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引发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糖尿病足患者不同感染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5月104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9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调查糖尿病足患者足溃疡感染情况并进行Wagner分级,取足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及其感染指标。结果 104例观察组患者分离出156株MDROs,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6.79%,革兰阴性菌占53.21%;观察组患者的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水平随着Wagner分级的级别升高而升高,Wagner 5级患者hs-CRP高于其他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通过监测FBG、hs-CRP和WBC水平可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转归,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程度与身体状况、生存状况、溃疡程度及感染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发生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尿素氮、24 h尿蛋白],根据患者糖尿病足感染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42)、中度感染组(n=51)和重度感染组(n=38),比较各组患者的身体状况、生存状况、溃疡程度以及感染类型。结果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患者BMI、蛋白水平下降,心血管并发症增多,血糖控制变差,炎性反应增强,尿蛋白排出增加;截肢/趾率、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不断升高;华格纳(Wanger)分级达到4级以上的比例明显升高;混合感染率升高且感染菌由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转变为肠杆菌科中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随着感染程度加重,身体状况和生存状况变差,溃疡程度加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比例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感染细菌谱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足患者,对其感染细菌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性.结果 本组患者共40例,共检查出58株病原菌,其中有表皮葡萄球菌13株(22.41%)、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20.69%)、白色念珠菌9株(15.52%)、大肠埃希菌8株(13.79%)、铜绿假单胞菌8株(13.79%)、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10.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3.45%).本次感染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抗生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耐药,其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敏感7株、耐药6株,敏感药物为万古霉素;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3株、耐药5株,耐药株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结论 本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多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细菌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上要严格依据不同感染细菌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足部的任何感染都可能是潜在的危险。糖尿病足感染按照其严重程度,范围可从浅表的甲沟炎至深部侵袭骨骼的感染。感染的类型包括蜂窝织炎、肌炎、脓肿、坏死性筋膜炎、坏疽性关节炎、腱炎和骨髓炎。足部感染是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可增加住院的频率、时间,以及下肢截肢的风险。足部溃疡和感染是导致截肢的危险因素。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发病率,尤其是截肢率,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7.
糖尿病足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艳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65-6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急剧增加,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现将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创面感染深度的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分布,分析患者炎症指标表达状况。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67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病变是否累及骨关节分为深度感染组(n=28)与浅度感染组(n=39),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菌及血清炎症指标检测,观察2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炎症指标与感染的关系。结果 深度感染组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3.66%,浅度感染组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6.10%。2组间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度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浅度感染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CRP、IL-6、IL-17、TNF-α水平与感染深度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7、0.447、0.769、0.621,P<0.05)。结论 深度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浅度感染者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此外该症炎症指标呈升高表达,且其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方法。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控制血糖、抗感染,4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创面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宜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综合疗法,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好转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足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资料。结果 113例患者共采集137份合格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51.38%,革兰阳性菌42株占38.53%,真菌11株占10.09%;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莫西沙星敏感性相对较高;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敏感性相对较高;真菌则对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敏感度最高。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要及早并多次进行分泌物的病原菌检测,指导进行临床筛选敏感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湿性敷料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我科住院采用传统换药方法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再抽取2010年9月~2012年2月采用湿性敷料换药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2组患者伤口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 经过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后,实验组有效率达9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敷料可以促进伤口组织愈合的速度,保持伤口湿润,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致骨髓炎临床特征,并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患者进行对比。方法调查2007年1月-2011年3月187例糖尿病足溃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即行手术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MRSA感染组84例及MSSA感染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入院时MRSA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组织坏死及恶臭发生率较重,分别为(37.8±8.1)℃、(11.9±2.2)×109/L、56.0%、54.8%,MSSA分别为(36.2±7.3)℃、(6.7±1.2)×109/L、20.4%、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患者接受手术次数为(2.6±0.6)次多于MSSA组患者的(1.2±0.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和MSSA组患者肢体保留率分别为79.8%和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给予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糖尿病足感染MRSA致骨髓炎其预后与MSSA感染患者类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多药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耐药性,初步探讨MDROs易感因素,为临床有效控制MDRMs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分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MDROs易感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 118例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足分泌物共分离出146株病原菌,其中MDROs检出78株,检出率为53.4%;居前3位的MDROs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肠杆菌属13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分别占16.7%、16.7%、15.3%;MDROs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和氟喹诺酮类敏感,对三代头孢耐药率为23.0%50.