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了了解赤峰地区女性不孕的现状,便于病因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1年门诊就诊的不孕症妇女资料,剔除男方因素所致不孕,共选择3018例女性不孕患者,随访妊娠情况至治疗后2年,分析不孕的年龄因素,原因及治疗后妊娠率。结果2009~2011年女性不孕平均年龄分别为21.58岁,24.28岁,28.14岁,年龄构成情况,以年龄≤35岁为主,占76.74%。≤35岁首位不孕原因是排卵障碍占36.78%,而〉35岁首位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因素占28.63%。治疗后妊娠率:≤35岁妊娠率71.93%,而〉35岁妊娠率26.92%。结论本地区女性不孕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以≤35岁女性为主,首位不孕原因为排卵障碍,而〉35岁不孕为输卵管因素。治疗后妊娠率与年龄相关,35岁及以下的治疗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中心874对夫妇完成的1 855个AID周期,探讨各种因素与AID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30岁组AID临床妊娠率(31.2%)最高,30~34岁组妊娠率25.1%,35~39岁组妊娠率23.0%,≥40岁组妊娠率(12.0%)明显下降(P<0.05);2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继发不孕组AID临床妊娠率(42.0%)较原发不孕组妊娠率(28.5%)高(P<0.05);4双侧与单侧输卵管通畅组AID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自然周期组与药物促排卵周期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同一周期内,排卵前后2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组与排卵后1次宫腔内人工授精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AID周期数与临床妊娠率比较:1个周期妊娠率(32.5%)最高,2个周期妊娠率26.6%、3个周期妊娠率26.6%、4个周期妊娠率21.2%、5个周期妊娠率28.6%,≥6个周期妊娠率(9.1%)明显下降(P<0.05)。结论女方年龄是影响AID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药物促排卵周期不增加AID临床妊娠率。不伴有女方不孕因素患者,可给予AID治疗4~5个周期后再改行其他助孕方式。  相似文献   

3.
盆腔因素对夫精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盆腔因素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成功率。方法将317对不孕夫妇600周期IUI分为双侧输卵管通畅和单侧输卵管通畅2组,分别统计1次IUI妊娠率、2次IUI妊娠率、总的妊娠率,并对2组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男方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2组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男方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输卵管通畅的1次IUI及总的妊娠率比单侧输卵管通畅的妊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IUI妊娠率较1次IUI妊娠率低,并在双侧输卵管通畅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方盆腔情况异常,增加IUI次数并不能提高妊娠率。对于多次IUI不成功者(2次及2次以上),特别是单侧输卵管通畅者,应进行腹腔镜检查以排除盆腔病变,术后再行IUI或及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李霞  彭璇 《江西医药》2014,(12):1485-1487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IUI助孕的355对夫妇共60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原因、是否促排卵及子宫内膜厚度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依次进行分析。结果601个周期中85例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4.14%。女方年龄≥35岁,妊娠率明显下降。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不孕妊娠率高于原发不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孕原因中以性交障碍妊娠率最高,其次为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影响因素诸多,临床治疗中应综合分析,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insemination,IUI)妊娠结局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IUI的不孕夫妇608对,共1059个治疗周期,总结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及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采取Logistic回归式分析.结果 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会随着患者不孕年限与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临床妊娠共126例,治疗周期妊娠成功率为11.9%,当精液密度<1×106/ml时,妊娠成功率较低,促排卵周期较自然周期妊娠率高,单个卵泡妊娠率低于超过2个的卵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治疗周期高于其他周期的妊娠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IUI妊娠结局及妊娠成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女方不孕年限、年龄、卵泡个数、促排卵数及不孕原因.每一周期IUI次数及人工授精时机不会对妊娠成功率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IUI妊娠结局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促排卵数及卵泡数,此外,IUI妊娠率也会受治疗周期数及精密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治疗的1024对夫妇(1195个IUI周期)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值、是否促排卵治疗与AIH临床妊娠率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因素的妊娠率最高,中重度(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最低(16.5%VS 6.5%,P<0.05);女方年龄>40岁妊娠率明显下降;不孕年限4年以上,妊娠率明显下降(8.9%,P<0.05)。