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验证大网膜是否对脊髓损伤有修复作用。方法采用SD雌性大白鼠20只,分实验、对照两组。在同等条件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监测下造成截瘫。实验组施行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照组致瘫后不作任何处理,动物饲养存活3~8周后进行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逆行追踪法研究。结果实验组红核内标记细胞总数为1846个,对照组为556个,P<0.05,揭示差别显著。结论脊髓损伤后,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红核脊髓束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从形态学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了大网膜脊髓移植治疗外伤性截瘫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1:10兔抗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血清(rabbitanti-swinemotoneuronserum,RAS)、正常兔血清(normalrabbitserum,NRS)、肌肉提出物(muscleextracts,MET,50和100μg/ml)、脑提出物(brainextracts,BET,50和100μg/ml)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组织块,5d后观察神经突起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RAS可明显抑制大鼠脊髓组织块生长(NRS组有突起生长的脊髓块占36.7%,RAS组仅为13.3%),而MET、BET均可明显促进大鼠脊髓组织块生长(MET及BET组有突起生长的脊髓块均占96.7%)。同时比较RAS对猪、人和大鼠脊髓的免疫组织化学交叉反应,证明RAS对运动神经元(Mns)的免疫反应与动物的种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物质(SP)及其受体阻断剂Spantide对Wistar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和伤害性慢痛性电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和离子微电泳。结果:(1)电泳SP可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增多,其效应可被Spantide阻断。(2)电泳SP又可抑制福尔马林引起民的神经元伤害性痛放电,此效应可被纳洛酮2和Spantide翻转。结论:在痛觉调制过程中,脊髓内SP起着传递痛觉信息和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物质(SP)及其受体阻断剂Spantide对Wistar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和伤害性慢痛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和离子微电泳方法。结果:①电泳SP可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增多,其效应可被Spantide阻断。②电泳SP又可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神经元伤害性痛放电,此效应可被纳洛酮和Spantide翻转。结论:在痛觉调制过程中,脊髓内SP起着传递痛觉信息和镇痛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刺激猫的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在胸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SPNs)上引起的反应。方法:用充灌3mol/LKCl的玻璃微电极在11只麻醉后行人工通气猫的第3胸髓做细胞内记录,电刺激白交通支,逆行鉴定SPNs。结果:共记录了24个SPNs,其静息膜电位为-45~-90mV,逆行动作电位的阈值和潜伏期分别是(2.86±0.37)V和(6.48±0.89)ms。用单个方波(0.2ms,50~300μA)刺激RVLM,在所有SPNs上都引起一组潜伏期为4~47ms的早发快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EPSPs);在11个SPNs上还记录到一组潜伏期为70~140ms的迟发EPSPs(lEPSPs)。多数eEPSPs和一些lEPSPs都具有恒定的潜伏期。结论:RVLM的一些交感兴奋性神经元单突触地投射到胸脊髓SPNs上,RVLM的胸脊髓投射按传导速度可分为两类,即快传导和慢传导纤维,其传导速度分别是5~25和0.78~1.60m/s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的脊髓MRI影像学改变李坚谢汝萍(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北京100083)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脱髓鞘疾病。参照Poser[1]诊断标准,对14例MS患者行脊髓MRI扫描,其中13例为...  相似文献   

7.
电针抑制P物质引起的痛反应和脊髓c—fos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大鼠鞘内注射P物质(SP,10μg)引起的痛反应和脊髓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痛阈测定法。结果:大鼠鞘内注射SP可引起痛反应,并诱发脊髓c-fos样免疫反应(FLI)减少,此效应可部分被纳洛酮(Nx)翻转.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内源性阿性肽抑制SP而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纤维传入及有关功能研究进展周炳刚1张崇智2脊髓小脑束(spinocerbelartracts,SCTs)在小脑的运动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经解剖学和生理学长期研究探讨,已确定了它们的起始细胞、纤维走行及其投射部位。本文就SCTs的起...  相似文献   

