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中药煎药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在提高中药煎药室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运用。方法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煎药室规范管理模式中,煎药信息实行条码管理,从中药煎药室煎药的各个环节出发实现动态管理,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结果在实施中药煎药室的信息化管理后,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强度,节省时间与资源,杜绝煎药差错,减少给药风险,中药煎药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质量可查"。结论煎药信息化管理能更好地提高煎药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医院中药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中药煎煮及服药方法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作为在医院从事基层药学工作的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煎药工作,寻求比较有操作性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药汤剂是中药剂型之一,是中医医院广大患者治疗和保健的主要药物剂型。保证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为使煎煮质量得到保证,我院根据《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要求,首先加强煎药房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煎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其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视煎药房岗位职责的落实,针对取药、传统煎药、机器煎药、急煎药和病人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制定了煎药房标准化工作程序,现陈于下。  相似文献   

4.
简论中药汤剂的煎煮原则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前进 《中医药导报》2010,16(7):120-121
中药汤剂相比其他剂型,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但要达到和发挥中药汤剂的最大优点,必须按照煎药原则,选择适当的煎药器具,科学的煎药方法,并注意煎药中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病应用最普遍、最古老的剂型之一.煎药是一项细致复杂、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煎药的时间和火候,要随药物质地而异,为保证临床用药质量,提高疗效, 必须严格按要求煎煮中药.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年与中药煎药方法有关的研究文献,对自动煎药方法与传统煎药方法煎煮的汤剂对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在单味中药煎煮后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对比上,传统煎药方法与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需先煎或者后下的中药煎煮后有效成分含量对比上,2者差异亦不显著;中药复方煎煮后成分对比上,2种煎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好,传统煎药方法更符合中医特色治疗模式;现代煎药机具有数据可量化控制,煎药时间短等优点。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煎煮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自动化煎药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中药煎服方法,量化煎服中药和科学煎服中药。方法:通过对中药煎药时间、煎药用水量、煎药火力、煎药次数、煎药量以及中药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量进行量化,建立客观、统一的中药煎服量化指标及规范,实施量化煎服中药。结果:这对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提升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小明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06-906
为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 ,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近年来我院加强了对中药煎药室的建设和管理 ,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院中药煎药室管理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1 加强建设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病最常用的剂型 ,煎药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病人的生命安全 ,也是医院提高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线手持设备在中药煎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由于中药饮片质量、中药调剂、浸泡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药人员素质、煎药操作流程等因素均会给煎药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浙江省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工作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采用无线手持设备对接方、审方、调剂、复核、浸泡、煎煮、包装、送货等流程进行有效管控,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跟踪。结果:无线手持设备在配方煎药整个过程中的应用,加强了煎药全过程的管理,有效提高煎药质量,提高患者对煎药质量的满意度。结论:无线手持设备适合在中药煎药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确保中药汤剂安全有效,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每季度科室负责人至少一次对煎药室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的意见,并建立质量控制、监测档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的规范化建设。方法:分析目前中医院煎药室工作现状,从煎药室的布局流程及设施设备、人员素质、操作规程、质控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结论:医院要加强煎药室规范化建设,提高中药煎煮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汤剂沿用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对发挥中医中药的特点和治疗优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明朝药学家李时珍曾说:"凡服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失良.火侯失良,则药亦无功."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临床需要,中药煎煮提取加工逐步现代化,中药汤剂加工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电脑中药煎煮包装机作为新型煎药工具也应运而生.此机可同时加工10剂中药,充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是,笔者经过长期工作实践,发现有以下问题,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中药煎药机制备汤剂时中药成分的溶出情况。方法:以黄芩、金银花、黄柏、苦参、山楂等药材中的标志性成分作定量指标。结果:①使用中药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砂锅煎药在相同时间内,中药煎药机的中药成分溶出率明显优于传统砂锅。②煎药时间的长短影响中药成分的溶出率。⑧不同煎药次数中药成分的溶出量明显不同。结论:采用中药煎药机煎药2次,每次20min,中药成分的溶出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徐长卿时,不同煎药时间药液中丹皮酚煎出量的变化,确定不同煎药工具煎煮徐长卿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HPLC测定药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丹皮酚煎出量中药煎药机始终高于不锈钢锅,两者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锈钢锅的丹皮酚煎出量在10 min有峰值,中药煎药机的含量20 min后才减少。结论:以传统煎药方法煎煮徐长卿时,"后下"是科学的,而使用中药煎药机时则不必"后下"。  相似文献   

15.
煎药器具对白豆蔻中桉油精煎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白豆蔻时,不同煎药时间药液中桉油精煎出量的变化,确定不同煎药工具煎煮白豆蔻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HPLC测定药液中桉油精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中药煎药机的桉油精煎出量始终高于不锈钢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锈钢锅的桉油精煎出量在5 m in有峰值,中药煎药机的含量一直增加。结论:以传统煎药方法煎煮白豆蔻时,将白豆蔻"后下"是科学的,而使用中药煎药机时则不必"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传统煎药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提升医院中药服务质量。方法结合医院实际,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煎药。模式进行创新。结果进行煎药房的信息化改革,实现条码化管理。结论煎药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煎药信息化管理创新应用,也为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7.
重视中药煎服法 提高汤剂质量和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用的传统制剂之一。能否科学地煎药,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因此,对于煎药问题不可不加以重视。本文对煎药的煎具、用水、浸泡、火候、煎药时间、入药次序等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地服药进行了研究讨论。作者用祖国医药学中的煎药和服药理论与现代中药汤剂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阐明要重视中药煎服法,提高汤剂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18.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煎出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由于应用灵活,且药效显著,汤剂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笔者选取用量较大,有代表性的18种中药饮片进行了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出率的比较.以比较传统煎法和煎药机煎药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9.
中药汤剂始于伊尹。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何提高煎药效率,保证煎药质量,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广大中医药人员从文献发掘、实验观察、临床实践等方面入手,对中药汤剂煎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整理如下。一、煎药方法的改进 1.粉末压煎法 49野战医院将中药粉碎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上海医疗机构中药外包煎药现状的调查,提出中药外包煎药的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评阅、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4月,上海每天代煎处方8660张;9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展外包煎药业务;国家层面缺少对医疗机构外包煎药业务的规范和标准;外包煎药存在质控难点。结论:医疗机构外包煎药的业态已经形成;上海制定的管理规范所确定的医疗机构外包煎药管理主体和管理方案可在更大范围推广;建议修订《中药煎药室管理基本规范》,增加外包煎药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