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时窦121开放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鼻窦内镜对52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3年,症状均明显好转,手术疗效评定标准按1997年海121标准,其中术后治愈439例(83.14%),好转67例(12.69%),无效22例(4.17%)。结论建立以筛窦为中心的各窦引流通畅,是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中隔、多鼻窦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安全可行性。方法88例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一次性接受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筛窦(额窦、蝶窦)开放术及中、下鼻甲手术,并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2年,治愈65例(73.86%),好转21例(23.86%),无效2例(2.27%),总有效率97.73%,出现并发症4例(4.55%),所有并发症经治疗均获痊愈,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局部麻醉下能一次性完成鼻中隔、多鼻窦(鼻一鼻窦)联合手术,且不会增加和加重鼻一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因该术式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能明显减少鼻息肉及鼻窦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筛窦前移与泪囊鼻腔吻合术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窦前移与泪囊鼻腔吻合术34例宋玉伟(四川宜宾地区二医院眼科,644000)筛窦前移为造成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困难或失误的常见原因,本院从1986年8月至1995年4月189例手术中发现筛窦前移34例,占18%,经用改良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经筛窦治疗爆裂性眶内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爆裂性眶内壁骨折在鼻内窥镜下切除筛窦房隔及外伤损伤的眶纸板,将制备好的多孔硅胶片,凸面向外填塞进筛窦术腔,对眶纸板进行施压复位。结果随访3月-2年,治愈22例,占88.00%。2例术后残留周边复视,总有效率为96.00%。术后无眶内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经筛窦治疗眶内壁骨折是有效的方法,疗效稳定,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而且面部不留瘢痕,硅胶片可以长期存留。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杨晓春 《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288-1289
目的:观察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 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近3a间经鼻窦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48例中治愈41例(占85.4%);好转5例(占10.4%);无效2例(4.2%)。 结论:经鼻窦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临床疗效好、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面部无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鼻腔造口术、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143例(143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3组。A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B组(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c组(泪囊鼻腔造口术)47例。术后检查泪道通畅及吻合口情况。结果术后随诊1月~5年,其中术后1月、1年、5年泪道堵塞发生率,A组:6.25%(3/48)、14.58%(7/48)、22.92%(11/48);B组:0(0/48)、2.08%(1/48)、16.67%(8/48);C组:12.77%(6/47)、17.02%(8/47)、27.66%(13/47)。(P〈0.01)。结论B组术中吻合口位置较低,骨窗相对较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术后发生再阻塞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7.
就《眶内筛窦粘液囊肿及手术治疗》一文的讨论四川省雅安地区医院王泽光《眶内筛窦粘液囊肿及手术治疗附24例报告》(实用眼科杂志199412:49)一文作者分析总结了近10年来手术治疗24例筛窦粘液囊肿致眼球突出的病人,着重分析总结了筛窦粘液囊肿的眼部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近视性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7年8月在我科接受LASIK治疗的非单纯近视患者532例(972眼),根据屈光状态不同分为3组:A组超高度近视336例(672眼);B组近视性屈光参差107例(170眼);C组混合性散光89例(130眼),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即有明显提高;术后1周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时视力趋向稳定,裸眼视力与预期矫正视力符合率A组为632眼(94.05%),B组为164眼(96.47%),C组为121眼(93.08%)。术后3个月时,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差值在0.75D左右范围内者,三组分别为94.2%、96.47%及91.54%,屈光回退者三组分别为16眼(2.53%)、6眼(3.66%)及4眼(3.36%)。结论LASIK在治疗超高度近视、近视性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中是安全、有效和可预测的。疗效的提高有赖于设备与方法的改进、手术技巧的熟练及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严重眼外伤的玻璃体切除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0年10月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的46例(47眼)严重眼外伤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3眼(70.2%),不变9眼(19.2%),下降5眼(10.6%),27眼(57.5%)术后和达到0.02以上,15眼(31.9%)视网膜解剖复位,5眼(10.6%)失败,结论:选择适当时机行玻璃体手术可使大多数严重眼外伤患者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异常眼的近视群体的方法。方法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异常眼的近视群体(眼球较小、眼窝较深、角膜较薄等)。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25例50眼中,术后3月视力在1.0以上47眼(94%)。0.6~0.8的2眼(4%)。0.5以下的1眼(2%)。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拓展了准分子激光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1.
