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单用或联用B类酰胺类经验性治疗效果。方法177例C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单用或联用头孢噻肟钠判断疗效。结果阿奇霉素总有效率87.78%,左氧氟沙星总有效率98.85%。结论左氧氟沙星单用或联用优于阿奇霉素单用或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痰细菌培养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失败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1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例患者的痰细菌培养病原菌检验及病原菌药敏性测试结果做调查分析。结果病原菌鉴定结果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亚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检验后对患者采用对症抗感染治疗,14例患者治疗1-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肺炎症状缓解。结论进行痰细菌培养,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所感染病原菌的类型确定对症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 头孢呋(口辛)组作对照纽,回顾性观察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头孢曲松钠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8.2%,有显著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头孢曲松钠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在近年住院患儿中分离的多数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普遍耐药的情况下,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头孢噻肟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应用头孢噻肟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WBC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发症、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本院1995至2005年期间住院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人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复杂、并发症多且病情严重,抗生素治疗敏感性差,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结论应将老年人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综合防治和康复指导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症状表现典型者占80.0%,无典型症状者占20.0%,体征表现典型者占88.5%。白细胞升高者占88.5%,多重耐药菌感染率10.0%。经积极治疗痊愈率71.0%,好转率24.0%。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进行放射线诊断、实验室检查和科学选择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特治星)(PIP/TAZ)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选择CAP患者55例,进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临床效果为治愈率50.9%、有效率87.2%、细菌清除率81.6%。结论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炎琥宁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 38)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 = 4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 < 0.05),且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炎琥宁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书 《工企医刊》2009,22(5):18-19
目的: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效果。方法:对50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胸片不典型者较多,有基础疾病者多,易发生并发症,且病原菌多耐药,影响临床治疗。结论: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要掌握其规律,做到早期诊断,联合用药,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9月~2016年8月住院的8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 CAP 初始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①药物用法及用量不规范;②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不合理.结论 不同医院、不同层次的医师治疗CAP 的水平参差不齐,CAP 指南有待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危险因素的差异,为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 2009年10月肺炎病例244例肺炎病例,筛检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17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66例,对比分析2组病例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人群在性别(x2=5.524,P=0.019)、年龄(x2= 18.355,P<0.001)、受教育程度(x2=19.711,P<0.001)、基础疾病(x2=5.384,P=0.016)、被动吸烟(x2=5.935,P=0.015)和肺炎病人或呼吸道感染病例接触史(x2 =48.641,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职业、吸烟、饮酒和外出旅游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 OR=1.541,P=0.002)、高中学历(OR=0.217,P=0.008)、有基础疾病(OR= 0.365,P=0.006)、居住在外市(OR =0.424,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对CAP病原体的检测仍是难点。早期确诊CAP病原体,明确病因,进而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采取灵敏有效的检测方法是病原学诊断的关键。本文对CAP病原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经验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经验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达到合理使用利奈唑胺经验治疗重症肺炎的目的。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医院呼吸内科重症肺炎应用利奈唑胺初始经验治疗的5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初始应用时间、联合用药、肺CT特征、治疗48h后病原学结果,观察各组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差异性比较和原因分析。结果 52例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经验治疗后,总有效率82.69%、治愈率38.46%、病死率17.31%;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发生率,分别为19.23%、19.23%、10.15%,血尿发生率为7.69%,随着肝损伤程度加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采用利奈唑胺经验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肝功能的基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接触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时,采取补充预防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培训、监测与督查:采用环境与工程控制措施和加强感染、感控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1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等优点,患儿易于接受,增强患儿抵抗力,减少肺炎复发率,避免了抗生素不良反应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34例重症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强化胰岛素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血糖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ICU病死率、28 d生存率以及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ICU病死率(28.6%与45.6%)、需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10.4%与24.6%)、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发生率(20.8%与40.4%),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而治疗组28 d生存率较对照组改善(74.0%与56.1%);同时低血糖(57.1%与24.6%)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是严重低血糖反应(19.5%与8.8%)和低血糖昏迷(7.8%与3.5%)、低血钾(15.6%与5.3%)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可降低合并高血糖的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28 d生存率,同时降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以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强化胰岛素治疗虽然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但是严重低血糖反应和低血糖昏迷、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he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often present a trade-off between the potential for treatment failure and safety concerns. We set out to investigate real-worl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options for CAP in both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non-intensive care unit [ICU]) settings.

Methods: This claims-based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adult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AP and treated with antibiotic therapies, including any oral fluoroquinolone, macrolide, or beta-lactam monotherapy 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 and intravenous (IV) levofloxacin or IV azithromycin/ceftriaxone in the inpatient setting.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 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otal charges for inpatient stay, the length of stay, and days of inpatient therapy. For outpatients, rates of adverse events (AEs), treatment failure, and hospitalization were compared by type of initial antibiotic therapy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ultivariate models that controlled for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A total of 441,820 outpatients and 33,287 inpatients treated for CAP between 2007 and 2012 were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 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 fluoroquinolone therapy led to a higher rate of documented AEs (adjusted odds ratio [OR]: 1.2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20–1.25; p < 0.0001) but a lower rate of retreatment (adjusted OR: 0.9; 95% CI: 0.87–0.94; p < 0.0001) compared with macrolides. Both AEs and retreatment in these pati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osts.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IV macrolide/beta-lactam combination compared with IV fluoroquinolone in the inpatient setting, a significantly longer length of stay in hospital (4.71 vs. 4.38 days; p < 0.0001) and greater overall costs ($3,535 more per stay; p < 0.0001)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In both the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settings, the development of additional efficacious treatment options that have a reduced AE burden for patients with CAP may b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电位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价值。方法: 从社区41 ~59岁妇女中筛选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6人,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人, 治疗组接受日本国白寿生科学研究所生产的HES-A30高压电位治疗仪治疗20d; 对照组在相同治疗室接受与治疗组相同条件的无高压电位“治疗”20d。两组患者均口服钙尔奇D-600片剂, 1片/d, 共20片。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0d、治疗后20d及停止治疗后10d的VAS评分与入组时VAS评分较对照组相应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 治疗后20d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促卵泡生长激素(FSH)、肌酐(Cr)、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 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3)。结论: 作为非激素性治疗手段的高压电位治疗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自觉症状, 心理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