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掌握我院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EC)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8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多态DNA分型(RAPD)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8株阴沟肠杆菌被基因分型为10型,抗生素分型分为18型.结论:基因分型法显示ICU病房有多重耐药菌株EC株爆发流行现象;应加强微生物室的监测工作,为控制预防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追踪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供遗传学信息对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有效抗生素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情况和其多重耐药菌株的基因多态性,以掌握医院铜绿假单胞茼(PAE)感染和流行情况.方法 调查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7年医院感染的PAE,筛选出耐亚胺培南菌株并分析其临床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用ERIC-PCR方法对其多重耐药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耐亚胺培南PAE为75株.主要来自年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其中22株多重耐药株基因分型为10个流行型别.结论 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广泛,且多重耐药PAE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呈散在多克隆流行,是临床PAE感染难以控制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各型菌株的耐药现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用改进的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基因分型技术,对分离自门诊和住院患者的4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菌株进行12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48株肺炎克雷伯菌41株有稳定的RAPD带型,共分16型,同型菌株药敏结果基本相同。结论该院呼吸科R ICU存在肺炎克雷伯菌的小流行;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重点病区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倩  陈维贤  黄长武 《重庆医学》2004,33(10):1530-1531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方法以优化的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49株PA进行RAPD基因分型,通过指纹图比较与分析,确证医院感染类别与爆发.结果 49株PA共得RAPD 29型,分型率100%;以周为时限, PA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共3起;9例个体连续感染的PA有7例为内源性医院感染,2例为外源性医院感染.结论 RAPD可对PA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方法收集2005年1月~6月从各科ICU内分离出的21株铜绿假单胞菌,提取DNA后进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全部菌株均能产生指纹图谱,分型率100%。21株铜绿假单胞菌共分为14型,其中9株6型分布于脑外科,3株同型分布于神经内科,4株4型分布于呼吸科,5株3型分布于普外科。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21株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阿米卡星等耐药,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结论ICU内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局部流行,RAPD分型技术分型率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340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及基因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淑梅  许淑珍 《北京医学》2005,27(6):324-327
目的调查340株肠球菌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分型,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菌株.方法从痰、尿、血液中分离出不重复粪肠球菌340株,根据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构建指纹图谱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90%;14%、87.5%;1.3%、2.5%;51%、57.5%.300株粪肠球菌和40株屎肠球菌分别分为64个基因型和9个基因型,具有相同指纹图谱的菌株有5个组11株菌.结论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强耐药性;RAPD技术可用于肠球菌医院感染的分型研究,监测有无流行株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Huang YF  Wang JR  Gu HT  Shang XR  Cao JJ  Wang M  Fan YY  Sui WJ  Lu XX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6):2525-2529
目的 研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临床因素、菌株耐药性与分子溯源,分析不同株系流行特征与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9次医院感染流行分离的PDRAB60株及临床资料;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分别应用重复序列PCR( REP-PC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IDI-TOF-TOF MS)对流行菌株进行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溯源和鉴定。结果 除2株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外,其余抗生素均耐药。60株PDRAB REP-PCR检测分为REP-A~L共12型,MALDI-TOF-TOF MS分为a~e5个类型。与MALDI-TOF-TOFMS相比,REP-PCR分型结果更为精细准确。呼吸机的携带与交叉传播可能是造成2009年7-10月呼吸科PDRAB大流行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手传播是造成2010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PDRAB感染的关键因素;超级传播者鼻咽部或呼吸道PDRAB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与传播是造成其余7次PDRAB流行的主要原因;急诊科是本院PDRAB获得性感染的传染源。结论 早期识别和隔离超级传播者、加强环境器械消毒和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是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关键要素。MALDI-TOF-TOF MS方便、价廉、快速鉴定病原菌及分型优势有望成为微生物鉴定分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应用舒巴坦或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药敏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PA菌株,K-B法行单药药敏及联合药敏测定;MIC法测定比阿培南、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阿米卡星、舒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并计算联合用药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 K-B法单药药敏将120株PA分为敏感菌56株,多耐药菌株 36株,泛耐药菌株 13株,广耐药菌株15株;K-B联合药敏提示,与比阿培南联合最有效的药物依次为磷霉素、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与亚胺培南联合最有效的药物为磷霉素、舒巴坦、阿米卡星;但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出现拮抗;联合MIC法检测结果与K-B法结果相似,与亚胺培南、比阿培南联合最有效的依次均为磷霉素、阿米卡星、舒巴坦;但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出现拮抗。结论 体外联合药敏发现,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磷霉素、舒巴坦或阿米卡星对PA感染协同率最高,但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哌酮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OmpA基因缺失株(△OmpA)和OmpA基因补救株(+OmpA)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探讨临床株鲍曼不动杆菌OmpA mRNA表达水平与耐药的相关性,明确OmpA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定点诱变技术构建ATCC17978 OmpA基因缺失株及补救株。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20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AB菌感染的住院患者40例,分离并培养各AB菌株。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株鲍曼不动杆菌OmpA mRNA表达水平,MIC法检测各菌株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依据美国CLSI 2018判断标准判别。结果 OmpA基因缺失导致菌株在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莫西沙西、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几种抗生素中表现得更为敏感。本研究选择非耐药临床菌株和多重耐药临床菌株各20株。其中,对阿米卡星耐药18株,不耐药22株;头孢吡肟耐药20株,不耐药20株;对亚胺培南耐药19株,不耐药21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20株,不耐药20株。同时,多重耐药株鲍曼不动杆菌Omp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耐药株(P<0.05)。结论 OmpA的缺失可显著降低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莫西沙西、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5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OmpA mRNA高表达是本机构临床株鲍曼不动杆菌发生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本机构临床菌株OmpA mRNA表达水平的监测或可有效预测菌株耐药性,掌握本机构内耐药菌株的流行动态,有效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院感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基因分型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耐药分析选用K—B法。结果RAPD分型将28株阴沟肠杆菌分为11种株型,耐药谱则将其分为12种不同的耐药型。