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起麻疹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5日至7月16日,岩腊乡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共计发病64例,发病率60.04‰;死亡3例,病死率4.69%。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重型麻疹。经调查分析,暴发流行的根本原因是麻苗严重漏种,故应认真落实麻苗接种以控制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发热出疹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探讨RFIs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绵阳市近3年发生的21起579例RFIs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的急性期血清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21起RFIs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为麻疹的有15起426例,确诊为风疹2起56例,其它RFIs 4起96例。RFIs的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季。麻疹发病以冬、春季为主,风疹和其它RFIs发病全部在2月、5月。麻疹发病年龄以4—14岁为主占77.2%,风疹和其它RFIs全部是7—14岁的中、小学生。确诊为麻疹的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52%;不祥的占43.8%;未免疫的占4.2%。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53.3%;风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35.7%。结论 RFIs暴发疫情以麻疹为主,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病种的重要手段。调整免疫策略,将复种提前到4岁,可降低麻疹发病率和在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校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竹山县麻诊流行特性及控制策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的麻疹疫疫情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插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麻疹疫苗的使用和计划免疫的实施,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90年代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四季均有发病,以2-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为5-14岁人群,以局部地区暴发的主要流行形式,暴发疫情影响全县整体发病水平;麻苗常规免疫不扎实,局部地区存在免疫空白等是现阶段麻疹流行的根本原因,结论:抓好常规免疫,加强疫情监测,控制暴发是现阶段防治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麻疹暴发原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 对剑河县2001-2004年16起麻疹暴发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剑河县麻疹暴发强度大,平均每起暴发有28.5例患者,暴发疫情多发生在3月和10月,对象以7~9岁为主,主要为小学低年级学生,83.33%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说明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简称麻苗)接种率低、常规免疫存在许多漏种儿童,疫情迟报等.结论 做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并在薄弱的乡镇开展麻苗局部强化免疫,同时加强疫情监测报告管理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陈秀丽  朱凤才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07-2309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近年来麻疹流行特征与流行因素,探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麻疹防制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连云港市1996-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及2004-2007年麻疹相关监测资料,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7年共报告麻疹病人1293例,死亡2例,2006年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报告发病率为14.57/10万,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78.60%;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以下,占80.64%(554/687),其中〈1岁儿童发病262例,占全市发病总数的38.14%,时间集中在1—4月份,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9.91%。采取有效措施后,疫情大幅下降。结论连云港市免疫空白人群的积累,人群尤其是小年龄组抗体水平下降是发生麻疹局部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采取追加免疫、应急接种等消除免疫空白人群的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仪征市麻疹流行病学规律,及时调整防制措施,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方法对2000年-2006年仪征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年2月-5月间,仪征市发生4起校园麻疹暴发疫情,2000年-2003年连续4年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麻苗强化免疫后,麻疹疫情得到控制,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明显改变。近几年麻疹疫情有回升趋势,流动人口可能是其主要因素。结论(1)麻疹免疫策略值得探讨,在做好麻苗常规免疫同时,应对重点人群持续开展麻苗强化免疫;(2)加强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管理和麻疹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对密切接触者开展麻苗应急接种,阻止麻疹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7.
一起边远农村麻疹暴发流行病学调查潘海洲,邓绍甫,付剑羽1996年3月21日至6月4日,天峨县向阳、纳直、老鹏三个乡(镇)相邻的六个村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共发生麻疹160例,发病率为13.26‰(160/12068)。采取麻苗应急接种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开封县五阎村112例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疫情延续58天,总发病率为41.19%,主要发生在11—20岁大年令组的青少年有79例,占总病例数的70.54%,在患者中曾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共98例,占总病例数的87.5%。并对这次流行原因作了初步分析,认为可能与末次麻苗接种后间隔时间太长以及麻苗质量、漏种和予防措施不及时等因素有关。提示在新形势下麻疹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贫困山区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促进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的实施。方法收集全县2006年麻疹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全县共发生8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141例,总罹患率为5.20%,波及9所小学、5所幼儿园、28个村(居委会),发病高峰在4月1—20日,持续时间10~57d,90.78%的病例集中在8月龄~12岁儿童,男女比1:1.014,幼托儿童和小学生患者占50.35%,≥8月龄的患者中35.11%无免疫史、44.27%免疫史不详、28.24%为免疫失败者,早期患者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2.90%,全县8月龄~12岁儿童应急接种率达94.40%,暴发疫情迅速被控制。结论麻疹暴发集中在春季,发病年龄集中在8月龄~12岁,多发生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政府所在地周围,尤其学校和幼儿园是高发区域;引起贫困山区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率不高;巩固和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重点地区、人群,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或应急免疫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42年的麻疹疫情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麻疹疫苗的使用和计划免疫的实施,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90年代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四季均有发病,以2~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为5~14岁人群;以局部地区暴发为主要流行形式,暴发疫情影响全县整体发病水平;麻苗常规免疫不扎实,局部地区存在免疫空白等是现阶段麻疹流行的根本原因.结论抓好常规免疫,加强疫情监测,控制暴发是现阶段防治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日照市麻疹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日照市1990~2003年麻疹疫情、免疫接种和免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3年,麻疹累计发病250例,年均发病率为0.66/10万,1997年、1998年和2002年无发病;1~5月合计发病223例,占总数的89.20%;≤8月龄的10例,1~7岁的69例,15~38岁的112人;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49.20%;7起麻疹暴发疫情合计发病142例,占发病总数的56.80%。[结论]日照市麻疹疫情呈下降趋势,但8月年龄以下和大年龄组病例占相当比例,并有暴发疫情,应进一步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2.