兰小川  石春和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56-2358
目的: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观察配戴前和配戴3 mo 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屈光参差度、同视机双眼视功能、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结果:配戴前平均UCVA为4.0±0.2,BCVA为4.96±0.2,屈光参差度-4.64±1.52D;配戴3mo后平均UCVA为4.97±0.07,BCVA为4.99±0.1,屈光参差度为0.23±0.12D;配戴3mo后与配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前拥有同时视者36例、融合功能21例、远立体视功能13例。配戴3 mo后分别为40例、36例、23例。配戴后获得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者较配戴前增加,与配戴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框架眼镜矫正后近立体视正常者14例,近立体视异常者26例(13例黄斑立体视,7例周边立体视,6例立体盲)。配戴3 mo后近立体视正常者27例,近立体视异常者13例(7例黄斑立体视,3例周边立体视,3例立体盲)。配戴后3 mo的近立体视与配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3 mo后,不仅裸眼视力得到提高,而且可以改善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眼外伤的特点,以便更好的防治。方法对7个月间住院的闭合性和开放性眼外伤10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高原眼外伤发生率高,眼外伤占同期住院总例数的50.95%;外伤伤情严重,治疗前视力低于0.05者占66.67%。致伤原因有其特殊性:就诊时间晚,最晚者伤后10d,平均(30.36±4.66)h;年龄偏小,平均年龄(30.80±1.33)岁,年龄最小者仅9个月;治疗后果差,治疗后视力低于0.05者仍占43.14%。结论应加强高原地区眼外伤防护知识及医疗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硅油填充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硅油填充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6月-1997年9月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14岁以下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34例36只眼术后随访3-21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19只眼,占52.7%;限局脱离10只眼,占27.8%;完全脱离6只眼,占16.7%,1只眼眼底不清,占2.8%。术后视力0.05以下者12只眼,占33.3%;0.05-0.2者20只眼,占55.6%;不会查视力者4只眼,占11.1%。结论硅油填充是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的复发和前PVR的发生时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7-8)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40例(79眼)行LASEK,屈光度-3.50D~-15.00D,平均-8.50D;随访6个月,观察早期眼部症状、视力、眼压、屈光状态、雾状角膜浑浊(haze)程度及屈光回退等情况。结果LASEK术后早期眼部刺激症状较重;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7d,平均为5d;术后2周裸眼视力(UCVA)〉0.5者71眼(89.87%),术后6个月UCVA等于或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74眼(93.67%);术后6个月发生(haze):0级76眼(96.20%);0.5级2眼(2.53%);2级1眼(1.27%);无1级及2级以上haze。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有一定的疗效,但手术后早期跟部刺激症状重,视力恢复慢,haze和屈光回退有待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中药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化(CN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化(AMD-CNV)患者17例17眼,男7例,女10例,年龄53~72岁。患者经过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检查确诊。患者用PDT治疗5d后,再用500mg中药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0d,1次/d,疗程为15d,观察治疗后1,3和6mo疗效。结果: 治疗6mo,17例中视力提高8例(47%),视力稳定无明显变化6例(35%),视力下降3例(18%);12例(71%)CNV闭合且渗漏完全停止,5例(29%)CNV大部分闭合。1例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结论: PDT联合中药血栓通注射液治疗AMD-CNV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瞳孔残存膜可分为无视力影响和有视力影响的两种,以前者为多见,本文仅对明显影响视力的患者用Nd:YAG激光治疗,术后视力大幅度提高,疗效显著,特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17.
