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咖啡酰奎宁酸抗肝纤维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二咖啡酰奎宁酸抗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血清层连蛋白 (LN)、透明质酸 (HA)、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含量、肝组织光镜、电镜下形态学改变为观察内容 ,探讨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治疗作用。结果 :二咖啡酰奎宁酸能够显著降低血清LN ,HA ,MDA ,NO含量 ,明显改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状态。结论 :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11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蛋白(LN);采取肝穿刺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判断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析HA、PCⅢ、CⅣ和LN变化与患者病情及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 结果:HA、PCⅢ和CⅣ异常率随肝炎发病程度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显著升高,呈显著正相关;LN异常率与肝炎发病程度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无显著关系.双向有序列连表统计提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判断中具有显著意义(χ2=14.277,P=0.002),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异常数量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为正相关(r=0.499,P=0.001). 结论:血清HA、PCⅢ、CⅣ联合检测可用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张红霞  刘飞  葛勤利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052-1054,1297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LN、HA、PⅢNP的含量,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N、HA、PⅢN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丹参治疗组、苦碟子治疗组血清中LN、HA、PⅢNP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光镜下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切片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积分最高,在用药治疗的各组中,丹参治疗组、苦碟子治疗组积分均有所恢复。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有一定程度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0例,将其按HBV-DNA水平分为5组(A组HBV-CAN<103IU/L,B组103IU/L≤HBV-CAN<105IU/L,C组105IU/L≤HBV-CAN<106IU/L,D组106IU/L≤HBV-CAN<108IU/L,E组HBV-CAN≥108IU/L),比较其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和肝纤维化程度,并进行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HBV-DNA水平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HBV-DNA与HA、PCⅢ、Ⅳ-C、L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15、0.748和0.789(均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乙肝肝纤维化判断应联合转氨酶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 IV 型胶原(IV-C)水平与肝纤维化及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08例肝炎后肝硬化及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 清HA、LN及IV-C水平。结果: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还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其 敏感性(84.9%)及准确性(79.8%)以HA最高,而特异性(96.9%)则以三项指标联检最佳。此 外,伴肝外转移的血清LN及IV-C含量还显著高于无肝外转移者。结论:血清三项指标基本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可作为反映肝纤维 化程度及监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 IV 型胶原(IV-C)水平与肝纤维化及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08例肝炎后肝硬化及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 清HA、LN及IV-C水平。结果: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还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其 敏感性(84.9%)及准确性(79.8%)以HA最高,而特异性(96.9%)则以三项指标联检最佳。此 外,伴肝外转移的血清LN及IV-C含量还显著高于无肝外转移者。结论:血清三项指标基本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可作为反映肝纤维 化程度及监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治疗组(20、40、80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照射后第26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的活性,ELISA法测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改变;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其血清中AST、ALT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明显增加,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增加,另外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治疗组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的升高,降低血清中TGF-β1、HA、PC-Ⅲ、LN的含量,降低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减轻肝脏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芍药苷治疗组可减少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和Smad3/4/7蛋白表达。结论芍药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atients,NAFLD)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选定区域MR氢质子波谱(1 H-MR spectroscopy,1 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NAFLD(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5例)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扫描及1 H-MRS检查,所有入选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四个肝纤维化指标。MR扫描包括T1WI、T2WI及1 H-MRS。感兴趣区选择右前叶及左内叶少血管及胆管区域,扫描不应用水饱和技术,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MRS可见明显高耸的水峰及低平或无脂质峰,脂肪肝组可见明显水峰及脂质峰。脂肪肝组脂质峰下面积普遍较正常组高,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水峰下面积较正常组低,无统计学意义。肝炎组随着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肝内脂肪含量减低(P0.05);脂肪肝组与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HA、LN、PCⅢ、CⅣ的值明显增大(P0.05);脂肪肝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 1 H-MRS技术定量检测脂肪肝是可行、无创定量评估肝内脂肪含量的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肝纤维化趋势,肝内脂肪含量与肝纤维化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血流灌注参数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GE64层螺旋CT灌注技术计算40例经病理证实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人群肝血流量(blood flow,BF)、肝血容积(blood volume,BV)、肝动脉血流(hepatic arteral fraction,HA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清Ⅲ型胶原(typeIII,procolla-gen peptide)、透明质酸(hyaluronic,HA)、层粘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collagen,CIV),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自肝炎到早期肝硬化阶段,S0,S2,S4期的HAF呈升高趋势,BV和BF都升高,MTT缩短,PS降低。在不同时期BV、BF、HAF和MT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指标HA、LN、胶原IV、胶原III及CT灌注指标BV、BF、MTT、PS、HAF之间,除HA与MTT、PS与LN,MTT与IV型胶原呈负相关,其余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结论:肝脏血流动力学微循环变化反映了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德忠  陈清  李小健 《武警医学》2010,21(9):773-774,777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检测137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10(IL-10)及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C)水平,并进行Child-Pugh分级和分析.结果 肝纤维化患者血浆TNF-α、IL-6、HA、LN、PⅢNP、Ⅳ-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并随Child-Pugh评分增加而递增或递减(P<0.05或P<0.01).TNF-α、IL-6与HA、LN、PⅢNP、Ⅳ-C水平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IL-10与HA、LN、PⅢNP、Ⅳ-C水平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TNF-α、IL-6、IL-10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在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抑制TNF-α、IL-6的活性,加强IL-10的作用,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丹黄汤(丹参、黄芪、大黄)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79名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50例;Ⅱ组49例,Ⅲ组40例,Ⅳ组40例。