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临床分期为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中表达诊断淋巴结微转移。方法检测临床分期为I期的、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肺炎性假瘤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检出率20.91%。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表达能较早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对112例肺癌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共清除898组淋巴结中,单纯N1淋巴结转移率为24.1%,N2(包括N1+N2)淋巴结转移率30.4%。原发肺癌(T)分期T1、T2、T3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35.3%。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具有较多的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肿瘤部位及肺癌的病理学类型与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关系。外科治疗中应注意广泛清扫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特点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手术治疗中,对纵隔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国内外学者仍有较大争议。本研究目的在于总结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特点,为手术治疗NSCLC时正确处理纵隔淋巴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Naruke等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168例NSCLC施行肺叶(全肺)切除加同侧纵隔淋巴结系统性廓清术,分析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结转移频度及分布情况。结果手术共清除纵隔淋巴结1143组,平均每例清扫6.8组,病理证实有纵膈淋巴结癌细胞转移(N2)的332组,N2转移率29.0%。最大径≤3cm(T1)肿瘤和最大径〉3cm(T2)肿瘤间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发生3组或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33.3%、42.4%。N2跳跃式转移发生率为14.3%。结论在上叶癌以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居多,中下叶癌则跨区域转移居多。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跨区域性和多发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微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发展过程中,部分癌细胞播散离开肿瘤原发病灶,存在于外周血、淋巴道、骨髓等组织器官中,但尚未形成转移性肿瘤结节,用常规诊断方法如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扫描、超声等难以发现的一种微转移肿瘤细胞,它们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在合适的环境下,逐渐表现出临床上的转移病灶。因此,早期发现微转移对于判断患预后及能否最大程度地从系统性综合治疗中受益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NSCLC微转移的研究中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较多,本结合国内外献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自体或亲属CIK细胞治疗三个周期.结果 46例患者的KPS评分稳定或者提高,24例患者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48%,CEA 数值下降.结论 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副反应较少,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经纤支镜或穿刺活检获得标本(小活检组织)中Ki67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68例因病情需要行纤支镜或穿刺活检并检测Ki67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与Ki67表达阳性呈正相关(P<0.05),诊断灵敏度80%,特异度45.8%。结论小活检组织中Ki67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术后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分为纵隔淋巴结(pN2期)跳跃转移组(21例)及非跳跃转移组(44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部位和术后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跳跃转移组发生多组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36.4%(16/44)显著高于跳跃转移组的9.5%(2/21;χ2=8·571,P=0·036)。跳跃转移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44个月,5年生存率为41%;非跳跃转移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6个月,5年生存率为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P<0·05)。纵隔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可以作为肺癌术后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3,RR=0·347)。结论纵隔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临床Ⅲ期NSCLC患者生存期较无跳跃式转移的患者长,纵隔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跳跃式转移可能是pN期肺癌中的一个亚群。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的86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记录肿瘤的大小、位置、密度、分叶、胸膜凹陷程度、CT值,以及是否显示纵隔淋巴结及其数目、大小和周围情况。以患者的病理报告作为参考标准。结果纵隔淋巴结的数目、大小、界限,肿瘤的大小、密度、位置、胸膜凹陷程度及病理类型是影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不仅与淋巴结有关,并且与其边界、肿瘤大小、位置、密度等其他CT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M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182例术前拟诊、术后病理确诊的早期周围型NSCLC患者。将已发生MLN转移(N2期)的82例患者记为观察组。未发生MLN转移(N0期)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MLN转移的单因素情况,并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总结相应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N2期的MLN转移率中,女性、吸烟史、咳嗽、胸痛、咯血、肿瘤家族史、结节大小02 cm、钙化、血管集束征等因素与之无显著相关性。男性占54.9%(45/82),消瘦占67.1%(55/82),既往肿瘤史占18.3%(15/82),结节大小22 cm、钙化、血管集束征等因素与之无显著相关性。男性占54.9%(45/82),消瘦占67.1%(55/82),既往肿瘤史占18.3%(15/82),结节大小23 cm者占79.3%(65/82),毛刺占53.7%(44/82),分叶占26.8%(22/82),胸膜皱缩占32.9%(27/82),边界清楚占23.2%(19/82),空泡征占9.8%(8/82),密度均匀占31.7%(26/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30/100),42.0%(42/100),7.0%(7/100),14.0%(14/100),31.0%(31/100),9.0%(9/100),11.0%(11/100),6.0%(6/100),2.0%(2/100),10.0%(10/100)(均P<0.05)。