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隐性脊柱裂中背部皮肤窦道引起硬脊膜内脓肿原因,以及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本组6例,年龄1-4岁,均为皮肤窦道伴椎客内皮样囊肿继发脓肿形成,诊断领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手术行囊肿剥离及窦道切除,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6例患儿中,3例脊髓发育正常患儿,术后2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明显好转;3例脊髓低和,1例双下肢功能恢复,大小便失禁无明显好转,另2例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先天性脊部皮肤窦道可伴有硬脊膜下或髓内皮样囊肿,并感染形成脓肿,因此,对于中枢感染,应及时检查有否背部皮下窦道以及相应的椎管内病变,以利于及时手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正>硬脊膜外脓肿是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常表现为脊髓压迫或神经根刺激症状。儿童期比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延误治疗,影响预后。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笔者总结本院1994年1月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儿童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临床及影像资料,以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06年4月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血肿发生于颈胸交界部1例、胸段2例、胸腰段5例;血肿位于硬膜外腔的侧后方或正后方;出院时双下肢肌力恢复到Ⅲ~Ⅳ级4例,恢复到Ⅴ级3例,未恢复1例.结论 对儿童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要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减少后遗症;MRI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处理措施,以指导手术.方法 对2006年2月-200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13例TCS患儿在显微操作下行脊髓探查松解术.对脊髓外翻、脊膜膨出破损患儿入院即予抗生素治疗.按年龄分为A组(1 d~3个月)82例、B组(>3个月~3岁)104例、C组(>3~7岁)60例、D组(>7~14岁)67例;按病理类型分为E组(椎管内脂肪瘤)77例、F组(椎管内囊肿)39例、G组(单纯脊髓栓系)113例、H组(脊膜膨出修补术后)84例.术后随访8~30个月,总结分析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CS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下肢疼痛/腹胀(62例,19.8%)、排尿异常(65例,20.8%)、颅压升高(26例,8.3%)、脑脊液漏(18例,5.8%)、神经损伤(12例,3.8%)、术后黏连(13例,4.2%)等.另有2例(0.64%)因脑膜炎死亡,5例(1.6%)出现浅表褥疮.排尿异常、颅压升高、神经损伤、术后黏连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a<0.05);不同病理类型组中,G组神经损伤和术后黏连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 早期诊断和术中显微操作是治疗TCS的关键;新生儿和单纯脊髓栓系患儿术后并发症少;脊髓外翻、脊髓脊膜膨出破损患儿术前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能降低脑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儿童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手术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2月~2002年11月期间,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症患儿34例,年龄范围介于7d~4个月,其中2例伴有大小便失禁和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术前均摄取腰骶椎x线片,19例曾做了MRI检查,17例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或膨出于囊内。手术方法为单纯脊膜修补术18例和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膜修补术16例。对大、小便失禁者分别采用Kelly评分法及Bruskewize评分法。结果 34例患儿术后平均随访3年,原有大小便失禁和双下肢弛缓性瘫痪的2例患儿无明显恢复。单纯脊膜修补手术者,术后4例发生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MRI显示脊髓圆锥在原位粘连。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膜修补术后未发生TCS病例。结论 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膜修补术,是治疗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不正确的手术方法是导致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发生TC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髓脊膜膨出( MMC)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MMC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44例;年龄1d ~7岁,平均1.4岁.MMC位于腰、骶部75例,位于颈椎部5例及位于胸椎部和胸腰部各1例,患儿均经相应部位X线正侧位片和MRI确诊,术前常规均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等相关神经电生理检查,全部患儿予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8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 ~ 12个月,随访期复查患儿症状缓解,其中治愈28例,好转45例,无变化5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89.1%.