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但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尿流改道术主要包括不可控尿流改道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原位新膀胱术三种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原位新膀胱作为膀胱替代的首选方式。而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更接近自然膀胱的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对于肿瘤侵犯尿道或尿道狭窄不能经尿道排尿的患者,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是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式。Bricker回肠膀胱术因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仍被广泛应用。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则特别适用于年龄大、体质差、耐受力低、不能承受复杂手术的患者。组织工程技术为膀胱替代带来了新的希望,组织工程膀胱的一系列基础研究显示了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膀胱全切手术是治疗浸滑性膀胱癌的最有效方法,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术的目的是保护肾功能的低压膀胱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正位排尿。目前临床多采用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直肠膀胱术等手术方式。由于不同的术式涉及到尿流改道、尿路重建等问题,因而患者术后机体各方面会发生改变,如解剖结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浸润性和多次复发性膀胱癌的患者,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最有可能治愈的方法。膀胱全切代膀胱术后尿流改道的方式很多,各有优缺点,非原位尿流改道术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原位可控“W”形回肠膀胱术的新膀胱在容景和功能上接近于正常膀胱,容量大,充盈时顺应性好,且无反流,既可以原位排尿,又有排空功能,提高了膀胱全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1995—2004年共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4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加尿流改道术(urinary diversion,UD)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佳治疗方法[1-2],目前尿流改道术主要有不可控尿流改道术、可控尿流改道术和原位尿流改道术3种[3]。原位尿流改道术是通过截取患者自身肠段制作与原膀胱形态、功能相似的"新膀胱",使尿液经过肠管通道排泄至体外,从而使患者获得接近生理性排尿的手术方式。与其他传统尿流改道术相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泌尿科收治的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127例,根据患者的病情接受不同的尿流改道方案,将患者分为原位回肠膀胱术组58例,Bricker膀胱术组3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36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以及肿瘤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原位回肠膀胱术组长于其他两组,Bricker膀胱术组长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原位回肠膀胱术组多于其他两组,Bricker膀胱术组多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肠功能恢复时间,原位回肠膀胱术组与Bricker膀胱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位回肠膀胱术组的远期并发症总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位回肠膀胱术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位回肠膀胱术无需外接装置,更接近生理排尿特征,术后生活质量较高,但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适应不宜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应根据患者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回肠膀胱替代后回肠折叠抗反流措施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采用全膀胱切除后回肠去管化储尿袋代膀胱和可控性尿道流改道及回肠纵行折叠的抗反流措施治疗9例患。结果 随访4mo-5a,经静脉肾盂造影,泌尿系B超、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排尿正常、仅有1例有遗尿现象。结论 膀胱容量大、排尿正常,排尿正常,特别是抗反流措施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患生活质量高,是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7.
自1950年Brieker详细介绍了回肠通道术的手术方法以来,回肠通道或结肠通道术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然而,近10多年以来,原位新膀胱手术得到迅速地发展,在国外一些大的医学中心已成为最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在我国也已见多个大宗病例报告。尿流改道正从简单地将尿液经过肠管通道转流到体外向使患者接近生理性排尿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流出道通畅程度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总结其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本院79例全膀胱术后行回肠膀胱流出道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腹壁造口处腹直肌横形切断,流出道较通畅者作为观察组,而腹直肌纵形切开,流出道相对欠通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原因.[结果]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观察组为7.50%,对照组为25.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尿路感染患者经改善流出道通畅程度后均获治愈.[结论]改善流出道通畅程度有助于降低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并有助于此类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研究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了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到目前为止无严重并发症,无护理并发症,肛门外括约肌保持良好,可自行控制排尿、排便。2—3个月后大小便分开,患者情绪稳定,可正常生活。有1例重返工作岗位,其余均退休在家休养,均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在替代许多白控性尿流改道手术中,具有显著优越性。只要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预防术后感染,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加快患者的康复。同时做好出院前的指导和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根治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 ,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尿流改道已成为全世界很多中心的首选术式。常见的原位尿流改道术式有CameyⅡ式术、W形回肠新膀胱、S形回肠新膀胱、低压回肠新膀胱、半一Kock膀胱、Mainz膀胱、LeBag膀胱、右半结肠膀胱、乙状结肠新膀胱以及T形膀胱等。多数术式已有20余年应用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自我管理调查量表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对92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膀胱全切是目前治疗浸润型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术后尿流改道或膀胱重建一直是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尿流改道术的研究重点体现在保护肾功能的低压膀胱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位排尿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尿的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在治疗男性膀胱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8年3月16例男性膀胱全切、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尿的乙状结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患者资料.