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时降低管电流对儿童寰枢椎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34例疑有寰枢椎病变的病例随机分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分别用80mA、180mA管电流行螺旋CT扫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80mA)和常规剂量(180mA)的CTDIvol分别为8.7mGy和19.6mGy,DLP分别为(36.80±3.60)mGycm和(82.14±7.18)mGycm,各组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寰枢椎螺旋CT检查时降低管电流,既明显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彭涛  谢晓红  李立  陈云涛  张军 《四川医学》2006,27(3):246-247
目的 探讨蝶筛外侧壁影像解剖结构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可行性以及应用。方法 将60侧惠者分为两组,常规剂量扫描30例(管电流200mA),低剂量扫描30例(管电流30mA),由3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统一标准后进行盲法阅片并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影像图像的差异以及放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低剂量组(30mh)与常规剂量组(200mh)的图像相比较,图像质量略有下降,但骨窗显示的图像仍较为满意,两组之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能满足诊断需要,CTDIW下降了87.6%。结论 以管电压120kV,层厚1.25mm,螺距1.35:1,管电流30mA作为蝶筛外侧壁结构的低剂量扫描条件,既可满足诊断要求,又可明显降低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有利于术前常规地开展CT普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剂量250mA和低剂量100mA、50mA、30mA螺旋CT扫描,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B、C、D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降低了64.16%、82.08%、89.24%;四组图像间有统计学差异,B、C两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疗需要,D组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结论120kV、50mA低剂量扫描既可保证鼻咽部图像的质量,又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应用。方法回顾我院需CT扫描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患者临床进行1次常规剂量(210 mAs)的扫描后,分别用低剂量(75 mAs,50 mAs,25 mAs)进行加扫。除管电流(mA)不一样外其余的扫描参数相同。对患者的权重CT剂量学指数和CT图像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25 mAs剂量进行扫描时,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1)是常规剂量的11%,扫描图像的质量和常规剂量结果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0 mAs、75 mAs的剂量扫描时,CTDIvol分别是常规剂量的22%和33%,扫描图像的质量和常规剂量结果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75mAs)适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检查,不仅能确保影像的质量,有利于受检者生殖腺的防护。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CT肺部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CT肺部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肺部疾病患者同时行常规剂量(160 mAs)和低剂量(20 mAs,其他参数与常规剂量相同)两种扫描方式得到的图像进行病灶的客观征象比较。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发现病灶的数量和病灶的钙化、空洞、支气管气象及边缘的一些征象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受检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CTD IW下降了87%。结论低剂量CT肺部扫描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可以广泛的用于体检和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肺癌低剂量CT检测的技术优化与应用。方法对TM164A型的性能模体及TM320D躯干CT剂量的检测模体通过不同的扫描参数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将不同扫描环境中模体的辐射剂量与空间分辨采集图像的能力、密度分辨能力、噪声水平以及均匀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的低剂量螺旋CT胸部扫描参数;依照低剂量扫描优化后的技术参数,对肺结节检测予以视觉评价。结果①TM320D躯干模体的CT剂量测定结果:将160mA的常规剂量的CT剂量指数和各低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电流越大,放射剂量就越大,特别是当电流〉90mA时,具有更加明显的放射剂量增大现象;②10mA和30mA、50mA、70mA、90mA、160mA各组的图像噪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mm和3mm、5mm、7mm、10mm各组的图像噪声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图像的均匀性和管电流、层厚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管电流增加,空间分辨率与低对比分辨率也会随之提高,当管电流下降到30mA时,会出现低对比分辨率明显下降现象。结论通过对体模进行研究,肺部低剂量CT扫描中,30~50mA和3~5mm重建是较好的参数组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还能够将图像质量较好地呈现,对早期肺癌筛查十分适用。  相似文献   

7.
