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了探讨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SLE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我们对20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例SLE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均为活动期病人,其中  相似文献   

2.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亚群分布和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分布的紊乱及其活化异常在系统性红班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活动期SLE患者和5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D4 、CD8 、CD4 CD25 及CD8 CD25 T细胞的百分率及相互之间的比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CD8 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CD4 /CD8 比率降低(P<0.05);CD8 CD25 T细胞的百分率降低(P<0.01),CD4 CD25 /CD8 CD25 比率明显升高(P<0.01);CD4 T细胞和CD4 CD25 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这些指标与SLE疾病活动性评分指数(SLEDAI)均无相关性.结论活动期SLE患者同时存在T细胞CD4 、CD8 亚群分布和活化的异常,导致T细胞功能紊乱,可能是SLE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坤  张永亮  张敬然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3991-399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和20例健康者,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SLE活动组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变化樊有龙谭立明(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SLE是一种累及多部位,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病机制与机体细胞免疫的改变有关,特别是T细胞及亚群的明显变化,可使免疫功能失调及免疫应...  相似文献   

5.
目点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并发狼疮性肾炎分为Ⅰ组、Ⅱ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显著增加,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尤其在并发狼疮性肾炎组更为显著.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NK细胞的表达异常在SLE尤其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临床较为多见 ,但其临床表现复杂。本文应用免疫印迹检测病人血清中的ENA多肽抗体 30例 ,并检测其T细胞亚群 ,以了解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30例SLE患者 ,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女性 2 9例 ,男性 1例 ,年龄 30 .3± 9.0岁。正常对照为健康献血员。1.2 检测方法 ENA多肽抗体检测采用深圳恒佳生物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而T淋巴细胞则采用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S .P法检测试剂盒。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细胞数目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方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离SLE患者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并计数.结果SLE患者CD4及CD4/CD8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CD4,P=0.001;CD4/CD8,P=0.046),CD8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CD4及CD8亚群及两者的平衡关系存在异常,其中以CD4 T细胞减少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苏或  洪素英 《上海医学》1997,20(9):510-5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ELE)孕妇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SLE+NP组)的外周血T淋业九进行检测,并以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非行娠妇女(SLE组),2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NNP组)作对照。结果:SLE+NP组的CD3、CD8百分率与SLE,NN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CD4的百分率和CD4/CD8的比值都低于SLE和NNP组。结论: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紊乱,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机体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其中,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是致病的始动环节和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部感染间的差异。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SLE合并肺部感染组)及19例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感染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与肺部感染对照组相比,SLE合并肺部感染组CD4~+T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在治疗中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情活动性、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法对78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作检测,分析SLE活动情况、肾脏损害与细胞免疫学指标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期组SLE患者与非活动期组相比。CD3^+、CD8^+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伴有肾脏损伤患者,NK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CD8^+、CD3^+、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不能反映其病情活动;而NK细胞数量的减少往往与肾脏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CD3^ ,CD4^ T细胞亚群显著减少,CD4/CD8比例失调,双标记CDr^ CD28^ ,CD8^ CD28^ T细胞亦显著减少;(2)患者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显著降低,4-1BB分子表达显著增高;(3)患者T细胞CD4/CD8与抗核抗体呈负相关,共刺激分子4-1BB与抗核抗体,尿蛋白呈正相关,而与CD4^ CD28^ T细胞亚群呈负相关。结论: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在系统性斑狼疮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匹多莫德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感染情况、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SLE治疗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到0.5×109/L以下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干预组常规治疗时加用匹多莫德,对照组不加用匹多莫德,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和SLE疾病活动度(SLEDAI-2000)的影响。结果干预组26例中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23.08%,对照组23例中发生感染9例,感染率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对SLEDAI-2000改善有促进作用(P〈0.01)。结论匹多莫德对继发淋巴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能有效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活动缓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T_3、T_4、及 T_)及PAP技术对19例(21例次)SLE患者皮损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活动期与非活动期 SLE 患者皮损中 T 细胞各亚群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_4/T_比值降低,有显著性意义;同一组织中,与 T_4~+细胞相比,多显示 T_~+占优势;除真皮层外,T_~+细胞还浸润至表皮层。提示 SLE 皮肤损害与局部 T 淋巴细胞浸润有着一定的关系。本观察还发现,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相比,皮损中 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 T_4/T_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推测皮损中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与全身病情轻重关系不大,而与皮肤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抗核抗体及其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抗核抗体及其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意义。对50例SLE病人血清进行连续五年的追踪观察。结果:IFANA、抗ds-DNA、抗Sm、抗U1-RNP、抗SS-A、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0%、30%、44%、52%、22%。IFANA的滴度高低与病情活动状况无关,转阴并不表示病情缓解;抗ds-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相关,持续高滴度常表示疾病活动特别是狼疮肾活动;抗Sm抗体与病情无关,治疗后易消失;抗U1-RNP抗体与雷诺氏现象相关;抗SS-A抗体与光敏感相关;抗SS-B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相关;这三种抗体多持续存在。表明在SLE,各种ANA可能代表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16.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s a sys- 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Several mechanism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s underlying the loss of self-tole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organ dysfunction, such as genetic, environmental, hormonal and immunoregulatory factors.1In recent years, oxidative stress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atherogenesis of SLE.2Morgenet al3 illustrated elevated levels of protein oxidation in serum from patients with SLE, which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rgan damage in SLE.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早期误漏诊原因,提高SLE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住院诊断的63例S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例确诊为SLE患者的病程为(4.38±3.13)年;(2)早期误诊率高达68.3%,误诊的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阑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心包炎、胸膜炎、慢性肝炎、淋巴结炎、淋巴瘤等。发热、关节痛,皮疹是SLE早期最常见的症状,面部盘状红斑、颧部红斑是最具特征的表现;(3)特异性指标的阳性率低:狼疮细胞(LE)17.6%,抗ds-DNA抗体20%,抗核抗体(ANA)26.6%;(4)发热和白细胞明显升高者占误诊的74.4%(32/43);血沉增快和尿检蛋白阳性在未误诊者与误诊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 SLE患者33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20例和缓解组1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BLyS 、BAFF-R水平,观察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白细胞(WBC)、补体C3、C4和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 P<0.05),缓解组患者血清BLy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血清BAF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关系(P<0.05);BLyS水平与ANA呈正相关关系(P<0.05);BAFF-R与AN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ds-DNA无明显相关关系( P >0.05);SLE 患者血清 BLyS、BAFF-R 水平与 WBC、C3、C4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SLE病情密切相关,对SLE病情的评价有重要价值,且BLyS可能比BAFF-R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