用Nd:YAG激光节除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瞳孔残膜85例。残膜被成功地切除后,除13眼仍有废用性弱视外,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矫正视力为0.8-0.9者占35.0%,>1.0者占65.0%。弱视眼视力为0.1-0.2,经过0.5-1.0年的弱视训练治疗,视力均优于0.6。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LASIK术后双眼视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亮  胡琦  康杨  黄磊  王珂萌 《眼科》2012,21(3):187-190
目的 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探讨LASIK手术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对三级视功能的影响,从双眼视觉的变化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36例(72眼)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屈光参差 ≥ 2.50 D)。 方法 对36例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的检测,并对双眼视功能的变化进行随访研究。 主要指标 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和近立体视。 结果 术前72眼的裸眼视力在0.01~0.2之间,术后3个月时均达到1.0。双眼屈光参差由术前的(5.01±1.96)D( 2.50~9.00 D),降低到术后3个月的(0.28±0.22)D(0.00~0.75 D)。手术前后的屈光参差度的改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6例屈光参差量≥2.50 D且≤6.00 D的高度屈光参差者术前戴框架眼镜下近立体视正常的12例,术后3个月增至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屈光参差量>6.0 D的重度屈光参差者手术前后均没有正常近立体视。术前戴框架眼镜下三级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正常的分别为33例、18例、13例,LASIK术后3个月三级视功能正常的分别为34例、33例、23例,手术后获得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LASIK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不仅可提高患者裸眼视力,而且可通过减小患者双眼间的屈光差异,增加双眼物像的融合,改善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院扶贫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基层医院扶贫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比较随机选取的2006/2007在基层医院采取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大切口(隧道)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sutureless large incision manual cataract extraction,SLIMCE),并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各200例。统计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耗品及费用。结果:术后视力在0.5以上的:ECCE+IOL手术组115例(57.5%),SLIMCE+IOL手术组139例(69.5%);术中后囊膜破裂:ECCE+IOL手术组7例(3.5%),SLIMCE+IOL手术组6例(3.0%);角膜水肿:ECCE+IOL手术组13例(6.5%),SLIMCE+IOL手术组10例(5.0%)。平均每例手术耗品及费用SLIMCE+IOL手术组稍高。结论:在基层医院施行扶贫白内障复明手术,手术要安全、效果要好,手术费用要低,ECCE+IOL植入手术目前还是主要的手术方式。SLIMCE+IOL植入手术采用隧道无缝线切口,操作步骤减少、时间缩短、能够减少术后散光,获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提倡。但手术耗费稍增加,对手术操作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无论是哪一种手术方式,复明是永恒的主题,需要培养大批有爱心的技术优秀的眼科专业人员,才能使数以百万计的白内障盲患者重见光明。  相似文献   

20.
艾炙风池穴联合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炙风池穴联合遮盖疗法用于单眼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单眼弱视患儿96例(96眼,年龄7~14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红光闪烁、光栅、光刷、后像及艾炙风池穴联合遮盖治疗48例,B组使用红光闪烁、光栅、光刷、后像联合遮盖治疗48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5d、60d、90d检测视力和治疗后60d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8、0.82,均为P>0.05)。治疗前,两组视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P>0.05);治疗后60d,两组视力对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FA=11.76,FB=7.42;均为P<0.05);两组视力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2.80,P<0.05)。A组治疗后42眼有效(基本治愈18眼,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87.5%;B组治疗后28眼有效(基本治愈6眼,有效22眼),总有效率58.3%;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治疗后60d,两组在较高空间频率下棋盘格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100峰潜伏期均有缩短,A组缩短更为明显[4周/度时,治疗前、后P100峰潜伏期分别为(112.94±2.16)ms和(107.20±1.18)ms,tA(47)=12.26,P<0.05;8周/度时,治疗前、后P100峰潜伏期分别为(116.02±3.28)ms和(109.35±1.35)ms,tA(47)=10.86,P<0.05]。结论艾炙风池穴联合遮盖疗法可显著改善单眼弱视儿童的视力和视觉诱发电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