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78 例 ARDS 患儿,追踪确诊后 30 d 内生存状况。结果:(1)78 例 ARDS 患儿中,死亡 51 例,生存 27 例,30 d 生存率为 35%,平均生存 14.4 d,中位生存时间 8 d,确诊 ARDS 后 3 d 内为死亡的高峰期。(2)死亡患儿和生存患儿在年龄、原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构成比、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PaO2/FiO2)、WBC 和受累器官数目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 3.924~3.938)、原发病(HR=1.817)和 PCIS(HR=0.469)是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RDS 后 3 d 内是死亡的高危期。年龄、原发致病因素和 PCIS 是影响 ARDS 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Wang Y  Qian J  Li BR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232-233
随着强化疗方案的应用,小儿恶性肿瘤生存率得到很大改善,但化疗相关并发症发病率有所上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常见而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监护室(PICU)1999年来收治的小儿恶性肿瘤并发ARDS病例,分析诱发ARDS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研究者通过对相关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一些指标与预后密切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年龄、病因、器官功能不全、免疫抑制等.生化指标包括心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蛋白C;肺表面活性物质;氧化应激产物:一氧化氮、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炎症因子等.利用这些指标可以判断疾病进展,为指导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回顾了2015版儿童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发布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共识和近年来发表的ARDS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儿童ARDS的药物管理要点,为儿童ARDS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参照 1994年美国和欧洲 ARDS评审会议制订的 ARDS诊断标准,对 1999年 1月~ 2002年 3月 NICU住院的有青紫、呼吸困难、需机械通气治疗的 87例足月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符合足月新生儿 ARDS诊断者共 10例,发病率 11.5%,死亡率 20.0%.其临床特征为①急性起病,原发病后( 11.4± 13.8) h出现症状;②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③ PaO2/FiO2<200 mmHg;④急性期胸部 X线表现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或"白肺";⑤需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48 h;⑥不能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脏疾病解释.表明足月新生儿 ARDS临床上并不少见,严密临床观察及动态胸部 X线检查、血气分析可明确诊断,及早机械通气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重要影响的诊断标准,如Pepe标准、急性肺损伤评分、欧美联席会议标准、Delphi标准及柏林会议标准,系统分析各个标准的优劣,重点介绍2012年柏林标准,并对儿科标准的修正与努力做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高,如何进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本中心PICU1999年5月~1999年10月收治的5例ARDS儿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5例均为男性,年龄6~10 a,平均8 a。1例小脑髓母细胞瘤,3例急淋(高危型),1例恶淋Ⅳ期。3例骨髓抑制初期血WBC(4.0~4.2)×109/L,2例骨髓抑制高峰期血WBC(1.0~1.2)×109/L。1例肺部感染入院后即机械通气,4例化疗休疗中出现胸闷,气促,呼吸深快,心动过速,进行性加重;心电图:窦速;早期胸片:无异常;动脉血气:呼碱。3 d后胸片示两肺浸润性改变,胸…  相似文献   

8.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儿科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随着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儿童ARDS的预后有所改善,但中重度ARDS救治成功率仍低。鉴于与成人相比,儿童ARDS的流行病学、治疗和预后有差异,2015年国际儿科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第一次赋予儿童ARDS定义。提高对儿童ARDS的早期识别,规范临床管理,仍是儿科重症医学的重要挑战。该文对儿童ARDS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和管理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柏林标准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威胁各年龄人群的严重疾病,其诊治一直面临挑战,1994年美欧联席会议标准促进了ARDS临床与研究的进步,但一直存有争议,2011至2012年,欧洲危重症协会发起并制定了ARDS柏林标准.本文简述了从1994年标准到2012年柏林标准的演进过程,包括成功、争议与修订,并对ARDS柏林标准的每一条作了解读,对其在儿科人群中的应用研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持久的全身和肺部炎症反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基本依据,但目前ARDS患者使用激素的剂量、时间、疗程和效果仍然存在争议.大剂量、短疗程激素疗效欠佳,甚至增加病死率.现阶段认为相对中长疗程(2周~1个月)、小剂量或替代剂量(如甲泼尼龙1 ~2 mg/kg)激素,可降低ARDS病死率,缩短住ICU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减轻肺纤维化.儿童ARDS的激素治疗仍缺少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质蛋白混合物,主要功能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时多种原因引起PS的量和质出现变化,导致其功能异常.外源性PS替代治疗可以改善儿童ARDS肺部气体交换,但提高存活率作用不肯定.这可能与ARDS病因、PS成分、给药方法、时机、剂量及次数等不同有关.目前不推荐PS作为儿童ARDS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症脓毒症常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炎性反应在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应用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肺复张策略因可打开肺泡,减少肺泡萎陷所致的肺损伤,改善肺顺应性,提高动脉氧分压与氧合指数,减少肺内分流而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就肺复张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危重症,是新生儿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ARDS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与各种病理因素导致的继发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有关,具有炎症性特点。新生儿ARDS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与其他疾病难以鉴别。该病的治疗目前缺乏特效手段,仍是以呼吸支持、PS替代、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营养支持及液体管理等对症及综合治疗为主。该文就新生儿ARDS的病因分类、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中(P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ARDS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2004年2月我院PICU的14例确诊为ARDS患儿的特点。结果ARDS的发病率为2.3%。诱发ARDS的因素有体外循环、肺炎、脓毒症、休克等,其中以体外循环为最多见(占发病人数的42.9%)。确诊时急性肺损伤指数和PaO2FiO2分别为(3.2±0.6)和(86.5±23.8)。机械通气时最高吸气峰压和呼气终末正压分别是(33.8±8.4)cmH2O、(8.3±4.8)cmH2O。ARDS平均住院时间为18.1d,占PICU危重病人总住院时间的21.2%。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死亡6例(病死率42.9%),占PICU死亡总数的21.5%。结论积极去除高危因素预防ARDS、探讨ARDS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外周型呼吸衰竭,以动脉血氧合严重障碍为特点。国外于1971年由Petty正式使用这一名称,国内始于1982年北京专题讨论会后。小儿ARDS发病率尚无确切统计,英文资料记载约占小儿监护中心的1%。发病年龄国内外均报道为最小仅2周,国内1/3以上发生在1岁内,国外多在3~5岁。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直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最为重要的疾病之一.本文介绍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非机械通气治疗,包括注意避免各种易患因素、加强营养支持、注意坚持保守补液、探制输血指征及防止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吸入一氧化氮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面近年的进展作了简要介绍;提出在重症ARDS中应坚持俯卧位通气等.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华  袁壮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0):553-55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韩晓华袁壮李冠群李今怡作者单位:110003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韩晓华、袁壮),病理科(李冠群);沈阳急救中心(李今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危重症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0%~8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麻疹患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PICU救治的55 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1 例并发ARD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ARDS 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RDS 组和非ARDS 组患儿入院时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合并脓毒症比例、血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脓毒症和血CRP 水平增高是麻疹并发ARDS 的主要危险因素(OR 分别为116.444、1.050,P<0.05)。结论 合并脓毒症及血CRP 水平增高的麻疹患儿并发ARDS 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