9.
急性脊髓损伤的成鼠脊髓腔内植入大鼠胚胎脊髓的方法研究Studiesonthemethodofratembryonicspinalcordtransplantationtotheacuteinjuriedspinalcordinadultrats李应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性急性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26例生脊髓损伤患者脑脊髓(CSF)中天门冬氨基酸(Asp)、谷氨酸(Glu)等EA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24h内CSF中Asp、Glu显著升高,其升高幅度与脊髓损伤的程度成正相关,即脊髓损伤越重;Asp、Glu升高越显著,且预后就越差;结论;伤后CSF中EAA含量可作为衡量脊髓损伤程度和预  相似文献   

11.
运动诱发电位在脊髓中传导通路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ti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MEP)在脊髓中的传导通路。方法:采用兔的脊髓部分切断伤模型进行TMS-MEP监测,并与体感诱发电位相比较。结果:脊髓前索损伤时MEP消失,侧索损伤时MEP消失或潜伏期延长,后索损伤时潜伏期轻度延长。结论:TMS-MEP可准确的监测脊髓的前侧索损伤并可间接反映脊髓后索损伤,是一种良好的监测脊髓损伤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缺血再灌流对大鼠脊髓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成年Wistar大鼠86只,于左肾动脉上1cm处阻断腹主动脉(AA)血流以模拟腰段脊髓局部缺血和再灌流,其中3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A血流阻断和再灌流2、5、10min三组,用氢清除法测定AA阻断前、阻断时和再灌流时L2节段灰质脊髓血流量(gSCBF);另50只大鼠用玻璃微电极记录L2节段脊髓单位放电(SCUDs),并观测SCUDs在AA血流阻断和再灌流2、5、10min时的变化,以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流对SCUDs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脊髓神经元对缺血十分敏感,即使gSCBF轻微下降,也可引起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神经元兴奋性增强;AA再灌流缺血程度加重时则其放电频率逐渐减少,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耐受力减弱。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浙江蝮蛇蛇毒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用上述两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神经细胞(VSCNC)的作用进行对照研究。在VSCNC培养中两次加入不同浓度上述药物并观察计数VSCNC。多次筛选证明培养液内有效药物浓度为:TRH0.0002~0.02mg/L浙江蝮蛇蛇毒0.005~0.02mg/L。结果:两种药物有效浓度内的VSCNC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在两种药物有效浓度内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VSCNC有支持、营养和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脊髓小脑束的研究进展首都医学院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徐群渊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tracts,SCTs)是指脊髓中众多向小脑传递信息通路[1]中的那些直接从脊髓向小脑投射(不经任何中继)的通路。鉴于此通路在动物小脑对随意运动控制机...  相似文献   

15.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pinocerebelarataxia,SCA)是一组小脑、脊髓及脑干的神经元变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以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国外自1993年起相继发现SCA相关基因,包括SCA1、SCA2、SCA...  相似文献   

16.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latencysomatosensorye vokedpotential,SLSEP)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检测从周围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助于大脑半球、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等定位诊断。现将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17.
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诱发电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外科手术中 ,用来判断术中急性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使用的诱发电位监护方法包括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皮层运动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等 ,但最常使用的是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SEP)监护技术。SEP脊髓功能监护操作较为简单 ,结果较为可靠 ,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术中脊髓监护方法。我们在应用SEP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术中监护时发现 ,有部分患者在椎管减压后立即出现SEP波形的明显改善。根据上述现象 ,本文对术中SEP改善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18.
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c-NTFs)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以7.5g物体从10cm高处落下致的大鼠T10脊髓,伤后5,30,60min在务局部分别注入Sc-NTFs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一半动物取伤段脊髓标本测水及离子含量,另一半动物3周后神经功能检查,结果:脊髓损伤后组织水肿Na^+Ca^+离子浓度升高,K^+,Mg^2+离子浓度降低,Sc-NTFs可显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作为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的监则方法,通过比较检测结果,观察两种监测方法的敏感程度。方法:采用大鼠Allen’s脊髓损伤模型,在脊髓损伤前后应用SEP和MEP两种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前后SEP和MEP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SEP和MEP均有明显的变化。SEP潜伏期变化明显,但测量烦琐,波幅变化不明显;MEP潜伏期及波幅均有剧烈改变,极易  相似文献   

20.
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外科治疗附院神经外科(046000)武金有任新亮肖剑王向阳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经常并发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Malformation,CM),由于MRI的应用,临床上SM-CM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