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几项与疗效有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为探讨影响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有关轱顷住院手术患者中无差别延续检查以下项目:①末梢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100例);②鼻息肉免疫组化检查(103例);③鼻息肉组织病理分类(103例);④CT筛窦分型(103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2:1,年龄最小7岁,最大72岁。采用全身麻醉107例,局部麻醉189例,随访9 ̄22个月,临床治愈率为85.7%,临床好转率为99.3%。CT筛窦分型空泡型者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鼻息肉内窥镜再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56例复发性鼻息肉再次鼻内窥镜手术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总结。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24~65岁。手术使用直径4mm、视角0°、30°、70°硬管内窥镜。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9例(16侧),全筛窦开放术33例(60侧),全蝶筛窦开放术12例(21侧),蝶窦开放术2例(2侧),术中使纸样板与筛顶骨骼化。随访好转率为928%。CT筛窦分型示空泡型者临床治愈率最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再次鼻内窥镜手术和局部应用类固醇药物的综合疗法对复发性鼻息肉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本文对鼻息肉的临床分期、筛窦分型与术后疗效的关系以及对再次鼻内窥镜手术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三种术式鼻内筛窦手术后内窥镜和CT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客观评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筛窦手术与常规鼻内筛窦手术和显微鼻内筛窦手术的疗效与并发症,对Ⅱ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30例患者分为三组,行三种术式手术,术后运用内窥镜和CT随访,以患者主观症状减轻率,临床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1)内窥镜手术组主观症状减轻率(94.0%),临床治愈率(86.0%)和CT扫描正常率(82.0%)均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显微手术组,P值均〈0.0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前CT检查与术中所见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将30例(58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前的CT检查结果和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T检查能良好地显示鼻腔鼻窦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高。根据CT所示筛房骨化情况可将筛窦分为空泡型、骨质增生型和蜂窝型,并以此作为麻醉方式选择,估计术中难度等的参考依据,可见,CT是内窥镜鼻窦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三种术式鼻内筛窦手术后内窥镜和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评价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筛窦手术与常规鼻内筛窦手术和显微鼻内筛窦手术的疗效与并发症,对Ⅱ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30例患者分为三组,行三种术式手术,术后运用内窥镜和CT随访,以患者主观症状减轻率、临床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内窥镜手术组主观症状减轻率(94.0%)、临床治愈率(86.0%)和CT扫描正常率(82.0%)均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显微手术组,P值均<0.01;②并发症发生率:内窥镜手术组(12.0%)稍高于常规手术组和显微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筛窦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鼻内筛窦手术和显微筛窦手术,但其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后两者,熟知筛窦解剖和熟练手术操作技术是提高内窥镜手术疗效及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筛窦开放后中鼻甲外移开窗的临床及CT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显微手术筛窦开放后中鼻甲和筛内壁外移+开窗对嗅觉及鼻窦通气引流的影响。方法对24例(45侧)1990~1996年间手术病例作了平均(16.3±9.3)个月鼻内窥镜随访观察。43侧作了手术前后嗅阈检查对比,13例(24侧)作了术后CT复查,并与术前CT对比。作了3具尸头冠状位解剖,分析中鼻甲外移的解剖依据。结果尸头显示中鼻甲与筛泡及钩突尖端之间仅有(2.3±0.6)mm间距,筛窦全开放后,中鼻甲到眶纸板的间距可达(12.0±1.0)mm。临床观察鼻窦炎鼻息肉(海口标准)Ⅱ型Ⅱ期16例(31侧),痊愈27侧(87%),好转4侧(13%);Ⅲ型8例(14侧),痊愈4侧(29%),好转8侧(57%),无效4侧(14%)。嗅阈测试91%较术前好转,保持了术前较好的嗅觉水平。CT显示7侧(29%)全组鼻窦充气;15侧(63%)各窦充气较术前好转。结论适度的中鼻甲外移在有开窗时并不影响窦腔通气,且明显有利于嗅觉改善。  相似文献   

7.
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的分期依据病史、内窥镜检查和CT扫描。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分型、分期(以侧计,前后筛窦分开计)1型单纯型慢...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我院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48例(92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总结。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17~69岁。按97海口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鼻窦炎或合并鼻息肉病例中1型8例(15侧),I型24例(46侧),Ⅱ型16例(31侧)。术前除进行鼻内镜检查外,CT检查常规采用冠状位骨窗扫描,必要时配合水平位扫描。基本术式是钩突切除十前组筛窦开放十额窦口、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变范围,或后组筛窦开放或蝶窦开放。以保留中…  相似文献   

9.
内窥镜鼻窦手术12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1,自引:0,他引:11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89-1997年完成随访的1268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1268例中1型366例(28.9%)2型为646例(50.9%)3型为256例(20.2%)其中1262例在局部麻醉辅以静脉强化麻醉下完成。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182例。术后随访9-42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 I型治愈率为93.7%,2型治愈率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57例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均有一次以上鼻腔鼻窦手术史),其中21例筛窦骨质明显增生,窦腔融合,15例(24侧)为上颌窦根治术后复发,采用Messerkinger法彻底开放筛窦,充分扩大自然孔,术后用内镜电离子技术处理术腔水肿样肉芽组织及早期息肉与逐步处理上颌窦病变组织,冲洗窦腔,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的随访观察。结果:大部分病例术后6-9个月症状明显改善,鼻腔,中鼻道,筛窦腔均已上皮化,12例(18例)上颌窦腔充分扩大且上皮化,3例(4侧)1年后除上颌窦前下壁少许粘膜水肿外均上皮化,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1年半,治愈36例(63.2%),结论: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只是治疗的重要一环,内镜电离子技术是术后处理早期病变和上颌窦内病变促进上皮化的有效方法,术中充分扩大自然孔,开放筛窦和术后有效的抗感染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