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0)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不同梗死部位所致认知障碍及磁共振MRI、DWI检查的特征。方法对3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进行MRI及DWI扫描,按不同梗死部位分为膝部、体部、压部梗死三组,分析三组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比较三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检查结果。结果经MRI、DWI检查发现,入组患者均为胼胝体单一部位的新发病变,左右侧均有发病,且左右侧差异不均。单纯的压部梗死较体部和膝部更常见。胼胝体膝部、压部、体部梗死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部梗死患者的HAD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膝部和压部梗死(P0.05)。不同部位胼胝体梗死患者MMSE评分均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膝部梗死患者表达和记忆力评分下降更突出,体部梗死患者语言障碍较压部梗死患者更突出。结论不同部位胼胝体梗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且胼胝体体部梗死更容易合并脑卒中后焦虑抑郁,膝部梗死表现以表达和记忆力下降为主,体部梗死表现以语言能力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3.
4.
164例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共对164例脑梗死患者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现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本组164例脑梗死患者.男102例。女62例;年龄40-87岁。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头颅CT或MRI证实大面积(≥3cm^2)梗死94例,小面积(〈3cm^2)梗死70例;前循环区(由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包括基底节、额、顶、颞叶)梗死120例。后循环区(由椎-基底动脉供血。包括脑干、小脑、枕叶)梗死15例。WiⅡis环供血区梗死28例;病程1~5a;有明确高血压病史61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级及高危5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表现为脑梗死的自发性脑动脉夹层分离(caebralaralarty dissection,CAD)的血管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表现为脑梗死的自发性CAD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部位CAD在各项血管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性表现,并加以归纳总结。结果43例CA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8例,女性15...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内分水岭脑梗死(IWSI)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类型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IWSI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IWSI患者MRI影像学类型分布、临床特点,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预后转归[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 (1)融合型表现为侧脑室旁雪茄样病灶,共44例(44/98,44.90%);局灶型表现为单个类圆形病灶,共37例(37/98,37.76%);串珠型表现为脑分水岭区的多发串珠样病灶,共17例(17/98,17.35%);(2)IWSI患者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部分出血性脑梗死患者T1WI序列低信号中可见有高信号改变;(3)融合型IWSI合并皮层分水岭脑梗死(CWSI)比例高于局灶型和串珠型IWSI(P<0.05),融合型IWSI大脑中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比例小于局灶型和串珠型IWSI(P<0.05),局灶型IWSI斑块发生情况及不稳定性斑块比例均明显低于融合型、串珠型IWSI(P&...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供了可视的客观依据。文章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磁共振成像、经颅多普勒、C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层摄影对筛选溶栓病例、指导和评估溶栓治疗的作用,提出了溶栓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硬化与无症状性脑梗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50)和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114)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管腔直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程度。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2.0%,显著高于没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组(64.9%和58.8%;P=0.000和P=0.004);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38.0%,亦显著高于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7.0%,P=0.000)。与脑梗死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非梗死侧(35.1%,P=0.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有较高的发生率;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颅内梗死病灶有同侧相关性。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50)和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114)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管腔直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程度.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2.0%,显著高于没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组(64.9%和58.8%;P=0.000和P=0.004);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38.0%,亦显著高于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7.0%,P=0.000).与脑梗死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非梗死侧(35.1%,P=0.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有较高的发生率;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颅内梗死病灶有同侧相关性.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72例,根据诊断分为房颤组82例和非房颤组90例,入院后应用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确定责任梗死灶,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进行血管病变评估;然后分别记录入院时、3及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0和90d使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发病年龄明显偏大[(74.5±10.8)岁vs(68.2±9.5)岁,P=0.000],多发梗死灶明显偏多(23.2%vs11.1%,P=0.035),入院时及3dNIHS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多发梗死灶、颅内动脉狭窄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合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入院病情重于非房颤患者,但90d预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CT检查影像学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18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我院治疗的成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95例。分析入选对象的首次颅脑CT检查的下列指标: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数目和是否腔隙。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组的大面积病灶例数、多发性病灶例数和腔隙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中小面积病灶例数、单发性病灶例数和非腔隙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病灶面积大、数目多和腔隙性病灶多是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MRA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改变与病程、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入院后72h内行颅脑MRA检查,比较5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及64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B组)的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脑血管狭窄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67.27%)、椎动脉(45.45%)较多,颅内血管狭窄以中、重度狭窄多见。糖尿病患者应用MRA检查有助于对脑血管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右侧心腔的影像学表现--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京礼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11):881-883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指临床有明确子宫肌瘤病史,肉眼所见的平滑肌瘤延伸至血管腔内,在静脉腔内生长。但累及心脏者罕见,国内报道不足10例,虽其组织学属于良性病变,但影像学表现常呈生物学恶性征象,因此认识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做出正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手术非常重要。作者遇到一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现结合文献进行报道,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在糖尿病脑梗死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住入院经MRI诊断为脑梗死老年患者145例,按有无糖尿病和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组,对患者一般情况、各部位梗死灶数目、脑梗死灶的血管分布、梗死灶的单发或多发以及梗死灶的大小进行研究。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放射冠及侧脑室周围和基底节发生梗死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5)。3组患者发生脑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最多,其次为椎基底动脉供应区。对于单支血管病变,糖尿病组最高,达到42.9%,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2)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P=0.006)。而两组以上病变血管结果正好相反,以糖尿病组患者最少(P<0.05)。多发性小灶脑梗死以直径≤15 mm最多,以糖尿病组发病率最低,与高血压组(χ2=3.95,P=0.047)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χ2=4.774,P=0.029)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相反,直径≥40 mm的梗死灶也以糖尿病组发病率最高,达到31.4%,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P<0.01)。结论糖尿病在广泛的脑微小血管病理改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为主,放射冠和基底节最容易受累,以小的、多发性的梗死灶多见。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MRI表现为多发病灶的脑梗死但是无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应确定患者有无糖尿病,以便早期治疗,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神经影像学方法诊断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实践中一项重要和常规的工作。头颅CT简单实用,门诊或急诊筛查已列为首选方法;脑血管造影,特别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客观准确。MRI技术检查费用较高,在中小医院尚未普及,但对脑梗死诊断大有裨益。最近几年在MRI基础上兴起的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早期准确诊断效果明显,并且有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 39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及 2 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 ,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内径 (r)、IMT/ r比值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 (FMD)。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 IMT及 IMT/ r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增大 (P<0 .0 5) ,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下降 (P<0 .0 5) ,尤以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改变更明显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老年高血压尤其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 IMT和肱动脉 FMD这两项指标对高血压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影像学检查可分为常规神经影像和高级神经影像~([1])。常规影像主要包括CT平扫和MRI的T1WI、T2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高级影像包括:(1)可以了解脑组织灌注情况的CT灌注和MRI灌注;(2)可以明确血管走行情况的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可以明确血管壁结构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4)可探及隐源性脑卒中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5)可以明确侧支代偿的4D CTA及4D MRA。1 AIS的常规神经影像检查CT是最为简单的AIS检查方式,CT检查的原理是发 相似文献
19.
下肢缺血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精确的影像学评估。传统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双相超声、动脉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它们都主要针对肢体缺血病变的血管解剖结构进行评估。近年来一些针对缺血区域血流灌注情况评估的影像学方法逐渐被应用在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包括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高光谱成像、吲哚氰绿血管造影等。改善的传统成像技术与新兴的灌注影像学方法为下肢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两者结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