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休克期抢救速记单在群体性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5例大面积休克期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分诊和抢救时使用速记单,对照组则采用老式记录单.评价2组信息量、护理工作量、文书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首次评估搜集的信息量、完成规范文书的时间和质量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记单满足了医护人员在紧张忙乱的环境中快速抢救患者生命,及时做好护理记录的需要,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小组在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医护人员分为院内及院外小组,实行小组负责制,参与现场指导救治、途中转运、院内抢救及护理的全过程。结果14批烧伤患者共88例,除2例分别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重度吸入性损伤导致死亡外,其余86例均顺利度过休克期。结论采用小组式管理能有效提高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期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职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职业和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性、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理解、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等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0.001)。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强其社会活动参与能力,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理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A在CCU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CCU住院治疗应用PDA的980例患者的护理文书为观察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未使用PDA的956例患者的护理文书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护士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较对照组高,体温单、血压单、出入量单、医嘱执行单及危重护理记录单的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护士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A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得到提高,且对护理工作效率及护士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前护理目标干预在抢救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延迟复苏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观察组)实施超前护理目标干预,用于休克期抢救,与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器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休克期心率、抢救耗时、机械通气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CVP)、每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前护理目标干预能降低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度控制对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创面涂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入院先后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创面涂药进行温度控制(即用药加温、躯体保温),通过对患者躯体保温、创面用药加温等方法分次完成涂药;对照组创面涂药按常规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涂药前后的心率、体温变化,寒颤、肢端湿冷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涂药后体温明显低于涂药前,心率明显快于涂药前,观察组患者涂药后的心率、体温变化以及寒颤、肢端湿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创面涂药时进行温度控制,对患者的体温、心率、末稍循环影响小,患者能较平稳度过休克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 ~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 ~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加强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一体化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抢救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及各方面护理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方面护理综合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抢救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评估情况,提高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107-3108
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急诊抢救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并发症发生及对护理满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进行护理,效果理想,可在医学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康复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心态、功能锻炼方法、瘢痕知识预防、整形知识的掌握、生活基本自理情况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护理干预,可使其消除不良情绪,恢复自理,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综合气道护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对照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并发症、躁动发生率、复苏室滞留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能够减少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和躁动的发生,加速患者复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张海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11-201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烧伤整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采用SAS评分及SDS评分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I-74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烧伤整形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医院质控系统结合三级质量控制在初产妇导乐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结合我院质控系统在PDCA循环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下实施导乐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窒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总体服务、环境舒适、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医疗质控管理系统结合PDCA循环三级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导乐分娩的质量,促进产妇的产程进展,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抢救后病情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死亡率少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情解释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对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哮喘预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家长在疾病认知、用药方法、急救知识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促进患儿健康行为形成,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接受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包括术前舒适护理,赢得患者信赖;术中人文关怀,舒缓紧张情绪;术后生理舒适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舒适程度及生理、心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脊柱活动改善率,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王明欢  喻红  董翠萍 《全科护理》2014,(25):2353-2355
[目的]探讨质量反馈理论对食管癌病人围术期负性情绪、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质量反馈理论指导围术期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肿瘤生存质量量表(QOL)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OL 生存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4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反馈理论可有效改善食管癌围术期病人负性情绪、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Sigma护理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268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伤急救模式;将292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运用6Sigma护理管理模式,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传统的创伤急救流程和步骤进行分析,改进护理操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有效抢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有效抢救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6 Sigma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将70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抢救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脑脓肿、颅内出血、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是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追踪检查法在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质量整体评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结构式评价模式(对照组)和引进的追踪检查法(观察组),分时间段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估两组各月份护理质量综合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追踪检查法评价的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在2012年7-12月分别为(92.5±177;0.7),(93.5±177;0.6),(94.0±177;0.4),(92.5±177;0.6),(93.5±177;0.5),(92.0±177;0.3)分,明显高于应用传统质控方法评价的对照组2011年7-12月的(89.0±177;0.6),(90.0±177;0.6),(91.0±177;0.6),(89.0±177;0.9),(90.5±177;0.8),(88.5±177;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0,2.862,2.842,2.670,3.014,2.94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238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对照组分别为225,15,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431,P<0.05)。结论追踪检查法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名全军危重症急救护理示范基地学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名,观察组32名,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评价两组学员在危重症理论、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等方面能力改变情况以及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危重症理论知识水平、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教学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运用于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及学员对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