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样体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重要发病环节之一,腺样体切除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用方法.为分析腺样体肥大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致病作用以及腺样体切除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回顾了我院1995~2002年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5例,旨在对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腺样体切除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4月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117例(196耳),随机分为手术组(治疗组)和非手术组(对照组)。手术组常规行腺样体刮除术,术后予以0.5%麻黄素液滴鼻,头胞哌酮防治感染1周。对照组予0.5%麻黄素液滴鼻,头胞哌酮、强的松、仙露贝口服及波氏耳咽管吹张术,疗程2-3周。两组治疗结束后10周复查声导抗及纯音测听。结果手术组鼓室导抗图“A”型,声反射正常84(81.6%)耳,纯音测听正常82(79.6%)耳;对照组鼓室导抗图“A”型,声反射正常49(52.7%)耳,纯音测听正常51(54.8%)耳。经f检验,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腺样体切除有利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痊愈。 相似文献
3.
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方法192例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组)与对照组(非手术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9.58%,显著高于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96例纯音测听检查听力下降患儿术前和术后低频平均听阈上升(P<0.05)。结论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听力的改善也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韩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1):25-25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听力下降及中耳积液为特征的非化脓性疾病,发病率高,是儿童致聋原因之一。病因与腺样体肥大密切相关,选择我院2003~2006年内治疗的27例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术与鼓膜穿刺术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接收的患分泌性中耳炎的120例患儿,均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60例(96耳)患儿,单纯施行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包含60例(90耳)患儿,施行腺样体切除术与鼓膜穿刺术联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且术后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感染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行3月~1年的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6.17±0.75)月.观察组患儿的术后感染率为5.21%,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的感染率(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复发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的复发率(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术与鼓膜穿刺术联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的术后感染、复发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01月~2010年05月病例65例,共11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将行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加鼻内镜下同期腺样体切除术共38例(66耳)作为研究组,将行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共27例(48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伴有腺样体肥大分泌性的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药物治疗+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和对照组42例(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0 d后,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腺样体经过手术切除以后,使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得到有效治疗,而且治疗过程安全,复发率低,治愈的效率也能有效提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值得推广这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多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例术后听阈改善明显.结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应以腺样体切除术治疗为主,其疗效肯定、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儿听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听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9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行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听阈变化和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1%,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89%,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患儿的听力改善更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有明确的腺样体手术指征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可以改善患儿的听力功能,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后对其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本院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入院的19例(27耳)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并对患儿进行听力、声阻抗、纯音测听方面的检查。结果治愈16例24耳占88.9%;好转2例(2耳)占7.4%,无效1例(1耳)占3.7%,总有效率96.3%。结论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手术切除其肥大的腺样体可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观察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1、3、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2、6、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593-1595
目的:研究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测定阈值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4.07%,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纯音听阈测定阈值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纯音听阈测定阈值(20.48±4.25)dBHL,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8.96±5.13)dBHL,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当中,采用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能够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同时更显著的改善患儿听力水平,总体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对语言学习期的儿童甚至可致聋、致哑。笔者对2008年5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伴有SOM的腺样体肥大患儿85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4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患者,行腺样体切除,观察临床预后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纯腺样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合并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将58例SOM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腺样体切除术,B组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3个月A组有效44耳,无效10耳,有效率81.48%,B组有效51耳,无效4耳,有效率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有效51耳,无效3耳,有效率94.44%,B组有效54耳,无效1耳,有效率9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腺样体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均是SOM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均伴有腺样体肥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1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将肥大的腺样体切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8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统计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腺样体肥大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影响,并探讨鼻内镜下用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均常规进行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统计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采用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在4 mm 70°鼻内镜下用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切除术,10例同时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 在125例中经声导抗检查证实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49例(39.2%);对合并和未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的腺样体肥大程度统计分析发现,腺样体过度肥大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性大.随访半年,12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鼻塞、睡眠打鼾、听力下降症状消失104例,改善21例.49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治愈35例:好转14例.结论 腺样体过度肥大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促发因素.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无并发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3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3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指南》2017,(31)
目的观察并分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切开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术联合鼓膜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这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在手术后的8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60例患者的听力均基本恢复至患病前水平,鼓膜完好,未见明显穿孔,无复发,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时,应用鼻镜内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切开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并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鼓室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内镜下鼓室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25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儿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患儿70例(125耳),单纯采取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治疗,实验组患儿70例(125耳),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常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疾病复发率为4.29%,感染率为2.86%,常规组分别为15.71%、14.29%,两组患儿的疾病复发率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听阈提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取内镜下鼓室置管+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治疗后疾病感染率与复发率较低,可明显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