结论 常规脊膜膨出切除、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和脊膜修补术是MMC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5岁。因胸痛4个月,右下肢无力2个月,双下肢无力10 d入院,无排便、排尿障碍,无意识障碍,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无颅神经受累,无感觉障碍。脊髓MRI示颈6~胸2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儿手术切除肿瘤后逐渐康复,随访6年未复发。该患儿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WHO Ⅱ级)。儿童胸痛伴运动障碍,应与脊膜瘤这种椎管内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背侧单纯性脊膜膨出与脊髓栓系的关系,探索单纯脊膜膨出合并脊髓栓系的诊断、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背侧单纯性脊膜膨出患儿69例,结合MPI及手术椎管腔探查所见,研究单纯性脊膜膨出与导致脊髓栓系的其它病变的关系。结果 69例中,MRI及手术发现67例(占97%),患儿除单纯脊膜膨出外,还合并其它相关脊髓病变,如终丝牵拉、纤维束带、脊髓马尾神经粘连、脊髓纵裂、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等。手术修补膨出脊膜的同时,切除椎管内病灶,松解脊髓栓系,术后未见神经损害。结论单纯性脊膜膨出有很高的脊髓栓系伴发率,MRI是其必要检查。一旦确诊,建议积极手术治疗,术中不仅要修补膨出脊膜,还应探查椎管腔,解除脊髓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手术疗效的因素,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TCS患儿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沿脊柱后正中切口,切口上界至病变上端正常解剖结构处,下界至栓系终端病变(在骶尾部附着处),打开骨性椎管暴露硬脊膜,脑膜剪剪开硬膜,切除病变,分离出马尾神经,松解脊髓圆锥,再游离终丝。最后完整修补缺损硬脊膜,选择性切断增粗变短的终丝,以达到解除脊髓栓系、降低脊髓张力的目的。结果40例TCS患儿经手术治疗后,治愈24例,排便、排尿等功能恢复正常;好转9例,排尿、排便功能及肢体病变1项明显改善;症状恢复缓慢5例,术后随访期间,排便、排尿等功能恢复与术前症状一致;2例因骶神经发育不全而术后无变化2例,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本组完全松解26例,总有效率为60.71%;部分松解12例,总有效率为31.58%;未松解2例,有效率为0。结论准确的诊断、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尽早手术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愈儿童TC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小儿腰骶部脊膜膨出手术方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腰骶部脊膜膨出手术方式与最佳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对濮阳市人民医院自1997—2005收治的211例腰骶部脊膜膨出患儿进行分析,对1997年以前行单纯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和1997年以后的脊膜膨出切除+椎管扩大神经松解+脊膜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对伴有大小便控制不良和(或)下肢弛缓性瘫痪等神经症状者进行评估。 结果单纯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患儿术后原有神经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有部分加重。部分患儿术后再发脊髓栓系综合征(TCS)。部分患儿因年龄较小术后并发脑积水或死亡而失访。脊膜膨出切除+椎管扩大神经松解+脊膜修补术术后患儿未见再发TCS,但MRI示有椎管内神经粘连。部分患儿原有大小便失禁或下肢弛缓性瘫痪等神经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或未再加重。 结论单纯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是患儿再发TCS的重要原因,脊膜膨出切除+椎管扩大神经松解+脊膜修补术是治疗小儿腰骶部脊膜膨出的较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小儿腰骶部脊膜膨出手术方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腰骶部脊膜膨出手术方式与最佳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濮阳市人民医院自1997—2005收治的211例腰骶部脊膜膨出患儿进行分析,对1997年以前行单纯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和1997年以后的脊膜膨出切除+椎管扩大神经松解+脊膜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对伴有大小便控制不良和(或)下肢弛缓性瘫痪等神经症状者进行评估。结果单纯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患儿术后原有神经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有部分加重。部分患儿术后再发脊髓栓系综合征(TCS)。部分患儿因年龄较小术后并发脑积水或死亡而失访。脊膜膨出切除+椎管扩大神经松解+脊膜修补术术后患儿未见再发TCS,但MRI示有椎管内神经粘连。部分患儿原有大小便失禁或下肢弛缓性瘫痪等神经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或未再加重。