结论基因分型和耐药分析显示ICU有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株爆发流行现象,它为控制阴沟肠杆菌的医院内感染、追踪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提供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该地区感染控制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该院分离的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药敏结果。结果分别分离社区和医院CRAB感染菌株18、140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4.5%和48.2%;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25%,且社区和医院感染CRAB菌株的药敏结果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AB感染主要以医院感染为主,经验治疗时可选择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 ,以供临床用药借鉴。方法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 ,共获得 1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ribry Bauer(KB)纸片法 ,最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琼纸二倍稀释法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测定采用Etest法。结果 :①铜绿假单胞菌(PA)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KLB)在 139株细菌中分别占 33.8%和 16 .5 %。②药物敏感试验显示 :伊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 94 % ,87% ,85 % ,90 % ,78%和 88% ,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氧哌嗪的耐药率分别为 90 % ,88%和 4 0 %。③有 4例ESBLs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 :①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构成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伊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②应加强监测ESBLs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GN和AST-GN13卡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阳性率(51.0%)显著低于医院感染(68.2%)(P=0.029)。933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结论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以儿童居多,医院感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侵入性操作,是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特点及目前常用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5月呼吸内科合并肺绿脓杆菌感染病例117例(其中47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受机械通气)痰培养标本,应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对绿脓杆菌共457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引起院内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的457株绿脓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3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30%,对喹喏酮类耐药率接近30%,对β-内酰胺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治疗院内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β-内酰胺酶类联合氨基糖甙类或喹诺酮类为较优化的组合;对MDR—PA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联合或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联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病原菌种及其耐一的变迁规律。方法 以1988~1997年白血患者的病史,细菌检验结果为资料,采用K-B法对近5年保存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近10年白血病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所占的比例由40.3%下降至28.6%革兰氏阳性菌则由59.7%上升对71.4%。目前常见菌种有表葡萄(24.6%),金葡菌(23.1%),肠球菌(13.7%),鲍曼不动杆菌(7.6%),铜绿假单胞  相似文献   

16.
ICU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ICU病房所有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中,以G-杆菌为主占86.8%,其次为G+菌占13.2%。G-杆菌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占G-杆菌的23.9%,占肠杆菌科细菌总数的71.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2.6%。G+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耐苯唑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占86.5%。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为9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最低为1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9%;ESBL及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呱酮、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均为10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也高达88%;ESBL对所有3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均耐药,对含酶抑制剂的复合药阿莫西林/棒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0%以上,同时对多种抗生素呈交叉耐药。G+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16%,只对万古霉素无1例耐药。结论合理使用及严格限定抗生素的应用指证,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以及个别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特征,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由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71例患者入选,前3位临床分布科室为感染科、ICU及肿瘤科,前3位基础疾病依次为肺部感染、恶性肿瘤、胆道感染及糖尿病;所分离的71株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3.8%,其中34例医院获得性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52.9%,37例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为16.2%,医院感染病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病例(χ2=10.680, P<0.05);7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20%);医院感染菌株对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较社区感染菌株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氨苄西林外其他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常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血标本中所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离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高。  相似文献   

18.
赵丽  何磊  商淑梅 《医学动物防制》2012,(11):1265-1266,126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切口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2011年在我院行TKA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19例患者,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培养切口分泌物,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60细菌全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K-B纸片法药敏试验,CLSI 2007判读结果,WHONET 5.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2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表皮葡萄球菌44株、大肠埃希菌11株、阴沟肠杆菌6株、其余菌种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以及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唑林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内酰胺类/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米诺环素、氯霉素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我院常用的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70%;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等敏感。结论 TKA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2种菌对我院常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建议临床医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围术期适宜的抗菌药物,对有效预防和控制TKA感染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ICU感染的比较与分析。方法:对2011年-2012年本院ICU科室中PA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1年PA共检出54例,2012年PA共检出70例。2011年多重耐药PA共检出21例,而2012年多重耐药PA共检出29例。2012年在ICU中感染PA耐药率较2011年有很大改善,呈现出普遍下降的趋势。2012年ICU中多重耐药PA耐药率较2011年显著增强,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在ICU中,应加强对于院内感染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政策落实和监管,方可降低PA感染率。但对于多重耐药PA,由于是全球问题,无法完全避免。应采用合理用药或者联合用药的方式,加之其他部门的用药配合,降低或防止耐药菌株传播,最终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