果 采用营养干预措施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均降低,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效果更为明显;干预组饮食结构更为合理.结论 当前糖尿病患者群的膳食质量存在问题;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营养,对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以便更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方法分别从2个社区的各1个居委中随机抽取已确诊的非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组(130例),同样的方法抽取对照组(1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匹配。干预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采取膳食指导、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措施,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用成组t检验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人群有共同的饮食习惯。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膳食结构有所改善。餐后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及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社区2型糖尿病营养干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索对社区中老年 2型糖尿病的营养干预措施 ,更加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从某社区选取已确诊的非住院 2型糖尿病患者 60例 ,采用配对设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采取膳食指导、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措施 ,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用配对t检验、χ2分析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 干预前两组糖尿病人群三餐热能分配比不合理、动物性脂肪摄入偏高、膳食纤维摄入较少。均存在钙、锌、视黄醇、维生素B2 摄入不足 ,分别低于RDA的 50 %、2 7%、54 %和 46 %。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 ,营养缺乏和营养比例不平衡问题得到改善 ;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有显著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膳食结构不合理 ;营养干预对防治 2型糖尿病有效 ;本干预方案可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浦东新区社区营养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效果.方法 2005年4月-2006年4月分别选取金杨、浦兴两社区自愿参加的非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为干预组,99例为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并采取膳食评价与指导、营养健康教育、营养咨询、食谱配制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及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膳食知识知晓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79.41%)、(1.27±0.38)mmol/L]均高于对照组为[(52.53%)、(1.17±0.16)m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化血红蛋白[(6.63+1.81)%]低于对照组为[(7.10±0.7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营养教育,注意饮食和营养,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江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69-457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对Ⅱ型糖尿病人群血糖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Ⅱ型糖尿病人16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非药物干预,对照组仅进行门诊治疗,对他们的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测,1年后两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行为认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体重指数,腰臀比在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健康教育、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是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加强Ⅱ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糖尿病患者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科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包括知识宣教、饮食干预、运动锻炼及药物服用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琦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8-18,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运动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糖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肝源性糖尿病病人营养干预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营养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病人血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两组给予相同的保肝药物,观察组采取严格的饮食治疗措施,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结果:观察组经营养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治疗对控制肝源性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何红  袁芹  招琳  宋平  赵蓉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206-2207
目的研究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120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配对方式分别进行一般性指导(对照组)和个体化营养干预(干预组),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体重、腰围、BMI、血糖值及血脂值。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营养治疗认知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干预组BMI、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模式较一般性指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综合干预措施,1年后比较两组血糖、血脂的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生物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的认知、遵医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干预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改善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17.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