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熊果酸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减缓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6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0(对照组)、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每组24只。将不同剂量熊果酸局部注射于各组大鼠右侧上颌第1磨牙近中颊侧黏骨膜下,每3d 1次,每次50 μL。分别于加力1、3、5、7、10、14、21和28d后测量各组大鼠右侧上颌第1磨牙移动距离,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根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大鼠牙移动距离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0.5 mmol·L-1熊果酸组在加力3、7、14、21和28d后大鼠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减小(P<0.05或P<0.01);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在加力1d后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移动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组间两两比较,在加力5、7、10、14、21和28d后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鼠牙根组织形态学,随加力时间延长,牙根表面开始出现骨吸收陷窝;随着熊果酸剂量的增加,牙根表面的吸收情况有所缓解。结论: 局部注射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可减小大鼠正畸牙移动的距离,随剂量增加,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减小,且熊果酸有减缓正畸所致牙根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5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妊娠组、哺乳组、正畸加力未妊娠组、正畸加力妊娠组和正畸加力哺乳组,每组15只,并建立妊娠、哺乳大鼠模型。施加近中向正畸力于5组大鼠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在加力7 d,14 d,21 d后取胫骨近端检测骨密度,取静脉血检测骨钙素。结果正畸加力妊娠组和正畸加力哺乳组大鼠第7天,14天,21天胫骨近端骨密度均低于正畸加力未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妊娠组第7天,14天,21天胫骨近端骨密度分别与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哺乳组第7天,14天,21天胫骨近端骨密度分别与哺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妊娠组和正畸加力哺乳组大鼠第7天,14天,21天血清骨钙素均高于正畸加力未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妊娠组第7天,14天,21天血清骨钙素分别与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畸加力哺乳组第14天血清骨钙素高于哺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未妊娠大鼠,妊娠期大鼠和哺乳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胫骨骨密度降低,血清骨钙素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脂联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与牙周组织骨改建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双侧上颌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2组,加力第1天起在实验组正畸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局部注射脂联素,对照组注射1%磷酸缓冲液(PBS),每2天1次.两组大鼠加力后分别于第1,3,7,10,14天处死.测量牙移动距离,用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牙周组织中RANKL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第7,10,14天牙齿移动距离和RANKL阳性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联素抑制牙周组织RANKL的表达,参与了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骨改建,外源性脂联素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需要拔除两侧上颌第1双尖牙的患者进行配对实验。所有样本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正器,以150 g的力拉尖牙向远中移动。一侧为实验侧,尖牙周围骨质行骨皮质切开术;另一侧为对照侧。观察加力前及加力后第14、28、42、56天时的尖牙移动距离、牙周状况和牙体长度。结果加力后第14、28、42、56天,患者骨皮质切开侧牙齿移动距离分别为(0.857±0.124)、(1.579±0.281)、(2.401±0.385)、(2.719±0.414)mm,大于对照侧的(0.731±0.115)、(1.132±0.314)、(1.830±0.416)、(2.244±0.48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力后第56天患者两侧的牙周状况及牙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能够有效加速正畸牙齿的移动,对正畸牙齿牙周状况和牙体长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50g力近中移动7周龄Wistar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生长激素(GH)组和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rhGH[2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在加力第1,3,7,14天从两组中各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取上颌牙列的印模,灌注石膏模型,测量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的距离。将带磨牙的上颌骨脱钙,进行TRAP染色,观察上颌第一磨牙远腭根近中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结果:加力第7天和第14天,GH组牙齿移动明显比对照组快。GH组压力侧破骨细胞在加力第3天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在加力第7天和第14天则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rhGH可能加快正畸牙移动,缩短正畸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牙周膜牵张( PDLD)和牙槽骨牵张( DAD)在加快正畸牙移动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比格犬6只,下颌两侧随机分组进行自身配对实验,一侧建立PDLD模型,另一侧建立DAD模型,双侧同时牵张2周。在术前、加力1、2周时测量移动牙及支抗牙的位置,行X线检查。结果:PDLD移动牙2周内移动(3.90±0.56)mm,在第1、2周分别移动(1.74±0.30)mm、(2.16±0.27)mm。 DAD移动牙2周内移动(4.23±0.59)mm,在第1、2周分别移动(2.14±0.22)mm、(2.09±0.38)mm。 PDLD支抗牙移动距离为(0.66±0.09)mm;DAD支抗牙移动距离为(0.45±0.08)mm。 PDLD移动牙第1、2周的移动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D移动牙第1、2周的移动距离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LD和DAD移动牙在第一、二周及总移动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DLD和DAD支抗牙移动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X线示PDLD组牙齿以倾斜移动为主;DAD组牙齿以整体移动为主,未发现牙根吸收。病理示PDLD和DAD牙周膜及牙髓组织未发生可逆性改变,牵张处牙槽骨有新骨生成。结论:PDLD和DAD两种方法均能实现牙齿快速远中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特异性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rkA)的变化,探讨TrkA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5只体重(200±1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加力组和对照不加力组,并各分为6 h、12 h、24 h、3天、5天、7天、14天、21天亚组,每组5只。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TrkA表达发生改变。TrkA表达量在正畸模型加载后先轻微下调后上调,实验加力组和对照不加力组分别于第7天、第3天时Trk 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TrkA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TrkA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炎症反应、修复和晚期的改建。  相似文献   

8.