基础血清FSH≥9 IU/L妊娠率低于FSH<9 IU/L(8.6%VS 15.3%,P<0.05);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P<0.05),各促排卵方案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募集1个卵泡周期妊娠率低于募集2个及以上卵泡(8.4%VS 15.8%,P<0.05);行AIH 4个周期以上,妊娠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男性因素不孕、不孕年限<4年、基础FSH<9 IU/L,女方年龄40岁以下IUI的成功率较高;适当促排卵治疗,能增加IUI妊娠几率;IUI治疗3~4个周期未妊娠,应考虑选择更复杂的助孕方法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孕患者,应尽早进行体外受精(IVF)助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影响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以提高IU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1个IUI治疗周期的149例患者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时机、精子总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孕原因与妊娠率无差异,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排卵前、排卵后和排卵前后授精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优化后精子数量与临床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促排卵方案和优化后精子数量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IUI妊娠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UI治疗的1 09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女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因素以及周期相关因素,探讨各种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根据年龄、不孕因素及优势卵泡数分组,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年龄、不孕因素及优势卵泡个数是影响IUI妊娠率的独立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IUI妊娠率逐渐降低。不孕因素中,性功能障碍、排卵障碍及少弱精组的妊娠概率分别是不明原因组的2.825倍、2.126倍及1.9倍。2~3个优势卵泡数组的妊娠概率是1个优势卵泡组的1.717倍。结论 女方年龄、不孕因素及优势卵泡个数是IUI妊娠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可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治疗不孕症的可行性。方法丈夫精液采用上游法对55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共行76周期,临床妊娠12例,临床妊娠率21.82%,周期妊娠率15.79%。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对于宫颈因素、免疫因素、男性因素(如精液液化不良、少精、弱精等)及原因不明所致不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有明显疗效的助孕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临床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合肥市某生殖中心进行IVF-ET的不孕症患者1 742例,查看IVF登记本,对不孕症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 742个周期中共获卵母细胞25 923个,受精19 909个,受精率76.80%;卵裂19 749个,卵裂率99.20%;临床妊娠623例,临床妊娠率35.76%。随着年龄增加,获卵数逐渐减少,各年龄组(≤35岁、36-40岁、〉40岁三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妊娠率随年龄增大有下降趋势,〉40岁组的临床妊娠率为8.93%,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随着获卵数增加,临床妊娠率呈上升趋势(P〈0.05);两种不孕类型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孕年限≤10年组相比,不孕年限〉10年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不孕年限及获卵数是影响女性IVF-ET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薇 《江西医药》2013,48(6):487-489
目的探讨并分析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110对夫妇,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分成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比较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患者的妊娠率以及克罗米芬组(CC组)和尿促性腺激素组(HMG组)的妊娠率效果。结果自然周期组67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5例,临床妊娠率为7.5%;促排卵周期组196个周期,临床妊娠数量30例,临床妊娠率为15.3%。促排卵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自然周期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罗米芬(CC)组78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6例,临床妊娠率为7.7%;尿促性腺激素(HMG)组118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19例,临床妊娠率为16.1%。尿促性腺激素(HMG)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克罗米芬(CC)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明显优于自然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效果,促排卵药物尿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症的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夫妇的丈夫精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精子情况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2012年因不孕症在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夫妇1646对共3178个周期。根据丈夫精子分为畸形精子症、畸弱精子症、弱精子症、少精子症、少弱精子症、少弱畸精子症、精浆异常、正常精液8组。观察总结临床妊娠率与丈夫精子情况的关系。结果总体IUI临床妊娠率为12.4%(394/3178)。8组丈夫精子情况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IUI临床妊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与丈夫精子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精子参数对IUI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0年7月~2013年3月380周期IUI的临床资料,统计精子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及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380周期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组与4%~15%组和≥15%组比较,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10.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0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组与≥10×106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分别为9.1%、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0周期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06组与0.4×106~1.5×106组和≥1.5×106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0%、17.