结论单纯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是患儿再发TCS的重要原因,脊膜膨出切除+椎管扩大神经松解+脊膜修补术是治疗小儿腰骶部脊膜膨出的较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79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其中8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对5例予开放引流,伤口换药等保守治疗,3例予清创缝合漏口 腰穿持续引流,均辅以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结果8例脑脊液漏患儿均治愈,两种治疗方法下伤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例清创缝合患儿因并发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结论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后脑脊液漏不主张采用手术清创缝合及腰穿持续引流,通过保守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我科收治的4例儿童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其中颈胸段1例,胸腰段3例.临床表现3例患儿出现运动障碍,1例有感觉障碍,1例有小便失禁,1例有根痛表现.4例患儿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囊肿节段小于3个椎体的采用椎板切除+囊肿切除术,2例囊肿节段大于3个椎体的采用椎板成形+囊肿切除术.结果 4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除1例患儿术后随访1年下肢仍有轻度乏力外,其余临床症状均消失,恢复学习.随访1~9年均未见囊肿复发,复查脊柱三维CT未见脊柱畸形的发生.结论 儿童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椎板成形术能够减少囊肿节段过长的患儿术后脊柱畸形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inal extradural arachnoid cysts (SEACs) in children. Methods Four children with SEAC from we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between January,2001 to August,2009. One SEAC was located at the cervicothoracic spine whereas the other three were found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by surgery.Two children underwent the laminectomy for resection of the SEAC, which occupied less than 3 segments. SEAC, spreading more than 3 segments in the remaining cases, were treated by laminoplasty and en bloc resection. Results Postoperatively, the children had good recovery and resumed school. Followup of 1 to 9 years revealed no recurrences. The three-dimensional CT spine did not demonstrate any spine deformity in follow-up study. Conclusions SEACs in children are rare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Excision of the SEAC result in a favorable outcome. The larninoplasty can reduce spinal deformity in patients with the long segment SEAC.  相似文献   

14.
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的特殊类型。我科自 1999年 ,收治 2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 1:女 ,4个月。出生时即发现腰骶部正中偏左有一脂肪瘤 ,有增大趋势。脊柱轻度侧弯 ,左下肢活动障碍 ,肌力Ⅲ级 ,左足跟腱松。脊柱MRI提示 :腰骶部脂肪脊髓脊膜膨出伴脊髓纵裂 (图1)。手术可见L5以下椎管左侧缺损 ,脊膜向左侧膨出 ,表面覆盖大量脂肪。L5以下脊髓一分为二 ,右侧一根在椎管腔内 ,左侧一根疝出到膨出的脊膜囊内 ,与囊壁粘连、牵拉。S12 处硬脊膜囊内有一骨嵴 ,与脊髓纤维粘连。手术将疝入膨出脊膜囊内的脊髓分离下来 ,放…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尿失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总结小儿脊髓脊膜膨出切除术后合并尿失禁的再次手术治疗效果。对小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56例全部行椎板减压、神经松解,椎管内肿瘤,各种病理性组织及手术瘢痕切除,切断牵张的终丝,解决脊髓拴系与压迫,恢复血运与神经功能。临床基本治愈33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术后无病情加重和死亡。充分的椎板减压,椎裂修补和神经松解,切除病理团块和占位性肿瘤是小儿脊髓脊膜膨出再次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内科诊断.方法 对22例确诊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8例,女14例,年龄2个月~15岁,平均(6.32±2.15)岁,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5 d~15年.主要临床表现有:腰骶部凹陷3例,腰骶部皮下包块3例,二便失禁9例,肢体运动障碍9例,肢体萎缩5例,下肢疼痛2例,足部畸形5例,步态异常5例,肛门闭合不全7例,双下肢不等长4例,感觉异常2例,腱反射异常9例,巴氏征阳性3例.所有患儿均进行脊髓MRI检查,全部病例均有脊髓圆锥低位和终丝增粗.另外,还发现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脊髓空洞症、藏毛窦、硬膜内畸胎瘤、脊髓纵裂、椎管囊肿等改变.