苏士文  赵紫婷  程哲 《浙江医学》2014,(5):405-406,445
目的检测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正畸移动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受力1、15、30d处死,制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髓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正畸加力1d组、正畸加力15d组和正畸加力30d组牙髓组织中Hsp70表达量分别为402±003、28.13±0.23、10.02±0.08、5.23±0.42,正畸加力1d组大白鼠牙髓组织中Hsp70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畸加力15d组和正畸加力30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70参与了正畸牙移动,并且保护了牙髓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中药川续断在大鼠牙周病牙周重建后的新生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48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川续断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制作大鼠重度牙周病模型并利用釉基质蛋白进行牙周重建之后,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川续断组根据大鼠体质量按照6g/( kg·d)-1灌服川续断水煎剂,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3mL/d,两组动物于正畸加力28d后处死。分离大鼠上颌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移动的距离,制作牙周组织切片,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续断组牙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川续断组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川续断水煎液能促进再生牙周的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再生牙槽骨吸收及其修复重建,有利于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10.
川续断和丹参影响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药川续断和丹参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中药在改建过程中的异同。方法 选取72只8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川续断组、丹参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24只,川续断组每日灌服6g/kg川续断水煎剂,丹参组每日灌服6g/kg丹参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mL生理盐水,每隔7d加力1次。3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d分批次处死,每批次6只。剥离头颅骨,分别测量牙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的密度,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续断组、丹参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3组破骨细胞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平缓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牙槽骨密度呈现降低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降低缓慢(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服丹参和川续断水煎剂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快牙槽骨吸收及其修复重建,有利于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正畸力作用下经釉基质蛋白诱导再生的牙周组织与正常牙周组织中牙齿移动距离的差异,探讨釉基质蛋白治疗牙周疾病后牙齿正畸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2只雌性SD大鼠,将上颌两侧第一磨牙分别设为再生牙周组和正常对照组。再生牙周组采用结扎丝结扎法形成大鼠重度牙周炎实验模型,继而采用釉基质蛋白诱导牙周再生进行牙周重建。重建完成后,两组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牵引4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诱导后的重建牙周具有良好的力学反应性,釉基质蛋白可以应用于重度牙周炎正畸牙齿的牙周再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甲亢大鼠模型,探讨在高骨状态下正畸牙移动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按1ml/100g体重每天蒸馏水灌胃为正常对照组,余40只用等量优甲乐灌注胃建甲亢大鼠模型,28d建模成功,随后分为甲亢0、7、14、21、28d组,每组10只检测T3、T4、TSH。结果所有甲亢大鼠的T3、T4、TsH在正畸牙齿移动以后均稍有升高,其中以7d组升高最为明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甲亢大鼠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有骨质疏松倾向,正畸牙移动治疗应使用轻力。②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甲亢大鼠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幅度小,提示短期正畸牙移动治疗对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Cheng LN  Qian SH  Sun XH  Tian J  Tang YT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89-2792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在多聚物-1( Cop-1)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分别结扎3根巩膜上静脉,建立高眼压模型96只,完全随机法分入Cop-1免疫组48只,磷酸盐缓冲液(PBS)免疫组48只,另1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于免疫后3、7、10、17、24、31 d...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缺乏时大鼠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特征,探讨rh-GH对成年大鼠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7周龄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摘除卵巢组(NS组)、rh-GH组。手术方法建立成年及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测量3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并进行牙齿牙周联合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结果:无论是2周处死的大鼠还是4周处死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均为NS组最大、rh-GH组次之、对照组最小, 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H能减轻正畸治疗带来的牙周膜损伤和炎症,抑制牙槽骨、牙骨质乃至牙本质的异常吸收,利于骨改建过程平衡的恢复。结论:rh-GH可明显抑制成年大鼠正畸牙齿的移动,利于成年大鼠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的改建及骨改建过程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SD大鼠疾病模型,探讨八珍汤加减方剂作用下牙周炎大鼠正畸移动的改变,为临床上日益增加的牙周病患者正畸寻找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只)、牙周病正畸组(OP,30只)、牙周病正畸给药组(OPY,30只),通过大体观察、口腔内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大鼠的牙周组织改变.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N组牙周组织无病理性改变,OP组牙槽嵴顶及牙槽骨吸收、破坏,牙槽骨吸收近根尖1/3.OPY组受压侧牙周膜纤维和牙间水平组纤维变窄,破骨细胞多;牵拉侧牙周膜变宽,成骨细胞活跃.结论:实验选用的八珍汤加减方剂有利于牙周炎大鼠正畸治疗中牙齿的稳定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