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IUI临床妊娠率影响明显,当正常形态≥4%时,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不会随着正常形态率的进一步增高而明显增高;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临床妊娠率有一定的影响,当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06时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亦不会随着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的进一步增多而增高,反而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215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215周期的宫腔内人工授精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治疗的166例妇女215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自然周期人工授精和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相比,后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促排卵周期的多胎妊娠率并没有升高.3次宫腔内人工授精累积妊娠率可达18.67%(31/166),但是人工授精的周期成功率并没有随着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周期妊娠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促排卵周期进行人工授精可以增加妊娠率,如果3个周期人工授精并没有妊娠,建议尽早转试管婴儿助孕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精子密度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周期临床妊娠率,探讨少、弱精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生殖中心门诊不孕症患者441例671个周期IUI,根据处理后精子密度的不同分为4组:A组:精子密度≤4×106/ml;B组:精子密度(5~10)×106/ml;C组:精子密度(11~20)×106/ml;D组:精子密度>20×106/ml。结果A组IUI75个周期,妊娠7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9.3%;B组IUI443个周期,妊娠58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3.1%;C组IUI76个周期,妊娠10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3.2%;D组IUI77个周期,妊娠14个周期,周期临床妊娠率18.2%。4组周期临床妊娠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UI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处理后精子的质量,精子密度>1×106/ml即可受孕,为少精、弱精不孕症患者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在本所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孕症64个周期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64个治疗周期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分类资料进行其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64个IUI治疗周期中,妊娠8例,妊娠率12.5%。结论鉴于我国国情,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费用高,而宫腔内人工授精费用低,可多次应用,仍给不孕夫妇予生殖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白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468-1469
目的:探讨84例不孕症患者采用上游法优化处理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IUI)97个周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多年不孕的患者,主要病因为男性不育;少弱精、精液液化不良、免疫性不良、不明原因性不育,给予促排卵治疗,采用体外排精,上游法优化处理精液,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治疗84例97个周期,妊娠15例,总妊娠率17.86%,周期妊娠率15.46%。结论:上游法优化处理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对治疗不孕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诱导排卵多卵泡发育治疗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反应过度的一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枸橼酸氯米芬(CC)加注射用尿促性素(HMG)促排卵,多个卵泡发育的26例27个周期作为观察组,选53个周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21个周期中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9例,妊娠9例,妊娠率47.37%,对照组(35.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用促性腺激素(Gn)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无1例流产。结论对排卵障碍的不孕患者,采用CC HMG促排卵治疗,多个卵泡发育时改行IVF-ET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应用宫腔内人工授精技术(IUI)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IUI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 IUI组的妊娠率和复发率分别为46.7%和6.3%,而对照组的则分别为15.0%和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辅以宫腔内人工授精,可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妊娠机会,并不增加复发风险,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型宫内节育器MCuⅡ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置器妇女随机分为2组,分别放置MCuⅡ、MCu两种IUD各200例,放置后1、3、6、12、24月随访。结果放置24个月MCuⅡIUD、MCuIUD累计带器妊娠率为0.53%、3.19%;呈现前者低于后者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脱落率为0.53%、0%,累计因症取出率分别为3.19%、3.70%,放置后副反应发生(有主诉)1个月分别为27.14%、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uⅡIUD与MCuIUD均是妊娠率低、脱落率低、因症取出率低、可接受性好的宫内节育器;MCuⅡIUD铜表面积符合国家标准,理论上抗生育效应更强,铜表面积增加,副反应不比MCuIUD高,MCuⅡIUD更有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