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及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医院减少和预防IC U患者V A P的发生及对其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IC U机械通气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试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IC U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根据问题循证原因,并针对每个病例制定不同的循证护理计划,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ICU患者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4.4%、发生时间为机械通气后(8.8±5.2)d,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7.5%、发生时间为机械通气后(11.2±4.6)d,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降低ICU患者VAP发生率、延迟VAP发生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2月1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结果集束化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3.5%,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口腔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应用口腔护理方案预防口腔并发症及VA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7年3月-2016年3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口腔护理方案在预防VAP中应用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文献23篇及口腔护理方案应用于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2345例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VAP发生率低、口腔异味发生率低、口腔溃疡发生率低、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P<0.01);但对口腔感染率、患者住ICU时间、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案是:详细的操作流程、对操作者的要求、床头抬高、气囊管理、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液的选择、每天口腔护理的次数、操作注意事项、恰当镇静等应用对于ICU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而言,能够显著降低VAP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益口含漱液对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细菌学的影响,探讨有效预防VAP的措施.方法 对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62例,对照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应用益口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均4次/d,疗程10 d;插管后每天进行声门下滞留物、气管插管内分泌物细菌学检查,比较两组VAP发生、机械通气及住ICU时间、口腔护理前后口腔细菌培养菌株数.结果 VAP发生率:<4 d对照组23.4%、试验组14.8%,4~10 d对照组27.2%,试验组1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V时间:对照组(14.2±2.37)d,试验组(8.96±1.09)d,住ICU时间:对照组(15.62±3.06)d,试验组(10.65±2.2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护理前后口腔内细菌培养病原菌检出数,试验组护理前55株、护理后30株,对照组护理前68株、护理后53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P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益口含漱液对气管插管MV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1002-100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临床特点及其病原菌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21例新生儿VAP诊治情况及痰培养结果, 同时对VAP发生率与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率为70%, 机械通气时间越长, 感染率越高, 以肺炎克雷伯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 耐药率高, 对泰能敏感。结论: 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 革兰阴性杆菌是新生儿VAP主要病原菌, 耐药率高, 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式体位结合0.02%氯己定口腔清洁对于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有所裨益.方法 选择600例ICU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00例行改良式体位结合0.02%氯己定溶液口腔清洁为试验组,300例行生理盐水口腔清洁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疾病转归、口腔炎症发生率、肺部感染评分及脱机成功率.结果 经过不同的预防治疗措施后,试验组口腔炎症64例,发生率21.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1例,发生率7.00%,机械通气时间(5.4±1.6)d,住ICU时间(6.3±1.9)d,死亡5例,病死率1.67%;对照组口腔炎症124例,发生率41.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0例,发生率为26.67%,机械通气时间(6.7±1.9)d,住ICU时间(8.9±1.6)d,死亡32例,病死率10.67%,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肺部感染评分及脱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体位结合氯己定口腔清洁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荣  杨惠  李建峰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53-295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机械通气时间之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58例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VAP的32例进行分析。结果:①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55.17%;②支气管分泌物的致病菌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为减少VAP发生应注意:①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②有效洗手;③避免呼吸机管道内凝水吸入;④吸痰时动作轻柔,压力控制在13.3 kPa以内;⑤加强支持治疗;⑥避免不必要的经验性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9.
吕春玲 《工企医刊》2015,(2):1311-1312
目的探讨气囊上方负压吸引和使用洗必泰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使用呼吸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病人使用囊上气管插管联合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病人使用普通气管插管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哪组病人VAP发生率低。结果使用囊上气管插管进行间断声门下吸引联合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VAP发生率较使用普通气管插管,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低。结论在使用呼吸机患者中除了应用有效的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外,使用囊上气管插管,进行间断声门下吸引联合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仲埙 《现代医院》2007,7(6):77-78
目的加深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做到尽早预防。方法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近年来收治经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创伤病人80例。结果经痰培养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53例(66.25%)。患者均存在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痰培养阳性率82%,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多种药物耐药。死亡率高达62%。结论VAP发生率高,危害大,治疗较难。须加强以预防为主的防治工作,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集束化综合预防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方法对2010年1-12月收治ICU的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抬高床头30~45度、重视胃肠营养、加强气道护理、严格洗手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VAP的发病率为24.53%,干预后为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预防作为主动预防措施比传统的被动预防措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收住ICU的176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为集束化组,患者均采取抬高床头30~45度、持续声门下吸引、密闭式吸痰、人工鼻的应用、加强口咽部管理、严格洗手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选取2009年1-12月ICU收治的163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后VAP发生率由25.15%降至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由(13.5±5.6)d缩短至(8.5±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由(21.17±17.62)d缩短至(13.42±9.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VAP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和完善的质量控制是降低V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改良的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方法 2009年1-12月(第1阶段)机械通气≥5d的患者94例,采用传统机械通气管理方法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第2阶段)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改良的集束化策略组,改良的集束化策略包括:每日唤醒计划,持续声门下吸引,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胃残留物容量测定,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改良的集束化策略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由35.1%降至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时间由(15.4±7.2)d缩短至(12.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由(17.6±7.4)d缩短至(13.7±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VAP的发生率及缩短早产儿的撤机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8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9例患儿发生VAP,发生率为60.20%;死亡25例,病死率为42.37%。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1.25%,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多见。结论死亡原因与严重VAP有直接关系。机械通气时间与VAP发生有关,减少细菌吸入可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癌症中心ICU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并行有创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VAP定义将其筛选为VAP组和未发生VAP者为对照组,分析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肿瘤患者在ICU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中74例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8.4%;氧和指数(OI)<200、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20、年龄≥60岁以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评分>6是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VAP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58株,革兰阴性菌占62.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占20.2%,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17.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该肿瘤专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病情危重、氧合差、APACHEⅡ、CLIS评分高是重要危险因素,VAP的病原菌分布和抗菌谱有别于综合医院ICU。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冲洗式导管间歇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8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间歇声门下吸引方法。结果常规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45.8%,而采用可冲洗导管间歇吸引行机械通气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冲洗导管间歇吸引声门下滞留物能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声门下积液清除方法对下呼吸道细菌数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MV)时间、ICU入住时间、病死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2月入住综合ICU行机械通气>48h的57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B组27例,A组在常规气道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声门下冲洗;B组在常规气道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分别于MV<48h、4、7d收集气囊滞留物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观察MV患者VAP发生率、MV时间、ICU入住时间、病死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V<5dVAP发生率A组为46.67%、B为1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5dVAP发生率A组为70.00%、B为5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V时间、ICU入住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生与未发生VAP患者的MV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与未发生VAP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比单纯声门下冲洗能更有效地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VAP的发生可使重症患者的MV时间、ICU入住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循证护理的认知调查后,分析原因,开展预防VAP循证护理的专业培训、并完善相关护理指南、建立操作规范、制定质量评价标准、纳入护理部对ICU的质量管理专项项目.结果 护理部实施干预后,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措施成为机械通气治疗的规范化护理项目,VAP发生率与上机时间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能强化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