Ⅰ组服用丹黄汤;Ⅱ组肌注IFNα-2b;Ⅲ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Ⅳ组为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护肝降酶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常规检测肝功能,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蛋白(LN)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彩色多普勒检查肝脾形态、门静脉主干(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脾厚度(st)等肝纤维化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3月后,各组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各组血清纤维化指标(LN,PCⅢ,HA和Ⅳ-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Ⅰ组的作用优于Ⅱ,Ⅲ组(P<0.01),停药6月后仍优于Ⅲ组(P<0.01),对LN,HA和Ⅳ-C的作用优于Ⅱ组(P<0.05);彩色多普勒观察发现,各组对肝脾形态和肝纤维化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较治疗前均有改善,Ⅰ组、Ⅱ组的效果相当,明显强于对照组(Ⅳ组),Ⅰ组对Dpv和st的作用强于Ⅲ组(P<0.05),停药6个月后,Ⅰ组药物对Dpv和Vpv的影响仍可保持。结论中药丹黄汤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且疗效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参素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RIA方法对治疗Ⅰ组(对照组)和治疗Ⅱ组(苦参素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的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171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C-Ⅳ)、层连蛋白(LN)含量进行测定,并设立30例健康献血人员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GF-β1、TNF-α、HA、PcⅢ、C-Ⅳ、LN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Ⅱ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或P<0.01),并与治疗Ⅰ组在慢性肝炎中度、重度、肝硬化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有部分机制通过抑制TGF-β1、TNF-α的分泌,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及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08例肝炎后肝硬化及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及Ⅳ-C。结果: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还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其敏感性(84.9%)及准确性(79.8%)以HA最高,而特异性(96.9%),则以三项指标联检最佳。此外,伴肝外转移的血清L及Ⅳ-C含量还显著高于无肝外转移者。结论:血清三项指标基本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可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监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苦参素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三组均常规给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等基础护肝治疗。干扰素组在基础护肝治疗同时,肌注重组α-2b干扰素,疗程6个月。联合治疗组在干扰素组基础上,肌注苦参素,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检测肝功、血清HBV标志物,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L)。结果 肝功复常率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HBeAg,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01);对照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组HA、PCⅢ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联合治疗组HA,LN治疗后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PCⅢ治疗后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苦参素与α.干扰素两者合同,能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提高抗病毒、抗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原长期饮酒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在高原长期饮酒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高原长期饮酒患者根据饮酒时间分为A、B、C共3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Ⅳ胶原(CⅣ)水平;常规方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浓度.结果随着饮酒时间的增长,血清HA、LN、CⅣ、PⅢP浓度逐渐增加(P<0.05),且肝功能损害明显(P<0.05).结论高原长期饮酒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随着饮酒时间和量的增加而升高,提示高原长期饮酒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倾向和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治疗高海拔地区酒精性肝炎患者,并对其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以观察GSH抵制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戒酒。治疗组:谷胱甘肽1.8g;对照组:派甘能60mL,一日一次,30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空腹测血清透明质(HA)、血清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胶原(PⅢP)、血清Ⅳ型型胶原(C-Ⅳ)。结果:通过对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含量变化测定比较发现,HA、PⅢP、C-Ⅳ,P值均〈0.01,LNP值〈0.05,具有明显差别。结论:缺氧状态下谷胱甘肽能迅速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具有明显抑制肝纤维化作用,可广泛运用于高海拔酒精性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狄氏间隙胶原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血窦周围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白酒 -植物油-吡唑”混合液灌胃配合饲喂高脂饲料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采用高、中、低 3个剂量的FFBJRGP对肝纤维化大鼠进行治疗。取材后 ,采用肝组织样本前处理水解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Ⅳ型胶原 (CⅣ)和层黏连蛋白 (LN)含量 ;大鼠肝组织石蜡切片 ,Mallory、天狼星红染色 ,图像分析 ,显示胶原分布及含量。结果 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 ,血清中CⅣ和LN水平均显著升高 (P<0 0 1) ;中、低剂量FFBJRGP治疗后 ,羟脯氨酸含量、血清中CⅣ和LN水平呈下降趋势 (P <0 0 5或P<0 0 1) ;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窦Disse间隙胶原大量沉积 ,中央静脉周围及肝小叶Ⅲ区的肝窦内以Ⅰ型胶原为主 ;FFBJRGP治疗后 ,肝窦内、中央静脉周围胶原明显减少 ,肝窦内胶原类型由Ⅰ型向Ⅲ型转化。结论 FFBJRGP可有效抑制肝血窦基底膜胶原的合成和沉积 ,促进胶原由幼稚向成熟型转化 ,从而有效阻滞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将10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C三级组,测定血浆胛、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PC-Ⅲ、Ⅳ-C、LN、HA)水平。结果A、B、C三级组血浆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随Child—Pugh积分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胛、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Child—Pugh分级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59~0.604,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PT和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对指导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较理想的实验室诊断肝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试图从临床角度探讨"益肝康"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方法共9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作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益肝康"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可明显降低血浆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同时,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白蛋白水平升高.结论"益肝康"是有效的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药物.  相似文献   

20.
楚轶龙 《西南军医》2011,13(6):974-975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1次/d,疗程1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2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1次/d,疗程1个月。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A,PC III有所下降,而Ⅳ-C,LN下降不明显。治疗组4项指标的下降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可以有效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