患者年龄48~83岁,平均61岁.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T2N0M0 14例,T3N1M0 2例.术中利用远端乙状结肠20 cm,去管化重建成近似球形的新膀胱,双输尿管与新膀胱抗返流吻合,并恢复肠道的连续性.结果:手术时间3~4 h,平均3.5 h.输血量200~600 mL,平均400 mL.无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膀胱容量350~550 mL,平均460 mL,无残余尿及尿失禁.术后6个月尿流动力学检查4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9.4~78.4mL/s,平均38.1 mL/s,最大排尿压23.6~63.4 cmH2O,平均45.0 cmH2O.1例出现盆腔转移,1例偶有发热,无尿道肿瘤复发,肾功能和电解质正常.结论: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尿的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并发症少,排尿和控尿功能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茹 《天津护理》2018,26(2):242
正从肿瘤控制角度评价,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1]。RC术后尿流改道会从多方面影响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提高尿流改道术后患者HRQOL一直是泌尿外科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尿流改道方式已从最初单纯的引流尿液、保护上尿路功能逐渐发展到在解剖以及功能上接近正常生理  相似文献   

15.
背景:原位尿流改道在膀胱癌根治术后具有良好的控尿能力,但针对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和原位乙状结肠重建新膀胱后疗效及随访方面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女性膀胱癌患者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6 至 2008 年行膀胱癌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回肠组,n=29)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乙状结肠组,n=23)的女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修复中及修复后的一般情况、尿动力学结果、控尿能力和修复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时间回肠组 57 个月,乙状结肠组 55 个月。两种修复方式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接近,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治疗后下床时间、新膀胱容量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回肠组治疗后早期及晚期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乙状结肠组。回肠组治疗后储尿囊再发肿瘤 2 例,乙状结肠组未见发生,说明两种重建方式应用于女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采用膀胱全切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21例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法全膀胱切除,其中17例用改良回肠原位新膀胱,4例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随访1~4年,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2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6.5 h,平均4.5h.输血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病理报告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白天控制排尿良好15例,夜间控制排尿良好6例,多在术后3~6个月时完全控制排尿.5例术后不同程度肾积水,6~8个月恢复正常.无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残余尿量30 ml,1例残余尿量40ml,出现肠梗阻、代谢性酸中毒各1例.随访1~4年,1例25个月时因车祸死亡,1例肿瘤浸润膀胱壁者,淋巴结阳性,术后拒绝化疗,14个月后远处转移死亡,余19例生存良好.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制排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50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对照组和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法保持一致,延续组又添加延续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比较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3月行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87例,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65例患者资料.比较分析两种术式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结果 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尿瘘、肠瘘、粘连性肠梗阻)及晚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肾积水与结石)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32%,均高于乙状结肠组.结论 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后储尿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术后2周内加强观察有无膀胱造瘘管或尿管堵塞,并及时清除血凝块,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并发尿瘘;鼓励患者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排尿,减少贮尿时间,并告知定期随访的必要性,加强电解质和肾功能的监测;嘱患者口服VitB12及碱性药物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口服小苏打等药物以碱化尿液,防止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9.
回肠膀胱术尿流改道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  叶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5):3747-3749
目的探讨回肠膀胱术尿流改道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35例膀胱肿瘤行Bricker术尿流改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的心理访视和造口定位可帮助患者从心理接纳到主动参与造口护理,术后早期使用造口袋,加强造口和尿液的观察,可及早发现并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尿流改道者围手术期的人文关怀和全面质量管理对其顺利回归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造口治疗师的培训,可帮助尿路造口者预见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并给予处理,提高造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全膀胱及尿道切除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膀胱癌患者,一期施行膀胱及尿道全切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现近期并发症5例,无远期并发症。26例均获随访1~10年,平均6.2年,5年生存率67.5%。结论对于膀胱癌侵犯尿道及前列腺无法保留尿道的患者,采取一期切除膀胱及全尿道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操作简单易行,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