江门市实施儿童麻疹疫苗(以下简称“麻苗”)免疫接种的工作开展时间较长,但仍难免发生麻疹暴发流行。1991年2~4月开平县东山镇上洞管区和鹤山县双合镇双桥管区分别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现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麻疹暴发疫情流行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泸定县得妥乡天池山村发生的麻疹暴发疫情开展现场调查,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暴发地区流行强度大,1个自然村20名14岁以下少年儿童12人发病,罹患率75%,所在村小学校12名学生全部发病,罹患率100%,波及本村成人3例和幼儿1例发病,村罹患率20%;发病村寨系高山少数民族居住区,村民对免疫接种不接受。结论高山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免疫接种空白是麻疹暴发的根本原因,应加强当地健康教育,增强当地免疫服务能力,以消除免疫空白,并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4.
武汉地区2001年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某地区2001年麻疹患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01年1月1日~12月30日在某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911例麻疹病例的病历资料和疫情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小于8月龄的患儿有340例(37.32%);发病季节主要是春夏季节(3~7月);以散居儿童为主(679例,74.53%)。结论 麻疹的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开展各组人群的血清麻疹IgM抗体检测,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情的麻疹计划免疫方案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华市婺城区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金华市婺城区麻疹爆发流行特征,为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7月麻疹爆发流行期发生的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1—7月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人770例.确诊640例,发病率102.65/10万,外来人口占40.6%。发病率以〈8月龄最高,患者构成以≥15岁最高。640例患者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18.9%,无免疫史占50.0%,免疫史不详占31.1%。流行主要原因是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滑坡、外来人口管理不到位、麻疹控制免疫策略不落实、免疫失败牢高、人群胎传抗体水平低。结论 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建立有效的外来人口管理机制;调整麻疹控制策略;提高接种质量;加强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自贡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自贡市1988—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贡市1988—2005年麻疹发病2687例,年平均发病率4.76/10万,发病率呈周期性上升;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14:1;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7月,占总发病数的80.54%;发病年龄15岁以下占89.91%,呈双峰性,6岁和10岁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2.54%和12.18%。结论自贡市存在麻疹的局部暴发和流行,小学生是麻疹局部暴发和流行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德保县麻疹流行情况,为今后制定指导加速麻疹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德保县199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6年德保县共报告麻疹6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24/10万。1990—1999年共报告5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75/10万;2000—2006年共报告1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0/10万,较1990—199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69.52%。发病季节高峰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71.52%(467/653),有明显的季节高峰。1994、1999、2000年分别发生麻疹暴发1起,共发病444例,占总发病例数的67.99%。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2.34%(603例)。报告病例中有32.47%的病例(212例)未接种麻疹疫苗,33.38%的病例(218例)免疫史不详。结论德保县1990—2006年麻疹发病由高发状态且以暴发为主转变为低发状态且以散发为主。今后在抓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适时开展大年龄组的儿童强化免疫,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8.
2005—02—28/03—12黑水县石碉楼乡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发病35例,死亡2例,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849.31/10万、48.53/10万、5.7I%,发病人群年龄8个月~15岁,分布于2个行政村。为进一步分析麻疹暴发原因和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对策,现将该次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肖胜传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62-1863
目的了解梅州市麻疹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州市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429例,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每年均报告有麻疹疫情;病例数和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五华、兴宁、平远3个县,以局部暴发为主,且病例相对地方集中,麻疹疫情高峰在3—5月,占该时期病例总数的51.05%;8月龄~14岁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69.93%。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应进一步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进一步完善麻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麻疹发病原因和流行特征,为麻疹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谷县1999~2003年麻疹疫情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3年麻疹专报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42例,麻疹流行特征有明显的季节性,3、4月,占全部病例的76.19%;7~12岁占47.62%;42例患者中有麻疹基础免疫史的4例,无免疫史15例,免疫史不详的23例。[结论]基层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不及时及免疫空白是造成麻疹暴发和散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切实做好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杜绝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