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 )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副作用 ,其发生率约为 0 1 %~ 0 5 % [1 ] ,极易引起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休克 ,甚至诱发甲亢危象而危及生命 ,是甲亢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收治的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9例甲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有2%~7%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药物热、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等。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我们分析了我院1995-2005年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而住院的病人52例,现就其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5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由他巴唑所致,4例在服药2个月内发生粒细胞缺乏症,1例在4个月后发生.5例均治愈.粒细胞恢复时间为停药2周内.结论 粒细胞缺乏症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在甲亢患者开始药物治疗的2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是甲亢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中最严重的副反应 ,易引起感染、败血症、休克 ,甚至甲亢危象而危及生命。我们就本院 1996年以来收治的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 8例作一临床观察 ,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1 病例报告8例病例 ,全部是 1996~ 1999年因Graves病合并粒细胞缺乏症住院的患者。男女比是 1∶4,年龄为 18~ 6 2岁。全部病例均突然出现 39℃以上的发热 ,咽痛及粒细胞缺乏 ,排除其它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患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1·1 ATD的种类及剂量 在发生粒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复发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1988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甲亢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甲亢复发(6例)与初发(21例)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两组临床特征相似,极易发生在较大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30mg/d、丙硫氧嘧啶300 mg/d)开始治疗的2~8周.结论 甲亢复发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与初发患者相似,均可以导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上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引发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使用ATD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引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5.3%,其次为泌尿系、胃肠道,分别占21.1%和10.5%;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38.5%;革兰阴性菌26株占50.0%;真菌6株占11.5%;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0.0%和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均为92.3%,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阿米卡星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使用ATD容易引起患者粒细胞缺乏,继而诱发各种感染,且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引起感染的病菌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相当,真菌感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8.
杨会娟  郄雅萍 《中国保健》2007,15(22):80-81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原则.方法对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服用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减少症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后,粒细胞恢复正常.结论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症的预后与发现的是否及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6例甲亢合并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抢救经过,探讨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措施。方法 6例甲亢患者均以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粒细胞缺乏以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停用所有可致白细胞减低药物,并给予静脉抗炎,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辅以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口服卢戈液控制甲亢。结果 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体温降至正常,白细胞水平恢复,甲亢病情平稳。住院时间1 4~2 1d。之后接受了1 31 I治疗。结论 对甲亢伴高热患者应高度警惕并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之可能。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迅速调动骨髓造血机能提升白细胞,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病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2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的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患者根据不同粒细胞计数采取的治疗措施并比较其疗效。结果粒细胞减少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且与ATD的剂量有关。对于严重粒细胞缺乏患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效果不佳,粒细胞恢复所需时间较长。结论在使用ATD治疗Graves病时应密切监测血白细胞的变化,尤其在初治阶段;出现粒细胞减少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发生粒细胞缺乏时应及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并积极给予糖皮质激素、G—CSF等有效的升白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34例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1.18%,其次为泌尿系和皮肤软组织,分别占26.47%和11.76%;共分离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45.24%、革兰阳性菌20株占47.62%、真菌3株占7.14%;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均为0;主要革兰阴性菌则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00%。结论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合并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常见,加强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早期应用敏感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连服氯氮平5年时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金梅 《河北精神卫生》1994,7(4):230-230,243
  相似文献   

15.
16.
抗甲状腺药物联合曲安西龙对Graves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曲安西龙对Graves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60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抗甲状腺药物组(A组)和联合曲安西龙组(B组),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个月分别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F3)、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含量。B组还测量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浆葡萄糖水平。结果A组治疗后FT4的含量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TSH的含量略有上升,TPOAb和TGAb未见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TSH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FT3、FT4的含量和TPOAb、TGAb明显下降(P〈0.01)。与A组比较,B组的血清TPOAb、TGAb下降和TSH上升,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抗甲状腺药物与曲安西龙联合应用能更快恢复甲状腺功能,抑制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使Graves病更快康复并且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45岁的杨嫂下岗后,脾气变得越来越坏,起初家人也没在意,认为这是她下岗后心情不好所致。后来她的眼球变得突出,才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她患了甲亢,开了他巴唑让她长期服药治疗,并告诉她服药期间一定要每周去医院查一次血常规,如果发现白细胞减少时,要立即就诊,让医生来考虑是否应该停药或换用其它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联苯胺法对80例服抗精神病药,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入院大便潜血阴性的病人,在排除了饮食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30例患者大便潜血阳性(占37.50%)。其中以服吩噻嗪类为主(占22.50%)。提示:①该类药物可致部分病人发生微量消化道出血;②该项目对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的病人确定适当治疗及进行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有 2%-7%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药物热、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等。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我们分析了我院1995-2005年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而住院的病人52例,现就其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多见于20~40岁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