李兴权 《医学综述》2012,(20):3503-3504
目的探讨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健康体检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06年2月至2010年7月共2149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低剂量组(1058例)和常规剂量组(1091例),对两组受检者采用不同的管电流(20、120 mA)行胸腹部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的病变检出率。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检出率分别为34.31%和35.65%,其检出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胸腹部螺旋CT可以满足健康体检对疾病的筛查需求,可用于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管电流调控技术在肺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辐射防护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肺部CT检查患者60例。以固定管电压(120kV),在CT自动mA基础上,对照组分别选其1/2mA、1/4mA和1/8mA量进行扫描,以支气管或肺内结节病灶细节显示程度,对每一幅不同剂量图像信息显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例4组不同管电流CT图像质量评分均数为:自动mA组为4.21,1/2mA组为3.68,1/4mA组为3.45,1/8mA组为2.42,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动mA与1/4mAX线量为4:1,辐射剂量有明显差异。1/8mA扫描对肺内病灶可以观察,但图像质量较差。结论:CT管电流调控技术在肺部扫描的正确应用,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CT自动mA调至1/4,可作为肺部低剂量扫描的优先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管电流胸部CT图像质量及对肺小结节显示的影响,探讨肺小结节低剂量胸部CT的最佳扫描方案。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3月间行常规胸部CT扫描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9~65岁,平均(47.7±9.4)岁。并构建胸部体模及肺内结节灶。采用不同管电流对患者及体模进行CT扫描,体模管电流分别采用20、40、60、80、100、140及180 mA,患者扫描管电流分别采用30、50、90及180 mA。比较体模结节实测值与不同管电流CT图像结节测量值间的差别,不同管电流状态下患者结节平均测量值、SNR值及CT图像伪影分级的差别。结果采用20、40、60、80、100、140及180 mA管电流状态下,结节体模实测直径与CT图像下测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低剂量CT(30、50、90 mA管电流)可以检出全部直径5 mm的肺结节,检出率为100%。患者结节平均径测量值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管电流的升高,图像SNR逐渐升高;随着管电流的降低,图像伪影逐渐增加。结论尽管低管电流会降低胸部CT图像信噪比,但并未影响肺部小结节的检出敏感性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胸部体模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的优化设置提供可靠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离体猪肺标本低剂量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的最佳管电流。方法:应用GE 公司Brightspeed Elite 16层螺旋CT对5具离体充气的新鲜猪肺标本进行常规扫描和不同低剂量HRCT扫描(常规扫描管电流为200 mAs,低剂量时管电流分别取80、60、40、20、1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评价扫描图像质量,并计算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获得最佳管电流的低剂量容积HRCT技术方案。结果:当管电流分别为80、60、40 mAs时,辐射剂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90,P=0.000),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当管电流为20 mAs时,辐射剂量更低,图像质量基本满足诊断要求;当管电流为10 mAs时,辐射剂量最低,但图像质量较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选择管电流在40 mAs时,能同时保证CT图像质量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这对临床工作中患者肺部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颅内出血性疾病复查时扫描的应用价值。并研究低剂量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通过降低管电流来降低扫描剂量,对60例颅内出血性疾病患者复查扫描。其中30例采用常规扫描,另外30例采用低剂量扫描。将低剂量扫描的图像与首次检查图像比较,评价出血性疾病的发展情况。再与常规扫描比较影像学差异。结果低剂量CT扫描所获得的图像清晰,与首次扫描的图像相比,对比度、病灶边缘显示无明显差异,不影响病灶的显示和诊断结果。与常规扫描图像无明显影像学差异。结论低剂量CT扫描对病人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了。由于采用低剂量扫描,CT机器的消耗也降低了,大大增加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低剂量CT图像重建算法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方法 对正常剂量(定义为100% dose)脑出血CT图像进行低剂量CT成像仿真,仿真剂量包括30%、25%和20% dose。采用7种CT图像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以实现抑制低剂量CT图像噪声,包括滤波反投影算法(FBP)、惩罚加权最小二乘的全变分(PWLS-TV)、非局部均值滤波(NLM)、3维块匹配(BM3D)、残差编码解码卷积神经网络(REDCNN)、FBP卷积神经网络(FBPConvNet)和图像恢复迭代残差卷积网络(IRLNet)。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脑出血检测模型(CNN-LSTM)对正常剂量图像和7种重建算法得到的图像进行脑出血检测。对7种重建算法与正常剂量图像的脑出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不同重建算法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结果(1)对于同一算法,剂量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在30%、25%和20% dose下,FBP算法脑出血检测正确率分别为82.21%、74.61%和65.55%。(2)在相同剂量(30% dose)下,不同图像重建算法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FBP、PWLS-TV、NLM、BM3D、REDCNN、FBPConvNet和IRLNet算法的脑出血检测正确率分别为82.21%、86.80%、89.37%、81.43%、90.05%、90.72%和93.51%。(3)IRLNet算法在30%、25%和20% dose下的脑出血检测正确率分别为93.51%、93.51%和93.06%。