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本病预后的关键.掌握不同年龄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知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脓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9例脓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儿中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3.4)岁。常见症状为发热、呼吸急促和咳嗽。血培养阳性11例,胸水培养阳性17例,血和胸水培养均阳性3例;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49例患儿均予全身抗生素及胸腔闭式引流,26例加用尿激酶胸膜腔内溶解纤维蛋白治疗,6例手术治疗。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脓胸以肺炎链球菌感染最常见;全身抗生素加胸腔闭式引流、尿激酶治疗有效,部分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脊髓发育不良的外科病理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脊髓发育不良脊髓神经损害的临床病理生理学特点。方法本组共112例患儿,111例施行椎管内手术;单纯末段脊髓缺失1例,未手术。有脊膜修补史46例。依据112例患儿病史、体检以及MRI、尿流和肛肠动力学检查结果及肌电图(EMG)评价并行脊髓手术治疗。术中观察脊髓形态学改变并按照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病理解剖改变将其分为终丝栓系(又分为A、B两亚型)、脊髓粘连、脊髓脂肪瘤、囊性占位、脊髓纵裂、静态病变等6型。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将脊髓损害的病程分为5期,每期给予相应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7组脊髓神经损害综合评分的方差分析和临床分期的秩和检验差异都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或0.05)。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患儿年龄与脊髓神经损害间(r=0.55,P〈0.001)和栓系组圆锥末端位置与首发症状年龄之间(r=0.44,P〈0.001)都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脊髓神经损害是一个由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形态学改变引起并进行性加重的动态病理过程。诊治方针应是早期诊断和施行椎管内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9年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于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经验,探讨治疗策略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3年至2011年间,作者收治的61例阑尾周围脓肿患儿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输入抗生素、理疗、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及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32例,1例于4周后发生肠梗阻,1例1年后再发脓肿;B超引导下行脓肿穿刺4例,无并发症;手术25例(10例行脓肿切开引流并切除阑尾,其余行脓肿切开引流),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残余脓肿)11例。4例于随访期间发作急性阑尾炎,予手术切除阑尾,其中3例存在阑尾粪石。结论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应首选以静脉输入抗生素为主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于部分脓肿较大的患儿,可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引流。存在阑尾粪石的患儿,应行二期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重建椎管后部结构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5月至2012年5月,应用单开门掀起椎板、显微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椎板棘突复合体原位复位重建椎管后部结构的方法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肿瘤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岁8个月~13岁,平均8.2岁;病程3个月~2年.影像学显示:肿瘤长度0.8~4 cm,占据1.5~4个脊髓节段.肿物偏向左侧12例,右侧10例,居中6例.结果 随访12个月~5年,平均32个月.手术部位颈段19例、胸段9例,椎板开门数2~5个,平均2.5个.平均手术时间86 min (75~146 min),术中平均失血128ml(85~356ml).所有病例均行X线片检查,未见脊柱侧凸、后凸畸形及失稳征象,23例复查CT显示复位的椎板棘突复合体无内陷、移位,28例复查MRI见椎管内肿瘤无复发,无椎管狭窄、黄韧带和硬脊膜增厚.脊柱曲度的变化:颈椎病例中颈椎曲度由术前的(17.8±8.4)°减少为术后12个月时的(16.1±7.8)°,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病例局部Cobb角由术前的(11.6±3.8)°增加至术后12个月时的(12.5±4.6)°,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开门稚管成形、重建椎管后部结构治疗儿童颈胸段椎管内髓外肿瘤,对椎管内髓外肿瘤的暴露及切除效果满意的同时,保存了一侧椎板的连续性,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复位后恢复了脊柱的原有解剖结构,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可避免术后儿童发育过程中脊柱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