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14d为一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结果两组心绞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方法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心电图比较,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强 《北方药学》2012,9(7):45-45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10月~2010年7月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两组液;治疗一个疗程14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有缓解,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2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1年,加重伴肩背部疼痛2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3年,血压最高150/100mmHg,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史”。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无胸痛、大汗,约持续数分钟左右,经休息后症状缓解。以后上述症状间断出现,多出现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自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后症状可缓解。2d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胸闷、气短加重,伴左侧肩背部放射痛,无发热、大汗、头晕、  相似文献   

5.
李晓东  彭芳 《医药导报》2021,(4):556-557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80岁.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每次持续几分钟后自行缓解,曾于外院行心电图提示"早搏"(具体不详),近4 d再发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心悸原因待查"收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6.
对2013年9~10月3747病例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有623例在适应症、配药溶媒、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对超说明书用药合理的已有部分纳入院处方集,其他超说明书部分将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商讨甄选,确保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柯正方 《海峡药学》2009,21(8):52-53
目的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进行凝胶法干扰试验,建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稀释300倍(0.167mg·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年,于2016年3月14日来院治疗,医院收治住院治疗。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觉左髋部疼痛不适,行走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未予特殊重视。症状渐进式加重,疼痛由运动后的胀痛逐渐进展持续性疼痛,休息无明显好转。遂来本院查左髋关节正侧位。诊断意见: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结核、伤寒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61份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病历的临床诊断、中医证型、单次用量、每天用药频次、配药溶媒、用药疗程进行调查,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单次用量、给药频次方面全部符合说明书规定,但在适应证(包括中医辨证)、配药溶媒、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较高比例的与说明书不一致现象:适应证相符率30.19%,辨病基础上的中医辨证相符率68.81%,配药溶媒相符率32.96%,用药疗程相符率6.65%。结论:我院在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规范,建议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指导意见,尽可能按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0.
陈萍 《北方药学》2016,(9):139-139
目的:探究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临床疗效及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接受静注红花黄色素100mg,1次/d,1个疗程持续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检查指标上,经过治疗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红花黄色素可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7月至9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病历784份,统计分析病历的临床诊断、中医证型、单次用量、每日用药频次、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单次用量、给药频次方面均符合说明书规定;但在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与说明书不符的现象;适应证相符率为33.04%,辨病基础上的中医辨证相符率为53.70%,配药溶剂相符率为82.53%,用药疗程相符率为3.95%。结论医院在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建议加强对医生进行培训,及时纠正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老年患者脑梗死恢复期早期的治疗疗效.方法 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早期患者(病后1~3个月)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对照组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 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治疗14 d,治疗前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并记录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p)及平均血流速度(Vmv).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评分总有效率59.09%,对照组为45.4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TCD检查治疗组患者责任病灶和非责任病灶侧大脑中动脉Vsp及Vmv增加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通过改善患者非责任病灶侧血管的血流而改善临床症状,在脑梗死恢复期早期可适当选用,同时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摘 要 目的:考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葡糖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在室温(25±1)℃下放置8 h,以氯化钠配伍液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种配伍液外观,不溶性微粒数量及pH变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不同配伍液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7种输液配伍后在8h内外观,pH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7种输液配伍在8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辅治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80mg 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注射液红花黄色素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同时降低颅内压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汪伟 《中国药师》2017,(3):583-586
摘 要 目的:建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控制药物质量,减少临床热原反应的发生。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及指导原则进行操作,系统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聚反应的干扰。确定凝胶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不干扰浓度。结果: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稀释到0.4 mg·ml-1及以下浓度对鲎试剂干扰试验无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检查,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7年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住院病历1 265份,对使用该药品的科室分布、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病例中,76.44%来自骨科、手外科、肾病科;适应证与说明书相符的占33.60%;全部病历给药频次、单次用量均与说明书相符,用药疗程基本符合规定疗程(13~14 d)占39.84%,溶媒选择不合理占9.64%,医嘱中明确注明给药速度的仅占5.38%;联合用药率达77.8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5%。结论医院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规范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载的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个案报道,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2日,统计并分析ADR发生特点.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篇,提取病例40例;患者以60~70岁人群居多(40.00%)...  相似文献   

20.
龚海南 《中南药学》2010,8(5):389-391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它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促进了心血管药物市场的迅速发展,自1987年心血管药物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年销售额首次超过抗感染药物后,至今一直居于首位,并保持年增长10%以上,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品种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