整理所得数据后发现,结节大小23 cm者占79.3%(65/82),毛刺占53.7%(44/82),分叶占26.8%(22/82),胸膜皱缩占32.9%(27/82),边界清楚占23.2%(19/82),空泡征占9.8%(8/82),密度均匀占31.7%(26/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30/100),42.0%(42/100),7.0%(7/100),14.0%(14/100),31.0%(31/100),9.0%(9/100),11.0%(11/100),6.0%(6/100),2.0%(2/100),10.0%(10/100)(均P<0.05)。整理所得数据后发现,结节大小23 cm时发生MLN转移为<2 cm时的3.678倍;密度不均者是均匀者的5.857倍;胸膜皱缩者是非皱缩者的3.254倍;边界不清者是边界清楚者的8.257倍;有空泡征者是无空泡征者的7.122倍;消瘦者是无消瘦者的28.261倍。Logistic回归性分析,消瘦和既往肿瘤史、结节大小23 cm时发生MLN转移为<2 cm时的3.678倍;密度不均者是均匀者的5.857倍;胸膜皱缩者是非皱缩者的3.254倍;边界不清者是边界清楚者的8.257倍;有空泡征者是无空泡征者的7.122倍;消瘦者是无消瘦者的28.261倍。Logistic回归性分析,消瘦和既往肿瘤史、结节大小23 cm、密度均匀、胸膜皱缩、边界清楚以及空泡征7个因素均为N2期发生M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早期周围型NSCLC,发生MLN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结节大小>2 cm、密度不均、胸膜皱缩、边界不清、空泡征以及消瘦和含既往肿瘤史等,值得临床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朱大为  高岩 《山东医药》2005,45(15):53-54
1994~2003年,我们对癌基因蛋白C-erbB-2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率是否相关进行检测,以判断肺癌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资料与方法:本组60例均为我院收治人院的开胸手术肺肿瘤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7岁。石蜡包埋切片。本组中恶性53例(鳞癌28例,腺癌14例,恶性淋巴瘤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6例,大细胞癌2例);良性7例(炎性假瘤6例,错构瘤1例)。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精确分期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排除远处转移的情况下,明确是否合并有纵膈淋巴结转移对于决定能否进行手术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肺癌TNM分期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出现于初诊前或治疗中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80例未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卡氏评分≥70分,按初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初诊有淋巴结转移40例,归为同步淋巴结转移组,中位年龄50岁;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转移40例,归为非同步淋巴结转移组,中位年龄55岁。两组患者皆行序贯放化疗,放疗范围包括病灶、纵隔及出现转移的颈部淋巴结区,总剂量Dt5000~6400cGy(中位剂量6000cGy),常规分割,预防性照射病侧锁骨上淋巴结区,单侧锁骨上淋巴结区转移者预防性照射对侧锁骨上淋巴结区。化疗方案采用NP和(或)TP方案。放疗后均继续化疗直至完成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结果同步淋巴结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3月,非同步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6月(P=0.020)。非同步组出现淋巴结转移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7月(P〈0.01)。结论对于未手术的NSCLC患者来说,发生淋巴结转移,从出现淋巴结转移至死亡的生存时间同步较非同步者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ys)C水平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病例组纳入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鳞癌75例,腺癌51例;原位癌48例,淋巴结转移78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cy和CysC水平。结果两组Hcy和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鳞癌及腺癌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CysC在原位癌和淋巴结转移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而Hcy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Hcy和CysC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潜在临床意义,CysC检测可能用于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微小RNA(miRs)水平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预测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NSCLC患者为对象,29例淋巴结转移为观察组,54例无转移为对照组。检测血清miR-22、miR-126、miR-134-5p、miR-618、miR-885-5p相对表达量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水平;Logistic分析NSCL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ROC分析风险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肿瘤分期Ⅲ期、低分化的患者比例高,肿瘤直径较大,血清miR-134-5p、miR-618表达低,miR-885-5p表达高,血清MMP-9、CCL20水平高(P<0.05);经ROC分析,肿瘤最大径≥3.172 cm、miR-134-5p≤0.719、miR-618≤0.736、miR-885-5p≥0.803、MMP-9≥912.562 ng/ml、CCL20≥64.287 ng/L是NSCLC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人NSCLC新鲜组织样本9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适量(QRT)-PCR法检测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VEGF-D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淋巴管,检测NSCLC组织中的LWVD。结果 QRT-PCR显示,VEGF-D mRNA在肿瘤边缘部位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肿瘤中央部位的表达,而且VEGF-D mRNA的表达亦高于其在周围肺组织的表达。免疫组织结果显示了同样的表达不均一性。肿瘤边缘VEGF-D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而且VEGF-D高表达组其淋巴管侵犯的发生率亦明显增高。肿瘤边缘高LWVD组的VEGF-D 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低密度组。结论肿瘤侵犯边缘的VEGF-D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参与了NSCLC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其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成为主要的致死性肿瘤之一.NSCLC传统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术后化疗或化放疗.铂类是治疗多种实体肿瘤的一线药物,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目前仍是治疗NSCLC的主要方案.顺铂(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 DDP)作为第一代铂类药物,广泛用于临床治疗.DDP进入细胞后,被水分子取代两个氯离子而激活,作用于DNA上N7嘌呤,形成链内或链间交联,导致DNA损伤,最终激活细胞凋亡途径引起细胞凋亡[1].大多数患者在化疗初期对化疗药物敏感,肿瘤体积缩小,但随着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加快,继续使用原方案治疗,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肿瘤体积增大导致其复发.复发性肿瘤更有侵蚀性,也更容易发生转移,对传统药物产生获得性耐药.因此,耐药性是影响化疗效果和肿瘤根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