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佛山市中医院18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及表现。方法 对我院收到的18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不含输液)有108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70例,占37.6%;中药注射剂51例,占27.4%。静脉给药的ADR发生率最高,占80%。在ADR累及的器官中,皮肤、黏膜反应比例最高。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报告,探讨药品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5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患者(35.2%);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80.4%),其次为口服给药(13.5%);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为主(24.9%),其中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为主(36.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32.3%);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或者好转(分别占56.1%和42.8%)。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ADR的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398例ADR报告,按来源、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例报告中,涉及抗感染药242例,占55.4%;中药注射剂66例,占15.1%;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387例,占97.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红斑疹、瘙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乏力、心悸和身体不适等。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以达到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14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患者,女性发生几率明显高于男性,大于65岁的患者83例,占23.85%;静脉给药83例,占77.87%,居首位;共涉及7类药物共4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所占比例居前两位,分别为52.17%和17.39%。148例ADR患者,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是皮肤及其附件,占37.93%。结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用药,对高龄人群谨慎选择药物,对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了解枣庄矿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枣庄矿区医院(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家专科医院、16家一级医院及社区诊所)2011年收集上报的724例ADR报告就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过敏史、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的预后、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4例ADR报告中,男性456例,占62.98%;女性268例,占37.02%。ADR涉及药物18类,13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291例(40.19%)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76例(10.50%)及抗肿瘤药物65例(8.98%),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有391例次,占46.60%;其次为胃肠道系统232例次,占27.6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矿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地方医院类似,但也有区别,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佑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集到的109例ADR报表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可疑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的分类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例ADR中,男性患者较多(占56.88%);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ADR最多(占58.56%);引发ADR药品共13类66种,其中以抗感染药居多(占32.43%);ADR涉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4.65%)。结论:应重视和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351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ADR的类型、报告人职业分布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1例ADR主要涉及药品159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为128例次,占31.92%;静脉给药引起ADR最多,为213例,占60.68%;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多,为183例次,占52.14%;报告人职业以医师为主,有74人,占91.17%。结论: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做好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206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的ADR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例ADR涉及的药品有65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132例,64.08/%);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物(65例,31.5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58例,76.70%);ADR出现在用药2h内137例(66.51%);严重的ADR有10例(4.85%);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8.67%),其次为消化系统(19.42%)及神经系统损害(14.86%)。结论:应重视ADR,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熊锋  张惠黎 《广东药学》2013,(12):829-831
目的通过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分析,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收集到的21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ADR中,男性84例,女性132例,年龄1/2~90a,多发生于60a以上的人群(占31.9%),以静脉给药为主,156例(占72.2%);共涉及药物83种,抗菌药物发生例数最多,有71例(占32.9%);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44.5%、19.4%。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报的315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1类7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最多,有139例(占44.1%);其次是中药注射剂58例(占18.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263例(占83.5%);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45例(占46.0%).结论 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药物不良反应1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安全用药的重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122例ADR资料,分别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过敏史、药品种类、涉及系统或器官及其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5类56种,其中抗感染药28种占50.00%;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全年上报的209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途径更易发生ADR(占77.99%);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66.99%),其次为中药制剂;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59例,占42.14%),其中又以头孢匹胺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集的219例ADR报告,从患儿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给药途径、药物剂型、ADR累及器官和系统及其临床表现、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9例ADR中,男142例(64.8%),女77例(35.2%),1~5岁患儿129例(58.9%);涉及药品29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137例,62.6%),其次为中药制剂(51例,23.3%);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213例,97.3%),药物剂型以注射剂为主(215例,98.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182例,83.1%);新的不良反应18例(8.2%)。结论:我院ADR的发生主要与患儿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因素有关,临床应进一步规范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ADR报表135份,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ADR、ADR构成比排序居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4类46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d139.26%);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1.1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8.15%);严重的ADR4例(占2.96%)。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陆惠平  严晓沁  顾正平  王斌 《中国药房》2012,(22):2084-208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09-2011年585例ADR为研究对象,从年龄、性别分布、报告人职业、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ADR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中,≥6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涉及的药品有108种,其中抗感染类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2.05%,生物制品引起的次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占37.09%,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568例有效ADR报告,分别按患者年龄、给药方式、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ADR发生在大于60岁的人群占31.69%;发生在小于14岁的人群占18.13%;ADR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72.89%;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品种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共282例,占49.65%,临床表现为皮疹、红肿、瘙痒等;累及胃肠道反应共260例,占45.77%,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为主。结论注意药物合理使用及加强ADR的预防和监测,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6月上报的120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68.3%);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46.7%),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药物;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9例,占33.9%),其中又以左氧氟沙星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损害。结论: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1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收集的147例ADR报告从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例ADR报告中,药物以抗茵药物居多(占52.38%)。≥60岁的老年患者居高(占46.9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占55.1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占51.02%)。结论: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41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世启  陶阳 《中国药事》2012,26(1):98-10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41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9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53.70%,中药制剂占15.27%.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37%;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7.09%.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104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8.8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比例最大,占70.19%;累及器官/系统方面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62.16%。结论:抗感染药物应用及静脉滴注用药是产生ADR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加强ADR高发生率品种的监管,注意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强化ADR的监测报告,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