结论 剂量和重建算法的选择对脑出血检测性能有显著影响,临床中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算法组合能在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证脑出血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低剂量CT在早期无症状肺癌筛查中放射剂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3种不同放射剂量对不同体重的筛查人群行CT扫描,选择最适宜的放射剂量,以减少对人体的辐射。方法对500例健康人行低剂量CT肺癌筛查。同时,选择其中100例进行不同的管电流(10 mA、20 mA、30 mA)、不同体重(≤50 kg、60 kg、80 kg、≥90 kg)的图像噪声和伪影进行观察。结果不同剂量的图像噪声与伪影明显与受检者的体重有关。结论低剂量CT管电流30 mA,为检测早期肺癌有效的合适剂量,可满足早期肺癌的筛查,提高检出率,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既能满足诊断需要,又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眼眶病变最佳CT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 使用4层螺旋CT对120例眼眶部疾病患者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V,200 mA,0.5 s)及低剂量(120KV,30mA、50mA,0.5 s)扫描,分别获得眼眶部CT断层图像,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诊断结果符合率及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结果 25 mAs低剂量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与100mAs常规剂量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25mAs低剂量扫描条件既能满足诊断需要,又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在眼眶疾病的CT检查中可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减少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2例行氩氦刀手术的肺癌患者,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A组(22例)扫描方案为120 kV、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15~60 mA),B组(30例)扫描方案为120 kV、ATCM(50~600 mA);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肺纹理、纵隔结构、肿瘤形态、冰球形态)、辐射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肿瘤CT值、图像噪声SD值。结果 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的辐射剂量指数下降80.90%;氩氦刀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的CT值、图像噪声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肺纹理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B组评分优于A组;其余两组间的各项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应用低剂量扫描不影响术中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对冷冻效果的评估,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检查时螺旋CT扫描的最适低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7组,每组20例,采用逐次降低管电流方法,分别获得100 mA标准剂量影像和80、70、65、60、55、50 mA 6种低剂量影像,根据影像质量进行评价,找出满足诊断需求的最适管电流量后进行临床应用。同时记录扫描时随机自动显示的剂量指标即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①除50 mA条件下1例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为差外,其他低剂量图像都能达到诊断要求。当管电流降低至50、55 mA时,图像质量分级以一般为主。管电流为60、65、70、80 mA时图像质量以较好、好为主。②临床实际应用管电流60 mA扫描时,CTDIvol、DLP与常规剂量比较下降了40%。结论新生儿头颅CT检查时,管电流为60 mA所得的图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又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于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88例行胸部CT平扫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50 mAs)和低剂量(25 mAs)扫描。常规剂量组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记为A组;低剂量组分别行FBP、iDose4-1、iDose4-3、iDose4-5迭代重建(IR),依此记为B、C、D、E组。测量并计算每组图像的CT值、噪声、信噪比以评价图像客观质量;由2名副主任医师职称的放射诊断医师按5级评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记录CT扫描仪剂量报告中提供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对图像主客观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ED较常规剂量组降低52%,25 mAs联合FBP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较常规剂量组降低且为低剂量组中最低(P<0.05);25 mAs联合iDose4-1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不及常规剂量组(P<0.05);25 mAs联合iDose4-3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与常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mAs联合iDose4-5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时,采用25 mAs联合iDose4-3迭代重建技术,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组相当的图像质量,同时使辐射剂量降低52%。  相似文献   

18.
张威 《四川医学》2013,(12):1920-1922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外伤胸痛患者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因外伤胸痛行CT胸部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测量、计算并评估2组患者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指标:CT 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CTDI、DLP以及E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管电流量的下降,辐射剂量下降.结论 通过降低管电流量进行胸部CT检查的方法是可行的,既能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合格图像,又能明显降低患者群体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