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5.4%,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8.3%,革兰阳性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70.0%,对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耐药率为57.0%50.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5.4%,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8.3%,革兰阳性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70.0%,对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耐药率为57.0%100.0%,多药耐药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28.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糖尿病足溃疡中MDROs耐药性较严重,及时进行正确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及播散。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索糖尿病足感染中病原菌谱变化规律及主要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以期选择最优的抗感染方案.方法 收集、对比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997 2010年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培养结果,确定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谱变迁及主要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状况.结果 糖尿病足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逐年下降,从1997年的59.4%下降至2010年的43.5%;革兰阳性菌感染逐年上升,从1997年的40.6%上升至2010年的45.2%,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明显减少,从1997年18.8%下降至2010年的11.3%;真菌感染比例有升高,从2006年1.9%上升至2010年的11.3%.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谱随时间变迁而改变,同阶段患足局部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可能不同,或者同一种病原菌在不同阶段对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应多次进行创面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多药耐药菌(MDRMs)的分布与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进行感染部位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以发生MDRMs24例为病例组,以敏感菌感染3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6例患者糖尿病足感染部位分泌物培养阳性56例,阳性率为58.33%,MDRMs阳性者24例占42.86%,32例为敏感菌占61.14%;病例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6株,前3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分别占47.22%、27.78%、16.67%;主要MDRMs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对美罗培南相对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对氨曲南相对敏感;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合并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因同一伤口住院>2次/年是引起MDR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合并MDRMs感染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多见,对多种头孢类药物普遍耐药,存在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合并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是导致MDRMs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引起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MDRMs)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方法 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83例MDRMs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感染的83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找出引起MDRMs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83例观察组患者共分离出123株MDRMs,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4.47%,革兰阳性菌占45.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占40.65%,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5.20%和肠杆菌属21.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抗菌药物(OR=1.75,95%CI:1.38~2.21)、抗菌药物治疗疗程(OR=3.53,95% CI:1.58~7.87)、住院次数(OR=2.10,95%CI:1.12~3.92)、合并骨髓炎(OR=5.81,95% CI:2.93~11.54)、使用三代头孢(OR=1.54,95% CI:1.10~2.15)和神经缺损性伤口(OR=4.81,95%CI:1.40~16.52)与MDRMs感染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糖尿病足MDRMs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规范化和无菌化. 相似文献
18.
庞洁如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6):673-676,683
目的了解轻度与重度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病原菌分布差异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2018年住院DF患者144例,将Wagner 0级~2级患者设为轻度组,3级~5级患者设为重度组,比较2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44例患者中微生物培养阳性110例,阳性率为76.4%,共培养出微生物16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4株,革兰阴性菌59株,真菌7株,单一菌感染68例(61.8%),2种菌感染34例(30.9%),3种及以上菌感染8例(7.3%),排列前4位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属,分别占22.50%、15.63%、11.25%、10.63%;重度组粪肠球菌分离率远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2)。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的革兰阴性菌。结论糖尿病足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重度组粪肠球菌分离率远高于轻度组,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检出率极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均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检测诊断箱在检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迪美德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糖尿病足检测诊断箱检测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多普勒波形、多普勒光标、踝肱血压比值、趾肱血压比值等对下肢血流情况进行判断,得出踝肱指数(ABI)。根据ABI值将受检者分为正常组(ABI≥1)、异常组(ABI<1)。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果:126例糖尿病患者检测出74例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检出率(58.7%)。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程、HbA1c、SBP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足检测诊断箱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医院2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泌物药敏分析,探讨病原菌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 对2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及药敏报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分泌物培养阳性50例,阳性率为62.50%,共分离出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占61.2%,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为主,分别占18.4%、12.2%、8.2%;革兰阳性菌16株占32.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2.2%、8.2%,真菌3株占6.1%,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占4.1%;革兰阳性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75.0%~100.0%;革兰阴性杆菌对呋喃妥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25.0%~100.0%.结论 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需要加强连续药敏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菌株的形成,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