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急诊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不合理用药现象,加强门诊处方合理用药评价与管理,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6月至8月儿科门急诊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科室用量、患儿年龄以及病情诊断等,抽取儿科门急诊处方量最大的9名医师处方,调查其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抗病毒治疗静脉用药中的比例、用量用法以及对症用药情况。结果: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存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用量无明显差异、用药依据不足和超适应证用药等问题。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应用于儿童时应更谨慎,并权衡利弊使用,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酒泉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酒泉市人民医院2016年8~10月儿科门诊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处方,对患儿的年龄、疾病诊断、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用量、疗程和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率高达59.08%;使用患儿中,年龄最小的为5 d,最大的13岁.以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率最高,达46.29%;使用剂量最低为0.05 g/d,最大为0.3 g/d,疗程多为1~3 d;单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占41.25%,其余均为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比例达58.75%.结论 酒泉市人民医院门诊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存在超适应症用药、用药剂量过大、过度联合用药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8,(4):552-555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儿童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基础、阿糖腺苷的适应证以及阿糖腺苷的不良反应这3个方面,对某三甲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处方诊断出现的频次,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超适应证用药比较突出,约占88.86%;不合理用药占9.03%。结论医师应明确疾病诊断,严格掌握阿糖腺苷的适应证,避免不合理用药,慎重对待超适应证给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面清单法干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分析某院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临床使用现状,利用负面清单法进行干预,总结干预后不合理用药改进效果。结果: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不合理用药集中表现在适应证方面,如超适应证、无适应证和诊断不明确三方面。干预后,不合理率由干预前99.43%降至34.12%。其中超适应证现象由85例(48.57%)降为14例(16.47%);诊断不明确从78例(44.57%)降至7例(8.24%);无适应证给药由11例(6.29%)降为8例(9.41)%。结论:负面清单法规范该院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用于合理用药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钟文  黄艳  周峰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863-1866
目的:分析并建立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专项处方点评模式,加强处方合理使用点评与管理,为临床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6月份医院门诊所有含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门诊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由药师对处方进行初步的分析点评,将点评结果提交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讨论,最后点评结果由点评专家组交由医务处进行公示;另抽取2016年10月按照相同标准点评专项处方进行效果确认。结果:经过专项处方点评公示配合医院行政处理4月后,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单药处方数由整治前的546张降为整治后的230张,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合格率由整治前的1.10%提高至整治后的24.34%,该药使用合理性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基于处方专家组的专项处方点评模式结合行政奖惩制度的有效落实,提高了医院的处方合格率,但目前仍然着眼于事后点评,仍需进一步健全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处方前置审核的地位,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丽  李强 《中国药物警戒》2015,(1):45-48,52
目的通过分析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数据库中2004年1月~2014年7月10日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国内2个厂家的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14岁以下儿童(88.02%)居多,但说明书中却无儿童用药信息;联合用药215例,联用品种以抗生素为主(68.38%);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55%)为主,表现为皮疹(44.40%)和瘙痒(5.69%)等,但说明书中却无相关风险提示。结论重视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引发的不良反应,完善药品说明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佘凡  王自义  高翔  李秋菲 《安徽医药》2017,21(12):2164-2168
目的 建立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无菌检查方法标准.方法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对14家企业生产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无菌方法适用性研究.结果 确定了规格为0.1g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无菌检查方法.14家企业(共111批次)无菌检验方法均为:取样品60支,采用薄膜过滤法,用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每次100 mL,共冲洗2次.结论 通过对14家企业生产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方法验证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试验,最终确定严谨统一的无菌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2017年某院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奉城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根据最新版药品说明书,判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患儿年龄段和医师职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7年儿科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占比分别为1.44%、1.30%,涉及口服药32种,注射剂16种。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为无儿童用药信息(70.95%、68.21%)、超年龄用药(10.24%、13.91%)及超适应症用药(8.30%、9.27%)。排名前5位的超说明书用药药品分别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昔洛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患儿年龄越大,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越低(P<0.05),医师职称越高,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奉城医院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均存在一定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应加强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尽量减少或避免超说明书用药,保障儿童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急诊处方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惠儿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抽查我院儿科2010年1~12月18000张门急诊处方,按照新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200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对处方的书写和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急诊处方在处方书写、处方合理用药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主要有使用商品名(10.56%)、单张处方药物种数超规定(5.57%)、用法用量错误(4.43%)、不合理使用抗茵药物(3.89%)、联合用药不当(3.87%)、剂量及剂型错误(3.83%)等.结论:我院儿科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处方不规范现象,应进一步加强医院处方的规范管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门急诊处方点评,调查和分析门急诊儿童处方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评价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基数数据。方法抽取2012~2014年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儿童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判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以及各年龄段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共抽取1 883张处方,含4 962条用药记录,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737张(39.14%);超说明书用药记录960条(19.35%)。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53.13%)、给药剂量(16.04%)和给药频次(11.14%)。变态反应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全身感染性疾病居前3位。超说明书用药高发生率前3位的单品种药品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18.85%)、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9.27%)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4.79%)。处方数和用药记录方面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发生率在各年龄阶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率不同或不全相同。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的风险与使用非基本药物有关(P<0.01)。结论门急诊中儿童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严重缺乏,需要国家规范可能日趋严重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为儿童用药提供更多科学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3~5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2.9%,高于对照组的4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疱疹破溃为溃疡4例,对照组疱疹破溃为溃疡1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133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和综合分析,通过点评实例处方,了解门急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在1330张门急诊处方中15.34%的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无临床适应症用药、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用法用量不当.结论 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3~5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2.9%,高于对照组的4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疱疹破溃为溃疡4例,对照组疱疹破溃为溃疡1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医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专项处方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祥  王大连 《中国药师》2011,14(4):536-53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门诊2010年1~3月所有使用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的处方进行回顾性专项处方点评.结果:我院门诊处方中克林霉素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高质量的专项处方点评可以全面揭示克林霉素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杜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151-152
目的 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止泡、止痛、完全结痂及皮损痊愈时间方面优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于海洲  阮健 《中国药房》2014,(34):3219-3220
目的:考察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5、25、35℃避光和光照条件下24 h内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前后配伍液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条件下,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单磷酸阿糖腺苷百分含量在99%以上(相对于0 h);而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有所下降,pH值及不溶性微粒则无变化。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24h内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光照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及中药外洗治疗男性生殖器疱疹的效果。方法选取生殖器疱疹患者74例,采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400 mg臀部肌肉注射,配合中药三黄地丁洗方清洗外阴,每天1次,疗程10 d。观察记录水疱等皮损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完全结痂、皮损消失的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肌肉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方清洗外阴能快速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及中药外洗方治疗男性生殖器疱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5,25,35℃避光和光照条件下24 h内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前后配伍液外观、p 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条件下,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 H值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单磷酸阿糖腺苷百分含量>99%(相对于0 h);而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有所下降,p H值及不溶性微粒则无变化。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24 h内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而光照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急诊处方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抽查我院儿科2011年1~12月门急诊处方,按照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对处方合理性以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16 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643张(4.02%),主要表现在处方书写不规范、用法用量不当、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我院儿科门急诊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药师与医生的沟通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加强医院处方的规范管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以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院门急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15692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557张占3.55%,其中重复用药占10.41%,联合用药占39.6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42.54%,选药不合理占5.93%,用药与诊断不符占1.44%.前3位不合理用药的临床科室依次为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结论 本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